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实践走向理论:融合新闻学的概念内涵与学科定位
1
作者
曾祥敏
刘春浩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53,共18页
在技术赋能和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深刻重构了信息生态,传统新闻学理论在解释新媒体实践和业态时显现出滞后性与局限性,亟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以新闻实践为核心点,在数字变革与媒体融合的...
在技术赋能和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深刻重构了信息生态,传统新闻学理论在解释新媒体实践和业态时显现出滞后性与局限性,亟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以新闻实践为核心点,在数字变革与媒体融合的双重驱动下,形成了包含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和知识体系等多元要素的概念框架,因此,被称为“融合新闻学”。其特征表现为人本属性、事实属性、融合属性、交叉属性与开放属性的有机统一,本质上是传统新闻学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创新变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合新闻学的学科定位应是以新闻传播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承担新闻实践指导、理论体系创新、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使命,为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媒体
融合
新闻
实践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合新闻学:“不可通约性”视阈下新闻传播学范式转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51,共9页
融合新闻学作为新兴学科,其本质就是未来的新闻学,是技术、学术和实践跨界的新生物,应是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融合共生基础上的跨学科建构。以库恩的“不可通约性”为工具解构现有研究范式,通过以传播学“反哺”新闻学,实质迂回进入社会科...
融合新闻学作为新兴学科,其本质就是未来的新闻学,是技术、学术和实践跨界的新生物,应是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融合共生基础上的跨学科建构。以库恩的“不可通约性”为工具解构现有研究范式,通过以传播学“反哺”新闻学,实质迂回进入社会科学体系,打通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底层逻辑并重构二者关系,形成融合新闻学建构的认知基础。在新文科视域下重构“通约性”,以“人”为融合新闻学的核心关照,新闻“信息流”为融合新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沉浸性”为融合新闻学的本质特征,打通新闻与传播的底层逻辑,并将其作为跨学科重构的理论基础,架构融合新闻学的研究范式体系,形成实践、认知与话语的三位一体化逻辑,以融合新闻学作为推动整体新闻传播学研究范式变革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学
范式转变
跨学科研究
媒介
融合
沉浸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合新闻学课程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卡米尔·克列普林
卡丽·安娜·克里亚多
+1 位作者
王哲平(译)
蔡姬煌(译)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本文通过对院校内融合新闻学训练的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对于目前的融合课程课目,最贴切的描述就是"多学科方法",这意味着目前跨媒介整合的低水平。例如,只有二成的新闻专业负责人称,他们已大幅改变课程以适应本行业未来的融...
本文通过对院校内融合新闻学训练的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对于目前的融合课程课目,最贴切的描述就是"多学科方法",这意味着目前跨媒介整合的低水平。例如,只有二成的新闻专业负责人称,他们已大幅改变课程以适应本行业未来的融合趋势,其余的大部分依然要求学生专攻某一媒体,比如印刷媒介、广播电视或者网络。本文将提出一种整合水平较高的跨学科模式,作为融合新闻学教学的一种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学
多学科
整合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实践走向理论:融合新闻学的概念内涵与学科定位
1
作者
曾祥敏
刘春浩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出处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53,共1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023JZDZ032)。
文摘
在技术赋能和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深刻重构了信息生态,传统新闻学理论在解释新媒体实践和业态时显现出滞后性与局限性,亟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以新闻实践为核心点,在数字变革与媒体融合的双重驱动下,形成了包含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和知识体系等多元要素的概念框架,因此,被称为“融合新闻学”。其特征表现为人本属性、事实属性、融合属性、交叉属性与开放属性的有机统一,本质上是传统新闻学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创新变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合新闻学的学科定位应是以新闻传播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承担新闻实践指导、理论体系创新、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使命,为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融合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媒体
融合
新闻
实践
学科交叉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新闻学:“不可通约性”视阈下新闻传播学范式转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沁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传播战略研究所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对外传播观念变革研究——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重构”[项目编号:MXG202013]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22XWTD012]的研究成果。
文摘
融合新闻学作为新兴学科,其本质就是未来的新闻学,是技术、学术和实践跨界的新生物,应是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融合共生基础上的跨学科建构。以库恩的“不可通约性”为工具解构现有研究范式,通过以传播学“反哺”新闻学,实质迂回进入社会科学体系,打通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底层逻辑并重构二者关系,形成融合新闻学建构的认知基础。在新文科视域下重构“通约性”,以“人”为融合新闻学的核心关照,新闻“信息流”为融合新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沉浸性”为融合新闻学的本质特征,打通新闻与传播的底层逻辑,并将其作为跨学科重构的理论基础,架构融合新闻学的研究范式体系,形成实践、认知与话语的三位一体化逻辑,以融合新闻学作为推动整体新闻传播学研究范式变革的新起点。
关键词
融合新闻学
范式转变
跨学科研究
媒介
融合
沉浸传播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新闻学课程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卡米尔·克列普林
卡丽·安娜·克里亚多
王哲平(译)
蔡姬煌(译)
机构
南卫理公会大学新闻学院
不详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院校内融合新闻学训练的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对于目前的融合课程课目,最贴切的描述就是"多学科方法",这意味着目前跨媒介整合的低水平。例如,只有二成的新闻专业负责人称,他们已大幅改变课程以适应本行业未来的融合趋势,其余的大部分依然要求学生专攻某一媒体,比如印刷媒介、广播电视或者网络。本文将提出一种整合水平较高的跨学科模式,作为融合新闻学教学的一种更好选择。
关键词
融合新闻学
多学科
整合
跨学科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实践走向理论:融合新闻学的概念内涵与学科定位
曾祥敏
刘春浩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融合新闻学:“不可通约性”视阈下新闻传播学范式转变
李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融合新闻学课程研究
卡米尔·克列普林
卡丽·安娜·克里亚多
王哲平(译)
蔡姬煌(译)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