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融合地图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定位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伟杰 张希 +2 位作者 朱旺旺 赵柏暄 陈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2,共4页
针对环境变更对自动驾驶激光雷达(LiDAR)定位产生不可预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地图的LiDAR定位方法。在线定位中,根据里程计的结果将激光点云融入到离线地图中,使用融合后的地图有效地解决在线定位跳变。定位过程中,根据位姿滑... 针对环境变更对自动驾驶激光雷达(LiDAR)定位产生不可预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地图的LiDAR定位方法。在线定位中,根据里程计的结果将激光点云融入到离线地图中,使用融合后的地图有效地解决在线定位跳变。定位过程中,根据位姿滑窗维护和离线地图格式一致的在线地图,通过求解在线地图和离线地图间的差异度,自动识别环境更新区域,协助离线地图更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变更导致的定位跳变,在环境出现变更时,可以及时地识别出环境的更新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定位 里程计 融合地图 环境变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信号与遥感地图融合的深度学习低慢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梅国 林升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3,共12页
雷达复杂环境低慢小目标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利用深度学习以及数据特征融合等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在雷达地图融合检测网络(Radar Map fusion Detection Network,RMDN)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主要优化方向为将雷... 雷达复杂环境低慢小目标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利用深度学习以及数据特征融合等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在雷达地图融合检测网络(Radar Map fusion Detection Network,RMDN)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主要优化方向为将雷达与地图信息在检测过程中进行重要性程度区分,具体优化内容为减少地图特征提取模块的网络深度,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让神经网络自主学习雷达信息与地图信息特征的权重,使神经网能够更好地利用地图信息对雷达目标进行辅助检测。在此优化基础上,本文重新设计出了雷达地图融合检测网络RMDN-V2。算法的主要思想为利用卫星遥感地图来提供背景环境信息,作为雷达信号检测的辅助,通过将目标背景中的特征信息融入检测决策中,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减少对强杂波和移动物体的干扰敏感性,改善目标检测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最后的无人机雷达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做的针对性优化是有效的,RMDN-V2的检测性能优于原始的RMDN,同时本文算法检测性能远超传统的雷达检测算法,同时也优于目前主流的一些深度学习雷达目标检测算法。本文为解决当下低慢小目标检测的难题提出了新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雷达信号和遥感地图融合 低慢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机器人栅格地图融合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昕 宋锐 +1 位作者 郭睿 李贻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融合各机器人独自创建的环境地图,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环境探索效率的关键.研究了在没有公共参考坐标系及机器人相对位置信息未知情况下的栅格地图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栅格地图融合方法... 融合各机器人独自创建的环境地图,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环境探索效率的关键.研究了在没有公共参考坐标系及机器人相对位置信息未知情况下的栅格地图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栅格地图融合方法,该算法把反映两个栅格地图重叠区域相异程度的优化函数作为抗原,每个可能的平移、旋转平面转换对应一个抗体.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可以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搜索到两个栅格地图的最佳重叠区域,实现地图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地图融合 免疫自适应遗传算法 栅格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的多机器人SLAM地图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桐 尚光涛 高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49-1458,共10页
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完成地图构建和定位任务的关键技术。针对多机器人SLAM中的地图融合问题,提出一种启发式的搜索方法引导局部地图的重复区域进行地图融合。每... 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完成地图构建和定位任务的关键技术。针对多机器人SLAM中的地图融合问题,提出一种启发式的搜索方法引导局部地图的重复区域进行地图融合。每个机器人可以在不了解其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建立局部地图,并将局部地图信息发送至同一工作站中,以局部地图的相似性为判断指标融合得到最优的全局地图。在机器人实物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多机器人SLAM的地图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SLAM 启发式 局部地图 相似性 地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的地图融合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树军 杨磊 +1 位作者 白昕晖 李忠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45-1350,共6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地图实时融合问题.