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猪白细胞介素2和融合白细胞介素4/6基因对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的强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祎 宋婷玉 +7 位作者 李金海 肖永乐 曾光志 万小平 杨璐一 方鹏飞 王泽洲 高荣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3,共8页
目的探讨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白细胞介素2(IL-2)和融合白细胞介素4/6(IL-4/6)基因的共表达对仔猪免疫应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新型免疫调节剂来加强仔猪抵御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奠定基础。方法将猪IL-2和IL-4/6融合基因的共表达... 目的探讨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白细胞介素2(IL-2)和融合白细胞介素4/6(IL-4/6)基因的共表达对仔猪免疫应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新型免疫调节剂来加强仔猪抵御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奠定基础。方法将猪IL-2和IL-4/6融合基因的共表达重组质粒,用壳聚糖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记作VRIL-4/6-2-CS。将仔猪分为2组,分别肌肉注射VRIL-4/6-2-CS(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均同时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在接种后的第0、7、14、28天采集血样并分析免疫变化。结果实验组仔猪血清中的IgG2a抗体数量和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仔猪的IL-2、IL-4、IL-6、TNF-α、TLRs(TLR-2,7)、STATs(STAT-1,2,3)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尽管2组之间PCV-2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仔猪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IL-4/6-2-CS能促进仔猪对PCV-2疫苗的免疫应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基因共表达 白细胞介素2 融合白细胞介素4/6 免疫 PCV-2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2与融合白细胞介素4/6基因共表达的免疫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璐一 肖永乐 +5 位作者 万小平 罗公明 王晔 陈义辉 孙文魁 高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构建猪融合白细胞介素4/6与猪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共表达载体,研究其共表达对小鼠免疫的协同效应。方法以2A自剪接技术首次构建猪融合白细胞介素4/6与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共表达重组质粒,以壳聚糖纳米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进行体外转染... 目的构建猪融合白细胞介素4/6与猪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共表达载体,研究其共表达对小鼠免疫的协同效应。方法以2A自剪接技术首次构建猪融合白细胞介素4/6与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共表达重组质粒,以壳聚糖纳米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进行体外转染HEK293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分析,最后肌肉注射小鼠进行体内实验并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共表达质粒VRIL4/6-2;壳聚糖包裹后转染HEK293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RT-PCR检测显示目的基因能够在HEK293细胞中高效地转录与表达。小鼠接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中的IgG和IgG2a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并且VRIL4/6-2-CS接种组的小鼠体液免疫水平明显增高(P<0.05);VRIL4/6-2实验组的CD4+淋巴细胞显著多于其它实验组(P<0.05);实验组IL-2、IL-4、IL-6、IL-23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IL4/6-2共表达质粒能够更好的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可作为提高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经济高效安全新型免疫调节剂,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白细胞介素4 6基因 白细胞介素2基因 共表达 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4,6融合基因和CpG基序对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的强化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建林 杨肖 +8 位作者 章欢 李栋 程驰 赵钟钟 陈茜 章华兵 黄杰 陈文龙 高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2-1016,1026,共6页
为探索新型高效安全的猪蓝耳病疫苗免疫佐剂,本实验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猪融合基因PIL-46和CpG基序的真核表达质粒(CNP-(VRIL-46+VR1C)),将CNP-(VRIL-46+VR1C)肌注接种过猪蓝耳病灭活苗的长白川白杂交猪,接种后1、2、4、... 为探索新型高效安全的猪蓝耳病疫苗免疫佐剂,本实验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猪融合基因PIL-46和CpG基序的真核表达质粒(CNP-(VRIL-46+VR1C)),将CNP-(VRIL-46+VR1C)肌注接种过猪蓝耳病灭活苗的长白川白杂交猪,接种后1、2、4、6和8周采取实验猪静脉血,用Sandwich 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和IgG、IgA、IgM及特异抗体的含量,同时检测外周血液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猪接种CNP-(VRIL-46+VR1C)后1~8周内,其血清中IL-2、IL-4、IL-6和IgG、IgA、IgM及特异抗体的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5),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也明显升高(P<0.05)。这些表明接种CNP-(VRIL-46+VR1C)的实验猪的特异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提示PIL-46基因和CpG基序组合能显著增强猪的特异体液和细胞免疫机能,明显提高其免疫防御力,具有研制为高效安全的分子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6融合基因 CPG基序 蓝耳病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结膜M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4、JAK1、STAT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军 何宏 钟兴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结膜M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JAK1、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Barb/c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用卵清蛋白和Al(OH)3对模型组和... 