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交易投入提升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宇 张富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0,共9页
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理论,提出“技术交易投入—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理论框架,构建产业间技术融合数理模型,论证技术交易投入通过提高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进而提升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的传导机制。利用2012-2019年中国... 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理论,提出“技术交易投入—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理论框架,构建产业间技术融合数理模型,论证技术交易投入通过提高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进而提升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的传导机制。利用2012-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农业产业和航空装备产业96家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和财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交易投入、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和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三者间关系,发现增加技术交易投入能够提高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进而提升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该结论有助于丰富产业间技术融合理论研究,为产业间技术融合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交易投入 产业间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80,共8页
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探讨1992-2012年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趋势,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制造... 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探讨1992-2012年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趋势,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制造业行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度差异较大;产业融合度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国有企业占比、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开放水平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绩效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提出加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有效引导外商投资等政策建议,旨在推进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探寻产业融合下提升产业绩效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产业 融合绩效 影响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丽芳 罗婷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1,共8页
我国出版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亟待科学适用的融合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来全面、客观地审视融合发展进程和成效,以评促建,进一步激发出版企业融合转型的积极性,引导融合发展过程优化,以不断深化出版融合发展。基于过程绩效评价的管理理论,... 我国出版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亟待科学适用的融合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来全面、客观地审视融合发展进程和成效,以评促建,进一步激发出版企业融合转型的积极性,引导融合发展过程优化,以不断深化出版融合发展。基于过程绩效评价的管理理论,将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绩效分为执行绩效与结果绩效,并基于重要政策规定、企业融合发展实践与相关研究成果和评价体系,识别我国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绩效评价要素,明确评价原则,据此确立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及26个三级指标,构建我国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绩效评价模型,以期为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绩效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绩效 出版融合发展 数字出版 绩效评价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统筹规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分析——以江苏企业数据为样本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忠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83-186,共4页
本文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样本,聚焦政府统筹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问题并展开分析,探究了政府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统筹规划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 本文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样本,聚焦政府统筹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问题并展开分析,探究了政府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统筹规划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效应,且可以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较之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多,并带来较多的创新成就,然而政府资助并没有对其创新效率带来显著影响。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统筹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 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视角下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农村家庭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在两种构建方法下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分地区来看,东部...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农村家庭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在两种构建方法下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更高,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虽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更快增长速度的作用下,这一差距正逐渐缩小;分二级指标来看,相较于三产融合行为,三产融合绩效对于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增长的贡献更明显。通过创新视角为探讨农村三产融合问题提供理论参鉴,以期精准地反映相关政策导向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融合水平 融合绩效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