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曾秋华 罗良平 +2 位作者 王贵良 奉吉坤 张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 :16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动脉期延迟 2 5s,门静脉期延迟 60s ,以 3mL/s团注造影剂 80~ 10 0mL。测量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 ,计算肿瘤 -胰腺密度差 ,同时对胰腺...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 :16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动脉期延迟 2 5s,门静脉期延迟 60s ,以 3mL/s团注造影剂 80~ 10 0mL。测量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 ,计算肿瘤 -胰腺密度差 ,同时对胰腺周围血管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肿瘤的平均CT值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为 (4 7± 8)HU、(5 3± 10 )HU ;正常胰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CT值分别为 (10 9± 16)HU ,(76± 13)HU ;肿瘤 -胰腺密度差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各为 (70± 18)、(2 3± 12 )HU ,二者差异明显 (P <0 0 1)。胰周动脉侵犯在动脉期显示好 ,静脉侵犯在门静脉期显示好。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获得最大的肿瘤 -胰腺密度差 ,动脉期结合门静脉期对胰周血管侵犯的评价更全面 ,提高了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肿瘤诊断 胰腺癌 肿瘤-胰腺密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边缘型肝胆管癌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春江 卑贵光 +3 位作者 姜洪 刘智明 唐堂 生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边缘型肝胆管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边缘型肝胆管癌的螺旋CT资料。所有病例均于注药后 3 0 ,65s分别获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期图像。结果 :肿块直径 4.2~ 8.0cm ,以边缘不规则...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边缘型肝胆管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边缘型肝胆管癌的螺旋CT资料。所有病例均于注药后 3 0 ,65s分别获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期图像。结果 :肿块直径 4.2~ 8.0cm ,以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 11例于双期出现肿块周边菲薄、不连续的环形增强 ,3例周边厚的连续环形增强 ,1例肝动脉期均匀增强 ,1例无明显增强。 3例肿瘤内见线样分隔 ,12例在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边缘型肝胆管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菲薄、不连续的环形轻度增强 ,在双时相间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 边缘型 肝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洪顺 孙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7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VX2肝癌 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型肝胆管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研究
4
作者 吴春江 卑贵光 +2 位作者 姜洪 刘智明 马洁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边缘型肝胆管癌螺旋CT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29例边缘型肝胆管癌患者,分别于注药后30s,65s获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期图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结果:所有肿块均呈边缘不规则的低或略高密度灶,CT值14~41H... 目的:研究边缘型肝胆管癌螺旋CT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29例边缘型肝胆管癌患者,分别于注药后30s,65s获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期图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结果:所有肿块均呈边缘不规则的低或略高密度灶,CT值14~41Hu。增强CT表现:肝动脉相及门静脉相可见菲薄、不连续的环形轻度强化,在双时相间变化不明显,且在低密度肿块内部可见轻度不规则的强化区,绝大部分瘤体可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结论:边缘型肝胆管癌的特征性CT表现是:瘤体较大,密度较低,边缘不规则。增强扫描于肝动脉相及门静脉相可见菲薄、不连续的环形轻度强化,在双时相间变化不明显,且在低密度肿块内部可见轻度不规则的强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胆管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评《医学影像学(第9版)》
5
作者 郭丹 张建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7-1037,共1页
《医学影像学(第9版)》由龚启勇,刘士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67318。该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医学影像相关知识的书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属于医学影像中的一部分,在检查中需使用造影剂,在临床中的整体运用比较广泛。多层... 《医学影像学(第9版)》由龚启勇,刘士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67318。该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医学影像相关知识的书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属于医学影像中的一部分,在检查中需使用造影剂,在临床中的整体运用比较广泛。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速度快、数据量大优势。f通过运用一次扫描,便能够获取多部位检查诊断信息。并且能够实现多平面重建图像后处理,进而使诊断与鉴别诊断在实施时,获得比较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护理模式 增强扫描 造影剂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检出中的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曹志宏 刘怡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像 ,观察全部病灶的各期CT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有 2 1例在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到肿瘤供血动脉及异常血管网 ,3例结节型肝癌呈现高密度均匀强化。动脉晚期除 7例肿块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1例结节型无明显强化外 ,其余肿块型及结节型均呈明显高密度均匀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细胞癌的血供特征 ,弥补了一般CT扫描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ct动脉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ct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诊断肝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丽 时高峰 +6 位作者 许茜 李如迅 杜煜 王亚宁 李月考 刘辉 彰俊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全肝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其诊断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0例肝转移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全肝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各期检出率,观察各期病灶的CT表现。结果: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21...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全肝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其诊断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0例肝转移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全肝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各期检出率,观察各期病灶的CT表现。结果: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218个,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48/218(67.9%)、142/218(65.1%)、212/218(97.3%)。结论:双期螺旋CT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肝转移瘤的检出和显示其特征,反映病灶的血供,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螺旋ct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支气管动脉期与平衡期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苏保民 谢晓霞 +3 位作者 陈文军 张立彬 张静 宫飞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18-321,共4页
