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橄榄叶提取物中橄榄苦苷稳定性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王成章 周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光源、pH、温度和时间对油橄榄叶提取物(OLE)中橄榄苦苷稳定性的影响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对光较稳定,与酸性环境相比,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通过TG-DSC图分析可知,在温度为232.3℃下,橄榄苦苷开始发... 研究了不同光源、pH、温度和时间对油橄榄叶提取物(OLE)中橄榄苦苷稳定性的影响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对光较稳定,与酸性环境相比,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通过TG-DSC图分析可知,在温度为232.3℃下,橄榄苦苷开始发生分解,且分解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橄榄苦苷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率逐渐增大;25℃27d,橄榄苦苷的降解率达95.24%,4℃27d,橄榄苦苷降解率为38.1%,这些降解原因与其含有的β-葡萄糖苷酶有关。在提取液沸腾5min灭酶后,橄榄苦苷在30d内没有降解。此外,通过亚铁离子的螯合实验可知,油橄榄叶提取物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较强,在浓度为1.2mg/mL时,螯合率约为20%,明显低于EDTA(95.24%)的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稳定性 亚铁离子 螯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蛋白质与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汤婷 刘燕燕 +1 位作者 蒋爱民 蒋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6,共4页
采用拉曼光谱研究脉冲电场对卵清蛋白与金属离子(Cu^(2+)、Ba^(2+)、Mn^(2+)或Ca^(2+))螯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PEF处理时间和金属离子种类都能影响金属离子和蛋白质的螯合作用,随着脉冲时间的延长,金属离子与卵清蛋白的螯合... 采用拉曼光谱研究脉冲电场对卵清蛋白与金属离子(Cu^(2+)、Ba^(2+)、Mn^(2+)或Ca^(2+))螯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PEF处理时间和金属离子种类都能影响金属离子和蛋白质的螯合作用,随着脉冲时间的延长,金属离子与卵清蛋白的螯合作用增强,PEF处理时间为1 695μs时,Mn^(2+)和Cu^(2+)与蛋白质的鳌合开始减弱;(2)蛋白质分子和金属离子在1 200~1 700cm^(-1)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螯合:与Mn^(2+)鳌合最强,Cu^(2+)和Ca^(2+)较弱,Ba^(2+)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卵清蛋白 拉曼光谱 金属离子 螯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壳聚糖对微量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维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研究了壳聚糖对溶液中Mn2 + 、Fe2 + 、Cu2 + 、Zn2 + 四种常见微量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通过吸附率、溶液 pH等参数 ,表征了壳聚糖的吸附能力及其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
关键词 高分子壳聚糖 微量 金属离子 螯合作用 研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作用对多重乳液中Cr^(3+)释放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刚 刘立新 +2 位作者 杨腾飞 章磊 赵晓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W/O/W多重乳液离子的扩散作用和菲克定律为基础,结合实验动力学数据(Cr^(3+)释放率对应时间的关系),建立预测W/O/W多重乳液Cr^(3+)释放速率动力学模型。分别在20℃和60℃下,记录在10 d内三种不同内水相组成的多重乳液的Cr^(3+)释放率... 以W/O/W多重乳液离子的扩散作用和菲克定律为基础,结合实验动力学数据(Cr^(3+)释放率对应时间的关系),建立预测W/O/W多重乳液Cr^(3+)释放速率动力学模型。分别在20℃和60℃下,记录在10 d内三种不同内水相组成的多重乳液的Cr^(3+)释放率随时间的变化。Cr^(3+)释放的过程主要是在熵的驱动下进行的扩散/渗透现象,膜的破裂(合并)可以忽略。在60℃下,与内水相无螯合剂相比,当内水相中存在螯合剂酒石酸钾钠时,释放率由98%显著降低至70%,有效地延缓了Cr^(3+)的释放。实验的动力学数据与基于扩散和螯合作用的W/O/W多重乳液Cr^(3+)释放速率动力学模型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W多重乳液 持续释放 螯合作用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A-IDA-Cu2+螯合作用识别BSA的温敏印迹聚合物
5
作者 董祥芝 马勇 +3 位作者 侯春平 张宝亮 张和鹏 张秋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在改性SiO2表面接枝聚合GMA-ID-Cu^2+后,再与温敏单体(NIPAM)共聚合成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利用GMA-IDA-Cu^2+金属螯合作用对模板蛋白BSA进行选择性吸附。通过TEM、IR和TGA测试表明,印迹层已接枝在SiO2外层,且印迹层厚度约9 nm... 在改性SiO2表面接枝聚合GMA-ID-Cu^2+后,再与温敏单体(NIPAM)共聚合成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利用GMA-IDA-Cu^2+金属螯合作用对模板蛋白BSA进行选择性吸附。通过TEM、IR和TGA测试表明,印迹层已接枝在SiO2外层,且印迹层厚度约9 nm。pH和温度条件的优化试验表明,MIP具有优异的温度敏感性,并在pH为4.6时获得较高的吸附容量(115.42 mg/g)和印迹因子(2.58)。对不同蛋白质的特异性吸附试验说明,MIP内部的印迹空腔和印迹位点与模板蛋白BSA相互匹配。同时MIP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和较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 分子印迹聚合物 螯合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的多价螯合作用防治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6
