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B样条的螺旋桨桨叶参数化及曲面生成
1
作者
张代雨
张曼玉
刘可峰
凌宏杰
王志东
陈旭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9110)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6142217210204)。
文摘
为了提高螺旋桨优化过程中桨叶的参数化灵活性和建模效率,开展基于B样条方法的螺旋桨桨叶参数化及曲面生成研究。基于B样条曲线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半径处的叶切面型值点进行拟合,并利用比例、偏移、坐标转换等方法,实现了桨叶叶切面和外形轮廓的参数化;基于B样条曲面方法,高效生成螺旋桨叶面、叶背、叶根和叶顶曲面;基于Python语言完成相关程序编写,并给出程序的UML类图。最终,通过对螺旋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螺旋桨桨叶参数化的灵活性和桨叶曲面生成的高效性。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B样条曲线
参数化建模
最小二乘法
Keywords
propeller blade
B-spline curve
parametric modeling
least squares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螺旋桨桨叶固有动力特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家敏
赵德有
马骏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37-740,共4页
文摘
应用有限元与边界元结合的湿模态法对浸入静水域中螺旋桨桨叶进行固有动力特性研究 ,编制了 3种单元组合模型与流固耦合计算分析程序 ;实桨计算结果与桨叶固有频率激振试验结果比较表明 ,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所采用的块体元、过渡元和厚壳元 3种单元组合形成的有限元离散模型和 Moriono双曲面元法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比块体和厚壳有限元模型有所改善 .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动力特性/过渡单元
流固耦合
面元法
Keywords
propeller blade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transition element
fluid solid coupling method
panel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661.33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U661.4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短舱及离散精度对螺旋桨桨叶载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帆
杨永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翼型
出处
《航空计算技术》
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1002117)
文摘
采用多块结构网格生成技术,分别生成螺旋桨加中心体和螺旋桨加短舱两种构型的动态面搭接网格。在相同计算状态下,分别对螺旋桨加中心体和螺旋桨加短舱流场进行不同时空离散精度的数值模拟。与螺旋桨加中心体构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短舱的出现较大程度改变了螺旋桨桨叶载荷分布,并且采用不同时空离散精度,载荷分布的改变程度不同。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短舱
离散精度
动态面搭接网格
Keywords
propeller blade
nacelle
discrete precision
dynamic patched grid
分类号
V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题名 全回转推进器螺旋桨桨叶结构强度评估方法(英文)
4
作者
朱全华
韦朋余
岳亚霖
胡芳琳
刘登成
机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0-1170,共11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No.2014CB046706)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Ship Technology
文摘
为了解决全回转推进器螺旋桨的单向流固耦合问题,实现螺旋桨桨叶结构强度精确评估,文章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有限元法开展了螺旋桨桨叶的结构强度计算方法研究,重点探讨了桨叶表面随机分布压力从流体域到固体域的转换技术。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桨叶固液交界面上水动力载荷的转换方法,详细研究了插值加权系数和有限元网格尺寸对桨叶结构强度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适用于桨叶强度评估的插值加权系数和单元网格尺寸选取原则。最后,该文以5 000 k W级全回转推进器螺旋桨为例,开展了桨叶结构强度数值计算和安全评估,获得了桨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整体上建立了全回转推进器螺旋桨桨叶结构强度评估方法,可为大功率全回转推进器螺旋桨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全回转推进器
螺旋桨桨叶
水动力载荷
表面压力转换
结构强度评估
Keywords
azimuth thruster
propeller blade
hydrodynamic forces
pressure transmission
structural strength evaluation
分类号
U661.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螺旋桨桨叶模态试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冠
张科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S01期151-154,共4页
文摘
通过对单片桨叶模型在不同边界条件、激励方式、激励装置等方式下进行模态分析试验,分析比较了各种影响因素下螺旋桨桨叶的模态参数(模态频率,模态阻尼),这些数据和规律对工程上螺旋桨的减振降噪技术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模态参数
模态试验
Keywords
appropellor
modal parameter
modal test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飞机螺旋桨发动机桨叶力矩平衡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瞿剑苏
马晓苏
机构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出处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3-536,共4页
文摘
研究了飞机螺旋桨桨叶力矩平衡的测量方法,分析比较了天平力矩平衡测量法和传感器力矩平衡测量法两种测量方法,给出了桨叶力矩平衡测量的要求及两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并分析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根据天平力矩平衡测量方法研制的桨叶力矩平衡机的机构和特点,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天平力矩平衡测量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计量学
力矩平衡
螺旋桨桨叶
旋转物体
Keywords
Metrology
Torque balance
Propeller blades
Rotating objects
分类号