肺部结节(直径〈3cm)的性质可以有多种病因,其良、恶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一直是肺部疾病的重点、难点,本研究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开展了采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及双期增强扫描支气管动脉期、平衡期对肺结节诊断价值的... 肺部结节(直径〈3cm)的性质可以有多种病因,其良、恶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一直是肺部疾病的重点、难点,本研究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开展了采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及双期增强扫描支气管动脉期、平衡期对肺结节诊断价值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肺结节 扫描 平衡 动脉 支气管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 被引量:39
9
作者 刘文亚 蒋黛蒂 +2 位作者 洪润环 塔西 朱新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分析小肝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 ,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2 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小肝癌患者 ,全部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 ,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 :2 1例共发现 2 4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 目的 :分析小肝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 ,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2 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小肝癌患者 ,全部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 ,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 :2 1例共发现 2 4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肝动脉期 87.5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 ,12 .5 %无明显增强 ;门脉期均呈低或稍低密度 ;延迟扫描全部为低密度。病灶密度变化的主要形式是“低—高—低—低”的模式。结论 :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反映小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诊断 增强扫描 螺旋ct 病灶 低密度 肝动脉 延迟 发现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敏杰 王培军 +4 位作者 左长京 李晓兵 萧毅 邵成伟 薛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 ,找出影响该图像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完成的 2 45 6例肝脏增强多期扫描图像 ,分别对肝动脉期、门脉期进行成像质量评价。结果 当注射速度为3 .0ml/s、剂量为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 ,找出影响该图像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完成的 2 45 6例肝脏增强多期扫描图像 ,分别对肝动脉期、门脉期进行成像质量评价。结果 当注射速度为3 .0ml/s、剂量为 1.5ml/kg时 ,大部分 (>70 % )病人能在注射开始后 2 3s与 45s获得满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图像。 结论 当以上述注射速度和剂量从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3 0 0mgI/ml)时 ,超过 70 %的病人肝动脉和门静脉对比剂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 2 6~ 2 8s和 48~ 5 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脏增强扫描成像 质量分析 肝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20例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红伟 俞鹏辉 +5 位作者 陈勇 薛鹏 皇甫幼田 漆剑频 夏黎明 胡道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78,共3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多已严重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或转移。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的空间解剖结构关系、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他异常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动脉来源,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 螺旋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华 高剑波 +2 位作者 张焱 杨学华 李荫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正常胃壁及肿瘤的强化特点 ,及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胃癌 10 1例进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99例胃癌经手术病理证实 ,T分期的准确性为 81.8%。在动脉期~门脉期 ,胃壁呈多层结构...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正常胃壁及肿瘤的强化特点 ,及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胃癌 10 1例进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99例胃癌经手术病理证实 ,T分期的准确性为 81.8%。在动脉期~门脉期 ,胃壁呈多层结构的T分期准确性明显高于胃壁呈单层结构。在平衡期 ,肿瘤完全强化 ,纠正了 7例动脉期 门脉期所造成的分期错误。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提高了胃癌T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胃癌 T分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与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辉 李平 +1 位作者 潘卫东 薛华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 NET)诊断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8例p 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及SRS检查,分析并对比CT双期扫描及SRS...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 NET)诊断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8例p 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及SRS检查,分析并对比CT双期扫描及SRS对p NET的诊断能力。结果 CT双期扫描和SRS对p NET患者总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8%(26/28)和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对功能性p NET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4.1%(16/17)和58.8%(1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对无功能性p NET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9%(10/11)和90.9%(1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对无转移p NET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4%(19/21)和57.1%(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对合并转移p NET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7/7)和100%(7/7)。对G1级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4.6%(11/13)和53.8%(7/13),对G2级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12/12)和83.3%(10/12),对G3级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3/3)和100%(3/3)。CT双期扫描和SRS对病灶直径≤2.0 cm的p NET诊断敏感性分别94.7%(18/19)和52.