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激励、融资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 被引量:15
1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94,共10页
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融资方式作为当前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2013—2017年92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 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融资方式作为当前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2013—2017年92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激励和融资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阶段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财政激励效应和融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财政补贴激励效应集中在研发投入阶段,并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呈现下降趋势;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不断上升,并在成果转化阶段集中凸显;股权激励和债权激励在研发投入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激励效应显著,并且股权激励效应大于债权激励效应。同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财政激励在各周期保持了正向激励效应,其中财政补贴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税收优惠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效果更显著;融资激励中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效应一致,但股权融资在企业衰退期各阶段展现了创新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激励作用略强于股权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激励 融资激励 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研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研发支持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再审视——基于“脱实向虚”背景下的融资激励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嘉望 李博阳 雷宏振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63,共14页
利用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在实体部门“脱实向虚”态势形成的背景下,从融资激励视角重新审视政府研发支持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经验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持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激励效应,且该效应在融资约束较严重的企业更加凸... 利用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在实体部门“脱实向虚”态势形成的背景下,从融资激励视角重新审视政府研发支持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经验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持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激励效应,且该效应在融资约束较严重的企业更加凸显。内外部融资激励效应分析表明,政府研发支持释放了审查认证和技术认证的双重信号,前者发挥“引导效应”,弱化了企业“脱实向虚”倾向,从内源融资上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后者通过带动外部资金产生“杠杆效应”,从外源融资上激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的联合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政府研发支持的信号传递机制。此外,经过PSM+DID估计、多期DID估计以及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结论验证了政府研发支持在企业内外部融资渠道拓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政府创新政策的设计应以市场机制为基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研发支持 融资约束 融资激励机制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外部融资激励与企业绩效——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郑玉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2,共12页
针对融资约束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内部激励机制的不足,本文手工整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认定数据,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高新认定的外部融资激励机制在缓解高新企业融资约束并促进其创... 针对融资约束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内部激励机制的不足,本文手工整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认定数据,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高新认定的外部融资激励机制在缓解高新企业融资约束并促进其创新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情景下,高新资质认定的外部融资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及经营业绩具有额外激励效应;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激励效果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认定的外部融资激励效应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表现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扩展了融资约束相关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选择性产业政策影响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理解,对政府合理论证各项政策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外部融资激励机制 PSM匹配 额外激励效应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