TB93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题名 三种不同叶梢形式的螺旋桨
7
作者
缪华
出处
《船舶节能》
2000年第4期32-36,共5页
文摘
近20年来,荷兰、丹麦、西班牙造船工程师们致力于研究消除叶梢涡旋,提高螺旋桨效率和减少螺旋桨产生的空泡和振动的新型螺旋桨。他们开发的新型螺旋桨的特点是:桨叶有较宽的叶梢,在叶梢安装端板。端板布置形式不同,有的端板向着螺旋桨前方布置;有的向着螺旋桨后方布置;也有的一半向着螺旋桨前方和一半向着螺旋桨后方布置;有的叶梢端板改变成园弧状弯曲形状。叶梢处安装边界元件(叶梢端板)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叶 梢
端板螺旋桨
西班牙
螺旋桨 效率
调距桨
水翼船
螺旋桨 设计方法
边界元件
升力面理论
分类号
U664.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螺旋桨空泡体积测量
8
作者
马艳
陆芳
顾兴建
刘永
夏琪
机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82-90,共9页
文摘
螺旋桨背片空泡分布形态、变化趋势、面积、厚度、体积变化率对研究桨叶剥蚀、螺旋桨噪声及激振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双目立体视觉的计算机技术,利用两台不同角度的摄像机采集同一时刻的桨叶背片空泡,计算空间点在两幅图像中的视差,获得该点的三维坐标值,得到螺旋桨空泡面积和体积信息.通过连续采集空泡图像信息并实时处理可进一步得到螺旋桨背片空泡发展趋势和体积变化率信息,为解决降低螺旋桨激振力和噪声、桨叶剥蚀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检测手段,有助于螺旋桨设计者提供更优秀的螺旋桨方案.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空泡体积
测量
双目立体视觉
Keywords
Propeller blade
Cavity volume
measurement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分类号
O353.5U664.33
[理学—流体力学]
题名 螺旋桨节距测量机的开发研究
9
作者
邹绪春
李卫春
赵永贤
机构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实验工厂
出处
《造船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2,27,共3页
文摘
介绍了螺旋桨螺距测量机的开发研究以及该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关键词
螺旋桨 节距测量机
螺旋桨
螺旋桨桨叶
螺纹参数
测量仪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螺旋桨性能的改进
10
作者
周熊
出处
《船舶节能》
2002年第4期29-31,28,共4页
文摘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的船舶,其主机与螺旋桨的匹配功率和航速要比现今从油价考虑的经济匹配功率和航速高得多。目前,这些船舶大多数以降低螺旋桨转速和功率的方式营运。另外,一般柴油机船舶在海上航行1年-2年后,由于船体污底、螺旋桨粗糙度等因素,螺旋桨负荷变重。如果新船设计时储备的功率不足,螺旋桨在设计转速下运转,主机就会超负荷,因此也采用螺旋桨降速运行。对于原来设计在较高航速而改在采用经济航速航行的船舶。
关键词
大侧斜螺旋桨
推进效率
螺旋桨 性能
螺旋桨 转速
螺旋桨 直径
螺旋桨 效率
调距桨
船舶节能
经济航速
螺旋桨桨叶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螺旋桨切面最大厚度计算公式应用分析
11
作者
张林根
出处
《造船技术》
1993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本文在计算桨叶切面最大厚度值时,对常用的“直线分布规律”和“等强度分布规律”的几种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以达确保螺旋桨设计强度、节约材料、提高推进效率之目的。
关键词
螺旋桨桨叶
船用螺旋桨
剖面
厚度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对“过重”螺旋桨采用“无级切割”的研究
12
作者
张松鹤
出处
《造船技术》
1993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摘
本文所阐述的“无级切割”实际上是采用甲板进气,并通过进气阀控制进气置和气泡的方法,在螺旋桨周围形成气幕,实现桨-机功率平衡,而毋需切割螺旋桨。
关键词
船用螺旋桨
螺旋桨桨叶
发动机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船舶桨叶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卫国
邱家兴
王易川
程玉胜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
出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42,共7页
文摘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纠错输出编码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改进算法,并应用于利用船舶目标辐射噪声DEMON谱进行船舶桨叶数分类的实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编码明确、具备纠错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船舶桨叶数识别中,其分类性能优于一对余、一对一及最小输出编码支持向量机等多分类方法,可适用于船舶桨叶数的分类识别。
关键词
船舶辐射噪声
支持向量机
多分类
螺旋桨桨叶 数
Keywords
Ship-radiated noise, SVM, Multi-class, Propeller blade number
分类号
O427.9
[理学—声学]
题名 绕桨叶剖面速度环量测量技术的探索
14
作者
徐兴祺
出处
《舰船性能研究》
1992年第4期9-16,共8页
关键词
船舶
螺旋桨桨叶
剖面
环量
测量
分类号
U661.31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用拆除桨叶配重方法排除运五发动机瞬间振动
15
作者
陈志军
出处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发动机
瞬间振动
螺旋桨桨叶
动力不平衡
受迫振动
策动力
固有频率
重方
发动机架
周期性力
分类号
V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题名 调距桨性能的改进
16
作者
周熊
出处
《船舶节能》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期间,建造了大量的采用调距桨的船舶,其主机和螺旋桨匹配的功率和航速要比现在从油价考虑的经济航速和功率高得多,即使考虑了油价的下跌情况亦仍然太高。这些船舶目前大多数以降低螺旋桨转速和功率方式营运。
关键词
螺旋桨 效率
调距桨
推进效率
螺旋桨 直径
螺旋桨 转速
螺旋桨桨叶
表面粗糙度
大侧斜螺旋桨
船舶节能
主机功率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题名 基于摄影图像的三维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承华
陈启祥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基础部
湖北工学院
出处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4-58,共5页
文摘
通过摄影成像的坐标系统与三维坐标计算方法的研究 ,应用“特征点选取 ,多角度摄影 ,对应点匹配”图象测试模型特征点标记的匹配法 ,给出了在桨叶型值点精度测试中的试验结果 。
关键词
提取技术
螺旋桨桨叶
计算机
应力应变
摄影图像
三维信息
匹配法
Keywords
photograph images
3D information
matching method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U664.3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