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T双期扫描和SRS对病灶直径>2.0 cm的p NET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8%(13/14)和100%(14/14)。结论 CT双期扫描对p NET患者的诊断敏感性高于SRS。p NET患者的病理分级越低,CT双期扫描与SRS相比优势越明显。对于直径≤2.0 cm的病灶,SRS容易出现假阴性,需同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胰腺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正铿 陈燕浩 +2 位作者 江燕萍 金朝林 张树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胰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及手术治疗,将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判断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胰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及手术治疗,将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判断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将各CT影像学征象及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相对照,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100%、93.5%、71.4%、100%、94.4%。DSA、各CT影像学征象及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能够较准确诊断胰腺癌,并可术前评估手术可能性和预测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64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青 黄庆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 4例中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40例 ,CT表现为胰腺肿大 ,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肾前筋膜增厚 ,部分见少...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 4例中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40例 ,CT表现为胰腺肿大 ,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肾前筋膜增厚 ,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 4例 ,其中坏死型 2 1例 ,化脓型 2例 ,出血型 1例 ,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 ,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 ,蜂窝织炎 ,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 ,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螺旋ct扫描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颖瑜 潘爱珍 +2 位作者 雍昉 周涛 徐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及血管重建。结果:23例肠缺血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闭塞2例,分支闭塞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及血管重建。结果:23例肠缺血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闭塞2例,分支闭塞1例,主干及部分分支均闭塞4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血栓形成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形成2例,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例。间接征象包括缺血肠管表现节段性扩张积液11例,弥漫性扩张8例;肠壁增厚15例,4例肠壁变薄,4例无明显变化。增强扫描8例肠管强化显著,7例增厚肠管强化减轻,2例无明显强化。2例回肠扩张肠壁内积气、腹腔积气。CT诊断缺血性肠病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3%。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齐丽萍 边杰 +1 位作者 程绍玲 张秀丽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822-8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 3期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不典型肝脓肿 ,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 3期增强扫描。结果 :12例中 3例为多发病灶 ,9例为单发病灶 ,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 3期增强扫描可见 :①肝段短暂强化征 ...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 3期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不典型肝脓肿 ,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 3期增强扫描。结果 :12例中 3例为多发病灶 ,9例为单发病灶 ,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 3期增强扫描可见 :①肝段短暂强化征 ;②蜂窝征、簇形征 ;③晕征 ;④边缘逐渐强化征。结论 :上述 4个征象是不典型肝脓肿 3期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螺旋ct 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 化脓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六脉期影像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秉航 林长銮 +2 位作者 董传乐 黄湘漪 欧星泰 《放射学实践》 199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43例经活检、手术、血管造影证实的肝细胞癌全肝双期螺旋CT扫描资料,逐一对比动脉期、门脉期CTr影像。结果:①双期扫描动脉期能充分... 目的:评价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43例经活检、手术、血管造影证实的肝细胞癌全肝双期螺旋CT扫描资料,逐一对比动脉期、门脉期CTr影像。结果:①双期扫描动脉期能充分反映肝细胞癌血供特点,瘤灶强化率达88。4%(38/43)。②平扫边缘清楚的肿瘤,双期显示肿瘤边缘部三种形态的包膜。以动脉期显示率最高,③平扫边缘不清的肿瘤,动脉期瘤灶大小与平扫基本符合,门脉期多数有缩小,动脉期能更真实地反映肿瘤范围,④显示肿瘤肝内、外扩散双期优于单期。结论: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更能全面显示肝细胞癌影像特征并更贴切反映其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 诊断 全肝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和造影剂快速滴注法作肝脏肿瘤早期增强扫描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希年 刘光华 +3 位作者 张沉石 张茸 林琳 卢军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作肝脏肿瘤早期增强扫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用螺旋CT和造影剂快速滴注法对36例肝脏肿瘤患者作全肝早期增强扫描。以2ml/s左右的速度经时前静脉注入浓度为300mgI/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 目的:评价螺旋CT作肝脏肿瘤早期增强扫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用螺旋CT和造影剂快速滴注法对36例肝脏肿瘤患者作全肝早期增强扫描。以2ml/s左右的速度经时前静脉注入浓度为300mgI/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在开始滴注造影剂75秒内扫完全肝。结果:所有图像主动脉密度均高于或等于门静脉密度。与邻近肝组织相比,15例(20灶)肝细胞性肝癌(HCC)呈高密度。11例HCC呈等或较低密度:2例为弥漫型HCC;9例有严重肝动脉-门静脉瘘,其中2例门静脉呈逆向增强。7例肝转移瘤呈低密度。3例(5灶)海绵状血管瘤呈向心性增强。结论:螺旋CT作肝脏早期增强扫描可如实显示肿瘤血供和血管受侵的情况,有利于病灶性质的鉴别和多血供多发病灶及小病灶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癌 增强扫描 螺旋ct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转移瘤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的研究
20
作者 董春玲 周俊影 +2 位作者 倪秀香 钱爽 张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研究少血供和富血供肝转移瘤螺旋CT双期表现。 12 8例肝转移瘤行螺旋CT全肝双期扫描 ,扫描后图象重建。扫描结果 98例为少血供 ,30例为富血供。结果证实螺旋CT双期扫描动脉期有利于富血供病灶的检出 ,门静脉期易于少血供的转移瘤检出。... 研究少血供和富血供肝转移瘤螺旋CT双期表现。 12 8例肝转移瘤行螺旋CT全肝双期扫描 ,扫描后图象重建。扫描结果 98例为少血供 ,30例为富血供。结果证实螺旋CT双期扫描动脉期有利于富血供病灶的检出 ,门静脉期易于少血供的转移瘤检出。双期扫描提高了肝转移瘤的检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螺旋ct扫描 诊断 研究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