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贾明 胡波飞 +3 位作者 徐晓军 徐卫群 张晶樱 汤永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初诊的ALL患儿83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E2A-P BX1阳性患儿4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 目的:探讨儿童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初诊的ALL患儿83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E2A-P BX1阳性患儿4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男26例,女22例,发病年龄9个月-13岁。初诊低危、中危及高危分别为2例(4.2%)、32例(66.7%)和14例(29.1%)。初诊外周血白细胞数<50×10^(9)/L者25例(53.2%),(50-100)×10^(9)/L者11例(23.4%),≥100×10^(9)/L者11例(23.4%)。免疫表型主要是以common-B ALL为主(44例,占91.7%)。48例E2A-PBX1阳性患儿未检测到BCR-ABL1、MLL-AF4、TEL-AML1等其他白血病融合基因。所有患儿均接受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方案治疗,其中,泼尼松反应不良者5例(10.4%)。48例患儿在诱导治疗结束后均获得完全缓解。至随访截止时间(2023年4月30日),共5例患儿出现复发,其中中危1例、高危4例,高危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均P<0.05);绝大多数复发患儿初诊白细胞数较高,其中4例≥100×10^(9)/L,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100×10^(9)/L组(P<0.01)。本组共有4例患儿死亡,其中因白血病复发导致死亡的患儿有3例。48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10年无事件生存率及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4.8%、91.7%±4.0%。结论:在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中,初诊白细胞计数高及危险度分层较高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复发,复发是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建议此类患儿接受更高强度的化疗或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A-PBX1融合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杆菌DC-2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融合蛋白在E.coli中的表达 被引量:21
2
作者 彭勇 黄庆 张义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纳豆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 ,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溶栓药物 .从中国豆豉中分离的具有较强纤溶活性的枯草杆菌DC 2中提取总DNA ,根据纳豆激酶 (N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法扩增NK基因 .序列分析表明 ,NK基因成熟肽编码区含有 82 5bp ... 纳豆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 ,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溶栓药物 .从中国豆豉中分离的具有较强纤溶活性的枯草杆菌DC 2中提取总DNA ,根据纳豆激酶 (N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法扩增NK基因 .序列分析表明 ,NK基因成熟肽编码区含有 82 5bp ,编码 2 75个氨基酸残基 ,与文献报道的序列分别有 93 4 %和 94 5 %同源性 .将NK基因插入载体pGEX 4T1构建表达质粒pGEX NK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后 ,经 1mmol LIPTG诱导 4h ,发现大量NK融合蛋白表达 ,并形成包涵体 .SDS PAGE分析表明 ,NK融合蛋白作为包涵体的分子量为 5 3kD .凝胶自动扫描结果显示 ,NK融合蛋白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2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DC-2 纳豆激酶基因 融合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与肿瘤 被引量:9
3
作者 周立艳(综述) 邱梅清(综述) +1 位作者 贾勇圣(审阅) 佟仲生(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5-738,共4页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是作用于线粒体外膜的一种增殖抑制基因,在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fn-2在细胞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增殖及凋亡等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肿...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是作用于线粒体外膜的一种增殖抑制基因,在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fn-2在细胞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增殖及凋亡等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肿瘤发生与细胞过度增殖及凋亡不足等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Mfn-2通过多条通路参与多种肿瘤传代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其表达异常或功能缺失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Mfn-2在许多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且表达情况与肿瘤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可能是新的抑癌基因;同时,Mfn-2过表达与喜树碱、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等化疗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提示具有成为化疗增敏靶点的潜力。本文就Mfn-2的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治疗学意义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基因-2 肿瘤 信号通路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融合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闫若潜 吴志明 +3 位作者 张志凌 盛敏 刘光辉 赵明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猪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作者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linker)(G4S)3将猪α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alpha,PoIFN-α)与猪白细胞介素2(Porcine interleuk...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猪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作者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linker)(G4S)3将猪α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alpha,PoIFN-α)与猪白细胞介素2(Porcine interleukin-2,PoIL-2)成熟肽基因连接,构建成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将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亚克隆入pQE-30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尿素变性、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PoIFN-α-linker-PoIL-2)进行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中的PoIFN-α在不同细胞系上对不同病毒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MTT法和PoIL-2 ELISA试验方法检测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中PoIL-2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并克隆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嵌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7 ku,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在96%以上。