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缝埋弧焊管残余应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金恒 郑茂盛 +3 位作者 熊庆人 赵新伟 霍春勇 杨龙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3,共7页
基于弹性力学应力分析和叠加原理,研究了螺旋缝埋弧焊管切环法残余应力测试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建立了能综合考虑管段切口张开量、轴向错位量和径向错位量等因素的新残余应力评价方法,并与应变片法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基于弹性力学应力分析和叠加原理,研究了螺旋缝埋弧焊管切环法残余应力测试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建立了能综合考虑管段切口张开量、轴向错位量和径向错位量等因素的新残余应力评价方法,并与应变片法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变片法测试的最大残余剪切应力平均值和局部最大剪切残余应力值均与新评价方法给出的相应值接近;管段内的宏观(平均)残余应力来自管段切开后的轴向错位和周向张开量,管段内残余应力的不均匀性来自管段切开后的径向错位。存在较大的径向错位情况下,宏观最大剪应力与局部最大剪应力的极大值之间有很大差别。就管线的工程应用而言,可以局部最大剪应力的极大值作为残余应力的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缝埋弧焊管 残余应力 切环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缝埋弧焊管焊接缺陷对使用性能影响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庆人 冯耀荣 +1 位作者 霍春勇 庄传晶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用失效评定图技术和Prefis软件 ,结合具体实例及实物试验 ,将API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 ,在分析计算中 ,将焊接缺陷假设为裂纹类缺陷 ,并对一些复杂情况进行了假设 ,研究其对螺旋缝埋弧焊管 (SSAW )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水... 用失效评定图技术和Prefis软件 ,结合具体实例及实物试验 ,将API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 ,在分析计算中 ,将焊接缺陷假设为裂纹类缺陷 ,并对一些复杂情况进行了假设 ,研究其对螺旋缝埋弧焊管 (SSAW )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水压试验后的扩展特性。结果表明 :不超标缺陷可使钢管的极限承载能力有所降低 ,在目前的韧性水平下这种钢管不会发生脆性断裂 ,且缺陷 (不超标 )在水压试验后不会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缝埋弧焊管 焊接缺陷 使用性能 失效评定图 扩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高钢级螺旋埋弧焊管强度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熊庆人 冯耀荣 +2 位作者 张建勋 赵文轸 刘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4,49,共6页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用大口径高钢级螺旋埋弧焊管,采用两种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综合分析影响螺旋焊管强度测试的因素,如试样形式、试验方法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试样测定的螺旋焊管管体横向屈服强度值是包辛格效应、形变强化效应及组...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用大口径高钢级螺旋埋弧焊管,采用两种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综合分析影响螺旋焊管强度测试的因素,如试样形式、试验方法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试样测定的螺旋焊管管体横向屈服强度值是包辛格效应、形变强化效应及组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辛格效应是影响其屈服强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测定屈服强度时采用的总伸长量应根据胀环试验测定的管体实际屈服强度值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螺旋缝埋弧焊管 拉伸试验 包辛格效应 形变强化 胀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钢级钢管和高压输送:我国油气输送管道的重大技术进步 被引量:57
4
作者 李鹤林 吉玲康 田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5期84-90,共7页
近年来,我国管道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包括:研制了X70,X80钢级高性能管线钢及焊管、管件;突破国际上螺旋缝埋弧焊管的使用禁区,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口径高压输送主干线螺旋埋弧焊管与... 近年来,我国管道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包括:研制了X70,X80钢级高性能管线钢及焊管、管件;突破国际上螺旋缝埋弧焊管的使用禁区,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口径高压输送主干线螺旋埋弧焊管与直缝埋弧焊管联合使用"的技术路线;在国内首次研究了高压输气管道动态断裂与止裂问题,采用Battelle双曲线模型预测了西气东输和西气东输二线等管道延性断裂的止裂韧性;在国内首次研究了油气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解决了该设计方法及抗大变形管线钢管在强震区和活动断层管段应用的技术难题;解决了高强度焊管的腐蚀控制和应变时效控制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管线钢 螺旋缝埋弧焊管 止裂韧性 基于应变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气东输一、二线管道工程的几项重大技术进步 被引量:72
5
作者 李鹤林 吉玲 康田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共9页
提高管线钢强度级别和管道输送压力是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发展趋势,是输气管道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管道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使西气东输(为便于区别,以下称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等国... 提高管线钢强度级别和管道输送压力是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发展趋势,是输气管道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管道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使西气东输(为便于区别,以下称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等国家重点管道工程的设计压力和钢管强度级别达到或领先于同时期的国际水平。这些成果包括:①研制了X70、X80钢级高性能管线钢及焊管、管件;②突破国际上螺旋缝埋弧焊管的使用禁区,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口径高压输送主干线螺旋缝埋弧焊管与直缝埋弧焊管联合使用"的技术路线;③在国内首次研究了高压输气管道动态断裂与止裂问题,分别采用Battelle简化公式和Battelle双曲线法预测了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等管道延性断裂的止裂韧性;④在国内首次研究了油气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解决了该设计方法及抗大变形管线钢管在强震区和活动断层管段应用的技术难题;⑤研究解决了高强度焊管的腐蚀控制和应变时效控制技术等。上述成果对降低输气管道建设成本、保障管道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气东输一线 西气东输二线 输气管道 管线钢 螺旋缝埋弧焊管 止裂韧性 基于应变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