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肌瘤的血供分型及其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杰
张国英
+6 位作者
杨乃明
施海彬
冯耀良
王卫东
王永利
刘圣
刘嘉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和子宫肌瘤的血供、血供比例、子宫动脉的跨中线吻合和卵巢实质显影等情况。结果按照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可将之分为3型:单侧供血型、一侧优势型和双侧均势型。50例中,这3型的比例分别为6%(3例,1例右侧,2例左侧)、84%(42例,左右侧优势各21例)和10%(5例)。双侧子宫动脉间存在明显吻合者5例、发现副子宫动脉者2例。有15例可见子宫动脉的卵巢支显影及卵巢实质染色,而通过卵巢血管吻合逆行显示同侧卵巢动脉者为5例,占10%。结论应倡导个体化的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策略。根据两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合理分配微球栓塞剂。当造影看到卵巢动脉显影时,则宜选择直径大于350μm的微球作子宫动脉栓塞,以保护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供分型
策略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功杰
杨立
+3 位作者
史晓林
李晓兵
郑晓玲
王悦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间 ,我们两所医院手术切除前曾行血管造影且未做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标本 32例。血管造影至手术切除时间为 13~ 70d ,平均 (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间 ,我们两所医院手术切除前曾行血管造影且未做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标本 32例。血管造影至手术切除时间为 13~ 70d ,平均 (31.9± 19.1)d。肿瘤直径为 2~ 2 3cm ,平均 (8.0 5± 6 .17)cm。对其DSA血供分型、肿瘤新生血管密度 (MVD)计数、肿瘤新生血管分型、肿瘤新生血管直径测量、梁索直径测量 ,并对观察指标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DSA血供与肿瘤新生血管分型呈正相关趋势 ;②MVD在乏血供组低于中等血供、富血供组 ;③新生血管直径、新生血管梁索直径比呈随HCC造影血供增加而增大的趋势。结论 ①肝癌肿瘤MVD、形态及分布不均匀 ;②肝癌在生长的不同阶段 ,其肿瘤新生血管特征是不同的 ,并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供分型
形态特征
DSA
肿瘤新生
血
管密度
血
管造影
手术切除
血
管
分型
直径测量
血
管特征
1988年
2002年
统计学分析
栓塞治疗
肿瘤直径
观察指标
血
管直径
肝癌肿瘤
发展规律
血
供
类型
MVD
正相关
富
血
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血管瘤CT增强诊断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娇
贾科峰
+1 位作者
于长路
李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血供类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血供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影像或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111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病灶动脉期强化特征分为高...
目的 探讨不同血供类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血供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影像或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111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病灶动脉期强化特征分为高速灌注(出现中心填充趋势,呈斑片状、片状强化)、中速灌注(填充部分血窦,勾勒部分病灶边缘,表现为结节状、线状强化)和低速灌注(病灶边缘少许血窦填充,呈边缘点状强化)。测量患者肝固有动脉直径、病灶直径,分析血流灌注快慢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病灶直径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111例病灶中,高速灌注57例,中速灌注18例,低速灌注36例。高速、中速灌注病灶的肝固有动脉直径均大于低速灌注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速、高速灌注病灶间肝固有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高速、中速灌注病灶归为富血供,低速灌注病灶归为乏血供,两者间肝固有动脉直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88,截断值为4.2 mm,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75.0%。高速、中速、低速灌注间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可显示肝血管瘤灌注特点,并可用于分析血供类型。肝固有动脉直径是肝血管瘤灌注的影响因素,测量其大小有助于肝血管瘤血供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
血
管瘤
血供分型
CT增强
肝固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肌瘤的血供分型及其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杰
张国英
杨乃明
施海彬
冯耀良
王卫东
王永利
刘圣
