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蠕虫对抗蠕虫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5
1
作者 彭俊好 徐国爱 +1 位作者 朱振荣 杨义先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35-137,共3页
指出蠕虫对抗蠕虫模型中存在的错误,通过分析蠕虫传播规律,提出修正模型。根据良性蠕虫的不同对抗策略,补充建立相应的蠕虫对抗蠕虫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良性蠕虫出现早晚及良性蠕虫的不同对抗策略对蠕虫传播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 指出蠕虫对抗蠕虫模型中存在的错误,通过分析蠕虫传播规律,提出修正模型。根据良性蠕虫的不同对抗策略,补充建立相应的蠕虫对抗蠕虫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良性蠕虫出现早晚及良性蠕虫的不同对抗策略对蠕虫传播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良性蠕虫引入越早,其查杀及修复漏洞功能就越全面,控制恶意蠕虫传播的效果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传播模型 蠕虫对抗蠕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生命的医学图像自动分割蠕虫模型
2
作者 冯健 罗述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24-1829,共6页
构造了一种具有初步生命特征的可变形模型——蠕虫模型·该模型包含神经中枢、视觉、触觉和运动系统,具有记忆、认知和支配躯体运动等功能;能智能地处理多种复杂情况,利用综合信息进行图像分割,具有常规图像分割方法不具备的能力... 构造了一种具有初步生命特征的可变形模型——蠕虫模型·该模型包含神经中枢、视觉、触觉和运动系统,具有记忆、认知和支配躯体运动等功能;能智能地处理多种复杂情况,利用综合信息进行图像分割,具有常规图像分割方法不具备的能力·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将胼胝体从二维MR矢状位图像中自动、完整地分割出来·对于边界有间断的较复杂的图像,该模型的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命 图像自动分割 医学图像 蠕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蠕虫模型自动分割医学图像的研究
3
作者 冯健 罗述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将人工生命的原理应用于图像自动分割,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构造了一种具有初步生命特征的可变形模型——蠕虫模型。该模型由4种参数进行约束,是由若干节点组成的中线结构。结果该蠕虫模型可以将胼胝体从二维MR矢状位图像中... 目的将人工生命的原理应用于图像自动分割,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构造了一种具有初步生命特征的可变形模型——蠕虫模型。该模型由4种参数进行约束,是由若干节点组成的中线结构。结果该蠕虫模型可以将胼胝体从二维MR矢状位图像中自动地完整地分割出来。结论该模型能综合利用多种信息进行图像分割,具有常规图像分割方法不具备的能力。对于边界有间断的较复杂的图像,本模型的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命 图像自动分割 医学图像 蠕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环境下的蠕虫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苏飞 林昭文 +1 位作者 马严 杨晓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60,共10页
研究了IPv6网络中,蠕虫在子网间和子网内传播的多种扫描策略;讨论了基于P2P的去重复和可控机制;研究了一种能够在IPv6网络中形成大规模传播的新型混合式蠕虫——NHIW。NHIW具有随机扫描蠕虫的特点,同时能够迅速获取子网内的易感染活跃主... 研究了IPv6网络中,蠕虫在子网间和子网内传播的多种扫描策略;讨论了基于P2P的去重复和可控机制;研究了一种能够在IPv6网络中形成大规模传播的新型混合式蠕虫——NHIW。NHIW具有随机扫描蠕虫的特点,同时能够迅速获取子网内的易感染活跃主机IPv6地址,并能解决重复感染的问题。通过研究NHIW不同传播阶段的时延,理论分析其传播率,建立了NHIW的3层传播模型TLWPM。实验表明,NHIW能够在IPv6网络中形成大规模传播。最后,针对NHIW的特点,讨论了相关防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网络 网络蠕虫 蠕虫模型 扫描策略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物联网中蠕虫传播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峥 钱焕延 +1 位作者 汪婧雅 高德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38,共6页
鉴于城市路网环境中车载物联网车辆节点在全方向复杂路况下行驶以及道路环境对无线信号存在阻挡、叠加干扰等影响,结合智能行驶模型IDM,针对车载物联网蠕虫的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车载物联网蠕虫传播模型VIOTWPM。通过仿真实验证明,V... 鉴于城市路网环境中车载物联网车辆节点在全方向复杂路况下行驶以及道路环境对无线信号存在阻挡、叠加干扰等影响,结合智能行驶模型IDM,针对车载物联网蠕虫的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车载物联网蠕虫传播模型VIOTWPM。通过仿真实验证明,VIOTWPM较好地显示了车辆节点平均速度、阴影衰落等交通流量、无线信道因素对蠕虫传播的影响,为真实地模拟城市路网环境车载物联网蠕虫的传播,以及设计实时检测策略来防治城市路网环境车载物联网蠕虫的破坏性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车载网络 网络安全 蠕虫模型 城市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蠕虫传播模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礼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360-3362,共3页
网络蠕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它们对蠕虫的传播、演化等动力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刻画这些关系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控制和预防策略。然而,现有模型大多是基于单蠕虫的传播模型。在此,给出一个两类蠕虫的交互模型,重点研究了一类合... 网络蠕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它们对蠕虫的传播、演化等动力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刻画这些关系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控制和预防策略。然而,现有模型大多是基于单蠕虫的传播模型。在此,给出一个两类蠕虫的交互模型,重点研究了一类合作型蠕虫的流行对其他蠕虫的影响。运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得到了模型的平衡态及其稳定性条件,并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合作型蠕虫不仅能降低其他蠕虫的传播阈值,而且能加快它们的传播速度,同时,在稳定性条件的指导下采用补丁技术可以抑制合作型蠕虫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蠕虫模型 合作型蠕虫 平衡态与稳定性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n蠕虫传播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榕俊 陈志德 马金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62-64,97,共4页
