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立体定向融合影像技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的定位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国光
F Cardinale
+1 位作者
M Cossu
G Lo Russo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并设计术前深部电极放置部位和手术方案。结果17例患者获得了清晰的立体脑血管造影与MRI图像,涉及手术部位包括额叶8例、顶叶6例、颞叶2例和枕叶1例。手术完整切除动静脉畸形。术后随访1年,8例未见癫痫发作。结论该技术可以保证术前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术中判断脑沟回和功能区,避免损伤皮质功能区和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定位作用
融合影像技术
治疗
立体脑血管造影
立体定向系统
脑功能区
MRI成像
MRI图像
影像
融合
定向结合
脑内病变
手术方案
放置部位
深部电极
手术部位
完整切除
术后随访
癫痫发作
定位病灶
致痫灶
血管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磁导航辅助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技术探索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涛
高大志
+4 位作者
许潭潭
史东宏
刘丽
陈佳海
许健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对比IQQA-Guide智能穿刺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与同期的传统PTB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优劣,为进一步拓展电磁导航辅助PTBD的临床研究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56例因恶性梗阻性...
目的对比IQQA-Guide智能穿刺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与同期的传统PTB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优劣,为进一步拓展电磁导航辅助PTBD的临床研究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56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于东部战区总医院介入治疗科行PTBD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穿刺胆管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电磁导航组(n=20)、传统透视组(n=3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规划穿刺胆管分级及直径、术中穿刺胆管次数、术中透视时间、术中辐射剂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改变。结果电磁导航组穿刺的胆管直径小于透视组(P<0.01)。术中电磁导航组在穿刺胆管针数、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明显优于透视组(P<0.01)。电磁导航组及透视组PTBD的术后TBIL、AL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电磁导航组HB术后变化值较透视组小(P<0.01)。电磁导航组术后3天的CRP、CRP术后变化值低于透视组(P<0.05)。透视组术后HB较术前降低,术后3天CRP较术前升高(P<0.01)。电磁导航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透视组(P<0.05)。结论经电磁导航辅助PTBD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能有效提高胆管穿刺成功率,减少透视时间及术中辐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电磁导航
影像
融合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结构性与功能性“失连接”
被引量:
1
3
作者
QING YE
柏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7期751-752,共2页
1文章概要应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ubcortical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SVCI)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1文章概要应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ubcortical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SVCI)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MRI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环路
功能性
脑结构
影像
融合
技术
DTI
结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体定向融合影像技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的定位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国光
F Cardinale
M Cossu
G Lo Russo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Centrodell' Epilepssia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98-302,共5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意大利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20032004年度
文摘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并设计术前深部电极放置部位和手术方案。结果17例患者获得了清晰的立体脑血管造影与MRI图像,涉及手术部位包括额叶8例、顶叶6例、颞叶2例和枕叶1例。手术完整切除动静脉畸形。术后随访1年,8例未见癫痫发作。结论该技术可以保证术前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术中判断脑沟回和功能区,避免损伤皮质功能区和血管。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定位作用
融合影像技术
治疗
立体脑血管造影
立体定向系统
脑功能区
MRI成像
MRI图像
影像
融合
定向结合
脑内病变
手术方案
放置部位
深部电极
手术部位
完整切除
术后随访
癫痫发作
定位病灶
致痫灶
血管图
Keywords
Stereotactic techniques
Cerebral ang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Epileps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磁导航辅助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技术探索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涛
高大志
许潭潭
史东宏
刘丽
陈佳海
许健
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介入治疗科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肿瘤科
出处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3-508,共6页
文摘
目的对比IQQA-Guide智能穿刺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与同期的传统PTB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优劣,为进一步拓展电磁导航辅助PTBD的临床研究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56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于东部战区总医院介入治疗科行PTBD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穿刺胆管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电磁导航组(n=20)、传统透视组(n=3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规划穿刺胆管分级及直径、术中穿刺胆管次数、术中透视时间、术中辐射剂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改变。结果电磁导航组穿刺的胆管直径小于透视组(P<0.01)。术中电磁导航组在穿刺胆管针数、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明显优于透视组(P<0.01)。电磁导航组及透视组PTBD的术后TBIL、AL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电磁导航组HB术后变化值较透视组小(P<0.01)。电磁导航组术后3天的CRP、CRP术后变化值低于透视组(P<0.05)。透视组术后HB较术前降低,术后3天CRP较术前升高(P<0.01)。电磁导航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透视组(P<0.05)。结论经电磁导航辅助PTBD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能有效提高胆管穿刺成功率,减少透视时间及术中辐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电磁导航
影像
融合
技术
Keywords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percutaneous hepatocentesis biliary drainage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结构性与功能性“失连接”
被引量:
1
3
作者
QING YE
柏峰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不详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7期751-752,共2页
文摘
1文章概要应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ubcortical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SVCI)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关键词
认知障碍
MRI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环路
功能性
脑结构
影像
融合
技术
DTI
结构性
分类号
R749.1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立体定向融合影像技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的定位作用
赵国光
F Cardinale
M Cossu
G Lo Russo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电磁导航辅助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技术探索
杨涛
高大志
许潭潭
史东宏
刘丽
陈佳海
许健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结构性与功能性“失连接”
QING YE
柏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