目的探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结膜M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JAK1、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Barb/c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用卵清蛋白和Al(OH)3对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造模。造模后治疗组采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每天滴眼2次,每次1滴;模型组滴加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眼睑结膜M细胞数;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4、JAK1、STAT6含量;RT-PCR检测眼睑组织中JAK1、STAT6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眼睑组织中JAK1、STAT6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眼睑结膜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标本中M细胞阳性率远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M细胞阳性率有所下降,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推测过敏性结膜炎病程与M细胞阳性率升高有关。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中IL-4、JAK1、STAT6含量远高于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IL-4、JAK1、STAT6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5);治疗组血清中IL-4、JAK1、STAT6含量均稍高于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推测过敏性结膜炎发病过程中伴随血清中IL-4、JAK1、STAT6含量变化。眼睑组织中,模型组JAK1、STAT6 mRNA以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远高于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JAK1、STAT6 mRNA以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M细胞增殖与过敏性结膜炎病程具有相关性,其增殖可能与IL-4-JAK1-STAT6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M细胞 白细胞介素4 JAK1 STAT6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非融合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红 林海波 +7 位作者 詹国英 廖明 任涛 罗开健 曹伟胜 徐成刚 江经纬 辛朝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变性溶解和复性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定性定量检测。ELISA结果证实了所表达的蛋白为猪IL-6,复性后具有一定活性,并测出了复性后活性蛋白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融合原核表达 SDS-PAGE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6和α干扰素基因的融合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海龙 赵跃 +8 位作者 王锐 李卫真 张永云 刘丽仙 王配 苗永旺 钱林东 字荣英 霍金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9-334,共6页
为了获得猪白细胞介素6(IL6)和α干扰素(IFNα)双重活性的融合蛋白,研究其作为免疫佐剂的可行性,利用IL6和IFN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以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序列,设计了带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Linker序列以及His标签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猪IL... 为了获得猪白细胞介素6(IL6)和α干扰素(IFNα)双重活性的融合蛋白,研究其作为免疫佐剂的可行性,利用IL6和IFN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以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序列,设计了带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Linker序列以及His标签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猪IL6和IFNα的成熟肽基因序列,并分别与克隆载体pMD18连接后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5α,提取质粒酶切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18-IL6-IFNα。将该重组质粒和表达载体pET32a同时酶切并连接构建pET32-IL6-IFNα重组质粒,依次转化E.coli DH5α和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并经不同终浓度的IPTG以及不同时间的诱导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IL6和IFNα的融合表达载体,SDS-PAGE检测pET32-IL6-IFNα融合蛋白在E.coli Rosetta(DE3)中得到了较高表达,且经1.00 mmol/L IPTG诱导7.0 h后表达量最大,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44 960,与理论预期值一致。SDS-PAGE检测显示融合蛋白主要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Α干扰素 基因融合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融合蛋白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 欧阳应斌 +1 位作者 黄培堂 刘及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529-534,共6页
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肿瘤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严重毒副作用及一些肿瘤细胞上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明显增高的事实,根据TNF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信息,利用PCR技术,对人TNFα基因进行了改造,并将其与人IL... 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肿瘤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严重毒副作用及一些肿瘤细胞上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明显增高的事实,根据TNF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信息,利用PCR技术,对人TNFα基因进行了改造,并将其与人IL-6成熟肽编码区cDNA通过人工接头进行融合。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Westernblot分析表明,分子量约为37kD;活性检测结果证实,该融合蛋白兼具有TNF抗肿瘤活性和结合IL-6受体的能力,在高表达IL-6受体的人骨髓瘤细胞上测得的细胞毒活性较同样位点突变的TNF高约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突变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发酵工艺
8
作者 甘一如 胡飞雄 +2 位作者 张瑛 林峰 马兰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2-85,共4页
