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锦纶6工业丝的蠕变机制
1
作者 何灏 张迎亮 +3 位作者 刘宸君 殷亚然 陈康 张先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为探究锦纶6工业丝在不同温度区间的蠕变行为及形变机制,借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双折射等测试研究了样品在0~150℃温度条件下蠕变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样品蠕变形变率均随着蠕变温度升高呈增大的趋势,卸去... 为探究锦纶6工业丝在不同温度区间的蠕变行为及形变机制,借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双折射等测试研究了样品在0~150℃温度条件下蠕变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样品蠕变形变率均随着蠕变温度升高呈增大的趋势,卸去蠕变负荷后的弹性回复率与蠕变速率在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基本保持不变,当蠕变温度处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时弹性回复率降低,蠕变速率增加。卸去负荷后结晶度与晶区取向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稳定的晶区结构在撤去蠕变负荷后均可完全回复;蠕变过程后锦纶6工业丝样品非晶区取向、片晶厚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略有增加,部分取向程度较低的非晶区分子链在蠕变负荷下进一步发生形变而形成了取向的非晶区;在蠕变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条件下,非晶区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增强,导致变化程度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6工业丝 结晶结构 片晶结构 蠕变性能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5Zn-2Gd-0.6Zr铸造镁合金的蠕变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胜利 杨光昱 +1 位作者 刘少军 介万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1-336,共6页
在ZM-1(Mg-5Zn-0.6Zr)合金的基础上,适量增加Zn的含量并加入重稀土元素Gd,设计了Mg-5.5Zn-2Gd-0.6Zr实验合金。采用砂型铸造工艺制备实验合金试样,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对该实验合金和ZM-1合金的蠕变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 在ZM-1(Mg-5Zn-0.6Zr)合金的基础上,适量增加Zn的含量并加入重稀土元素Gd,设计了Mg-5.5Zn-2Gd-0.6Zr实验合金。采用砂型铸造工艺制备实验合金试样,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对该实验合金和ZM-1合金的蠕变曲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Mg-5.5Zn-2Gd-0.6Zr实验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较ZM-1合金的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当施加应力为40 MPa时,实验合金的蠕变激活能Q200-250℃=142.0 kJ/mol,接近镁的自扩散激活能,蠕变受位错攀移控制,而ZM-1合金在相同应力下蠕变激活能Q200-250℃=88.5 kJ/mol,接近镁的晶界扩散激活能,蠕变受晶界滑移控制。合金在200℃条件下的应力指数n=4.21,而ZM-1合金的应力指数n=2.21。因此,认为加入重稀土元素Gd后实验合金的蠕变机制发生改变,200℃时的蠕变机制为位错攀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稀土元素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水平对In783合金蠕变性能和蠕变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楠林 谈建平 +1 位作者 轩福贞 孙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0,34,共5页
在620℃,对In783合金进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单轴拉伸蠕变试验,获得了该合金的Norton-Bailey本构参数;研究了应力水平对合金蠕变性能和蠕变机制的影响,并观察了合金在典型应力水平下的位错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合金的本构参... 在620℃,对In783合金进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单轴拉伸蠕变试验,获得了该合金的Norton-Bailey本构参数;研究了应力水平对合金蠕变性能和蠕变机制的影响,并观察了合金在典型应力水平下的位错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合金的本构参数并不相同,高应力区的应力指数比低应力区的大;Norton-Bailey本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低应力区的蠕变曲线,但不能很好地描述高应力区的蠕变曲线;不同应力水平下本构参数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蠕变机制不同,高应力区的蠕变机制以位错绕越第二相粒子为主,低应力区的蠕变机制以位错热激活攀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783合金 应力水平 蠕变性能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固结蠕变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先伟 王常明 李军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84-3590,共7页