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在细胞上具有与单一rPoIFN-α蛋白相近的抑制病毒增殖活性,其中在PK-15细胞上抗VSV的活性单位为1.891×104I U.mL-1,在Marc-145细胞上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的活性单位为905 U.mL-1;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具有与单一rPoIL-2蛋白对照相近的生物学活性,可明显促进CTLL-2细胞的增殖,并可与抗Po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表明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具有rPoIFN-α和rPoIL-2蛋白双重的生物学活性,为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的开发以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猪白细胞介素2 重叠延伸PCR 嵌合基因 融合表达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F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红梅 白雪帆 +4 位作者 黄长形 洪沙 王平忠 韦三华 王九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2-14,17,共4页
目的 :构建含人IL 2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IL 2 /Fc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疫苗的研究。 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 (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 2 /Fc,回... 目的 :构建含人IL 2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IL 2 /Fc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疫苗的研究。 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 (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 2 /Fc,回收后克隆到中间 pGEM TEasyTA克隆载体 ,得到合适的酶切位点后 ,用双粘端连接法转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 ,得到真核重组载体 pcDNA 3.1IL 2 /Fc。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SP2 / 0细胞。 结果 :对重组载体进行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 ,证明连接正确 ;经ELISA检测证实 ,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外分泌表达插入的外源性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 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cDNA 3.1IL 2 /Fc ,并在SP2 / 0细胞中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Fc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真核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钟丹丹 高美华 +1 位作者 李伟伟 张蓓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CD59和CD2都是重要的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子,参与T细胞信号转导。文中构建CD59和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系统,探讨CD59向T细胞传递信号的机制及CD59与CD2的相互作用。方法在CD59基因和CD2基因间加入一段柔性链接头(linker)基因序列,构建C... 目的 CD59和CD2都是重要的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子,参与T细胞信号转导。文中构建CD59和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系统,探讨CD59向T细胞传递信号的机制及CD59与CD2的相互作用。方法在CD59基因和CD2基因间加入一段柔性链接头(linker)基因序列,构建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系统。利用RT-PCR法从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总RNA中扩增CD59和CD2基因,分别构建CD59-T和CD2-T重组克隆载体,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与pIRES质粒进行重组,构建pIRES-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系统。结果测序证实CD59和CD2基因扩增成功;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表明携带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构建CD59-linker-CD2真核表达系统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CD59与CD2并进一步探讨其在T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9基因 CD2基因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产气荚膜梭菌α、β_1、β_2毒素基因融合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崇波 陈向东 +2 位作者 许崇利 逄越 高凤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为了构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α-β1-β2融合蛋白,利用PCR技术,从含C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质粒pETXA1中扩增出0.95 kbα毒素基因,将其连接到经NcoⅠ单酶切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的含1.65 kbβ1-β2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ETXB1B2上,... 为了构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α-β1-β2融合蛋白,利用PCR技术,从含C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质粒pETXA1中扩增出0.95 kbα毒素基因,将其连接到经NcoⅠ单酶切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的含1.65 kbβ1-β2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ETXB1B2上,构建含2.6 kbα-β1-β2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重组菌株BL21(DE3)(pETXAB1B2).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XAB1B2含有α-β1-β2融合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经ELISA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α-β1-β2融合蛋白能够被α、β1和β2毒素抗体识别.表达优化结果表明,以IPTG为诱导剂诱导α-β1-β2融合基因表达的优化条件是:培养基pH 7.5,培养温度37℃,IPTG浓度0.4 mmol?L-1,菌体生长密度OD600达到1.0时加入IPTG,诱导时间5 h,此时α-β1-β2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1.2%.免疫试验结果表明,α-β1-β2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以抵抗1MLD(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C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株C59-44毒素攻击,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仔猪红痢基因工程亚单位苗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基因 β1毒素基因 β2毒素基因 融合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2/GM-CSF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树其 林来兴妹 +3 位作者 方向东 高基民 王小宁 刘新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3-85,共3页