作者 Andrēs Arnalds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多价螯合作用 防治 土地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氧化螯合作用的无毒高效提金组合物
7
作者 李德良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提金 组合物 氧化螯合作用 络合剂 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氧化螯合作用的无毒高效提金组合物
8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提金组合物 氧化螯合作用 络合剂 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基压裂液用螯合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健 申金伟 +3 位作者 鲍文辉 陈磊 李梦 孙厚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1-396,共6页
海水矿化度和钙镁离子含量高,配液时会对压裂液溶胀、交联、破胶等造成影响。为降低海水对压裂液的影响,以甲醛、亚磷酸、多乙烯多胺为原料制备有机膦酸类螯合剂SW-CA,研究了影响其螯合效果的因素,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晶体形态、分析其作... 海水矿化度和钙镁离子含量高,配液时会对压裂液溶胀、交联、破胶等造成影响。为降低海水对压裂液的影响,以甲醛、亚磷酸、多乙烯多胺为原料制备有机膦酸类螯合剂SW-CA,研究了影响其螯合效果的因素,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晶体形态、分析其作用机理,评价了其对压裂液交联性能和破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剂SW-CA对Ca^2+、Mg^2+的螯合值分别为276、218 mg/g,螯合效果随SW-CA用量增大而增大,随矿化度、温度、pH值增大而减小。加入螯合剂后,沉淀晶体颗粒变得疏松分散,作用机理主要为螯合作用和晶格畸变作用。在海水中加入1%SW-CA可改善基液的交联性能,提高基液的黏度和耐温耐剪切性。加入1%SW-CA压裂液的破胶时间可控,破胶性能良好,残渣含量为113 mg/L。将陶粒在加入螯合剂的压裂液破胶液中浸泡4 h后,陶粒表面只有少量胍胶残渣吸附,避免了无机盐的沉淀析出,降低了对支撑剂导流能力的影响。螯合剂SW-CA与压裂液的配伍性良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剂 海水基压裂液 浊度 螯合作用 晶格畸变 破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活性艳红X-3B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楠 李建民 汪应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文章研究了柠檬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对水中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过硫酸盐浓度、Fe(Ⅲ)/柠檬酸(CA)、pH及阴离子(NO_3^-、NO_2^-、HCO_3^-、Cl^-)对X-3B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过... 文章研究了柠檬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对水中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过硫酸盐浓度、Fe(Ⅲ)/柠檬酸(CA)、pH及阴离子(NO_3^-、NO_2^-、HCO_3^-、Cl^-)对X-3B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过硫酸盐浓度为0.2 mmol/L时,X-3B降解率最大;X-3B的降解率随Fe(Ⅲ)/CA增大而增大;pH的增大不利于X-3B的降解;无机阴离子的加入抑制X-3B的降解。·OH和SO_4^(·-)在光解过程中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柠檬酸 Fe(Ⅲ) 螯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对几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王娜娜 台秀梅 +3 位作者 耿涛 张梁 李赛 郭凌霄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Cu^(2+)为探针,采用红外光谱法测试了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Na)、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2A1)、异构烷基糖苷(IC-0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与甲基甘氨酸... 以Cu^(2+)为探针,采用红外光谱法测试了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Na)、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2A1)、异构烷基糖苷(IC-0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与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MGDA)对Cu^(2+)的螯合作用,通过透光率考察了6种表面活性剂对MGDA的表观耐盐性和体系稳定性,通过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及泡沫分析仪研究了MGDA对6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螯合剂MGDA对Cu^(2+)具有优异的螯合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促进了MGDA对Cu^(2+)的螯合作用;所选择的6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其中2A1和CAB的耐盐能力最强,分别可以达到50%和30%,且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耐盐性越好;MGDA的加入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影响不大;MGDA的加入提升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在保持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MGDA浓度的增加,接触角呈现降低的趋势;MGDA的加入提升了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起泡时间减小,6种表面活性剂在300 