以黄石地区软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排水条件、固结压力作用下开展固结蠕变试验,对原状样与蠕变后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分析软土的固结蠕变特性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不排水条件下蠕变特性表现更为显著。低偏应力作用下,排水条件下试... 以黄石地区软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排水条件、固结压力作用下开展固结蠕变试验,对原状样与蠕变后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分析软土的固结蠕变特性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不排水条件下蠕变特性表现更为显著。低偏应力作用下,排水条件下试样的变形大于不排水条件下的变形;高偏应力作用下,则与之相反。排水条件下,变形是由蠕变和固结共同产生的,具有线性蠕变特性;不排水条件下,蠕变是变形的主要原因,具有非线性蠕变特性。蠕变过程中,颗粒间以边-边、边-面为主的接触形式向以面-面为主的接触形式过渡,颗粒间距减小,大孔隙减少,小孔隙增多。固结过程中的主要是自由水以及渗透吸收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的排出,而蠕变阶段主要受结合水控制,随着压力加大,孔隙体积减小,结合水膜变薄,增大了土的黏滞性,在长时期就表现为蠕变特性。在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可提高土体的排水性能,增大土体的固结程度,降低蠕变带来的危害,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固结蠕变 排水条件 蠕变机制 结合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Al-AFA耐热钢高温蠕变行为研究
5
作者 郭俊卿 刘玲 +2 位作者 孙红英 田德阳 陈拂晓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158,共8页
面向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用钢,设计、制备了5.5Al-AFA耐热钢材料,基于不同加载应力条件的蠕变实验与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该耐热钢的蠕变特征与蠕变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耐热钢具有典型金属材料的蠕变特征,加载应力对蠕变断裂时间影响显著... 面向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用钢,设计、制备了5.5Al-AFA耐热钢材料,基于不同加载应力条件的蠕变实验与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该耐热钢的蠕变特征与蠕变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耐热钢具有典型金属材料的蠕变特征,加载应力对蠕变断裂时间影响显著,在温度为750℃、加载应力为120和250 MPa下的蠕变断裂寿命分别为1711和1.5 h,材料表观应力指数达5.18,蠕变机制为位错攀移,蠕变激活能为418.44 kJ·mol^(-1)。蠕变过程中析出的脆性σ-FeCr相导致应力集中与材料断裂,失效形式为微孔密集型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Al-AFA耐热钢 变形特征 高温蠕变机制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用Al-Fe系铝合金导体材料的恒应力高温压缩蠕变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国兴 党朋 +1 位作者 张永甲 蔡西川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对电缆用Al-Fe系铝合金导体材料进行恒应力(63.6,72.6,78.3,84.7 MPa)高温(90℃)压缩蠕变试验,研究了压缩应力σ对稳态蠕变速率ε·的影响,建立了压缩蠕变本构方程,分析了压缩蠕变机制。结果表明:铝合金试样的稳态蠕变速率随着压缩... 对电缆用Al-Fe系铝合金导体材料进行恒应力(63.6,72.6,78.3,84.7 MPa)高温(90℃)压缩蠕变试验,研究了压缩应力σ对稳态蠕变速率ε·的影响,建立了压缩蠕变本构方程,分析了压缩蠕变机制。结果表明:铝合金试样的稳态蠕变速率随着压缩应力的增加成倍增大;90℃下铝合金试样的蠕变本构方程为ε·=σ^(9.27)e^(-52.2),拟合曲线和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9976;铝合金蠕变过程中存在门槛应力,其值为34.2 MPa,引入门槛应力对蠕变方程进行修正,修正方程计算所得稳态蠕变速率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8%,证明模型准确,得到的真应力指数为5,说明电缆用Al-Fe系铝合金导体材料在90℃下的压缩蠕变行为是由位错攀移机制主导的第二相粒子强化类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压缩蠕变 稳态蠕变速率 蠕变本构方程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型聚酯工业丝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断裂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康 蒋权 +4 位作者 姬洪 张阳 宋明根 张玉梅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为探究高强型聚酯工业丝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断裂机制,采用在线小角X射线散射和广角X射线散射方法对低温(80℃)及高温(200℃)条件下聚酯工业丝蠕变断裂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的蠕变断裂可分为3个阶段... 