通过PCR技术,对人IL2和GMCSF基因分别改构,克隆了通过Pro(CCC)连接臂相连的IL2/GMCSF融合基因。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后,将上述融合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LY4,为表达具有IL2,... 通过PCR技术,对人IL2和GMCSF基因分别改构,克隆了通过Pro(CCC)连接臂相连的IL2/GMCSF融合基因。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后,将上述融合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LY4,为表达具有IL2,GMCSF双功能活性的新型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GM-CSF 融合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P2基因的克隆、融合表达及分离纯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鑫 张小平 +3 位作者 王绍峰 焦明 闫新颖 付学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1-893,共3页
SPAP2,a transmembrane protein,is an Ig family receptor containing both ITIMs(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s) and ITAMs(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The extracellular portion of SPA... SPAP2,a transmembrane protein,is an Ig family receptor containing both ITIMs(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s) and ITAMs(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The extracellular portion of SPAP2 contains six 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s and its intracellular segment has two ITAMs and two ITIMs.Sequence alignment with the genomic database reveals that the SPAP2 gene contains 16 exons and is localized at chromosome 1q21.SPAP2 is consisted of 734 amino acids,and the intercellular portion of SPAP2 contains 137 amino acids. Tyrosine-phosphorylated SPAP2 is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SH2 domain-containing tyrosine kinases and SH2 domain-containing tyrosine phosphatases,which lead to the initiation of signal transduction.SPAP2CT gene was amplified by PCR with SPAP2 full-length DNA as the template and cloned to the pBluescript Ⅱ KS vector.pGex-2T-SPAP2CT,the expression vector of dissoluble fusion protein,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E.coli of DE3-plysS.The fusion protein GST-SPAP2CT was expressed efficiently and purified by FFQ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GSH affinity chromatography.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e have constructed steady expression vector pGex-2T-SPAP2CT, which was expressed in E.coli.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dissoluble fusion protein is 46 000,the productivity of GST-SPAP2CT protein is 10% and the purity is over 90% after the pu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P2基因 克隆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preS2S-rhGM-CSF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晓兰 邓健康 +1 位作者 朱道银 唐恩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 :研究GM CSF和preS2对乙肝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PCR方法 ,扩增HBVpreS2 +S基因约 84 6bp的片段和rhGM CSF(包括甘氨酸接头 )基因 4 5 0bp的片段。通过T A克隆技术和基因定向克隆 ,构建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目的 :研究GM CSF和preS2对乙肝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PCR方法 ,扩增HBVpreS2 +S基因约 84 6bp的片段和rhGM CSF(包括甘氨酸接头 )基因 4 5 0bp的片段。通过T A克隆技术和基因定向克隆 ,构建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S2S rhGM CSF ,并在HepG2细胞中表达。结果 :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 ,融合基因表达质粒HB VpreS2S rhGM CSF成功地构建。将其转染HepG2细胞后 ,目的基因的转录通过RT PCR得到证实 ,而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抗 HBs、抗 preS2和抗 GM CSF单克隆抗体 (mAb)均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 S2S rhGM CSF的成功构建并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PRES2 GM-CSF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单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思国 涂长春 +3 位作者 余兴龙 张茂林 刘伯华 吴健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0-535,共6页
利用基因搭桥技术,在KlenowDNA聚合酶作用下,分别合成猪瘟病毒E2蛋白的3个抗原表位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3X进行连接、转化和筛选鉴定,构建了3个重组质粒pGEX-C、pGEX-D和pGEX-E。在IPTG的诱导下,实现了可溶性蛋白的融合表达(GST-C... 利用基因搭桥技术,在KlenowDNA聚合酶作用下,分别合成猪瘟病毒E2蛋白的3个抗原表位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3X进行连接、转化和筛选鉴定,构建了3个重组质粒pGEX-C、pGEX-D和pGEX-E。在IPTG的诱导下,实现了可溶性蛋白的融合表达(GST-C、GST-D、GST-E),以GST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E抗原表位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GST-E具有免疫学活性,而C和D的抗原表位基因虽然都表达了融合蛋白GST-C和GST-D,但未检测到免疫学活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融合蛋白GST-E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功能,为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抗原表位 基因表达 融合表达 免疫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2/IFNα2b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靶向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贺平 汤钊猷 +1 位作者 刘彬彬 叶胜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36-641,共6页
根据细胞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 D N A 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人 I L2 与 I F Nα融合基因,并用肝癌组织特异的 A F P增强子/ A L B启动子调控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靶向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克隆的 E ... 根据细胞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 D N A 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人 I L2 与 I F Nα融合基因,并用肝癌组织特异的 A F P增强子/ A L B启动子调控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靶向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克隆的 E A F P P A L B联合转录调控序列能调控细胞因子基因在 A F P阳性人肝癌细胞中靶向表达, I L2/ I F Nα2b 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感染肝癌细胞的 A F 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实验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 I L2 和 I F N 两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这可能为肝癌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 融合基因 AFP增强子 肝癌 血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点、早期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超 李志刚 +1 位作者 赵玮 吴敏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69-573,共5页
