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制流板舵在螺旋桨尾流中的水动力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建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带制流板舵在螺旋桨尾流中水动力性能的方法.舵的水动力及周围流场用面元法计算,螺旋桨性能及尾流场通过无限叶数的简易螺旋桨理论来预估,而舵上下制流板的影响则应用升力面理论的涡格法来计算.舵、制流板、螺旋桨的... 提出了一种计算带制流板舵在螺旋桨尾流中水动力性能的方法.舵的水动力及周围流场用面元法计算,螺旋桨性能及尾流场通过无限叶数的简易螺旋桨理论来预估,而舵上下制流板的影响则应用升力面理论的涡格法来计算.舵、制流板、螺旋桨的干扰作用以迭代方法求得.由于采用了面元法,舵的水动力性能及表面压力分布的计算更为精确.文中还对带制流板舵的操纵性能进行了计算和研讨.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吻合程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带制流板舵 螺旋桨尾流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LDV技术的船舶螺旋桨三维流场结构分析(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广年 吴卫国 +3 位作者 张军 谢永和 胡小菲 白兴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0-704,共5页
利用2D-LDV设备,通过优化布置测试点,获得了均匀来流下螺旋桨尾流场三维流动数据。展示了宏观的流场动态以及微观的流动信息,如尾涡和梢涡在流场中的分布情况、尾涡部流动的剪切效应、梢涡部的绕流及流动分离状态。计算了水动力螺距角... 利用2D-LDV设备,通过优化布置测试点,获得了均匀来流下螺旋桨尾流场三维流动数据。展示了宏观的流场动态以及微观的流动信息,如尾涡和梢涡在流场中的分布情况、尾涡部流动的剪切效应、梢涡部的绕流及流动分离状态。计算了水动力螺距角以及螺旋桨附着涡的总环量。试验显示了LDV技术在流动细节测试方面的优势,获得的定量信息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尾流 流动分离 水动力螺距角 环量 L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梢涡不稳定性机理与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恋舟 吴铁成 郭春雨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67-2278,共12页
螺旋桨尾流场的涡流特性是一个基础但又十分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它的复杂性源于其蕴含复杂的漩涡系统,且该漩涡系统会在高速的剪切层流动中不断演化,其流体动力学行为,如由稳定态演变为不稳定态的机理以及复杂工况环境中的流动现象,一... 螺旋桨尾流场的涡流特性是一个基础但又十分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它的复杂性源于其蕴含复杂的漩涡系统,且该漩涡系统会在高速的剪切层流动中不断演化,其流体动力学行为,如由稳定态演变为不稳定态的机理以及复杂工况环境中的流动现象,一直是流体力学领域的难点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桨后梢涡的演化特性与船舶结构物的宏观特性直接相关,更好地理解多工况下螺旋桨尾流的动力学特性,将有助于改善与振动、噪声以及结构问题等相关的推进器性能,对综合性能优良的下一代螺旋桨的设计和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延迟分离涡模拟、大涡模拟和无湍流模型模拟方法以及粒子图像测速流场测试分别开展了螺旋桨尾流动力学特性的数值与试验研究,对螺旋桨尾流不稳定性的触发机理进行了揭示.基于均匀来流中螺旋桨梢涡的演化机理,提出了螺旋桨梢涡演化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螺旋桨梢涡的演化过程,预测螺旋桨梢涡融合的时间和位置,对螺旋桨流噪声预报和控制以及性能优良的螺旋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尾流 不稳定性机理 动力学特性 梢涡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几何特征对桨−舵系统尾流场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维鹏 任建新 +2 位作者 郭航 王子斌 胡健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8-329,共12页
发生在桨和舵之间的干扰会影响螺旋桨尾流的演化,导致尾流场中的湍流在下游增强,恶化船舶的振动和噪声性能,深入分析舵几何参数对桨−舵系统尾流场演化的影响能够为推进器尾流场的调节和减振降噪提供新思路.因此,从弦长、剖面和梯形舵入... 发生在桨和舵之间的干扰会影响螺旋桨尾流的演化,导致尾流场中的湍流在下游增强,恶化船舶的振动和噪声性能,深入分析舵几何参数对桨−舵系统尾流场演化的影响能够为推进器尾流场的调节和减振降噪提供新思路.因此,从弦长、剖面和梯形舵入手分析不同的舵几何参数对螺旋桨尾流场演化特性的影响,使用大漩涡模拟方法模拟流场中的湍流结构,对不同舵弦长、剖面下的螺旋桨尾涡结构演化进行了分析,在舵弦长、剖面影响螺旋桨尾流场演化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梯形舵对螺旋桨尾涡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梯形舵影响下的螺旋桨尾流场中湍动能的分布.结果表明舵的弦长和剖面均会影响螺旋桨尾流场的演化,这种影响表现为更大的弦长和更厚的剖面会促进螺旋桨梢涡在舵压力面上的偏移,更薄的舵剖面会带来更强烈的螺旋桨毂涡偏移;涡管轮廓和舵表面脉动压力的对比均表明梯形舵会促进螺旋桨尾流场沿逆舵梯度方向偏移,从而导致螺旋桨的尾涡结构在舵两侧及下游呈现不对称分布,桨−舵系统下游的湍流结构与螺旋桨尾涡−舵碰撞过程、螺旋桨尾涡−舵随边涡干扰过程、螺旋桨梢涡−螺旋桨毂涡干扰有关,偏移更大的螺旋桨尾涡结构会在尾流场中更早地引起湍动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舵干扰 舵几何参数 螺旋桨尾流 尾涡演化 湍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