为探究高强型聚酯工业丝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断裂机制,采用在线小角X射线散射和广角X射线散射方法对低温(80℃)及高温(200℃)条件下聚酯工业丝蠕变断裂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的蠕变断裂可分为3个阶段,即负荷加载的拉伸阶段、蠕变形变阶段及加速形变阶段;在80℃低温下蠕变断裂的前2个阶段中,部分倾斜片晶转变成未倾斜片晶,且倾斜部分片晶偏离角不断增大,而在加速阶段,伸直的非晶区分子链发生断裂,周期性的片晶堆叠结构遭到破坏;在200℃高温下蠕变断裂的前2个阶段中,片晶层表面始终保持倾斜状态且倾斜角逐渐减小,而在加速阶段中,高度取向的非晶区分子链对晶区结构施加应力,晶区表面分子链被拉出而遭到破坏,导致周期性的片晶堆叠结构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工业丝 蠕变断裂机制 结晶结构 片晶结构 蠕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砂土蠕变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云 薛禹群 +2 位作者 吴吉春 刘运涛 蒲晓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6-1230,1236,共6页
采用室内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上海砂土的蠕变变形规律和蠕变机制以及蠕变变形与应力历史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上海砂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蠕变特征,应变与应力、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拟合;应力历史对砂土的蠕变性有显著影响,当荷载小于... 采用室内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上海砂土的蠕变变形规律和蠕变机制以及蠕变变形与应力历史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上海砂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蠕变特征,应变与应力、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拟合;应力历史对砂土的蠕变性有显著影响,当荷载小于预压荷载时砂土的蠕变性显著减小。上海砂土的蠕变原因主要是砂土颗粒间的相互错动滑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蠕变变形 蠕变机制 应力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淤泥质黏土固结蠕变过程中结合水与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硕 王常明 +2 位作者 吴谦 张志敏 张兆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09-2816,共8页
为深入了解软土蠕变机制,开展了上海淤泥质黏土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结合水测试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定量分析了固结蠕变过程中结合水和微结构的分阶段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σ_k时主要是自由水的排出,宏观表现为衰减蠕变过程;p&... 为深入了解软土蠕变机制,开展了上海淤泥质黏土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结合水测试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定量分析了固结蠕变过程中结合水和微结构的分阶段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σ_k时主要是自由水的排出,宏观表现为衰减蠕变过程;p>σ_k后,渗透结合水逐渐转化为自由水排出,蠕变变形和等速蠕变率明显增大。蠕变过程由渗透结合水主导,随着结合水排出土的结构逐渐固化,含水率随荷载增加呈指数型衰减,存在固结-蠕变耦合效应。松散的骨架-絮凝结构演变为紧密的团聚-絮凝结构,颗粒在经历了蠕变调整之后定向性降低,小孔隙数量大量增加,孔径<1μm的小孔隙组占优。存在荷载、结合水与颗粒的响应机制,其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工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固结蠕变 结合水 微结构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Cr、Mg对Zn-Cu-Ti合金力学和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耿占吉 肖来荣 +4 位作者 蔡圳阳 张宏岭 王艳 王彦红 冀成年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4,112,共5页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制备了添加Cr、Mg等微量元素的Zn-Cu-Ti系合金,通过蠕变试验测定了合金的拉伸蠕变性能,借助SEM、EDS等手段对合金蠕变前后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可降低Zn-Cu-Ti合金常温蠕变速率,提高合...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制备了添加Cr、Mg等微量元素的Zn-Cu-Ti系合金,通过蠕变试验测定了合金的拉伸蠕变性能,借助SEM、EDS等手段对合金蠕变前后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可降低Zn-Cu-Ti合金常温蠕变速率,提高合金蠕变抗力。其中添加了Cr元素的Zn-Cu-Ti合金抗拉强度、蠕变性能都有一定的提高;添加了微量元素Mg的Zn-Cu-Ti合金抗拉强度有一定提高,其蠕变抗力有大幅度提高。