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T-SSX融合基因亚型与滑膜肉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燕 孙保存 +2 位作者 赵秀兰 王健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48-751,共4页
目的:SYT-SSX融合基因是滑膜肉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影响滑膜肉瘤的发生发展,但作用机制不详。本研究通过分析SYT-SSX融合基因亚型与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探讨SYT-SSX对滑膜肉瘤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141例SYT-SSX融合基因阳... 目的:SYT-SSX融合基因是滑膜肉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影响滑膜肉瘤的发生发展,但作用机制不详。本研究通过分析SYT-SSX融合基因亚型与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探讨SYT-SSX对滑膜肉瘤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141例SYT-SSX融合基因阳性的滑膜肉瘤,进行核分裂计数,通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Ki-6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TUNEL染色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并结合Bcl-2和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最后,分析SYT-SSX亚型与核分裂数、Ki-67 LI、AT及Bcl-2、Bax表达的关系。结果:SYT-SSX1和SYT-SSX2阳性滑膜肉瘤分别为50例和91例;SYT-SSX1型和SYT-SSX2型滑膜肉瘤的核分裂数分别为(15.58±9.18)/10HPF和(11.02±8.78)/10HPF,前者显著高于后者(t=2.902,P=0.004);并且,SYT-SSX1型和SYT-SSX2型滑膜肉瘤的Ki-67 LI分别为(25.26±12.78)%和(19.77±11.4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t=2.615,p=0.010)。另外,SYT-SSX1与SYT-SSX2型滑膜肉瘤的AI分别为(1.66±1.84)%和(1.65±2.2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0.022,P=0.982);不同SYT-SSX亚型病例的Bcl-2和Bax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别(分别P=0.156,P=0.321)。结论: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可能影响滑膜肉瘤肿瘤细胞的增殖,SYT-SSX1型病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强;但是,SYT-SSX1与SYT-SSX2可能在调节细胞凋亡方面的能力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融合基因syt—ssx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表达与滑膜肉瘤融合基因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文娟 孙燕 +2 位作者 王巍 韩春荣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SYT-SSX融合基因不同亚型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情况,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不同融合基因类型在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cDK4、p21WAF1/CIP1、p27等表达上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探索融合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 目的:研究SYT-SSX融合基因不同亚型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情况,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不同融合基因类型在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cDK4、p21WAF1/CIP1、p27等表达上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探索融合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4年4月~2005年8月收治的滑膜肉瘤患者中SYT-SSX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的病例54例,提取石蜡包埋组织中的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YT-SSX亚型的表达,制作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类型融合基因CvclinD1、CDK4、p21WAF1/CIP1、p27的表达情况,比较这些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分别在SYT-SSX1和SYT-SSX2阳性病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54例滑膜肉瘤患者中SYT-SSX1型患者22例(40.74%),SYT-SSX2型患者32例(59.26%),SYT-SSX1与SYT-SSX2阳性滑膜肉瘤中,CyclinD1,CDK4,p21WAF1/CIP1和p2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X1型滑膜肉瘤患者与SYT-SSX2型患者相比,肿瘤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SSX1型的融合基因表达更多的CyclinD1/CDK4,而表达较少的抑制肿瘤的CDI家族p21 WAF1/CIP1、p27,提示可能是因为SSX1促发了某种转录机制使得细胞较SSX2型更易进入细胞周期而获得恶性表型,同时促使肿瘤细胞逃避细胞增殖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融合基因 syt—ssx syt—ssx1 syt—ssx2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囊性滑膜肉瘤(单向型)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洁 张立东 +3 位作者 孙雅静 刘敏 刘可欣 姜忠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9-380,共2页
患者男性,24岁。主因“胸闷气短5 h”于2019年7月13日入院,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气胸,经保守治疗,患者肺复张良好,拔除胸管后出院。2019年10月17日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活动时加重,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无发热、咯血、胸痛及... 患者男性,24岁。主因“胸闷气短5 h”于2019年7月13日入院,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气胸,经保守治疗,患者肺复张良好,拔除胸管后出院。2019年10月17日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活动时加重,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无发热、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CT示:左侧胸腔前部见气体密度影,左肺组织压缩60%,左肺见斑片影,边缘模糊,提示左侧气胸,左侧肺大泡,左肺压缩>50%(图1),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囊性滑膜肉瘤 病理学 融合基因syt/ssx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