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井油管柱螺旋弯曲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钦道 张娟 +2 位作者 邹波 杜济明 吴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11,共6页
直井油管柱螺旋弯曲是油管柱弯曲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弯曲形式,直井油管柱螺旋弯曲是深入研究直井油管柱受力和实用分析计算的重要基础。直井油管柱弯曲是从平面弯曲开始的,随着油管受力增加,油管平面弯曲的挠度也增加,平面弯曲逐渐向... 直井油管柱螺旋弯曲是油管柱弯曲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弯曲形式,直井油管柱螺旋弯曲是深入研究直井油管柱受力和实用分析计算的重要基础。直井油管柱弯曲是从平面弯曲开始的,随着油管受力增加,油管平面弯曲的挠度也增加,平面弯曲逐渐向变挠度螺旋弯曲转变,变挠度螺旋弯曲挠度随着油管受力增加而增加,当变挠度螺旋弯曲最大挠度等于油套管间隙,油管最大挠度点与油层套管接触,油管受力继续增大,变挠度螺旋弯曲中间部分则向圆柱螺旋弯曲迅速转变,柱弯发生后油套管接触就产生了摩擦。文章介绍无重变挠度螺旋弯曲、有重变挠度螺旋弯曲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井 无重变挠度螺旋弯曲 有重变挠度螺旋弯曲 圆柱螺旋弯曲 初始压力 临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簧理论的螺旋弯曲管柱强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窦益华 于洋 +1 位作者 夏辉 曹银萍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了了解螺旋弯曲状态下管柱的应力分布规律,根据管柱螺旋弯曲的特点,利用弹簧理论,结合螺旋弯曲管柱力学分析成果,导出了螺旋弯曲状态下管柱内、外侧的第四相当应力计算公式,弥补了传统管柱力学分析的不足,提高了受压弯曲管柱强度校核... 为了了解螺旋弯曲状态下管柱的应力分布规律,根据管柱螺旋弯曲的特点,利用弹簧理论,结合螺旋弯曲管柱力学分析成果,导出了螺旋弯曲状态下管柱内、外侧的第四相当应力计算公式,弥补了传统管柱力学分析的不足,提高了受压弯曲管柱强度校核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弯曲管柱内侧的最大相当应力恒大于外侧,并且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管柱内侧最大相当应力线性增大。因此,对于受压弯曲管柱,应以管柱内壁为应力危险点校核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 螺旋弯曲 弹簧理论 强度分析 最大相当应力 内壁 应力危险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弯曲状态下光纤附加损耗与服务寿命关系探讨”的一点补充
3
作者 姜正权 高祥萍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135-135,共1页
在文献[1]中我们从理论上阐明了光纤光缆产品服务寿命与螺旋弯曲下光纤宏弯附加损耗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通过测量光纤宏弯附加损耗来评价光纤服务寿命的函数体系,确定了一种新的光纤光缆产品可靠性评价理论模型。
关键词 光纤产品 损耗 使用寿命 螺旋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钢丝零件的螺旋弯曲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锡栋 《机械工艺师》 CSCD 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
螺旋弯曲模用于金属线材弯曲成形。
关键词 螺旋弯曲 模具结构 受力分析 钢丝零件
原文传递
基于电纺直写的图案化微纳结构喷印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扬 姜佳昕 +3 位作者 张恺 郑建毅 柳娟 郑高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24-2231,共8页
研究了利用电纺直写技术进行图案化微纳结构可控喷印沉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喷头与收集板之间的稳定直线射流来实现有序纳米纤维的直写制造。分析了电纺直写射流在静止收集板和移动收集板上的沉积行为;探究了工艺参数对电纺直写微纳结构... 研究了利用电纺直写技术进行图案化微纳结构可控喷印沉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喷头与收集板之间的稳定直线射流来实现有序纳米纤维的直写制造。分析了电纺直写射流在静止收集板和移动收集板上的沉积行为;探究了工艺参数对电纺直写微纳结构定位误差的影响规律。实验显示:在内部应力和电荷排斥力的作用下,射流会产生弯曲螺旋从而引导纳米纤维在静止收集板上逐层叠加形成三维微结构;提高收集板运动速度可克服射流螺旋鞭动,获得无螺旋结构的直线纳米纤维。根据设计图形分别电纺直写了方波、多圈矩形纳米纤维图案,分析了直写图案尺寸与设计图案尺寸间的误差。结果显示:电纺直写纤维图案定位误差随着收集板运动速度、喷头至收集板距离、施加电压、收集板运动距离的升高而增加;优化实验条件和试验参数,电纺直写微纳结构定位误差可优于10μm。实验验证了微纳结构图案的精确喷印沉积有助于提高电纺直写技术的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直写 纳米纤维 微纳图案 螺旋弯曲 射流沉积 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连续管作业过程受力分析及实例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宝 邵兵 +3 位作者 郭新维 曾努 杨文新 闫相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9,64,共6页
合理选用管柱-井眼作业受力模型及综合考虑摩阻因素是实现连续管作业受力准确计算的前提与基础。根据超深井连续管作业特点,考虑温度、井内介质流动阻力等因素影响,建立了连续管作业综合受力模型,用开发的软件实现了连续管作业过程中的... 合理选用管柱-井眼作业受力模型及综合考虑摩阻因素是实现连续管作业受力准确计算的前提与基础。根据超深井连续管作业特点,考虑温度、井内介质流动阻力等因素影响,建立了连续管作业综合受力模型,用开发的软件实现了连续管作业过程中的受力、变形情况及井口注入头所需注入力的实时变化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连续管上提作业安全余量较下放作业安全余量小,下放作业连续管弯曲情况更为严重,螺旋屈曲井段更长,造成附加接触摩阻占总摩阻的比例较大;对于井内压力较大的情况,建议下放作业时适当增大连续管填充压力,上提作业时适当减小连续管填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超深井 管柱摩阻 三维软杆 接触力 螺旋弯曲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软体夹持器的结构设计及其制备工艺
7
作者 张衡 覃兴蒙 +1 位作者 郭林峻 常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159,共8页
软体夹持器由软材料制成,具备良好的顺应性,能实现对不同形状物体的无损抓取.分析了单腔气动软体夹持器的变形过程,设计了上壁呈褶皱形的,可以实现大角度弯曲的多腔软体夹持器,分析结果显示上壁褶皱深度越大,软体夹持器的变形越大.并分... 软体夹持器由软材料制成,具备良好的顺应性,能实现对不同形状物体的无损抓取.分析了单腔气动软体夹持器的变形过程,设计了上壁呈褶皱形的,可以实现大角度弯曲的多腔软体夹持器,分析结果显示上壁褶皱深度越大,软体夹持器的变形越大.并分析了夹持器腔体的排列角度对夹持器弯曲变形的影响,设计了可以螺旋弯曲的多腔软体夹持器.为提高软体夹持器的抓取可靠性,设计了具有倒V形、一字形和V字形下壁结构的软体夹持器,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倒V形和一字形对于球形或类球形物体的抓取接触面积相较于下壁为实心矩形的结构分别提高了69%和52%,这极大提高了软体夹持器的抓取可靠性.通过注模的方式制作了多腔软体夹持器,试验展示了软体夹持器可以抓取圆柱形、球形、细长形、长方形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软体夹持器 大角度弯曲 螺旋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