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红丽 郭启勇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技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兵 田建明 +5 位作者 王培军 王敏杰 萧 毅 左长京 薛 宏 范月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且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容积显示技术 ct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门静脉癌栓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被引量:7
3
作者 俞同福 王德杭 +1 位作者 冯阳 张廉良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多层螺旋CT(MSCT) 3D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搜集 57例门静脉 3D成像资料 ,包括 6例正常 ,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 ,4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 ,4例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所有病例来源于肝脏常规双期扫描。对比剂按 1 .5~ 2 .0ml...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多层螺旋CT(MSCT) 3D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搜集 57例门静脉 3D成像资料 ,包括 6例正常 ,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 ,4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 ,4例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所有病例来源于肝脏常规双期扫描。对比剂按 1 .5~ 2 .0ml/kg ,注射流率 2 .5~ 3 .0ml/s,门脉期延迟时间 60~ 70s。对肝癌形成的 42例门静脉癌栓进行轴位和 3D成像观察 ,并行两组对照。结果 :根据癌栓不同部位分为门脉左支 (1 3例 )、右支 (2 0例 )、主干 (9例 ) 3种类型。 3D成像与轴位对显示门静脉癌栓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但 3D对显示主干栓塞形成的侧支循环优于轴位。结论 :门静脉癌栓MSCT 3D成像可较好地多方位显示癌栓部位及类型 ,CT 3D成像和轴位结合可更好地对门静脉癌栓做出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静脉64排螺旋CT数据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及其解剖变异 被引量:9
4
作者 陶文强 侯致典 +2 位作者 徐达传 毕振宇 黄文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64排螺旋CT数据门静脉三维(3D)重建方法及其解剖变异。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64例患者的CT数据行门静脉三维重建,评价3D模型中门静脉分支的显示率、显影质量及其解剖变异。结果 3D模型对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为100%;显... 目的研究基于64排螺旋CT数据门静脉三维(3D)重建方法及其解剖变异。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64例患者的CT数据行门静脉三维重建,评价3D模型中门静脉分支的显示率、显影质量及其解剖变异。结果 3D模型对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为100%;显影质量:门静脉主干、左支和右支均达Ⅲ级以上,2例肠系膜上静脉和1例脾静脉只有Ⅳ级;解剖变异:常见型50例(78.1%),变异14例(21.9%)。结论门静脉3D模型真实反应了其解剖变异的形态结构,对于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解剖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学静 武乐斌 +1 位作者 柳澄 王道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8-480,4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MSCTP)技术在显示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其在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疑有肝脏疾病患者行增强后肝门静脉期扫描,对每一例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P...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MSCTP)技术在显示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其在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疑有肝脏疾病患者行增强后肝门静脉期扫描,对每一例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P对肝内门静脉第5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为94.5%;170例肝内门静脉可分为3种类型;二维及三维图像对病变定位不相符合率为36.8%。 结论:MSCTP可以用来准确评价肝内门静脉解剖并对肝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 门静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技术优化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成伟 梁文 全显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3-1576,1578,共5页
目的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的最佳延迟扫描时间。方法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采用Test Bolus(15 ml、5 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门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测其... 目的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的最佳延迟扫描时间。方法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采用Test Bolus(15 ml、5 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门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测其峰值时间,以Test Bolus峰值时间相应延迟4 s、6 s、8 s、10 s行腹部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MSCTP)检查。测量并分析4组门静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肝脏实质最大CT值;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强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三维重建并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Test Bolus(15 ml,5 ml/s)平均峰值时间24~32 s(95%可信区间)。C组门静脉的图像质量最好,观察细分支可达6~7级,门静脉1~4级主干强化较好。D组门静脉显影虽受到肝静脉轻度污染,但对肝脏表面门静脉边缘细小终末分支显影清晰、细腻。