在本文中提出一种混合的SLAM算法(HybridSLAM)算法,可以同时观测和更新多个路标,并根据FastSLAM2.0思想利用选取的最准确的路标观测值来修正机器人位姿.然后,在改进H...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地图实时融合问题.在本文中提出一种混合的SLAM算法(HybridSLAM)算法,可以同时观测和更新多个路标,并根据FastSLAM2.0思想利用选取的最准确的路标观测值来修正机器人位姿.然后,在改进HybridSLAM算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机器人HybridSLAM算法(MR–IHybridSLAM).每个机器人在不同初始位置运行IHybridSLAM算法构建子地图,并将子地图信息实时发送到同一工作站中.根据卡尔曼滤波(KF)原理将每个机器人构建的子地图融合成全局地图.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构建多机器人融合的特征地图并与单一机器人快速的SLAM算法(FastSLAM)和HybridSLAM算法构建的地图进行误差对比,进一步来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卡尔曼滤波 地图融合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自定义坐标系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库及地图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叶建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4,共5页
提出一种使用ArcGIS自定义坐标系实现地方独立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自动转换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结合ArcMap的动态投影特性,实现基于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基础地理数据与其他坐标系下的地理数据的数据集成或地图融合。
关键词 ARCGIS 自定义坐标系 动态投影 地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PROSAC和改进ORB的多机器人SLAM地图融合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伍一维 左韬 +1 位作者 张劲波 胡新宇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7期766-772,共7页
针对传统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特征点误匹配以及多机器人协作中的地图融合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结合KNN-PROSAC和改进快速定向二进制描述(ORB)的多机器人SLAM地图融合算法,通过提取栅格地图的ORB特征,计算最优匹配点及最优匹配集对... 针对传统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特征点误匹配以及多机器人协作中的地图融合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结合KNN-PROSAC和改进快速定向二进制描述(ORB)的多机器人SLAM地图融合算法,通过提取栅格地图的ORB特征,计算最优匹配点及最优匹配集对应的单应矩阵,运用偏仿射变换矩阵求得转换关系从而实现地图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在有效提高特征匹配正确率的同时保证地图融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定向二进制描述(ORB) 误匹配 地图融合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 SLAM的三维点云地图融合算法
8
作者 陈彦江 王燕波 +2 位作者 林俊钦 陈志鸿 王尧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3,共7页
针对地图融合算法初始化状态设定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判断地图重叠区域,同时提供最近点迭代(Int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初始变换矩阵的算法。在RGB-D SLAM建图的基础上,通过特征点匹配和对极约束寻找地图重叠区域,并计算地图之... 针对地图融合算法初始化状态设定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判断地图重叠区域,同时提供最近点迭代(Int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初始变换矩阵的算法。在RGB-D SLAM建图的基础上,通过特征点匹配和对极约束寻找地图重叠区域,并计算地图之间的初始变换矩阵,经过ICP算法迭代后得到地图之间的精确变换矩阵。为了验证算法精度和实际效果,在公开数据集和实际环境中分别运行该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拥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融合 多机器人 RGB-D SLAM 关键帧 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偏差拟合法在多源导航电子地图融合中的应用
9
作者 许琳琳 吕志平 +1 位作者 陈正生 于亮 《海洋测绘》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提出采用基于最小曲率模型的格网坐标转换来拟合多源地图系统偏差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计算进行了验证与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偏差拟合法具有区域精细拟合的优势。
关键词 电子地图融合 格网坐标转换 最小曲率模型 双线性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动态环境同步定位与多地图构建算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咏生 陈培亮 +1 位作者 刘利强 董朝轶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0-292,共13页