为了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诊的e2a-pbx1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患儿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45例患儿初诊e2a-pbx1表达水平和23例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为了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诊的e2a-pbx1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患儿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45例患儿初诊e2a-pbx1表达水平和23例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分析初诊e2a-pbx1表达水平、MRD水平与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比较MRD阳性与阴性患儿初诊e2a-pbx1表达水平及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表明:初诊时e2a-pbx1表达水平与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23例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MRD水平与初诊时各临床特点及e2a-pbx1表达水平均缺乏相关性。MRD阳性组初诊时e2a-pbx1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而患儿年龄显著低于阴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25×109/L的患儿,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25×109/L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25×109/L组。结论:初诊时e2a-pbx1表达水平可以提示患儿初诊时的肿瘤负荷。MRD阳性患儿初诊时e2a-pbx1表达水平高,年龄小。初诊肿瘤负荷高的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2a-pbx1融合基因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莉萍 舒博 +2 位作者 牛越 房新志 岳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中,女性5例,男性...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中,女性5例,男性2例,年龄8~32岁。肿瘤最大直径3.1~8.1 cm。7例中6例大体标本切面为灰黄色或黄褐色,部分伴有坏死和出血,1例为囊性且囊壁厚而粗糙。镜下均可见透明细胞腺泡状、片状、乳头状结构伴较多钙化结节。免疫表型:TFE3、CD10均弥漫强表达,部分病例表达CK(AE1/AE3)、EMA、vimentin,Ki-67增殖指数5%~10%,CK7和CD117均阴性。7例均行肾癌根治术,术后1例化疗,2例行生物靶向治疗。术后2例复发,3例随访12~40个月,未见复发征象,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24个月及20个月失访。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TFE3,手术以治疗为主,预后较差,术后根据病理分期需行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 2易位 TFE3 基因融合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学美 徐明 +3 位作者 刘华 李惠民 李云涛 何争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68-372,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检测滤泡性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以SYBR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0例患者外周血和(或)骨髓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4例患者bcl-2/IgH融... 本研究目的是检测滤泡性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以SYBR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0例患者外周血和(或)骨髓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4例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bcl-2/IgH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的病例中,骨髓和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的相对拷贝数分别为4.23和2.73,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107),而治疗前后融合基因的相对拷贝数均数分别为3.61和2.69,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0),初诊及复发组的bcl-2/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p=0.008),在4例患者的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动态监测结果中,1例患者在临床复发前3个月bcl-2/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bcl-2/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疾病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初诊及复发患者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高,而缓解患者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低,治疗后融合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cl/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临床疾病进程有关,检测外周血是比较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IgH融合基因 淋巴瘤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及IL-2对其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鲜思美 张友 +7 位作者 李婷 杨倩 饶体宇 吴伯梅 包涛涛 闵德省 包细明 张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融合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将pVAX1-B2L-F1L、pVAX1-B2L-F1L+pVAX1-IL-2、pVAX1空载体、生理盐水对照组KM系小鼠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L-2、IFN-γ)、Th2型(IL-4、IL-6)细胞因子;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B2L-F1L重组质粒能够在MDBK细胞中表达;pVAX1-B2L-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及IL-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B2L-F1L组;该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IL-4、IL-6细胞因子水平与pVAX1-B2L-F1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联合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B2L-F1L组(p<0.05)。由此表明,pVAX1-B2L-F1L能够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联合pVAX1-IL-2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且能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本研究为Orf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fV B2L基因 F1L基因 IL-2 融合表达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菌OmpA与鸭IL-2融合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云航 刘佳丽 +3 位作者 王巍 李秋菊 张福君 马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6,共5页
