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作用和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英峰 王利丽 +6 位作者 路超 李秀丽 张莉 杨春蕾 冯婧 任卫科 田向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对mRNA转录的影响,以猪流感病毒A/tianjin/1/TJ2(H1N1)感染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及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探索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 为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对mRNA转录的影响,以猪流感病毒A/tianjin/1/TJ2(H1N1)感染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及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探索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其对mRNA转录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在浓度超过1.25 mg/m L时,能对猪流感病毒血凝产生抑制作用,且在5 mg/m L时对猪流感病毒mRNA转录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复制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流感病毒HA靶点及影响mRNA转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H1N1 血凝作用 M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的血凝作用
2
作者 Tetsv,N 晁毓放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0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血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多糖的体外抗凝血作用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崔莹莹 张剑韵 +1 位作者 张容鹄 黄龙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碱提法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法,从大蒜中分离纯化出3种多糖组分(GPⅠ、GPⅡ和GPⅢ);采用体外抗凝血活性试验分析了大蒜粗多糖及其分离组分GPⅠ的抗凝血作用;采用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法和冻融分析法鉴定GPⅠ的纯度,采用气相色谱... 采用碱提法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法,从大蒜中分离纯化出3种多糖组分(GPⅠ、GPⅡ和GPⅢ);采用体外抗凝血活性试验分析了大蒜粗多糖及其分离组分GPⅠ的抗凝血作用;采用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法和冻融分析法鉴定GPⅠ的纯度,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GPⅠ的单糖组成,首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仪及示差检测器连用系统测定了GPⅠ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GPⅠ、GPⅡ和GPⅢ分别为大蒜多糖总量的75.2%、15.5%、9.3%;大蒜粗多糖及其分离组分GPⅠ能显著延长人体血浆的APTT值,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抗凝血作用;GPⅠ由鼠李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及1种未知单糖组成,构成比例为1.5∶1.1∶3.3∶1∶5.1∶3.5,分子质量为5.2×104~5.6×104u,分子旋转半径为31.5~32.9nm,分布宽度指数为1.039和1.084,分子呈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多糖 作用 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蜀黍轴及苞叶对凝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顾海鹏 周大鹏 +1 位作者 顾雪竹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1-683,共3页
采用体外血浆复钙时间法,以维生素k1作为促凝血和灯盏花素作为抗凝血作用阳性对照,对玉蜀黍轴及苞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及玉蜀黍苞叶甲醇总浸膏对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玉蜀黍轴正丁醇及苞叶乙酸乙酯提... 采用体外血浆复钙时间法,以维生素k1作为促凝血和灯盏花素作为抗凝血作用阳性对照,对玉蜀黍轴及苞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及玉蜀黍苞叶甲醇总浸膏对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玉蜀黍轴正丁醇及苞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可显著缩短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0.001);玉蜀黍苞叶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延长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0.001)。提示玉蜀黍轴正丁醇及苞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促凝血活性,玉蜀黍苞叶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 苞叶 浆复钙时间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制对地榆中鞣质类成分含量及凝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慧 张学顺 +3 位作者 戴衍朋 张伟 王雪 孙立立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为考察炮制对地榆中鞣质类成分以及凝血作用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中鞣质含量,采用UPLC法测定地榆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炮制程度的加重,总鞣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没食子酸先升高后降低,而鞣花酸呈上升趋... 为考察炮制对地榆中鞣质类成分以及凝血作用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中鞣质含量,采用UPLC法测定地榆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炮制程度的加重,总鞣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没食子酸先升高后降低,而鞣花酸呈上升趋势;体外抗凝血试验表明,凝血作用以炮制适中的地榆炭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炮制 鞣质 没食子酸 鞣花酸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雪鸡和家鸡羽毛制剂体外促凝血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光天 马森 +1 位作者 刘文先 韩秀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4,共2页
采用试管法测定了藏雪鸡羽毛制剂和家鸡羽毛制剂对61只绵羊血液体外促凝血效果。结果生理盐水组凝血时间为4.84±1.17(min);藏雪鸡羽毛制剂组凝血时间为2.9±1.03(min);家鸡羽毛制剂组为3.37&... 采用试管法测定了藏雪鸡羽毛制剂和家鸡羽毛制剂对61只绵羊血液体外促凝血效果。结果生理盐水组凝血时间为4.84±1.17(min);藏雪鸡羽毛制剂组凝血时间为2.9±1.03(min);家鸡羽毛制剂组为3.37±0.94(min)。表明藏雪鸡羽毛制剂和家鸡羽毛制剂对绵羊血液均有非常显著的体外促凝血作用(P<0.01),且藏雪鸡羽毛制剂显著优于家鸡羽毛制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雪鸡 家鸡 羽毛制剂 体外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瑞娟 王兆钺 +6 位作者 江明华 张威 曹丽娟 孙雄华 张剑 白霞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6-38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用发色底物法检测FⅩA、巴曲酶及巴曲亭对凝血因子Ⅹ(FⅩ)活化及凝血酶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可以缩短正常人血浆的APTT,其中FⅩA缩短APTT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r=0.889,P<0.05)。FⅩA、巴曲酶及巴曲亭可纠正出血性疾病患者APTT的延长,三者对PT无明显影响。FⅩA能促进FⅩ的活化及凝血酶的生成,巴曲酶及巴曲亭对二者无明显作用。结论:巴曲亭有明显的促进凝血效果,并可纠正出血性疾病的止血异常,其有效成分巴曲酶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而FⅩA通过活化FⅩ促使凝血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亭 作用 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在免疫网络中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伶 苏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4-477,共4页
关键词 小板相 免疫网络 调节作 病理生理变化 作用 获得性免疫 免疫损害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郑丛龙 景立新 +2 位作者 周广运 刘亚力 孙武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41-42,共2页
  本文探讨了纳米银对NDV的抑制作用,旨为纳米银在黏膜局部对NDV感染进行治疗和预防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纳米银 血凝作用 新城疫病毒 鸡胚 效价 NDV 抑制作用 基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巴曲酶制剂的区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5-25,共1页
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曲亭。而从... 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曲亭。而从另一亚种bothrops moojeni蛇毒分离而来的巴曲酶则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称为去纤酶(defibrinogenase),临床药物有东菱精纯克栓酶。上述二者通用名均为巴曲酶,但它们的药理学机制完全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东菱精纯克栓酶 去纤维蛋白原 临床药物 作用 药理学机制 巴曲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断
11
作者 陈印权 徐敏 +3 位作者 钱伟 吴祖立 马犇 费政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4年第9期44-46,共3页
某养鸡场28~43日龄的肉鸡临床出现呼吸道症状,通过鸡胚接种、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本病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新城疫(ND)混合感染。对混有IB病毒和ND病毒的鸡胚尿囊液进行酸处理,去除ND病毒,获得纯IB病... 某养鸡场28~43日龄的肉鸡临床出现呼吸道症状,通过鸡胚接种、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本病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新城疫(ND)混合感染。对混有IB病毒和ND病毒的鸡胚尿囊液进行酸处理,去除ND病毒,获得纯IB病毒。分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体外和体内试验表明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对鸡新城疫病分离毒株的血凝性有强的干扰作用,对鸡新城疫的疫苗Lasota株干扰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新城疫 混合感染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