Zn-Cu-Ti系合金的常温蠕变机制为位错在晶内的滑移机制,固溶强化和晶界处的第二相颗粒能提高合金的抗蠕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u-Ti合金 合金化 蠕变性能 常温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对高锌镁合金的拉伸蠕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鼎 张艳斌 王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9,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以及高温蠕变试验机等试验手段研究了 Y 含量对 Mg-5.5Zn 重力铸造镁合金抗蠕变性能和应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Y 含量的增加,Mg-5.5Zn 合金中依次出现了 Mg7 Zn3,Mg3 Zn6 Y(I-相)和 Mg3 Zn3 Y2(W-相... 采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以及高温蠕变试验机等试验手段研究了 Y 含量对 Mg-5.5Zn 重力铸造镁合金抗蠕变性能和应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Y 含量的增加,Mg-5.5Zn 合金中依次出现了 Mg7 Zn3,Mg3 Zn6 Y(I-相)和 Mg3 Zn3 Y2(W-相)3种不同类型的强化相,而合金中第二相种类、体积分数发生变化,导致抗蠕变性不断提高.在同样的蠕变条件下,高熔点稀土相比低熔点 Mg7 Zn3相更能降低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Mg-5.5Zn-(0.7,1.5,3.5)Y(wt%)3种合金在175℃/50~60 MPa 下的应力指数 n 分别为5.2,3.2和2.2,在200℃/50~60 MPa 下应力指数 n 分别为11.0,3.8和2.9.Mg-5.5Zn-0.7Y合金在175℃/55 MPa 和200℃/55 MPa 条件下的蠕变机制分别为位错攀移和 Power-Law 方程失效.Mg-5.5Zn-(1.5,3.5)Y 两种合金在175~200℃/50~60 MPa 范围下的蠕变机制是位错粘滞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抗力 Mg-Zn-Y 第二相 稀土Y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填充物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尚新龙 蒋彩 +2 位作者 张鉴炜 鞠苏 江大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4-190,共7页
相比于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较差,这使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向聚合物中添加适当的填充物是改善其抗蠕变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综述了零维、一维及二维纳米尺寸的填充物对热... 相比于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较差,这使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向聚合物中添加适当的填充物是改善其抗蠕变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综述了零维、一维及二维纳米尺寸的填充物对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填充物增强聚合物抗蠕变性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详细分析和比较了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填充物 热固性聚合物 热塑性聚合物 复合材料 蠕变性能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TiB+TiC)/Ti1100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及蠕变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丽娟 孙佑 +5 位作者 郑云飞 肖树龙 郏凌 韩兆祥 田竟 陈玉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9,共13页
通过XRD、SEM、TEM等表征手段研究(TiB+TiC)/Ti1100复合材料的铸态显微组织、高温拉伸性能和高温蠕变行为。结果表明:(TiB+TiC)/Ti1100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网篮组织,通过B_(4)C、C和Ti的反应原位生成了晶须状的Ti B和等轴状的TiC。随着... 通过XRD、SEM、TEM等表征手段研究(TiB+TiC)/Ti1100复合材料的铸态显微组织、高温拉伸性能和高温蠕变行为。结果表明:(TiB+TiC)/Ti1100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网篮组织,通过B_(4)C、C和Ti的反应原位生成了晶须状的Ti B和等轴状的TiC。随着温度的升高,(TiB+TiC)/Ti1100复合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从766 MPa降低至511 MPa。在实验范围内,(TiB+TiC)/Ti1100复合材料的稳态蠕变速率随温度和应力的升高而降低。根据对相关数据的计算,(TiB+TiC)/Ti1100复合材料的应力指数和激活能分别为3.75和269.5 kJ/mol。结合蠕变后的变形区域组织,可以确定该材料的蠕变过程主要受位错滑移控制。α/β界面是位错滑移的主要障碍,同时TiB、TiC和硅化物也阻碍着位错的运动。β-Ti的大量溶解导致硅化物的形成,并降低了α/β界面对位错的阻碍效果。增强相特别是TiB可以通过承载作用,降低基体中的应力集中从而抑制β-Ti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Ti1100 蠕变行为 拉伸性能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0Ni-15Cr-0.6Nb-3Al-2Mo-3.5Cu奥氏体耐热钢高温蠕变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俊卿 田德阳 +2 位作者 孙红英 陈拂晓 刘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8-194,共7页
