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螟蛾总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种类、分泌及感受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丽平 嵇保中 +3 位作者 刘曙雯 曹丹丹 赵正萍 许忠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5-596,共12页
本文从螟蛾总科昆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及分泌节律、性信息素受体及结合蛋白、性信息素的结构及组成特点、近缘种相似性及种内变异等方面综述了螟蛾总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螟蛾总科 性信息素 分泌腺体 性信息素受体 结合蛋白 种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铜钹山草螟科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卫春 刘伟 +1 位作者 丁冬孙 段月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2-549,共8页
首次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草螟科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分析了其在动物区系中的组成。研究发现草螟科6亚科61属85种,其中江西新记录种17个;组成以东洋区特有种及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体,分别占总种数的38.82%和41.17%。文中列出了各... 首次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草螟科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分析了其在动物区系中的组成。研究发现草螟科6亚科61属85种,其中江西新记录种17个;组成以东洋区特有种及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体,分别占总种数的38.82%和41.17%。文中列出了各个分类单元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和研究标本信息,提供了新记录种的成虫图。研究标本保存在江西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JXA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螟蛾总科 新记录种 动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绢野螟和四目扇野螟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
3
作者 陈汕 张欢欢 +1 位作者 吴思佳 尤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5,共11页
通过PCR结合引物步移法测定了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1859)和四目扇野螟Pleuroptya inferior(Hampson,1898)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对二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黄杨绢野螟和四目扇野螟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是15 ... 通过PCR结合引物步移法测定了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1859)和四目扇野螟Pleuroptya inferior(Hampson,1898)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对二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黄杨绢野螟和四目扇野螟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是15 249bp和15 348bp,基因的组成和排列与其他已公布的螟蛾总科昆虫相同,均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2个转运RNA基因(tRNA)、2个核糖体RNA基因(rRNA)和1个长度可变的A+T富集区组成。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除COⅠ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余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的使用,除COⅠ、COⅡ、ND5存在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或TA外,其他均为完全终止密码子TAA。21个tRNA基因均可形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只有tRNASer(AGN)比较特殊,其二级结构缺失DHU臂,在该位置形成了一个环。黄杨绢野螟和四目扇野螟线粒体基因组的A+T富集区位于12S rRNA和tRNAMet之间,长度分别为344bp和366bp,A+T含量明显高于线粒体基因组中37个编码基因。此外,A+T富集区还存在一些保守序列、poly-T和poly-A结构以及串联重复序列。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对螟蛾总科10个亚科进行初步的系统进化分析,两种结果均符合以往形态学和分子数据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四目扇野螟 螟蛾总科 斑野螟亚 线粒体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