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为5 ml/s时,门静脉延迟时间为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延迟8~10 s(即注射对比剂后32~40 s)为最佳启动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断层摄影技术 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岩心裂缝观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军 孟英峰 +2 位作者 李皋 李永杰 杨从武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储层裂缝研究是裂隙性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图像重建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主要优势功能之一,它集显微技术、高速激光螺旋分层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一体,在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CT技术在石油地质及开发研究... 储层裂缝研究是裂隙性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图像重建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主要优势功能之一,它集显微技术、高速激光螺旋分层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一体,在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CT技术在石油地质及开发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含裂缝岩心,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岩心裂缝进行扫描,把获得的储层含裂缝岩心的图像容积数据导入CT-3D工作站,利用设备附带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导入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储层岩心裂缝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储层裂缝形态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具有原位、快捷、准确、无损岩样等特点,是观测、描述、评价储层岩心裂缝形态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技术 三维成像 图像处理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各肝段门静脉解剖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金武男 杨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 利用经动脉性门静脉造影CT重建门静脉、肝静脉三维结构 ,观察生理状态下的各肝段门静脉的分支形式。方法  73例病人 ,导管置入于肠系膜上动脉内 ,注入造影剂后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连续扫描肝脏。三维重建门静脉及肝静脉 ,分析各... 目的 利用经动脉性门静脉造影CT重建门静脉、肝静脉三维结构 ,观察生理状态下的各肝段门静脉的分支形式。方法  73例病人 ,导管置入于肠系膜上动脉内 ,注入造影剂后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连续扫描肝脏。三维重建门静脉及肝静脉 ,分析各肝段内的门静脉的分支形式。结果 肝右叶 4个段的门静脉分支形式分为 4个类型 ,肝左叶外侧段的门静脉分为 3个类型 ,内侧段分为 2个类型。结论 门静脉的三维图像重建及类型分析对术前手术方式的确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静脉 观察 螺旋ct三维重建 解剖结构 置入 肠系膜上动脉 后门 三维图像重建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平 娄明武 +3 位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高立 黄伟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肝硬化43例,按有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分4组。采用彩色灌注图法获得各肝脏灌注参数;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对照组、单纯肝硬化组、出血组、...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肝硬化43例,按有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分4组。采用彩色灌注图法获得各肝脏灌注参数;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对照组、单纯肝硬化组、出血组、腹水组、混合组的灌注参数分别为:肝动脉灌注量(HAP)为24.80±5.84、18.09±6.65、23.44±11.08、20.94±7.23、17.29±3.41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量(PVP)为104.91±21.70、91.68±20.14、78.43±28.92、67.26±12.95、54.08±3.88ml.min-1.100ml-1,总肝灌注量(TLP)为129.90±25.19、109.76±21.22、101.86±25.11、88.20±13.04、71.37±2.89ml.min-1.100ml-1,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19.13±3.33、16.82±5.92、24.42±14.34、23.96±8.18、24.22±4.6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肝硬化组43例的TLP的平均值97.1ml.min-1.100ml-1为阈值,TLP对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发生的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83.3%。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灌注变化。TLP对于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高血压 血液动力学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螺旋CT和CT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挽时 徐家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多层面螺旋ct 临床应用 ct三维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星帆 王丽萍 +1 位作者 王书智 吴前芝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 :评价喉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 ,结合轴位对喉部病变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3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部病变采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检查 ,扫描参数为准直 3mm ,螺距 1.0 ,重建间隔 3mm ,仿真内镜重建间隔... 目的 :评价喉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 ,结合轴位对喉部病变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3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部病变采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检查 ,扫描参数为准直 3mm ,螺距 1.0 ,重建间隔 3mm ,仿真内镜重建间隔 1mm ,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选择多平面重建、仿真内镜进行观察。结果 :螺旋CT轴位片对病变的敏感性为 10 0 %,特异性 96.8%,轴位所见均与手术吻合 ,MPR重建及CT仿真内镜 ,相互补充可显示更多细节 ,但诊断符合率并无差别。