研究了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人白细胞介素-6(rhIL-6)融合蛋白的发酵工艺。摇瓶实验对比了不同培养基对重组菌密度和rhIL-6表达量的影响,确定了以含0.1%葡萄糖的2×YT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同时,还对诱导剂异丙基疏基半乳糖苷(IPTG)加入... 研究了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人白细胞介素-6(rhIL-6)融合蛋白的发酵工艺。摇瓶实验对比了不同培养基对重组菌密度和rhIL-6表达量的影响,确定了以含0.1%葡萄糖的2×YT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同时,还对诱导剂异丙基疏基半乳糖苷(IPTG)加入量进行优化,按每升发酵液加入0.02mmol,就能有效诱导rhIL-6的表达。在10 L发酵罐间歇实验中,以含0.1%葡萄糖的2×YT为培养基,比较了溶氧、pH、诱导前培养时间、诱导后培养时间对rhIL-6的表达量和菌密度的影响,得到最优培养条件为pH为6.8~7.0,接种量4%,温度37℃,诱导前溶氧量30%,在O.D._(600)为1.2~1.8时加入IPTG诱导,控制诱导后溶氧为5%~10%,再培养5 h,最终rhIL-6表达量为38%,菌体密度为5.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融合蛋白 发酵 重组大肠杆菌 化学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9
作者 孙丽亚 丁清明 +2 位作者 葛忠良 曹华 张群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为了获得对白血病细胞有更强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本实验应用计算机优化设计,采用PCR扩增和分子克隆技术,分别扩增编码IL-6成熟蛋白的部分cDNA片段和编码LIF成熟蛋白的cDNA片段与人工设计的四肽接头连接到克隆载体,并将IL-6基因插入到... 为了获得对白血病细胞有更强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本实验应用计算机优化设计,采用PCR扩增和分子克隆技术,分别扩增编码IL-6成熟蛋白的部分cDNA片段和编码LIF成熟蛋白的cDNA片段与人工设计的四肽接头连接到克隆载体,并将IL-6基因插入到LIF基因的N端,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酶切位点之间,融合成编码单一的基因。采用30℃扩增菌体,42℃诱导,实现了在E.coli中表达预期的36kD蛋白谱带。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1%。经初步活性测定,重组融合因子对HL-60白血病细胞克隆生长的抑制明显地强于LIF和IL-6单独使用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融合基因 基因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和白三烯B4及白细胞介素6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美凤 谭峰 王学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三烯B4(LTB4)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次发病72h内的ACI患者64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体积梗死组(大体积组)13例,中体积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三烯B4(LTB4)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次发病72h内的ACI患者64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体积梗死组(大体积组)13例,中体积梗死组(中体积组)26例和小体积梗死组(小体积组)25例。采用Pullicino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外周血SOCS-3、LTB4和IL-6水平,并进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大体积组SOCS-3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体积组[(401.1±177.5)ng/L vs(287.6±111.4)ng/L和(267.5±134.7)ng/L,P<0.05],中体积组与小体积组SOCS-3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大体积组和中体积组LTB4[(3081.2±701.2)ng/L和(2138.1±724.5)ng/L vs(1713.2±511.0)ng/L]和IL-6[(776.0±369.6)ng/L和(501.3±389.3)ng/L vs(328.2±128.5)ng/L]水平明显高于小体积组,大体积组LTB4和IL-6水平显著高于中体积组(P<0.05)。IL-6和LTB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9670,r=0.9953,P<0.05),SOCS-3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不相关(r=0.8728,P>0.05)。结论 LTB4和IL-6与ACI相关,可能对判断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白三烯B4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效应型记忆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6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肺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小雨 李凤展 +3 位作者 刘坛 杨婷婷 付琳琳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0-316,共7页
目的探讨CD4^(+)效应型记忆T细胞(CD4^(+)TEM)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患者外周血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54例急... 目的探讨CD4^(+)效应型记忆T细胞(CD4^(+)TEM)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患者外周血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5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肺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住院的55例未合并肺感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发病特点,以及外周血CD4^(+)TEM细胞表达变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危险因素,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D4^(+)TEM细胞百分率、IL-6和hs-CRP单独检测,以及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4^(+)TEM细胞百分率(OR=1.153,95%CI:1.069~1.244;P=0.000)、IL-6(OR=1.351,95%CI:1.046~1.747;P=0.021)和hs-CRP(OR=1.087,95%CI:1.008~1.172;P=0.021)水平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CD4^(+)TEM细胞百分率、IL-6和hs-CRP单独作为肺感染预测指标时,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95%CI:0.850~0.961)、0.799(95%CI:0.714~0.885)和0.831(95%CI:0.754~0.908);三者联合应用则曲线下面积增至0.943(95%CI:0.904~0.982)。结论 CD4^(+)TEM细胞百分率与外周血IL-6和hs-CRP联合应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早期预测合并肺感染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感染 CD4阳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6 位作者 吴志明 刘梅芬 张代宝 张书阳 王淑娟 赵雪丽 刘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验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中CD3^+CD4^+、CD3^+CD8^+百分含量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在鸡体内接种后3~14d均可明显提高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CD3^+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接种后3~7d期间,第2组鸡的CD3^+CD4^+、CD3^+CD8^+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与PBS对照组(第1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接种鸡体后均可显著影响鸡PBLC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重组融合蛋白对鸡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影响程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优于rChIFN-α蛋白;重组融合蛋白在体内发挥了鸡α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 重组鸡α干扰素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纯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