针对传统V-SLAM算法是在假设场景刚性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建图,导致无法实现动态环境建图,以及传统算法无法克服因环境特征不明显或机器人被“绑架劫持”而导致场景跟丢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动态环境下同步定位与多地图构建(DE-SLAMM)算法。... 针对传统V-SLAM算法是在假设场景刚性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建图,导致无法实现动态环境建图,以及传统算法无法克服因环境特征不明显或机器人被“绑架劫持”而导致场景跟丢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动态环境下同步定位与多地图构建(DE-SLAMM)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一种多地图构建思想,当跟踪失败时会自适应生成一个新的局部地图,并在回环时将该地图与之前地图融合,解决算法跟丢后无法建图的问题。其次,结合深度学习和多视图几何技术实现对环境中的动态物体进行实时检测,并利用多帧融合技术对动态对象遮挡的部分进行背景修复,有效解决动态环境下跟踪建图问题。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实际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经典的V-SLAM算法(ORB-SLAM2、ORBSLAMM和DynaSLAM),当发生跟踪丢失时,本文算法在很短时间内快速重建地图并实现继续跟踪和新地图融合,而ORB-SLAM2和DynaSLAM跟丢后进入重定位模式,无法继续建图;ORBSLAMM跟丢后虽然可以继续建图,但其建立的地图不能实现多地图融合,无法构建整体地图;进一步通过动态环境测试实验发现,只有本文算法可实现所有动态目标(先验和移动目标)的实时检测及背景修复,DynaSLAM只能实现先验目标检测,而其它两种算法无法实现动态环境下目标检测和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重定位 深度学习 地图融合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智能仓储多AGV无冲突路径规划研究
11
作者 丁海毅 佘世刚 +3 位作者 强运哲 陆怡鹏 柯为 胡智喡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针对传统CBS算法在大型智能仓储环境中为大量AGV搜索路径时存在产生节点数量较多且搜索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地图融合搜索算法(MMFS)。通过在栅格地图上提取的拓扑地图中使用考虑道路拥挤度的Q-Learning算法进行初步路径搜索,并将... 针对传统CBS算法在大型智能仓储环境中为大量AGV搜索路径时存在产生节点数量较多且搜索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地图融合搜索算法(MMFS)。通过在栅格地图上提取的拓扑地图中使用考虑道路拥挤度的Q-Learning算法进行初步路径搜索,并将其映射至栅格地图中,得到AGV行驶的粗略路径。在更精细的栅格地图中使用CBS算法搜索出AGV行驶的具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在拓扑地图中进行预规划后,CBS算法产生的拓展节点减少了92.18%;MMFS算法的整体搜索时间仅为CBS算法的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仓储 路径规划 地图融合搜索算法 Q-Learning算法 基于冲突的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成本超声传感器的无线传感网生存环境地图构建研究
12
作者 王巍 李林茂 魏丁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8-1266,共9页
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在监测环境过程中,采集到大量有误差的环境地图数据,导致构建的传感器网络生存环境地图质量低、实时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成本、轻数据量、多网络节点的基于超声传感器组的环境地图构建算法。首先... 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在监测环境过程中,采集到大量有误差的环境地图数据,导致构建的传感器网络生存环境地图质量低、实时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成本、轻数据量、多网络节点的基于超声传感器组的环境地图构建算法。首先对超声波测量数据进行高斯滤波处理,其次利用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单一网络节点所属区域地图的构建,再次提取单一节点地图的点特征,并进行匹配,进而得到融合后的全局地图,最终实现传感器网络节点生存环境地图的构建。进一步通过优化子图拼接顺序,降低了构图数据与实际环境数据的误差,提高了传感器网络节点生存环境的地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地图融合 移动节点 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机器人地图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航 姚敏茹 +1 位作者 曹凯 高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67,174,共7页
针对大规模的未知环境,对一种SA-PSO(Simulated Annealin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的多机器人构建地图方法进行研究。多机器人构建地图,即将多个机器人建立的局部地图融合成全局地图,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环境地图的绘制。利用... 针对大规模的未知环境,对一种SA-PSO(Simulated Annealin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的多机器人构建地图方法进行研究。多机器人构建地图,即将多个机器人建立的局部地图融合成全局地图,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环境地图的绘制。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搜索局部地图之间的最优转换矩阵来进行地图配准;再根据局部地图重叠区域匹配的成功率设计自适应概率函数,即重新进行地图配准的概率;最后将配准后的局部地图融合成全局地图。该方法有效解决了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引起的地图融合失败问题,提高了地图融合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机器人 地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图的多机器人协同算法改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雨露 李宏伟 +2 位作者 杨小月 姜懿芮 王步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81-1988,共8页
为解决多机器人协同定位与建图在复杂、大规模场景下耗时久、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算法PO-ORB。在因子图模型中引入锚点,用于存储世界坐标系相对位置,将改进后的因子图算法与ORB-SLAM3算法融合,用于帧间优化,结合两种算法的优... 为解决多机器人协同定位与建图在复杂、大规模场景下耗时久、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算法PO-ORB。在因子图模型中引入锚点,用于存储世界坐标系相对位置,将改进后的因子图算法与ORB-SLAM3算法融合,用于帧间优化,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解决大规模问题下多机器人定位精度低和实时性差的问题。通过DBoW2数据库和筛选策略进行地图融合,对全局地图进行优化,提高地图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多机器人协同定位与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多机器人协同 因子图 算法融合 地图融合 帧间优化 地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攻击轨迹解算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得舒 黄长强 +1 位作者 丁达理 丁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0,65,共4页
