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能够抑制研发操纵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艳利 刘亚 蒋琪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5,共11页
资本市场交易制度与公司治理有机联动对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中国融资融券标的分步扩容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外部监管对公司内部研发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融... 资本市场交易制度与公司治理有机联动对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中国融资融券标的分步扩容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外部监管对公司内部研发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这一资本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举措显著抑制了公司研发操纵,且该抑制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更高、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及分析师关注度更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融资融券制度通过信息传递效应与注意力集聚效应对研发操纵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制度 卖空机制 资本市场交易机制 产业政策 研发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博 扈文秀 杨熙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5,共7页
以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背景,研究了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所产生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概念模型,提出融资融券制度具有基于预期反转效应的抑制波动机理、基于预期动量效应的增强波动机理,同时将... 以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背景,研究了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所产生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概念模型,提出融资融券制度具有基于预期反转效应的抑制波动机理、基于预期动量效应的增强波动机理,同时将融资融券交易作用于股价变化过程细分为交易渠道和行为渠道两条路径,据此建立了研究假设。在对数据收集和变量设定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融资融券制度作用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融资交易具有基于预期反转效应的抑制股票市场波动作用,而融券交易则存在基于预期动量效应的诱发股票市场波动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的影响,在股价变化传导路径方面交易渠道假设得到证实。此外,研究还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较为有限,但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性 融资融券制度 预期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融券制度提高还是降低了股价非同步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白俊 宫晓云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66,共20页
股价非同步性是评判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重要维度。文章借助融资融券制度分批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 (DID)研究了其对标的公司股价非同步性的影响。基于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相比于标的之外的公司,... 股价非同步性是评判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重要维度。文章借助融资融券制度分批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 (DID)研究了其对标的公司股价非同步性的影响。基于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相比于标的之外的公司,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制度实施以后,股价非同步性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显著下降。不过,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标的公司的逐渐增加,这一消极影响正在减弱。考虑到融资和融券业务同时放开的特殊背景,文章进一步对融资和融券交易进行分离,结果发现,尽管融券业务能够提升股价非同步性,但规模占据主导地位的融资业务却降低了股价非同步性,由此导致融资融券制度最终表现为负面效应。此外,公司较差的初始信息环境也是融资融券制度失效的重要原因。文章的上述发现对于理解和完善融资融券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制度 股价非同步性 双重差分模型 信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股市融资融券制度的动因分析与模式选择 被引量:8
4
作者 黎元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0,共4页
股市融资融券制度是境外股票市场的一种通行的交易制度。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立融资融券制度已具有多重动因,应吸收市场化模式和专业化模式的长处,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先以“证券公司许可证制度”作为过渡模式,待条件成熟后,... 股市融资融券制度是境外股票市场的一种通行的交易制度。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立融资融券制度已具有多重动因,应吸收市场化模式和专业化模式的长处,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先以“证券公司许可证制度”作为过渡模式,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市场化模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制度 中国 股票市场 过渡模式 市场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 交易制度 机构 贷款管理 交易机制 监督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约束放松与内部控制质量改善——基于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证据 被引量:17
5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9,共12页
如何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话题。考察2010年开始施行的融资融券制度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卖空约束放松后,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改善,并且卖空机制的这一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卖空威胁更为... 如何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话题。考察2010年开始施行的融资融券制度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卖空约束放松后,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改善,并且卖空机制的这一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卖空威胁更为可信、大股东因卖空可能遭受的损失更大、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严重的情形下。进一步研究显示,卖空约束放松后,公司经营管理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说明内部控制质量的确得到了改善;并且,管理层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的举措最终确实会缓解卖空威胁形成的股价下行压力。研究对于评估和改进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内部控制 外部治理 融资融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机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段超颖 张文龙 郑睿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7,共12页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表现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卖空机制在约束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实业投资。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卖空机制通过减少企业超额融资、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与治理管理层自利行为,进而减少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本文为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止金融与实体经济风险交叉传染以及促进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制度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影子银行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融券制度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策略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磊 张友棠 韩子超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0-39,共10页
基于融资融券交易非对称的现实,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总体上抑制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其中的融资机制会促使企业增加真实盈... 基于融资融券交易非对称的现实,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总体上抑制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其中的融资机制会促使企业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并且融资融券制度会导致企业增加正向的研发支出盈余管理和负向的酌量费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能够抑制企业在融资融券制度背景下进行负向的酌量费用盈余管理,但会增加正向的研发支出盈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制度 真实盈余管理 研发支出 酌量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盛积良 汪宇晴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4,共7页
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分布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四个观测区间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开通的前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其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逐渐增大;融资融券制... 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分布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四个观测区间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开通的前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其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逐渐增大;融资融券制度能够通过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股价波动,其中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提升了正面信息的传递速度,进而平抑股价波动;而融券交易平抑股价波动的效果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应增加融券券源,减少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失衡,并扩大标的股票的范围。考虑到标的股票涉及多个行业,本文进一步探究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是否存在着行业差异,发现融资融券制度降低股价波动集中在制造业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制度 股价波动 双重差分模型 行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压力抑制经理人私有收益吗?——基于中国放松卖空管制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毅平 路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7,共10页
针对放松卖空管制能否抑制经理人私利问题,文章借助我国融资融券制度逐步推行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机会,采取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卖空压力对公司经理人私有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压力显著抑制了经理人的私有收益,在进行了多项稳健性检验之... 针对放松卖空管制能否抑制经理人私利问题,文章借助我国融资融券制度逐步推行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机会,采取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卖空压力对公司经理人私有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压力显著抑制了经理人的私有收益,在进行了多项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的研究中文章还发现,卖空压力对经理人私有收益的抑制作用在信息透明度高、经理人权力较大、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表明,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融资融券业务带来的卖空压力缓解了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制度 卖空压力 私有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机制与企业行为研究述评
10
作者 杜永奎 刘瑞泽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4-109,共6页
2021年年初美国游戏驿站股价暴动引起多方关注,这次非常态散户抱团与华尔街空头博弈事件已上升至对卖空机制的重新审视。卖空短时间内会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但同时也能有效调节股票定价效率、促进企业优化财务决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通... 2021年年初美国游戏驿站股价暴动引起多方关注,这次非常态散户抱团与华尔街空头博弈事件已上升至对卖空机制的重新审视。卖空短时间内会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但同时也能有效调节股票定价效率、促进企业优化财务决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通过梳理卖空机制与企业投资、融资、内部人行为等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可知,卖空机制是一项结束单边交易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理论界对其在提高投资效率、降低避税激进程度、约束高管在职消费、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等方面的效用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对于企业投资不足、研发创新及盈余操纵等行为的影响则存在不同观点。鉴于此,下一步研究可针对游戏驿站事件的发酵及其产生的蝴蝶效应,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重点以加强卖空机制市场监管为目标,探究其与企业行为之间的互动循环机制,拓展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企业行为 融资融券制度 游戏驿站事件 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