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研究
1
作者 冉凤伟 李纪伟 +4 位作者 张康 赵祥 王喆 李建军 王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3-919,共7页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射波刀(cyber Knife,CK)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特性,评估其剂量分布、治疗效率及对危...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射波刀(cyber Knife,CK)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特性,评估其剂量分布、治疗效率及对危及器官受量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至2023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4例颅内寡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Varian Eclipse 16.1医生工作站中完成所有患者肿瘤靶区的勾画,在MANTEIA Acc Contour 3.2软件中完成危及器官(如脑干、脊髓、视神经等)勾画。将勾画好的结构和图像传输至TOMO、CK及Eclipse系统,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计划。为评估3种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特性,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分析了以下关键参数: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出束时间(TIME)、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TOMO、VMAT和CK计划均实现处方剂量要求。TOMO计划的CI为1.05,稍优于VMAT(1.09)和CK(1.17)(P<0.001)。VMAT计划的HI为1.15,优于CK(1.28)和TOMO(1.46)(P<0.001)。在计划执行效率上,VMAT计划出束时间(5 min,1 633 MU),小于TOMO计划出束时间(10 min,8 932MU)和CK计划出束时间(39 min,5 191 MU)(P<0.001)。在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方面,CK对晶体保护最佳,右晶体和左晶体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15 c Gy和17 c Gy,TOMO在右耳蜗剂量控制上具有优势,平均剂量(Dmean)为88 c Gy,而VMAT在脊髓剂量限制方面表现最优,Dmax为31 c Gy(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TOMO、VMAT和CK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并有效保护危及器官。临床应用中,可结合病灶特征和治疗目标,选择最适宜的技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颅内寡转移瘤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射波刀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低分割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后非典型放射性肝病的预测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博妍 曾昭冲 张建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和剂量学参数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低分割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后是否发生放射性肝病(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 目的探讨临床和剂量学参数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低分割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后是否发生放射性肝病(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接受HT治疗的40例HCC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患者放疗前后的肝脏功能情况,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与RILD有关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取最佳界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40例HCC患者中,男性38例(95.0%),女性2例(5.0%),中位年龄52岁(22~86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20.0%),Ⅱ期8例(20.0%),Ⅲ期13例(32.5%),Ⅳ期11例(27.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HT的中位总剂量为53.8 Gy(28.6~63.0 Gy)。发生非典型RILD的患者为8例(20.0%),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正常肝平均剂量(mean dose to normal liver,MDTNL)可能是非典型RI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1,95%CI:1.023~3.679,P=0.042)。其ROC曲线的最佳界值为21.06 Gy(敏感度:100%,特异度:84.4%)。结论MDTNL与HCC患者接受低分割HT后是否发生非典型RILD具有相关性,可能是预测因素,MDTNL<21.06 Gy对于评价放疗计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 放射性肝病(RILD) 正常肝平均剂量(MDTN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技术在全乳放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侯晓荣 杨波 +5 位作者 刘志凯 胡克 晏俊芳 沈晶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IMRT(FF-IMRT组)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24例,每组12例,术后病理分期0~ⅡB期,全乳放疗剂量46~50 Gy/23~25次.其中接受化疗者11例(45.8%),接受内分泌治疗者18例(75%).对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评估,对放疗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FF-IMRT组相比,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105%、PTV110%高剂量区减少(P =0.000,P=0.023),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改善(P =0.003,P=0.002).患侧肺的V5、V20、Dmean(P=0.002,P=0.001,P=0.000),双肺的V5、V20、Dmean(P=0.010,P=0.002,P=0.009)及心脏的V5、V20 (P =0.033,P=0.030)等受量降低.H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0例(83.3%)、2例(16.7%),FF-IMR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1例(91.7%)、1例(8.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HT组患者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2例(100%),FF-IMRT组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1例(91.7%).两组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和美容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HT与FF-IMRT技术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长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保乳治疗 固定野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盆腔螺旋断层调强和固定野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波 庞廷田 +5 位作者 刘峡 孙显松 李文博 胡克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比较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 目的比较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同一CT图像设计HT计划和FF-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 HT计划组和FF-IMRT计划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与FF-IMRT计划组相比,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95%、PTV100%覆盖度增加,PTV105%覆盖度降低、Dmean及Dmax均明显降低(P=0.000),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优于FF-IMRT计划组(P=0.000)。与FF-IMRT计划组相比,HT计划组的膀胱V40降低约7%(P=0.000),Dmax平均值降低1.7 Gy(P=0.000);直肠V40降低约8%(P=0.000);小肠V30、V40分别降低4%、3%(P=0.002,P=0.000),Dmax平均值降低2 Gy(P=0.000);骨髓V30增加约5%(P=0.001),左右股骨头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马尾神经Dmax的平均值降低约2 Gy(P=0.030)。