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点哲学:表述辩证法的新形式
1
作者 解光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66,共2页
关键词 辩证法 圆点式 哲学基本原理 机械循环 表现形态 发展模式 辩证关系 认识论 螺旋式运动 辩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费希特“绝对自我”的真理观 被引量:2
2
作者 温纯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以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作为主题,从知识学的理论基础方面阐发费希特作为自由体系的真理观。费希特是通过主客体关系,特别是通过绝对主体来探索真理的。他把真理看作一个系统,是理智直观把认识自我和本体自我联系起来,从而克服... 本文以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作为主题,从知识学的理论基础方面阐发费希特作为自由体系的真理观。费希特是通过主客体关系,特别是通过绝对主体来探索真理的。他把真理看作一个系统,是理智直观把认识自我和本体自我联系起来,从而克服了康德真理观中的二元论。通过本原行动展现出绝对自我“正、反、合”的辩证运动。绝对自我的运动作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圆圈运动,使之真理成为系统。这种思想对黑格尔真理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很有影响的。费希特和康德一样,认为在认识领域认识到的真理只是相对真理,绝对自我的发展,使绝对真理在实践领域导致“至善”。由此,他继承康德的思想把真理的追求和实现,由认识领域推到道德领域,特别是到价值领域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希特 绝对自我真理观 螺旋式圆圈运动 认知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说与生产力说的逻辑相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培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以生产力为起点可以推导出历史进步的线性逻辑(历史规律实现方式),但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却只能推导出历史进步的非线性逻辑,二者的内在逻辑相通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线性进步逻辑只是一条抽象...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以生产力为起点可以推导出历史进步的线性逻辑(历史规律实现方式),但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却只能推导出历史进步的非线性逻辑,二者的内在逻辑相通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线性进步逻辑只是一条抽象的"中轴线",在历史实际进程螺旋式上升运动的中间虚空部位贯穿下去,既不在历史实际进程之外,也不在历史实际进程之上,而生产力是历史实际进程背后线性进步逻辑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是历史实际进程的逻辑起点,二者本不在同一层次上表现历史运动基本特征,其逻辑关系不是直通的,而是间接互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式进步逻辑 非线式进步逻辑 螺旋式上升运动 逻辑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一兵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3期18-20,54,共4页
在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中,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论证,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逻辑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客观物质运动中的存在,人们一般是承认的。疑点在于:这个规律是不是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在自然界、社会运动、人类... 在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中,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论证,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逻辑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客观物质运动中的存在,人们一般是承认的。疑点在于:这个规律是不是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在自然界、社会运动、人类思维三大领域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在普遍地起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这个规律不是普遍的,他们首先抓住无机界和机械运动,举出了大量的例证:如各种无机物的存在现象,机械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之否定规律 社会运动 无机界 螺旋式上升运动 认识论问题 逻辑方法 物质运动 外在特征 逻辑演进 “三段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发展的阶段形态和内外关系
5
作者 徐柏森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8-81,共4页
戏曲发展,主要由其内部运动引起变化,外部条件只能通过内部矛盾而起作用。 戏曲存在和其它事物一样,充满了矛盾。从一开始起,就不间断地在运动中,扬弃旧质,扩张新质,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呈螺旋式上升运动态。 在一定阶段所表现的内部关系... 戏曲发展,主要由其内部运动引起变化,外部条件只能通过内部矛盾而起作用。 戏曲存在和其它事物一样,充满了矛盾。从一开始起,就不间断地在运动中,扬弃旧质,扩张新质,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呈螺旋式上升运动态。 在一定阶段所表现的内部关系,主要是稳定——突破;突破——稳定。稳定的积极状态是建设,稳定的消极状态是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发展 内外关系 螺旋式上升运动 内部运动 外部条件 内部关系 内部矛盾 消极状态 剧种 艺术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