研究了一种含铝奥氏体耐热钢在温度为750℃,蠕变应力为120、170、210和250 MPa下的高温蠕变行为,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蠕变试样的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蠕变后第二相主要是B2-NiAl相与σ-FeCr相,没有发现Lave... 研究了一种含铝奥氏体耐热钢在温度为750℃,蠕变应力为120、170、210和250 MPa下的高温蠕变行为,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蠕变试样的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蠕变后第二相主要是B2-NiAl相与σ-FeCr相,没有发现Laves-Fe_(2)Nb相的析出;随着蠕变应力从250 MPa下降到120 MPa,最小蠕变速率从5.72×10^(-6)s^(-1)下降到3.11×10^(-7) s^(-1)。在蠕变过程中,B2-NiAl相初期在晶界析出,随后逐渐在晶内析出并有轻微长大现象,B2-NiAl相的析出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蠕变性能。通过包含双曲正弦函数的方程计算得到应力指数n=3.01,确定相关的蠕变变形机制是位错滑移。根据蠕变断口微观形貌与蠕变损伤容限因子表明,确定蠕变失效是由析出相粗化导致的显微组织退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A不锈钢 高温蠕变 稳态蠕变速率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一维蠕变分形破碎特性宏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宾 邓坚 +2 位作者 胡杰铭 张建林 张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81-1790,1853,共11页
钙质砂是远洋地区港口、机场和民用建筑等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材料。通过钙质砂一维压缩蠕变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发现了蠕变前后表面孔隙面积减小且呈分散分布的规律以及试验过程中试样瞬时变形、快速变形和衰减变形特征与粒径的高度相关性... 钙质砂是远洋地区港口、机场和民用建筑等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材料。通过钙质砂一维压缩蠕变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发现了蠕变前后表面孔隙面积减小且呈分散分布的规律以及试验过程中试样瞬时变形、快速变形和衰减变形特征与粒径的高度相关性;利用基于分形理论改进的相对颗粒破碎率和质量分形维数描述了蠕变前后颗粒破碎程度,得到了分形维数和蠕变与时间的衰减形态曲线关系以及宏观质量分形维数和微观表面分形维数的线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单一粒径组钙质砂蠕变过程中的分形破碎行为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和宏微观跨尺度关联性研究,获得了蠕变过程中颗粒破碎发展以及微观孔隙变化规律,证明了钙质砂蠕变过程中的颗粒重组排列、破碎和研磨行为,揭示了钙质砂蠕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蠕变 颗粒破碎 宏微观研究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3Nb-2Zr-1Mo合金常温高压压缩蠕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博文 黄杰 +3 位作者 淡振华 常辉 丁毅 周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3-75,共3页
研究了Ti-6Al-3Nb-2Zr-1Mo合金在不同外加应力时的常温高压压缩蠕变行为。计算了其在不同应力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和真实应力指数。观察合金蠕变前后的显微组织,研究其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常温下,该合金的压缩蠕变应力阈值为656 MPa,... 研究了Ti-6Al-3Nb-2Zr-1Mo合金在不同外加应力时的常温高压压缩蠕变行为。计算了其在不同应力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和真实应力指数。观察合金蠕变前后的显微组织,研究其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常温下,该合金的压缩蠕变应力阈值为656 MPa,真实应力指数值m为2.2,合金的蠕变过程受位错滑移和孪晶变形控制。这为该合金在高压下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3Nb-2Zr-1Mo 高压压缩蠕变 显微组织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抗蠕变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茗 庄景巍 +3 位作者 邓海亮 陈子洋 斯松华 张瑞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7-11144,共8页
铝合金结构或导体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蠕变现象,且性能随服役时间的延长而劣化,甚至发生结构破坏,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有效提高铝合金抗蠕变性能是其可应用于高温高载荷环境且保持优异性能的关键。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稀土... 铝合金结构或导体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蠕变现象,且性能随服役时间的延长而劣化,甚至发生结构破坏,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有效提高铝合金抗蠕变性能是其可应用于高温高载荷环境且保持优异性能的关键。