全身V20、V30、V40分别降低2%、1.3%、0.6%(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采用HT技术,靶区均匀性指数及适形度指数均较FF-IMRT技术明显提高,膀胱、直肠、小肠中高剂量区的体积进一步降低。HT技术在宫颈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剂量学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固定野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图像引导策略(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梦雪 许佩珣 +6 位作者 黄虹 陈炫光 何汇朗 张梓贤 刘慧 许森奎 姚文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的】分析系统误差校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差异。为了确定在鼻咽癌治疗中最合适的影像引导策略,我们使用不同的扫描范围和影像引导频率对鼻咽癌(NPC)患者进行螺旋断层放疗(HT)。【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0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 【目的】分析系统误差校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差异。为了确定在鼻咽癌治疗中最合适的影像引导策略,我们使用不同的扫描范围和影像引导频率对鼻咽癌(NPC)患者进行螺旋断层放疗(HT)。【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0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HT治疗的NPC患者15例。每次治疗前均进行高压计算机断层扫描(MVCT)。放疗5次后,进行系统误差校正,调整摆位中心。采集了系统误差修正前后的摆位误差,以及不同扫描范围、不同扫描频率下的摆位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系统误差校正前后摆位误差比较,左-右(LR)、上-下(SI)、前-后(AP)方向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颈”、“鼻咽”不同扫描范围比较,偏航旋转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系统误差校正后的每日扫描频率与每周扫描频率比较,AP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根据前5次摆位误差可以纠正系统误差,然后选择小范围扫描进行每天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螺旋断层放疗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在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保卵巢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明芳 柳先锋 +1 位作者 刘俐 王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保卵巢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共纳入宫颈癌保卵巢根治术的早期年轻患者21例,同一患者均分别...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保卵巢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共纳入宫颈癌保卵巢根治术的早期年轻患者21例,同一患者均分别采用TOMO和IMRT两种照射技术设计放疗计划,比较2种计划靶区剂量的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homogeneity index,HI),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分布以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治疗时间(delivery time,DT)。结果:采用TOMO放疗技术的肿瘤靶区CI为0.894±0.006,HI为1.082±0.006,均优于IMRT(0.855±0.008,1.106±0.006)(P=0.000,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卵巢的保护,TOMO计划的V5仅有17.20±0.18,明显小于IMRT计划(38.9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mean(4.21±0.03)也低于IMRT计划(4.82±0.04)。对于其他正常器官,TOMO同样具有剂量学优势,但是TOMO需要更多的治疗跳数(7 729±42),而IMRT的平均治疗跳数为(1 97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者的治疗时间相当。结论:TOMO技术能获得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对于卵巢及盆腔正常器官的保护更优,是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保卵巢根治术后放疗的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3种调强放疗计划及心肺保护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洪波 闫冰 +4 位作者 薛旭东 汪琳 张朋 沈琦 钱立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比较并探讨胸中段食管癌3种调强放疗计划及心肺保护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4例胸中段食管癌的患者,分别设计常规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VMAT)、螺旋断层放疗(TOMO)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 目的比较并探讨胸中段食管癌3种调强放疗计划及心肺保护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4例胸中段食管癌的患者,分别设计常规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VMAT)、螺旋断层放疗(TOMO)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以及平均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相比VMAT和IMRT计划,TOMO计划拥有较优的HI(P=0.01),CI在3种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TOMO计划比VMAT、IMRT计划能更好降低双肺的V(30)、V(20)(P<0.05);TOMO和VMAT计划之间双肺的V(10)、V5、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相比于IMRT计划在V(20)和V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计划在心脏V(30)、V(40)、D(mean)和脊髓最大量D(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MO计划时间最长,机器跳数最多,VMAT计划的执行速度最快,相比TOMO时间平均缩短66%。结论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TOMO计划比VMAT和IMRT计划在均匀性和双肺保护方面都更有优势,在靶区适形度和心脏、脊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MO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和较多的机器跳数;VMAT时间最短,计划质量也优于普通IMRT,因而是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I与TMLI联合化疗在非血缘脐血移植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王钦瑶 沈建军 +5 位作者 刘磊 沈琦 吴韦炜 吴爱东 孙自敏 张红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40-1645,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全身照射(TBI)与全骨髓全淋巴照射(TMLI)联合化疗的预处理方案应用于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45例患者资料,根据预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TBI组(31例)和TML... 目的对比研究全身照射(TBI)与全骨髓全淋巴照射(TMLI)联合化疗的预处理方案应用于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45例患者资料,根据预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TBI组(31例)和TMLI组(14例)。TBI由电子直线加速器实施,TMLI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实施。分析比较两组的造血重建情况、危及器官(OAR)受量及急慢性不良反应,并评估TMLI剂量爬坡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TBI组和TMLI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9.50(16~29)d和16.50(12~38)d(P=0.005),42 d内累积植入率为90.32%(95%CI:88.17%~92.47%)和100%(95%CI:97.14%~102.86%)(P=0.025),TMLI组胃肠道反应较小、总体治疗时间较短。结论TMLI为难治性白血病患者、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或无法坚持完成TBI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且当TMLI剂量攀升至15 Gy时,不良反应仍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照射 全骨髓全淋巴照射 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 白血病 非血缘脐血移植 危及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