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无人艇雷达相机拓扑双向融合探测算法
1
作者 唐浩 彭煊 +3 位作者 熊伟 崔亚奇 胡剑秋 邢汇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5,共17页
针对传统IoU融合方法在无人艇航行晃动情况下多目标融合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拓扑双向融合算法。使用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对图像进行检测,利用矩阵转换将雷达点投影至图像。利用PROSAC算法对投影后的雷达点进行拟合与偏转处理,以... 针对传统IoU融合方法在无人艇航行晃动情况下多目标融合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拓扑双向融合算法。使用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对图像进行检测,利用矩阵转换将雷达点投影至图像。利用PROSAC算法对投影后的雷达点进行拟合与偏转处理,以减小船体晃摇对融合的影响。为减小计算量,依据传感器的系统误差及位置误差损失设计了一种粗关联波门。对粗关联后的雷达和相机数据进行拓扑融合,设计一种拓扑融合指标,在三角形相似度的基础上,增加多边形角度相似度和中心点连线相似度,弥补了雷达投影导致的角度信息缺失。对未融合雷达点附近图像截取进行检测融合;对未融合光学检测框,选取方位线最近邻雷达点进行融合,实现双向融合。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mAP@0.5从0.883提高到0.93,所提拓扑双向融合算法准确率达到92.76%,明显优于IoU算法。该研究对海上无人艇雷达相机融合探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双向融合 雷达相机融合探测 粗关联波门 改进YOLOv7-tiny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决模糊化的分布式融合探测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博帆 王睿 +1 位作者 王刚 郭相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探测器在目标探测中由于受噪声及杂波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判决模糊化的分布式融合探测算法。该算法将局部探测器的局部判决模糊化后送至融合中心,融合中心将模糊化后的全局判决去模糊后与门限比较,得到全局判决。... 针对探测器在目标探测中由于受噪声及杂波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判决模糊化的分布式融合探测算法。该算法将局部探测器的局部判决模糊化后送至融合中心,融合中心将模糊化后的全局判决去模糊后与门限比较,得到全局判决。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还是一般信噪比条件下,该融合算法都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探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 模糊化 融合探测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 SAR辐射的星机协同融合探测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昊 陈峰峰 张广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6-50,共5页
为提高机载平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辐射、多个机载平台接收的多基雷达协同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机载射频隐身、生存能力强等优势。分析了星机协同的作战优势,可获取目标RC... 为提高机载平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辐射、多个机载平台接收的多基雷达协同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机载射频隐身、生存能力强等优势。分析了星机协同的作战优势,可获取目标RCS空间闪烁增益、双基RCS增益以及融合增益。分析了星机双基协同探测威力与多基融合探测威力,可提高隐身目标探测距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隐身目标 隐蔽探测 融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浅埋物的声-振智能探测
4
作者 王驰 曹鹏 +2 位作者 黄庆 王超 盛才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1-669,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柔性浅埋物的声-振智能探测方法,将声波激励、激光散斑干涉测振和目标检测算法有机结合,用以柔性浅埋物的大范围快速探测。在论述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柔性浅埋物的智能探测网络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柔性浅埋物的声-振智能探测方法,将声波激励、激光散斑干涉测振和目标检测算法有机结合,用以柔性浅埋物的大范围快速探测。在论述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柔性浅埋物的智能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搭建声-光融合智能探测系统,构建不同柔性浅埋物的激光散斑干涉条纹图数据集;最后,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该算法用于干涉条纹图识别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柔性浅埋物智能探测网络模型的精确率为98.39%,召回率为84.72%,平均识别精度为99.66%。该声-振智能探测方法可以在给定实验环境下对多种柔性浅埋物的激光散斑干涉条纹图进行智能识别,适用于浅层地下柔性掩埋物的大面积快速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融合探测 柔性浅埋物 YOLOv5 声-地震耦合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退钻过程检测的矿井下钻杆计数方法研究
5
作者 胡玮 王满利 +2 位作者 张长森 田子建 张善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97-707,共11页
针对现有的矿井下钻杆计数方法存在误检率较高、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一种特征编码式计数方法,其主要通过对钻机退钻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统计实际打入的钻杆数量,可以有效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由于矿井下的环境十分复杂,由... 针对现有的矿井下钻杆计数方法存在误检率较高、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一种特征编码式计数方法,其主要通过对钻机退钻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统计实际打入的钻杆数量,可以有效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由于矿井下的环境十分复杂,由视频监控获取到的图像易受噪声、灯光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特征提取困难和识别率低等问题。并且,这些算法模型复杂度高且计算量大,不利于在边缘端进行部署。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改进的钻机退钻过程检测算法,称为YOLOv8n–SDM。首先,设计新的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降低矿井下复杂背景对退钻检测的干扰;然后,提出具有2种变换结构的特征聚合模块,替换原模型中的C2f模块,其在获取丰富的特征信息的同时有效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与计算量;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模型对不规则特征的辨识能力,设计了一种多尺度融合探测头来提高模型对钻机等目标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8n–SDM算法和原YOLOv8n算法相比,精度、召回率、mAP@0.5以及mAP@0.5–0.95值分别提升了2.7%、2.6%、2.2%以及1%,模型参数量、占用存储空间和GFLOPs值分别降低了32.2%、30.2%和31.7%。相较主流算法能够在复杂的矿井场景下实现更精准的钻机退钻过程检测,满足实际部署和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计数 钻机退钻过程检测 YOLOv8n 特征聚合模块 多尺度融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水深光学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6