无线传感网络(WSN)在军用与民用上均具有广泛应用。现有的蠕虫传播模型大多是应用于因特网且大多是基于单蠕虫、双蠕虫模型。为了更有效地捕捉蠕虫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播行为,给出一个n类蠕虫交互模型来刻画蠕虫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 无线传感网络(WSN)在军用与民用上均具有广泛应用。现有的蠕虫传播模型大多是应用于因特网且大多是基于单蠕虫、双蠕虫模型。为了更有效地捕捉蠕虫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播行为,给出一个n类蠕虫交互模型来刻画蠕虫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传播特性。运用传染病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该模型进入无病平衡状态的充分条件进行推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果的正确性。仿真与理论结果均表明,当该条件满足时,模型在无病平衡点是稳定的,蠕虫最终将被清除;当该条件不满足时,模型在无病平衡点是不稳定的,最终蠕虫一定会存在于网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蠕虫模型 平衡状态与稳定性 动力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中蠕虫传播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烃 郑庆华 +2 位作者 管晓宏 陈欣琦 蔡忠闽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37-1345,共9页
IPv6网络由于其巨大的地址空间,通常被认为对随机扫描蠕虫有天然的抵御能力,该文研究了一种可以在IPv6网络中迅速传播的新型网络蠕虫(V6-Worm).基于对V6-Worm扫描策略的分析,分别建立简单传染病模型和双因素蠕虫模型来仿真V6-Worm的传... IPv6网络由于其巨大的地址空间,通常被认为对随机扫描蠕虫有天然的抵御能力,该文研究了一种可以在IPv6网络中迅速传播的新型网络蠕虫(V6-Worm).基于对V6-Worm扫描策略的分析,分别建立简单传染病模型和双因素蠕虫模型来仿真V6-Worm的传播趋势.简单传染病模型的仿真结果证明,V6-Worm拥有比随机扫描蠕虫更快的传播速度;双因素蠕虫模型的仿真结果证明,V6-Worm拥有更强的对抗蠕虫控制措施的能力,同时在研究中发现主机中存在漏洞的比例是V6-Worm传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文中从防止地址信息泄漏和降低主机存在漏洞比例两个角度,讨论了V6-Worm的防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网络蠕虫 蠕虫扫描策略 蠕虫传播模型 蠕虫防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离策略的蠕虫传播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运凯 王方伟 +1 位作者 马建峰 张玉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近几年,蠕虫频繁爆发,而且传播愈来愈快,破坏力也增大,已成为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威胁。基于经典的Ker-mack-Mckendrick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采用动态隔离策略、动态传染率和恢复率的蠕虫传播模型。分析表明此模型能更有效降低蠕虫的传播速... 近几年,蠕虫频繁爆发,而且传播愈来愈快,破坏力也增大,已成为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威胁。基于经典的Ker-mack-Mckendrick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采用动态隔离策略、动态传染率和恢复率的蠕虫传播模型。分析表明此模型能更有效降低蠕虫的传播速度,为防御蠕虫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减缓和降低了蠕虫造成的负面影响,仿真试验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策略 蠕虫传播模型 Kermack-Mckendrick模型 SARS 传染病模型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中的路由蠕虫传播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延贵 钱焕延 李华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18-3921,3924,共5页
为了了解IPv6网络对防御蠕虫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路由蠕虫—RoutingWorm-v6。基于IPv6网络环境,分析了RoutingWorm-v6的扫描策略,建立了Two-Factor模型来仿真RoutingWorm-v6的传播趋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IPv6中巨大的... 为了了解IPv6网络对防御蠕虫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路由蠕虫—RoutingWorm-v6。基于IPv6网络环境,分析了RoutingWorm-v6的扫描策略,建立了Two-Factor模型来仿真RoutingWorm-v6的传播趋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IPv6中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网络对路由蠕虫有天然的抵抗能力。在IPv6网络中,网络蠕虫会利用混合的扫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路由蠕虫 蠕虫扫描策略 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中蠕虫传播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延贵 郑鹏翱 +1 位作者 甘泉 李向春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54-2658,2670,共6页
基于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移动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无线蠕虫的传播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节点的移动性构建了简单无线网络蠕虫传播模型(SWM)。此模型较好地显示了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和节点运动速度等参数对蠕虫传... 基于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移动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无线蠕虫的传播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节点的移动性构建了简单无线网络蠕虫传播模型(SWM)。此模型较好地显示了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和节点运动速度等参数对蠕虫传播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SWM模型理论与无线网络中预测命题的一致性。该模型精确地模拟了无线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无线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移动节点 网络蠕虫 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网络环境的蠕虫传播模型Enhanced-AAWP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波 王怀民 +1 位作者 肖枫涛 陈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113,共11页