以鸭疫里默氏菌吉林分离株JL-RA1OmpA基因(登录号HQ707077)和鸭DuIL-2成熟片段基因(登录号AY193713)为模板,分别设计带有linker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序列大小为1182bp的OmpA-linker基因和序列大小为381bp的linkerDuIL-2成熟蛋白基因... 以鸭疫里默氏菌吉林分离株JL-RA1OmpA基因(登录号HQ707077)和鸭DuIL-2成熟片段基因(登录号AY193713)为模板,分别设计带有linker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序列大小为1182bp的OmpA-linker基因和序列大小为381bp的linkerDuIL-2成熟蛋白基因。利用SOE-PCR技术,成功构建OmpA-DuIL-2融合基因,片段大小为1551bp。将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ET-OmpA-DuIL-2融合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得到分子量大小约为61 kDa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分析该融合基因同时具OmpA和DuIL-2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OmpA基因 DuIL-2基因 OmpA-DuIL-2融合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和猪链球菌2型mrp基因片段的融合表达及仔猪免疫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唐家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1,共4页
将含猪链球菌 2型mrp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融合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2 1,经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 ,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0 0 0左右的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 ,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 ,质量... 将含猪链球菌 2型mrp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融合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2 1,经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 ,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0 0 0左右的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 ,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 ,质量浓度为 4 2 μg·mL-1。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宿主菌BL 2 1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超声波破碎上清、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 35 2 4 6株和猪链球菌 2型HA 980 1株制备的二联灭活苗为免疫原 ,分别免疫 30头仔猪。初次免疫 1月后 ,以同样的剂量再次免疫 ,3周后以 5×LD50 的ATCC 35 2 4 6和HA 980 1强毒株进行攻击。结果 ,纯化融合蛋白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达 6 0 % ,BL 2 1上清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为 5 0 % ,全菌二联灭活菌苗的免疫保护率达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M基因 猪链球菌2型mrp基因 融合表达 仔猪 免疫试验 链球菌病 二联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BCL2/IGH与BCL6/IGH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玥潞 董丽丽 +8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薄剑 周敏航 曹婷婷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0-1373,共4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点都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PCR技术在DLBCL患者骨髓BCL2/IGH及BCL6/IGH等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80例初治D...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点都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PCR技术在DLBCL患者骨髓BCL2/IGH及BCL6/IGH等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80例初治DLBC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BCL2/IGH及BCL6/IGH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表明,80例患者骨髓标本中携带目的融合基因共12例,阳性率为15%;其中BCL2-IGH阳性患者为6例,BCL6-IGH阳性患者为6例。DLBCL患者携带不同的融合基因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结论:运用多重PCR方法对DLBCL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改善方法,使之对融合基因能做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这对于DLBCL患者的诊断、协助分期、预后评估、微小残留病变的估测,指导临床治疗DLBCL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多重PCR BCL2 IGH融合基因 BCL6 IGH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毛蛋白与绵羊白细胞介素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对实验动物的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克坚 陈立志 +4 位作者 刘晓颖 王克波 张洪涛 苗立光 徐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将转化节瘤拟杆菌 (D .nodosus)纤毛蛋白 (Pili)和绵羊白细胞介素 2 (oviIL2 )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工程菌BL_2 1,在含梭苄青霉素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表达 ,离心获得菌体沉淀物 ,裂解后配制成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用加佐剂和不加佐... 将转化节瘤拟杆菌 (D .nodosus)纤毛蛋白 (Pili)和绵羊白细胞介素 2 (oviIL2 )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工程菌BL_2 1,在含梭苄青霉素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表达 ,离心获得菌体沉淀物 ,裂解后配制成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用加佐剂和不加佐剂的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分别接种 2只健康家兔 ,2 1天后接种第 2次 ;定期采血 ,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试验兔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发现 ,加佐剂和不加佐剂的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兔 7天即可产生相应抗体 ,抗体在免疫血清中可维持 6个月以上。进一步试验将不加佐剂的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接种 3只健康绵羊 ,同样 2 1天后接种第 2次 ,定期采血 ,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试验绵羊的体液免疫反应。同时用Pili基因工程疫苗接种 2只绵羊作对照。结果 3只绵羊接种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后 ,分别于 7天和 14天产生相应的抗体 ,而接种Pili基因工程疫苗的绵羊于 2 8天产生相应的抗体 ;被免疫绵羊血清中的抗体可维持 6个月以上。用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兔和绵羊的免疫试验表明 ,Pili_oviIL2融合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蛋白 绵羊IL2 基因工程疫苗 佐剂 体液免疫应答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