刘嘉茵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74-277,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血供特征并提出血管造影分型、探讨血供分型对于栓塞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资料完整、血管造影显示清晰的子宫肌瘤病例,采用Dextran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前,先作双侧选择性的髂内和子宫动脉血管造影,分析血管造影图像以确定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和子宫肌瘤的血供、血供比例、子宫动脉的跨中线吻合和卵巢实质显影等情况。结果按照双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可将之分为3型:单侧供血型、一侧优势型和双侧均势型。50例中,这3型的比例分别为6%(3例,1例右侧,2例左侧)、84%(42例,左右侧优势各21例)和10%(5例)。双侧子宫动脉间存在明显吻合者5例、发现副子宫动脉者2例。有15例可见子宫动脉的卵巢支显影及卵巢实质染色,而通过卵巢血管吻合逆行显示同侧卵巢动脉者为5例,占10%。结论应倡导个体化的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策略。根据两侧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供血比例合理分配微球栓塞剂。当造影看到卵巢动脉显影时,则宜选择直径大于350μm的微球作子宫动脉栓塞,以保护卵巢功能。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供分型
策略
栓塞治疗
Keywords
Neoplasm, uterine
Classification, angiographic
Emboliz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功杰
杨立
史晓林
李晓兵
郑晓玲
王悦华
机构
解放军
解放军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间 ,我们两所医院手术切除前曾行血管造影且未做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标本 32例。血管造影至手术切除时间为 13~ 70d ,平均 (31.9± 19.1)d。肿瘤直径为 2~ 2 3cm ,平均 (8.0 5± 6 .17)cm。对其DSA血供分型、肿瘤新生血管密度 (MVD)计数、肿瘤新生血管分型、肿瘤新生血管直径测量、梁索直径测量 ,并对观察指标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DSA血供与肿瘤新生血管分型呈正相关趋势 ;②MVD在乏血供组低于中等血供、富血供组 ;③新生血管直径、新生血管梁索直径比呈随HCC造影血供增加而增大的趋势。结论 ①肝癌肿瘤MVD、形态及分布不均匀 ;②肝癌在生长的不同阶段 ,其肿瘤新生血管特征是不同的 ,并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供分型
形态特征
DSA
肿瘤新生
血
管密度
血
管造影
手术切除
血
管
分型
直径测量
血
管特征
1988年
2002年
统计学分析
栓塞治疗
肿瘤直径
观察指标
血
管直径
肝癌肿瘤
发展规律
血
供
类型
MVD
正相关
富
血
供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ype of blood supply
Microvasculature densit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血管瘤CT增强诊断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娇
贾科峰
于长路
李博
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放射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不同血供类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血供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影像或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111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病灶动脉期强化特征分为高速灌注(出现中心填充趋势,呈斑片状、片状强化)、中速灌注(填充部分血窦,勾勒部分病灶边缘,表现为结节状、线状强化)和低速灌注(病灶边缘少许血窦填充,呈边缘点状强化)。测量患者肝固有动脉直径、病灶直径,分析血流灌注快慢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病灶直径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111例病灶中,高速灌注57例,中速灌注18例,低速灌注36例。高速、中速灌注病灶的肝固有动脉直径均大于低速灌注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速、高速灌注病灶间肝固有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高速、中速灌注病灶归为富血供,低速灌注病灶归为乏血供,两者间肝固有动脉直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88,截断值为4.2 mm,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75.0%。高速、中速、低速灌注间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可显示肝血管瘤灌注特点,并可用于分析血供类型。肝固有动脉直径是肝血管瘤灌注的影响因素,测量其大小有助于肝血管瘤血供分型。
关键词
肝
血
管瘤
血供分型
CT增强
肝固有动脉
Keywords
hepatic hemangioma
blood supply type
enhanced CT
proper hepatic arter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肌瘤的血供分型及其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王杰
张国英
杨乃明
施海彬
冯耀良
王卫东
王永利
刘圣
刘嘉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关系的研究
李功杰
杨立
史晓林
李晓兵
郑晓玲
王悦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肝血管瘤CT增强诊断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相关性研究
王娇
贾科峰
于长路
李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