合理地建立蠕虫传播模型将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蠕虫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首先通过对分层的异构网络环境进行抽象,在感染时间将影响到蠕虫传播速度的前提下使用时间离散的确定性建模分析方法,推导出面向异构网络环境的蠕虫传播模型Enhance... 合理地建立蠕虫传播模型将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蠕虫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首先通过对分层的异构网络环境进行抽象,在感染时间将影响到蠕虫传播速度的前提下使用时间离散的确定性建模分析方法,推导出面向异构网络环境的蠕虫传播模型Enhanced-AAWP。进而基于Enhanced-AAWP模型分别对本地优先扫描蠕虫和随机扫描蠕虫进行深入分析。模拟结果表明,NAT子网的数量、脆弱性主机在NAT子网内的密度以及本地优先扫描概率等因素都将对蠕虫在异构网络环境中的传播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蠕虫传播模型 时间离散:Enhanced—AAW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v6网络中蠕虫传播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延贵 钱焕延 杜红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9-844,共6页
为了防止MIPv6中蠕虫的传播,基于MIPv6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新型的蠕虫MIPv6-Worm和MIPv6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MIPv6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仿真结果显示:MIPv6-Worm在MIPv6网络... 为了防止MIPv6中蠕虫的传播,基于MIPv6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新型的蠕虫MIPv6-Worm和MIPv6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MIPv6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仿真结果显示:MIPv6-Worm在MIPv6网络中传播的初期,在117 s时达到传播的顶峰,在传播后期所有节点最终都转为免疫状态;MIPv6-Worm传播概率与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节点运动速度均成正比。该模型较好地模拟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IPv6中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v6网络 MIPv6节点 网络安全 计算机蠕虫 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中的蠕虫传播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延贵 钱焕延 李华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1,共4页
基于IPv6网络环境,构建了一种新型网络蠕虫—WormIPv6,对其扫描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SEM模型和KM模型,分别仿真WormIPv6的传播趋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IPv6中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网络对于随机扫描蠕虫有天然的抵... 基于IPv6网络环境,构建了一种新型网络蠕虫—WormIPv6,对其扫描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SEM模型和KM模型,分别仿真WormIPv6的传播趋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IPv6中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网络对于随机扫描蠕虫有天然的抵抗能力,在IPv6网络中,使用随机扫描策略的蠕虫根本无法传播,网络蠕虫会利用其他扫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网络蠕虫 蠕虫扫描策略 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的延迟动力学行为(英文)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子振 储煜桂 +1 位作者 KUMARI Sangeeta UPADHYAY Ranjit Kumar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86,199,共20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不同发生率的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的延迟动力学行为。由于在监测节点隔离不稳定节点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在模型中考虑了处理时滞。通过分析相应特征方程根的分布情况,得到了平衡点存在性、模型局部稳定性和Hopf分岔... 研究了一类具有不同发生率的无线传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的延迟动力学行为。由于在监测节点隔离不稳定节点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在模型中考虑了处理时滞。通过分析相应特征方程根的分布情况,得到了平衡点存在性、模型局部稳定性和Hopf分岔存在的充分性条件。通过构造合适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蠕虫病毒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处理时滞的值越过关键值时,网络中的蠕虫传播将失去控制,发现无线传感网络的覆盖范围是控制蠕虫传播和保证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并通过仿真发现消除模型混沌状态的一些关键参数,其中非线性发生率βSI/I+1是控制蠕虫病毒传播、保证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时滞 HOPF分岔 稳定性分析 无线传感网络 SIQRS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主机的蠕虫非线性传播新模型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晓筠 李巧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1,140,共4页