作者 马毅 张杰 +2 位作者 张靖宇 张震 王锦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1-351,共21页
通过分析1978年至今水深光学遥感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从被动光学遥感、主动光学遥感、遥感融合探测三个方面,对光学遥感浅海水深反演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对比分析了水深反演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展望了浅海水... 通过分析1978年至今水深光学遥感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从被动光学遥感、主动光学遥感、遥感融合探测三个方面,对光学遥感浅海水深反演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对比分析了水深反演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展望了浅海水深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得到:主动光学遥感的水深探测精度最高,在0~15m浅海水深段,激光雷达遥感探测误差在厘米级,但仅限于机载平台;遥感融合探测方法精度次之,水深反演精度一般可比单源单时相提高10多个百分点;被动光学遥感中的高光谱水深反演精度一般要高于多光谱,平均相对误差可低至15%。被动光学遥感水深反演精度相对较低,但是数据源丰富、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水深反演模型较丰富,是目前浅海水深遥感反演的主要方法。主动光学遥感由于机动性强、测深精度较高,逐步成为应用和研究的热点,但是受空管以及飞机平台的航程限制,个别敏感区域飞机也不能到达。水深遥感融合探测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遥感影像资源,有效地挖掘多源、多时相信息,有助于提高水深遥感反演精度,但是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时会存在空间尺度问题,多时相反演融合中也会有底质及水下地形变化等因素对水深反演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水深 被动光学遥感 主动光学遥感 水深遥感融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威胁联网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符小卫 李金亮 高晓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4-909,共6页
在无人机航路规划中,为了对防空威胁联网进行实时有效评估,从防空指挥控制网络的信息交互结构出发,通过分析防空网信息传输延迟、网络可靠性和节点连接度,建立了防空威胁单元间的联通度模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威胁联网的目标指... 在无人机航路规划中,为了对防空威胁联网进行实时有效评估,从防空指挥控制网络的信息交互结构出发,通过分析防空网信息传输延迟、网络可靠性和节点连接度,建立了防空威胁单元间的联通度模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威胁联网的目标指示概率模型,并结合雷达组网原理给出了威胁单元的探测信息融合模型。结合网络化火控技术的协同攻击和多次拦截技术,改进了防空威胁网的毁伤概率模型,建立了基于威胁代价的威胁联网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威胁联网模型下的无人机航路规划仿真,说明了威胁联网模型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威胁联网 雷达组网 探测信息融合 C2组织信息交互延迟 网络化火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ources information fusion algorithm in airborne detection systems 被引量:19
8
作者 Yang Yan Jing Zhanrong Gao Tan Wang Huil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171-176,共6页
To aim at the multimode character of the data from the airplane detecting system, the paper combines Dempster- Shafer evidence theory and subjective Bayesian algorithm and makes to propose a mixed structure multimode ... To aim at the multimode character of the data from the airplane detecting system, the paper combines Dempster- Shafer evidence theory and subjective Bayesian algorithm and makes to propose a mixed structure multimode data fusion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adopts a prorated algorithm relate to the incertitude evaluation to convert the probability evaluation into the precognition probability in an identity frame, and ensures the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 to the mixed system. To guarantee real time fusion, a combination of time domain fusion and space domain fusion is established, this not only assure the fusion of data chain in different time of the same sensor, but also the data fusion from different sensor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platforms and the data fusion among different modes.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are approved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fusion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Subjective Bayesian algorithm Airplane detect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