13
作者 林峰 王贺玲 甘一如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90-93,共4页
研究了利用亲和融合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方法纯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发酵和纯化工艺,使用含有质粒pHZ1818的E.coli JM109在2×YT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表达,IL-6表达为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融合蛋白GST-IL-6。融... 研究了利用亲和融合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方法纯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发酵和纯化工艺,使用含有质粒pHZ1818的E.coli JM109在2×YT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表达,IL-6表达为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融合蛋白GST-IL-6。融合蛋白存在可溶的活性蛋白和不可溶的包含体两种形式,此包含体无活性且无法复性,无法用亲和层析回收,因而通过实验优化了摇床发酵的诱导温度和转速以增加可溶融合蛋白的表达。菌体超声破碎液上清液用亲和柱层析,可将融合蛋白提纯至80%,每升发酵液可得到10 mg融合蛋白,用凝血酶裂解处理6 h,亲和标志物GST被特异性切除,裂解得到的IL-6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可纯化至95%,MTT法测得纯化的IL-6生物学活性为1.02×10~8 I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纯化 白细胞介素-6 融合蛋白 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血清及痰液白细胞介素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锦辉 林琦 +1 位作者 陈燕 郑勤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及痰液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 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 ,3 7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以及 3 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及痰液中IL 2、IL 4、IL 6、IL 8水平 ,...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及痰液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 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 ,3 7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以及 3 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及痰液中IL 2、IL 4、IL 6、IL 8水平 ,并对以上三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组与缓解组血清与痰液中IL 4、IL 6、IL 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 ,急性组血清与痰液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 <0 0 5 )。但是 ,急性组与缓解组IL 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 ,急性组较缓解组更低 (P <0 0 5 )。同时 ,直接相关分析表明 ,急性组血清IL 6与IL 8、IL 6与IL 4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 ;痰液中IL 4、IL 6、IL 8相互间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IL 2、IL 4、IL 6、IL 8均参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在慢性气道炎症病理过程及急性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指标的测定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炎症反应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液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IL-8 IL-4 IL-6 血清 急性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2与IL-6的融合表达及其产物的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甄洪花 王金良 +3 位作者 单虎 孙智远 赵金花 沈志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1-745,共5页
为了获得具有猪白细胞介素-2(pIL-2)和猪白细胞介素-6(pIL-6)双重活性的融合蛋白,研究其作为高效免疫佐剂的可行性,作者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克隆到的pIL-2和pIL-6基因的成熟肽片段利用一段柔性Linker序列串联,然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 为了获得具有猪白细胞介素-2(pIL-2)和猪白细胞介素-6(pIL-6)双重活性的融合蛋白,研究其作为高效免疫佐剂的可行性,作者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克隆到的pIL-2和pIL-6基因的成熟肽片段利用一段柔性Linker序列串联,然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2,转化E.coli DH5α、E.coli BL21(DE3)和E.coli Rosetta(DE3)后,42℃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7ku的重组蛋白pIL-6-2,对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后用MTT法检测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IL-6-2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差异很大,其中以0.1μg·mL-1浓度的pIL-6-2活性最好。本研究为利用该蛋白作为高效免疫制剂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融合表达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4和IL-6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上皮细胞阿米洛利敏感的Na^+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雯 徐永健 张珍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原代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中阿米洛利敏感的Na+通道电流(Iamil)及IL-4、IL-6对其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气道上皮细胞,经过终浓度均为10μg/L的IL-4、IL-6处理,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原代培养的气...