基于Two-Factor传播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QSIRV传播模型,该模型更合理地考虑了被免疫主机的失效性。通过仿真得出,QSIRV模型较Two-Factor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蠕虫的传播规律以及传播过程中网络流量和蠕虫流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对免疫... 基于Two-Factor传播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QSIRV传播模型,该模型更合理地考虑了被免疫主机的失效性。通过仿真得出,QSIRV模型较Two-Factor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蠕虫的传播规律以及传播过程中网络流量和蠕虫流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对免疫后的主机数目变化的仿真更是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考虑了已隔离、免疫及被感染主机的数量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蠕虫传播的警惕性的提高。对QSIRV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仿真结果验证,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更快地遏制蠕虫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蠕虫传播模型 模型优化 QSIRV模型 免疫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v4网络中的蠕虫传播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延贵 钱焕延 杜红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基于MIPv4网络环境,构建一种新型蠕虫——MIPv4-Worm,给出MIPv4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4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MIPv4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该模型显示了各参数对蠕虫传播的影响。MIPv4-Worm传播的仿真实... 基于MIPv4网络环境,构建一种新型蠕虫——MIPv4-Worm,给出MIPv4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4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MIPv4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该模型显示了各参数对蠕虫传播的影响。MIPv4-Worm传播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MIPv4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IPv4中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v4网络 MIPv4节点 网络蠕虫 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网络的蠕虫动态传播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英 易平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38,共5页
近年来,通过用户交互行为传播的社交网络蠕虫频繁出现,该类蠕虫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段欺骗用户点击蠕虫链接,对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蠕虫动态传播模型,揭示了蠕虫在网络节点间的传播过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 近年来,通过用户交互行为传播的社交网络蠕虫频繁出现,该类蠕虫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段欺骗用户点击蠕虫链接,对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蠕虫动态传播模型,揭示了蠕虫在网络节点间的传播过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在线用户数量、用户点击蠕虫链接概率、免疫补丁发布时间和安装补丁的用户数量对蠕虫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社会工程学 蠕虫动态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虫预警及非线性传播模型优化
19
作者 佟晓筠 王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目前已有一些蠕虫检测系统利用蠕虫传播特性进行检测,误报率高,不能对大范围网络进行检测。为此,首先对蠕虫传播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新蠕虫分布式传播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分布式蠕虫检测技术,亦即采用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监... 目前已有一些蠕虫检测系统利用蠕虫传播特性进行检测,误报率高,不能对大范围网络进行检测。为此,首先对蠕虫传播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新蠕虫分布式传播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分布式蠕虫检测技术,亦即采用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监控网络蠕虫,控制台管理和协调多个检测端的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预警蠕虫的传播行为并进行监控和报警,具有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蠕虫传播模型优化 蠕虫预警 分布式蠕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虫“Update-Factor”传播模型研究
20
作者 张殿旭 张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66-70,共5页
双因素模型考虑了人为对抗因素和蠕虫传播对路由造成的冲击,较SI模型、SIS模型和KM模型更能符合蠕虫传播的实际情况。但它不能反映蠕虫传播后期的特性,同时模型没有考虑大规模系统升级程序和自动补丁程序这一重要的对抗因素对蠕虫传播... 双因素模型考虑了人为对抗因素和蠕虫传播对路由造成的冲击,较SI模型、SIS模型和KM模型更能符合蠕虫传播的实际情况。但它不能反映蠕虫传播后期的特性,同时模型没有考虑大规模系统升级程序和自动补丁程序这一重要的对抗因素对蠕虫传播的影响。针对双因素模型的不足,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Update-Factor"模型,经仿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模型克服了双因素模型的不足,更符合蠕虫传播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因素模型 Update-Factor模型 蠕虫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