结论 :常规CT轴位结合MPR及CT仿真内镜 ,使喉部病变的细节显示得到了很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喉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有血尿史且高度怀疑为膀胱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活检,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的检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有血尿史且高度怀疑为膀胱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活检,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的检出情况及对膀胱癌不同病灶的发现情况,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诊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中行纤维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后共54例确诊为膀胱癌,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出膀胱癌患者50例,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与纤维膀胱镜对三角区、右侧壁及左侧壁膀胱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8.0%,阴性预测值为50.0%,正确指数为74.0%。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膀胱癌 膀胱镜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门静脉造影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纪周 皇甫幼田 +3 位作者 侯国欣 赵华 单国用 薛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门静脉造影 (SCTP)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 0例疑肝脏疾病者进行了SCTP检查 ,其中表现正常者 2 0例作为对照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80例 (3 2例并肝癌 ) ,肝细胞性肝癌 42例 ,其他 2 0例 ,快速团注对比剂的...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门静脉造影 (SCTP)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 0例疑肝脏疾病者进行了SCTP检查 ,其中表现正常者 2 0例作为对照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80例 (3 2例并肝癌 ) ,肝细胞性肝癌 42例 ,其他 2 0例 ,快速团注对比剂的同时行SCT容积扫描 ,利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得到门静脉立体图像。结果 ①SCTP图像好坏与扫描延迟时间合理选择和扫描参数设计密切相关 ;②能清楚地显示 1~ 5级门静脉血管结构 ;③精确定位肝内病灶 ;④可检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范围和估计严重程度 ,以及显示多种疾病。结论 SCTP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门静脉造影技术 无创性检查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疑难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富民 刘丰华 +3 位作者 许赛英 阎建军 胡斌暐 吕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SCT)三维(3D)成像技术在法医疑难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骨外伤病人进行X线及螺旋CT3D检查,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性质。结果11例中,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34处,肩胛骨骨折1处,鼻骨骨折2处,掌骨不完全... 目的探讨螺旋CT(SCT)三维(3D)成像技术在法医疑难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骨外伤病人进行X线及螺旋CT3D检查,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性质。结果11例中,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34处,肩胛骨骨折1处,鼻骨骨折2处,掌骨不完全性骨折1处,左胫、腓骨骨折1处,耻骨骨折1处。CT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7处,肩胛骨粉碎性骨折1处,鼻骨骨折明显移位1处,排除骨折1处,上颌骨骨折1处,掌骨完全性骨折1处,左胫、腓骨陈旧性骨折1处,骶骼关节脱位1处,第5腰椎椎弓根骨折1处。结合三维图像,冠位状及矢位状重组图像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线的部位、数量、性质和错位、复原等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应用对法医复杂骨外伤的客观诊断非常有效,优于常规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螺旋ct 三维成像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1
15
作者 游瑞雄 李银官 +2 位作者 曹代荣 江飞 郑义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 (MSCT 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84例中结石 3 0例 ,先天变异及畸形 2 4例 ,癌肿 7例 ,结核 5例 ,炎性狭窄 6例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 (MSCT 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84例中结石 3 0例 ,先天变异及畸形 2 4例 ,癌肿 7例 ,结核 5例 ,炎性狭窄 6例 ,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 8例 ,其他 4例。MSCT 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 ,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 98.81% ( 83 /84)。结论 MSCT 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后处理技术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于同刚 姚振威 +2 位作者 冯晓源 戴嘉中 祝瑞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特点及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材料和方法:46例窦性心律患者,按心率分为6组:组1心率为<60次/min,组2心率为60~69次/min,组3心率为70-79次/min,组4心率为80~89次/min,组5心率为90~99次/m...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特点及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材料和方法:46例窦性心律患者,按心率分为6组:组1心率为<60次/min,组2心率为60~69次/min,组3心率为70-79次/min,组4心率为80~89次/min,组5心率为90~99次/min,组6心率为≥100次/min。经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平静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并将图像传送到SUN图像工作站进行二维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容积再现重建。