s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稳泡性能;采用透光率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对MGDA螯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A1和CAB对脱除Cu^(2+)的辅助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 表面活性剂 螯合作用 润湿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MA的亚氨乙酸型复合螯合吸附材料IDAA-PGMA-SiO_2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桂明 高保娇 张瑞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6-262,共7页
凭借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作用,在溶液聚合体系中,采用"接出"法将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GMA-SiO2,使亚氨二乙酸(IDAA)与接枝PGMA的环氧基团发生... 凭借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作用,在溶液聚合体系中,采用"接出"法将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GMA-SiO2,使亚氨二乙酸(IDAA)与接枝PGMA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将IDAA基团引入接枝微粒表面,制得了复合螯合微粒IDAA-PGMA-SiO2。重点考察了接枝聚合的影响因素,并初步考察了螯合微粒IDAA-PGMA-SiO2对稀土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已接枝到硅胶表面的聚合物层,会对后续的接枝聚合产生阻隔作用。温度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显著影响接枝度,在适宜条件下可制得接枝度为17.48 g/100 g的接枝微粒PGMA-SiO2。在配位螯合作用下,接枝微粒对稀土Eu3+呈现强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氨二乙酸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接枝聚合 螯合作用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螯合法纯化花生壳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大永 尹慧丹 +1 位作者 方波 侯向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29,335,共4页
基于黄酮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以花生壳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花生壳黄酮的纯化方法。结果表明,用Ca2+纯化花生壳黄酮的最优条件为黄酮粗提物溶液pH为9.0,CaCl2:黄酮粗提物质量比为1:10,黄酮粗提物初始浓度为10.0mg... 基于黄酮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以花生壳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花生壳黄酮的纯化方法。结果表明,用Ca2+纯化花生壳黄酮的最优条件为黄酮粗提物溶液pH为9.0,CaCl2:黄酮粗提物质量比为1:10,黄酮粗提物初始浓度为10.0mg/mL。最佳条件下黄酮的含量从初始的11.0%提高到27.84%。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纯化前黄酮粗提物中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87%,经Ca2+螯合纯化后,木犀草素的含量提高到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螯合作用 纯化 黄酮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黑液木素-Pb^(2+)、Cd^(2+)螯合物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其明 乐学义 +1 位作者 王德汉 廖宗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稳定常数 PB^2+ CD^2+ 造纸黑液木素 酸析木素法 铅离子 镉离子 螯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剂对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文平 王月慧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研究了食品中常用螯合剂对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螯合剂螯合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面团的拉伸试验表明螯合剂有效地延缓了L-抗坏血酸的氧化作用。面包烘焙试验进一步证实螯合剂可以使L-抗坏血酸氧化作... 研究了食品中常用螯合剂对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螯合剂螯合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面团的拉伸试验表明螯合剂有效地延缓了L-抗坏血酸的氧化作用。面包烘焙试验进一步证实螯合剂可以使L-抗坏血酸氧化作用变慢,螯合剂与L-抗坏血酸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面包烘焙品质,其中柠檬酸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剂 L-抗坏血酸 氧化作用 面包烘焙品质 螯合作用 温度影响 拉伸试验 烘焙试验 协同作用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螯合封孔的介孔硅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楼佳栋 张艳艳 +1 位作者 马洁 朱利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6-140,145,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制备介孔硅纳米颗粒(MSNs),修饰连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靶向肽B3int,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后利用Cu^(2+)与His-tag的螯合作用封孔得到DOX@MSN-HtB/Cu^(2+)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制备介孔硅纳米颗粒(MSNs),修饰连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靶向肽B3int,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后利用Cu^(2+)与His-tag的螯合作用封孔得到DOX@MSN-HtB/Cu^(2+)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粒径均一(约158nm)、孔道均匀,并负载Cu^(2+)(191.6mg/g),且有较高的载药率(33.7%)和包封率(84.2%),是良好的纳米药物递送载体。