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坏死梭杆菌120ku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洪超 刘晓颖 +5 位作者 冯二凯 朱言柱 万洪理 冯卓 闫喜军 陈立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43-2849,共7页
为了揭示坏死梭杆菌(F.necrophorum)120ku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根据F.necrophorum120ku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的抗原表位分布情况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3个彼此重叠、覆盖整个开放阅读框的基因片段p1、p2、p3,分别构建重组表... 为了揭示坏死梭杆菌(F.necrophorum)120ku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根据F.necrophorum120ku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的抗原表位分布情况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3个彼此重叠、覆盖整个开放阅读框的基因片段p1、p2、p3,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1、pET-32a-p2、pET-32a-p3,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反应原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试验兔,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1、P2、P3在大肠杆菌中均得到表达,分子质量分别约为48、59、62ku,能与F.necrophorum阳性的小鼠血清反应,可以刺激试验兔产生特异性抗体,说明F.necrophorum120ku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F.necrophorum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梭杆菌 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坏死梭杆菌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洪超 刘晓颖 +2 位作者 冯二凯 闫喜军 陈立志 《特产研究》 2015年第3期6-14,共9页
为了扩增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完整的核苷酸序列和了解该蛋白的分子特征,以坏死梭杆菌AB型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别扩增已知序列的5'端旁侧序列和3'端旁侧序列,并测... 为了扩增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完整的核苷酸序列和了解该蛋白的分子特征,以坏死梭杆菌AB型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别扩增已知序列的5'端旁侧序列和3'端旁侧序列,并测序和拼接,对拼接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获得F.necrophorum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全长4247bp,含有1个337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12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120ku。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没有明显的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该蛋白质第750位-1123位氨基酸残基区域具有较强的抗原性;SMART预测显示,该蛋白存在一个自转运蛋白结构域、血凝活性结构域和多个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结构域。上述结果提示,成功获得F.necrophorum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编码约为120ku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是具有血凝活性的外膜自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并且该蛋白质的C端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梭杆菌 血凝素相关外膜蛋白 染色体步移技术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