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原代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中阿米洛利敏感的Na+通道电流(Iamil)及IL-4、IL-6对其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气道上皮细胞,经过终浓度均为10μg/L的IL-4、IL-6处理,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原代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中Iamil。结果:正常不吸烟对照组、正常吸烟对照组及COPD组Iamil值无显著差异。IL-4处理可以下调正常不吸烟对照组、正常吸烟对照组及COPD组的Iamil,下调幅度分别为59·7%、54·7%及30·0%;IL-6处理可以下调正常不吸烟对照组、正常吸烟对照组的Iamil,下调幅度分别为44·8%及34·9%,但是IL-6处理不能下调COPD组Iamil值;且IL-4、IL-6处理后的Iamil电流形状未见明显改变。结论:IL-4及IL-6处理可以下调体外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的Iamil,提示在COPD患者中升高的IL-4及IL-6水平将有助于气道高分泌状态的形成,同时由于COPD患者中自身IL-4及IL-6的水平升高,导致培养的COPD患者气道上皮细胞对IL-4及IL-6处理的反应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膜片钳术 钠通道 阿米洛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融合基因Hyper-IL-6的肝癌细胞克隆株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郄春花 李顺天 +2 位作者 曹武奎 陆伟 梁树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5-396,共2页
Hyper-IL-6是Fischer等依据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 6 receptor,IL-6R)的结构信息设计的一种“设计细胞因子(designercytokines)”,即将人类IL-6基因与截短形式的可溶性细胞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6 receptor,sIL... Hyper-IL-6是Fischer等依据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 6 receptor,IL-6R)的结构信息设计的一种“设计细胞因子(designercytokines)”,即将人类IL-6基因与截短形式的可溶性细胞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6 receptor,sIL-6R)基因通过基因操作共价连接,并在真核细胞进行表达得到的一种具有超高效IL-6活性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HYPER-IL-6 重组融合蛋白类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性反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真 胡力文 +6 位作者 符杰 孙伟 岳冬 任志华 钟志军 左之才 胡延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究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抗炎活性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组。CCK-8法检测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的细胞毒性,... 目的探究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抗炎活性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组。CCK-8法检测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的细胞毒性,实时定量PCR检测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L-6、IL-10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TLR4蛋白水平。结果剂量<20mg/mL的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对RAW264.7细胞无细胞毒性。LPS处理可引起RAW264.7细胞TLR4蛋白水平升高、IL-6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IL-10水平降低,分离产物可逆转以上作用。结论紫茎泽兰精油化学分离物抑制RAW264.7细胞TLR4蛋白表达和IL-6的分泌,促进IL-10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精油 白细胞介素6(IL-6) IL-10 脂多糖(LPS) Toll样受体4(TLR4)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在衣原体感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昕 贺庆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9,共6页
衣原体(Chlamydia)感染仍是世界面临的难题,数亿人口因衣原体感染引起相关疾病,但具体感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参与衣原体感染后机体固有免疫过程。在感染初期,衣原体通过受体介导的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衣原体(Chlamydia)感染仍是世界面临的难题,数亿人口因衣原体感染引起相关疾病,但具体感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参与衣原体感染后机体固有免疫过程。在感染初期,衣原体通过受体介导的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等,促使机体释放多种促炎白细胞介素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IL-8和IL-17等,抑制衣原体复制,加速清除衣原体。随着促炎白细胞介素的持续分泌,机体调控免疫细胞分泌抗炎性白细胞介素如IL-4、 IL-10和IL-22等,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我们总结了衣原体感染疾病中白细胞介素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白细胞介素6(IL-6) IL-1β IL-8 IL-17 IL-4 IL-10 IL-2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内毒素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青 李琦 +3 位作者 毛宝龄 钱桂生 徐剑铖 陈正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5-797,共3页
目的 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 (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1 β、IL 6和抗炎细胞因子IL 4、IL 1 0、IL 1 3的mRNA表达时相性 ,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分别... 目的 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 (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1 β、IL 6和抗炎细胞因子IL 4、IL 1 0、IL 1 3的mRNA表达时相性 ,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分别在油酸第 1次致伤后 1、4、1 2和 2 4h实施小剂量LPS第 2次致伤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 α、IL 1 β、IL 6和IL 4、IL 1 0、IL 1 3的mRNA表达。结果 TNF α和IL 1 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 1次致伤后 1hLPS第 2次致伤组 ,而IL 6和IL 4、IL 1 0、IL 1 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 4h第 2次致伤组 ;油酸 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 (P <0 0 5 )。结论 在急性肺损伤中 ,TNF α和IL 1 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 ,而IL 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 ;抗炎细胞因子IL 4、IL 1 0、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