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蔗糖浓度、供体细胞保存温度和融合温度对小鼠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礼繁 罗光彬 +3 位作者 白文林 闻福安 任建诚 冷义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经过超数排卵后得到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以卵丘细胞为核供体细胞,卵母细胞为核受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分析比较了不同蔗糖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时间、去核率及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了供体细胞的保存... 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经过超数排卵后得到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以卵丘细胞为核供体细胞,卵母细胞为核受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分析比较了不同蔗糖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时间、去核率及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了供体细胞的保存温度和融合温度对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蔗糖浓度组的去核率均达到100%,但3%、4%、5%蔗糖浓度组的平均显微操作时间明显短于0%、1%、2%蔗糖浓度组,而4%和5%蔗糖浓度组的重构胚发育率均显著低于1%、2%、3%蔗糖浓度组;卵丘细胞保存在室温组的细胞融合率和体外发育率均显著高于高温组、低温组及温度变化组;25℃组细胞融合率显著高于37℃组。由此可见,显微操作液中添加3%蔗糖不仅使卵子的核明显,而且大大缩短卵子在体外操作时间,有利于重构胚的体外发育。卵丘细胞的室温保存和室温融合温度更有利于重构胚的体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蔗糖浓度 保存温度 融合温度 体细胞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mawari-8卫星的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旋 叶小敏 +1 位作者 周江涛 杨晓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Himawari-8卫星是日本气象厅发射的新一代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为获取逐时次海表温度产品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本文以Himawari-8 AHI海表温度为基础,利用最优插值法融合GCOM-W1 AMSR2海表温度和NERA-GOOS现场观测资料,生成逐时次海表... Himawari-8卫星是日本气象厅发射的新一代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为获取逐时次海表温度产品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本文以Himawari-8 AHI海表温度为基础,利用最优插值法融合GCOM-W1 AMSR2海表温度和NERA-GOOS现场观测资料,生成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产品。为了充分利用邻近时刻的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利用Himawari-8 AHI海表温度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海面风速数据建立匹配数据集,研究建立海表温度日变化模型,实现邻近时刻海表温度的订正;为了消除多源海表温度间的系统偏差,以Himawari-8 AHI海表温度为目标数据,利用泊松方程对GCOM-W1 AMSR2海表温度进行偏差订正。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产品计算的日增温情况与海面风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间接证实了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产品的准确性;另外,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产品与现场观测海表温度的偏差为0.09℃、均方根误差为0.89℃,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awari-8卫星 逐时次海表温度融合 日变化订正 偏差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矿区煤火探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洁 张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180,共7页
露天矿煤自燃造成煤炭资源浪费、破坏周边环境甚至严重威胁矿区安全生产,露天矿煤火探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昼夜地表温度融合的方法,结合煤自燃引发的其他地表异常现象进行露天矿煤火探测。该方法分别获得白天与夜... 露天矿煤自燃造成煤炭资源浪费、破坏周边环境甚至严重威胁矿区安全生产,露天矿煤火探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昼夜地表温度融合的方法,结合煤自燃引发的其他地表异常现象进行露天矿煤火探测。该方法分别获得白天与夜间的地表温度,通过代数叠加,消除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突出持续热异常区域。针对露天矿周边区域,在地表温度异常的基础上,制作沉降异常和生态异常两级带通滤波器,对地表温度异常进行滤波,整合得到研究区煤火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昼夜地表温度融合的地表温度信息较单一时相温度探测煤火的方法更为有效,针对露天矿周边地区,昼夜地表温度融合的热红外遥感技术联合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遥感生态指数探测煤火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火探测 多源遥感 昼夜温度融合 温度异常 地表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Tembin(2012)引起的海表面降温与强混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管守德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1309,共9页
鉴于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本文综合了多源卫星遥感和Argo浮标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Tembin(2012)的响应。Tembin引起了较强的海表面温度降低,降温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附近,最大降温为... 鉴于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本文综合了多源卫星遥感和Argo浮标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Tembin(2012)的响应。Tembin引起了较强的海表面温度降低,降温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附近,最大降温为10.3℃,出现在朝鲜半岛南部的近岸海区;微波+红外遥感融合观测海表面温度数据可以弥补单一微波遥感观测在近岸海区缺测的不足,但观测海表面降温比单一微波遥感观测偏小;基于Argo观测的垂向高分辨率温盐剖面和混合参数化方法,发现台风后上层海洋混合明显增强,其混合率增强可达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Tembin 海表面温度 微波遥感海表面温度数据 微波+红外遥感融合海表面温度数据 ARGO浮标 混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irectly quenched Nd_2Fe_(14)B/α-Fe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5
作者 盛洪超 曾夑榕 +1 位作者 靳朝相 钱海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275-1278,共4页
Directly quenched Nd9.5Fe81Zr3B6.5 nano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melt treatment conditions, i.e., the melt temperature was varied prior to ejection onto the quenching wheel. The effect ... Directly quenched Nd9.5Fe81Zr3B6.5 nano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melt treatment conditions, i.e., the melt temperature was varied prior to ejection onto the quenching wheel. The effect of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 was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It is found that a finer and more uniform micro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melt quenched at lower temperature.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quenching temperature, the optimal quenching speed decrease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ribbons becomes coarser and more irregular. As a result,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 are deteriorat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reak of the pre-existing Nd2Fe14B clusters and decrease in number of the developing nuclei of Nd2Fe14B phase with increase in quenching temperature may be the causes for the change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ribb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 nanocomposite magnet quenching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