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细胞株Eahy926与亲本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差异表达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国平 张宁刚 +5 位作者 杨金亮 何燕 瞿燕春 蒋沙沙 路泽军 罗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2-659,共8页
融合细胞株Eahy926是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杂交而成的永生化细胞株,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已广泛用于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融合细胞株Eahy926与亲本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蛋白质差异表达,探... 融合细胞株Eahy926是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杂交而成的永生化细胞株,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已广泛用于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融合细胞株Eahy926与亲本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蛋白质差异表达,探讨融合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其机制.对Eahy926和亲本A549的细胞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在PDQuest软件辅助下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PMF)和串级质谱(tandem massspectrometry,TMS)分析,SWISS-PROT数据库检索,成功鉴定出28个差异蛋白,如CATB、CK8、CK18、annexin A2、GRP78、HSP90、HSP60、vimentin等一些与分子伴侣、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等有关,并与肿瘤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凋亡、侵袭转移、免疫逃逸以及肿瘤血管生长密切关联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融合细胞株Eahy926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这将有助于今后进一步探讨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融合细胞的特性,筛选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蛋白质及分子标志物,亦可为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细胞株eahy926 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 蛋白质组学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氯化钴诱导缺氧后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昊 孙昊 +6 位作者 王军 黄培培 程洁 陈旭峰 陈彦 肖杭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缺氧细胞模型,探讨川芎嗪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川芎嗪(TMP)干预组,利用氯化钴(1.6mmol/L)模拟Eahy926细胞缺氧环境,建立缺氧模型,TMP干预组...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缺氧细胞模型,探讨川芎嗪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川芎嗪(TMP)干预组,利用氯化钴(1.6mmol/L)模拟Eahy926细胞缺氧环境,建立缺氧模型,TMP干预组分别用0.08和0.16g/L的TMP干预。Hoechst法、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RT-PCR观察各组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 ortype-1,PAI-1)mRNA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PA、u-PA、PAI-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及TMP干预组均出现细胞活力下降(P<0.01),但与缺氧组相比,TMP干预组细胞活力上升(P<0.01),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上升明显(P<0.01);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t-PAmRNA表达量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t-PA含量减少(P<0.01);与缺氧组比,高低浓度TMP处理组t-PAmRNA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液t-PA含量均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高浓度较低浓度TMP干预组t-PAmRNA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t-PA含量增加(P<0.01)。结论:川芎嗪能够浓度依赖性减轻Eahy926细胞的缺氧损伤,并通过调节其t-PAmRNA表达及上清液t-PA的分泌,影响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 氯化钴 缺氧 纤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融合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冉林武 米佳 +6 位作者 禄璐 陈菲 罗青 李晓莺 闫亚美 曹有龙 黄庆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2-168,共7页
为了提高黑果枸杞花色苷的稳定性和活性,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与酪蛋白磷酸肽(caseinphosphopeptide,CPP)复合凝胶体系制备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所得最佳制备条件为:pH 4、室温条件下搅拌,2 mg/mL黑果枸杞花色苷溶液等体... 为了提高黑果枸杞花色苷的稳定性和活性,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与酪蛋白磷酸肽(caseinphosphopeptide,CPP)复合凝胶体系制备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所得最佳制备条件为:pH 4、室温条件下搅拌,2 mg/mL黑果枸杞花色苷溶液等体积添加到质量分数0.5%CPP溶液中,然后添加等体积0.20~0.30 mg/mL CS溶液至上述花色苷-CPP溶液中,由离子凝胶机制自发形成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所得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粒径为215.3 nm,表面电势为36 mV,包封率为65.0%~72.2%;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0时该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的释放率为24.3%~64.2%。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花色苷质量浓度为100~200μg/L的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氧化损伤人脐静脉融合EAhy926细胞的存活率(P<0.05)。因此,CS-CPP复合凝胶体系能够包封黑果枸杞花色苷,其制备的CS-CPP黑果枸杞花色苷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色苷 纳米颗粒 氧化损伤 人脐静脉融合eahy92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