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5.5]十一烷┐3┐酮的合成 被引量:4
1
作者 冯亚青 张晓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16-520,共5页
研究了螺[5.5]十一烷-3-酮新的合成路线,即环己酮1经环氧化生成1-氧杂螺[2.5]辛烷2;2再与路易斯酸作用发生氢重排生成甲酰环己酮3;3与甲基乙烯酮在酸的催化下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1-螺[5.5]十一烯-3-... 研究了螺[5.5]十一烷-3-酮新的合成路线,即环己酮1经环氧化生成1-氧杂螺[2.5]辛烷2;2再与路易斯酸作用发生氢重排生成甲酰环己酮3;3与甲基乙烯酮在酸的催化下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1-螺[5.5]十一烯-3-酮4;最后经加氢生成目的产物螺[5.5]十一烷-3-酮5,总收率为28.9%,反应步骤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烷酮 合成 螺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酰基色酮与异硫氰基氧吲哚的Michael/环化串联反应
2
作者 杜大明 耿雪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多环色满酮化合物作为多种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核心结构,具有抗癌、抗炎、抗菌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而吸引了众多有机化学家的关注.由色酮衍生物构建色满酮化合物能够在进一步丰富色满酮结构分子库的同时填补相关色酮化合物研... 多环色满酮化合物作为多种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核心结构,具有抗癌、抗炎、抗菌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而吸引了众多有机化学家的关注.由色酮衍生物构建色满酮化合物能够在进一步丰富色满酮结构分子库的同时填补相关色酮化合物研究方面的空白.利用3-甲酰基色酮和3-异硫氰基氧吲哚的Michael/环化串联反应,能够以较高的产率(高达92%)和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高达>20:1 dr)得到相应的螺杂环产物.通过该反应成功构建了一系列的具有3个连续立体中心,并且含有一个4取代碳的吡咯烷基螺环氧吲哚-色满酮类化合物,同时对该反应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条件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合成 不对称催化 色酮 方酰胺 3-异硫氰基氧吲哚 螺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丁基-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合成及聚合反应
3
作者 潘才元 王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以2-溴甲基-5-氧-四氢呋喃和1,2-环氧乙烷反应,得到的7-溴甲基-2-丁基-1,4,6-三氧螺[4,4]壬烷③为原料,经脱氢溴化作用制得了2-丁基-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⑤。将其为单体进行均聚反应,得到一粘稠聚合物。通过对该合聚物... 本文以2-溴甲基-5-氧-四氢呋喃和1,2-环氧乙烷反应,得到的7-溴甲基-2-丁基-1,4,6-三氧螺[4,4]壬烷③为原料,经脱氢溴化作用制得了2-丁基-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⑤。将其为单体进行均聚反应,得到一粘稠聚合物。通过对该合聚物的IR和NMR谱图分析,得知该聚合物含有酯基和酮基的结构单元,以及环缩醛的侧链。本文还提出了链增长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杂环化合物 合成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异头效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金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63,共5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结合6-311G(d,p)基组和自洽反应场(SCRG)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异头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3种异构体中,A表现为双异头效应,B表现为单异头...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结合6-311G(d,p)基组和自洽反应场(SCRG)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异头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7-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3种异构体中,A表现为双异头效应,B表现为单异头效应,C没有明显的异头效应.在气相条件下,A和B的异头效应能分别为36.0和19.7kJ/mol.在水溶液中,A和B的异头效应能分别为26.4和14.0kJ/mol.溶剂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越大,A和B的异头效应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化合物 异头效应 溶剂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偶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