结果:46例患者中,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左回旋支、左缘支、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显示较好并能用于影像学诊断者分别为46例(100%),46例(100%),41例(89%),43例(94%),24例(52%),39例(85%),27例(59%)。在相位窗的选择方面,36例(78%)患者在75%相位窗上显示较好。在不同的心率组中,16层螺旋CT对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后降支的显示没有明显差别(P>0.05)。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左前降支的显示受心脏搏动的影响很小,显示率都是100%。心脏搏动主要影响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及第一对角支的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心率小于70次/min时,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显示率为100%。当心率小于80次/min时左旋支的显示率在93%以上。结论:16层螺旋CT可以准确可靠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东 张挽时 +2 位作者 熊明辉 喻敏 徐家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 (CT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8例对疑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分别行最大强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盖法 (SSD)CTP成像。结果 :MIPCTP能同时显示 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 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CTP能直...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 (CT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8例对疑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分别行最大强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盖法 (SSD)CTP成像。结果 :MIPCTP能同时显示 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 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CTP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 ,了解门解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CTP有助于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TIPS)术前定位、Budd Chiari综合症的诊断和术后随访。SSDCTP立体感强 ,但不利于细微结构和癌栓的显示。结论 :CTP是门静脉和肝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血管造影 门静脉 螺旋ct 三维重建 ctP 门静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志伟 罗天友 +4 位作者 欧阳羽 曾勇明 胡志华 李信友 陆云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 ATCM技术扫描辐射等效仿真人体模。变换定位像采集参数:球管角度,管电流和管电压;变换螺旋... 目的:探讨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 ATCM技术扫描辐射等效仿真人体模。变换定位像采集参数:球管角度,管电流和管电压;变换螺旋扫描采集参数: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螺距,探测器准直方式和管电压。比较不同成像参数下的管电流、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图像噪声。结果:90°侧位定位像比0°正位定位像的CTDIvol高28.45%。随着定位像的管电流和管电压的增加,CTDIvol有一定的降低。图像噪声随NI的增加而增大,CTDIvol随着NI的增加而减小。螺距、探测器准直和管电压变化时图像噪声基本保持不变。螺距=0.938时CTDIvol最大,当螺距从0.562增大到0.938时CTDIvol增加约6.44%;当螺距从0.938增大到1.375和1.750时,CTDIvol分别减少11.67%和23.05%。宽且厚的探测器准直方式,X线剂量利用效率高和辐射剂量低。随着管电压的升高,CTDIvol逐渐减小。结论:定位像参数必须标准化才能保证ATCM技术发挥其功效;合理选择成像参数才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仿真人体模 成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颞骨三维成像与解剖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春雷 李兆基 +1 位作者 吴皓 孙广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6,共2页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像 ,对几处明显的结构进行测量 ,然后 ,再解剖测量、对比。结...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像 ,对几处明显的结构进行测量 ,然后 ,再解剖测量、对比。结果显示 ,多层螺旋CT立体图像清晰 ,各种表面结构清楚。多层螺旋CT成像的测量数据与解剖测量的数据一致 ,无统计学的差异。研究表明 ,多层螺旋CT成像测量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颞骨 三维成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代全 黎川 +2 位作者 丁仕义 戴明德 何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286-2289,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方法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7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和3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心脏平扫和经肘静脉以3 m l/s的速率注入100 m l对比剂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方法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7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和3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心脏平扫和经肘静脉以3 m l/s的速率注入100 m l对比剂增强扫描,分别进行钙化积分分析和冠状动脉MPR、M IP、VRT三维重建,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和各级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在患者准备充分和扫描技术合理的情况下,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达到诊断要求。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受心脏和呼吸运动、回顾性门控技术选择、扫描参数的设置以及射线硬化效应的影响。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查中充分准备和训练患者、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是获得高质量三维重建图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技术方法 影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