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融通中外”提升跨文化传播实效 被引量:7
1
作者 边铀铀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109,共3页
跨文化传播意味着文化的良性互动,旨在构建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这种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认知与交融。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实现国家形象的正向传播,具体演进路径应当分三个层次展开:就逻辑起点而言,应以"... 跨文化传播意味着文化的良性互动,旨在构建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这种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认知与交融。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实现国家形象的正向传播,具体演进路径应当分三个层次展开:就逻辑起点而言,应以"融通中外"打造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体系;就形象定位而言,应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形象框架;就传播基点而言,应着力增强中西文化间的共通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融通中外 跨文化传播 共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 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要诀在哪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0-112,共3页
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赋予新的内涵,作出新的解释,使这些概念范畴的使用逐步发生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变化,是当前争取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点选择。然而,今天在争取国际话语权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着概念范畴的使用问题,这就需要... 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赋予新的内涵,作出新的解释,使这些概念范畴的使用逐步发生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变化,是当前争取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点选择。然而,今天在争取国际话语权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着概念范畴的使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历史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学术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融通中外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立华 许星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77,共3页
中国作为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被世界瞩目,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国际话语权上中国却没有取得与经济实力、大国形象相匹配的地位。中国需要国际社会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这就凸显了话语权的重要... 中国作为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被世界瞩目,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国际话语权上中国却没有取得与经济实力、大国形象相匹配的地位。中国需要国际社会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这就凸显了话语权的重要性。而争取话语主动、避免"话语陷阱",当务之急是加强话语自信,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自信 融通中外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思想源流考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小燕 李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0,共11页
文章分别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承继、拓新、变迁主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传播思想的考察,文章认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呈现出统一战线... 文章分别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承继、拓新、变迁主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传播思想的考察,文章认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呈现出统一战线—"把地球管起来"—"内外有别"—"外外有别"—"融通中外"的演进路径,演进过程遵循相互渗透、补充完善而非前后替代的逻辑,体现出党的对外传播从思想的武器向文化自觉、自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形成及演进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国内国际局势变化,适时革新对外传播实践是对外传播思想演进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对外传播 思想源流 传播实践 融通中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守正”与“创新”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志刚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16,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为各级各类学校育人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着力造就”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为各级各类学校育人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着力造就”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自主培育,既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守正”,也要推进“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之“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各级各类学校 自主培养 融通中外 创新人才早期培育 守正 育人 育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与中国灵魂: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林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33,共6页
当下,中国故事及其如何讲述,已经成为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国际关系与政治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这是政治、文化、艺术关于故事的逆向贯通,政治传播的介入使这个重要议题超越了传统属于叙事艺术的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20... 当下,中国故事及其如何讲述,已经成为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国际关系与政治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这是政治、文化、艺术关于故事的逆向贯通,政治传播的介入使这个重要议题超越了传统属于叙事艺术的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2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从根本上促使了集中多学科研究的现象产生。他提出了打造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研究 国际视野 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与传播学 融通中外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多学科的研究 叙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建构视域下的中国影视外译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尹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影视作品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输出、推广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形象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影视翻译是国家形象自我建构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影视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形象的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 影视作品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输出、推广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形象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影视翻译是国家形象自我建构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影视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形象的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对外宣传工作 中国影视 融通中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 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形象建构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固美学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志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滕固是中国现代美学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立足于具体的艺术实践,援西入中,借鉴西方美学的基本方法审视和反思中国艺术理论,通过中外融通的方式,借鉴西方的艺术观念,以西方艺术批评的视野来审视和反思中国艺术理论,赋予其现代学术形态,... 滕固是中国现代美学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立足于具体的艺术实践,援西入中,借鉴西方美学的基本方法审视和反思中国艺术理论,通过中外融通的方式,借鉴西方的艺术观念,以西方艺术批评的视野来审视和反思中国艺术理论,赋予其现代学术形态,并从援西入中发展为中外融通,具有中西兼容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他立足作品本体,强调作品本位,以作品参证理论。在具体的美术鉴赏研究中,滕固受西方风格学方法的影响,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史论与西方艺术史论的有机融合,摆脱了传统美学研究中作家本位的偏见,体现了科学实证精神,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树立了楷模,对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西入中 中外融通 中西兼容 作品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