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稀土处理、合金化处理及添加增强体等方法细化铝合金晶粒,并在铝合金晶内和晶界处形成弥散分布、热稳定性高的析出相,采用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弥散强化、直接强化等机制钉扎晶内位错运动,抑制晶界移动,从而显著减缓铝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提升其抗蠕变性能。另外,可以通过构建蠕变性能与蠕变条件、微观结构、析出相特征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铝合金的蠕变特性与服役寿命,为高温抗蠕变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铝合金蠕变行为分析基础上,针对扩散蠕变、晶界滑移和位错蠕变等高温蠕变机制,从稀土微合金化、多元微合金化及复合强化等方面入手,归纳了高温抗蠕变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揭示了高温蠕变性能的改善机制,并综述了蠕变理论模型构建及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同时分析了抗蠕变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铝基复合材料 蠕变性能 蠕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TIG焊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雷玉成 张鑫 +2 位作者 陈玲 陆超 黄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129,共4页
文中在钨极氩弧焊条件下,在温度823K和180—260MPa应力水平下对CLAM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作出蠕变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预测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CLAM钢TIG焊焊接接头表现出典型的三阶段蠕变过程;Or温度一定的情况... 文中在钨极氩弧焊条件下,在温度823K和180—260MPa应力水平下对CLAM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作出蠕变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预测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CLAM钢TIG焊焊接接头表现出典型的三阶段蠕变过程;Or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稳态蠕变速率增加,断裂时间变短.通过蠕变方程得到的稳态阶段焊接接头的应力因子n大于合金典型值3~7,其激活能Q约为436kJ/(mol·K),并且大于铁的自扩散激活能(300kJ/(mol·K)),显示为位错主要控制蠕变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材料 焊接接头 蠕变曲线 蠕变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u钎焊接头稳态蠕变本构方程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焉服 纪莲清 +2 位作者 张柯柯 闫红星 冯丽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5-79,共5页
以搭接面积为1mm^2微型单搭接钎焊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高温蠕变测试装置,测定了SnCu钎焊接头应力指数n和蠕变激活能Q,构建了稳态蠕变本构方程,探讨了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温高应力下,SnCu共晶钎料钎焊接头应力指数为8... 以搭接面积为1mm^2微型单搭接钎焊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高温蠕变测试装置,测定了SnCu钎焊接头应力指数n和蠕变激活能Q,构建了稳态蠕变本构方程,探讨了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温高应力下,SnCu共晶钎料钎焊接头应力指数为8.73,激活能在59.1~63.2kJ/mol,位错攀移运动主要受位错管道扩散机制控制;在高温低应力区,SnCu共晶钎料钎焊接头应力指数为6.45,激活能在88.4~97.5kJ/mol,位错攀移运动主要由晶格自扩散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u钎料 应力指数 激活能 蠕变本构方程 蠕变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中铁素体/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断裂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缪克基 刘建峰 +5 位作者 尹阳阳 王婷 刘川槐 袁斌霞 潘卫国 尹诗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2,共7页
综述了火电厂中铁素体/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在服役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和Ⅳ型裂纹的形成、扩展及蠕变断裂机制,重点分析了该类焊接接头薄弱位置的蠕变断裂行为,总结了铁素体钢热影响区发生蠕变断裂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提高焊接接头蠕变性... 综述了火电厂中铁素体/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在服役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和Ⅳ型裂纹的形成、扩展及蠕变断裂机制,重点分析了该类焊接接头薄弱位置的蠕变断裂行为,总结了铁素体钢热影响区发生蠕变断裂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提高焊接接头蠕变性能的相关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焊接接头 Ⅳ型裂纹 蠕变断裂机制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