释药实验、体外细胞摄取和毒性实验表明,纳米颗粒具有pH响应型释药能力,并可主动靶向癌细胞,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 螯合作用 封孔 药物缓释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螯合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鑫 宋玉峰 《辽宁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76-78,共3页
多元鳌合肥是由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微量元素)经螯合作用形成的螯合微肥,再与大量元素混合而成的多元肥料。螯合肥能够促进作物养分吸收平衡并在作物的根、茎、叶、果实中合理分配。本试验采用津大肥业生产的多元螯合复合肥在玉米上应... 多元鳌合肥是由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微量元素)经螯合作用形成的螯合微肥,再与大量元素混合而成的多元肥料。螯合肥能够促进作物养分吸收平衡并在作物的根、茎、叶、果实中合理分配。本试验采用津大肥业生产的多元螯合复合肥在玉米上应用,旨在探讨该肥料在玉米上的的施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微肥 复合肥 玉米 应用 多元肥料 螯合作用 微量元素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铜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娟 全占军 +4 位作者 张春晖 史娜娜 韩煜 王琦 张淇翔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0,共8页
主要从植物根细胞壁积累固定、细胞膜对铜的吸收控制、金属配体的螯合作用、铜在系统液泡的分隔机制及胁迫蛋白的合成5个方面,分别阐述植物对铜分子的耐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全面了解了铜在植物中的亚细胞分布、铜在植物根系到地上部分运... 主要从植物根细胞壁积累固定、细胞膜对铜的吸收控制、金属配体的螯合作用、铜在系统液泡的分隔机制及胁迫蛋白的合成5个方面,分别阐述植物对铜分子的耐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全面了解了铜在植物中的亚细胞分布、铜在植物根系到地上部分运输过程的转运机制以及植物在铜胁迫下的抗性反应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细胞膜 螯合作用 胁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贤贤 张业 +2 位作者 覃雯 邹碧群 义祥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139,141,共4页
以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分别测试了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然后利用荧光猝灭法分别研究了浸膏、净油与Cu2+、Fe2+的螯合作用。结果表明,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均对自由基DPPH·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不同溶液的... 以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分别测试了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然后利用荧光猝灭法分别研究了浸膏、净油与Cu2+、Fe2+的螯合作用。结果表明,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均对自由基DPPH·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不同溶液的半清除浓度IC50为0·16~0·37mg·mL-1;浸膏、净油对Cu2+、Fe2+表现出良好的螯合作用,净油对Fe2+的螯合作用最强,螯合常数为3·74×102mL·mg-1,浸膏对Fe2+的螯合作用次之,螯合常数为1·56×102mL·mg-1,净油对Cu2+的螯合作用最小,螯合常数为1·20×102mL·mg-1。研究说明灵香草浸膏、净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功能性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香草 抗氧化 自由基清除活性 螯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治军 傅得兴 +2 位作者 孙春华 迟家敏 张亚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1350-1352,共3页
食物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普遍存在,少数实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失败或者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检索了1956~2006年Medline收录的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及相关的图书,对食物-药物相互作... 食物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普遍存在,少数实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失败或者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检索了1956~2006年Medline收录的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及相关的图书,对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示临床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避免有害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物相互作用 生物利用度 螯合作用 药源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