借鉴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提出用A*算法来解算无人机攻击轨迹。首先对原始地图进行预处理,基于威胁信息等效为山峰的思想,生成了三维等效数字融合地图;然后,利用介绍的A*算法,对路径寻优进行建模仿真,实时规划出无人机攻击目标的轨迹;最... 借鉴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提出用A*算法来解算无人机攻击轨迹。首先对原始地图进行预处理,基于威胁信息等效为山峰的思想,生成了三维等效数字融合地图;然后,利用介绍的A*算法,对路径寻优进行建模仿真,实时规划出无人机攻击目标的轨迹;最后,通过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结合攻击轨迹仿真结果,得到了可以在无人机攻击目标时快速生成攻击轨迹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攻击轨迹 融合地图 A*算法 威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状况的多机器人CSLAM问题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国良 汤文俊 +2 位作者 曾静 徐君 姚二亮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73-2088,共16页
多机器人系统的通信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协作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Cooperative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CSLAM)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根据对多机器人通信状况所作出假设的侧重点不同,对多机器人CSLAM算法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多机器人系统的通信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协作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Cooperative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CSLAM)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根据对多机器人通信状况所作出假设的侧重点不同,对多机器人CSLAM算法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完全连通通信条件的集中式CSLAM算法的特点和缺陷;其次,结合多机器人系统初始相对位姿关系未知的情况,从地图配准、数据关联和地图融合等三个方面,对基于通信范围或者带宽受限条件的分布式CSLAM算法的地图合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进而重点对考虑稀疏–动态通信状况的分布式CSLAM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指出多机器人CSLAM研究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通信网络 协作SLAM 地图合并 地图配准 数据关联 地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系统协同视觉SLAM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强 张冬梅 范勇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传统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方法受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场景下作业,无法建立大范围场景的全局一致性地图等问题,基于ORB-SLAM2系统框架建立了一种中心式的多无人系统协同视觉SLAM算法。设计了地图大小限制策略,... 针对传统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方法受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场景下作业,无法建立大范围场景的全局一致性地图等问题,基于ORB-SLAM2系统框架建立了一种中心式的多无人系统协同视觉SLAM算法。设计了地图大小限制策略,以保证无人系统不受机载设备算力和存储能力的影响,基于字典机制和Sim3转换构建了地图融合优化算法,以完成全局地图构建与优化。最后进行了数据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够完成多无人系统协同SLAM,相对传统SLAM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无人系统协同 地图融合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共享的多无人机协同SLAM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史殿习 杨卓越 +3 位作者 金松昌 张拥军 苏向东 李睿豪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3-998,共16页
协同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建立在多无人机的联合感知能力之上,通过局部地图的交互融合构建一个增量式全局环境地图,以提高多无人机任务协同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针对多无人系统协同定位与构图中数据高效共享与利用的难题,面向... 协同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建立在多无人机的联合感知能力之上,通过局部地图的交互融合构建一个增量式全局环境地图,以提高多无人机任务协同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针对多无人系统协同定位与构图中数据高效共享与利用的难题,面向快速、准确、大范围多机协同SLAM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式架构的多无人机局部地图数据高效共享和融合的SLAM方法——Data Sharing Oriented Multi-UAV Collaborative SLAM(DSM-SLAM).该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1)基于共享局部地图的两步重定位机制,实现了多机间全局地图的高效闭环检测;(2)基于层次聚类的地图融合选择机制,提高了地图融合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最终,在增强单无人机跟踪定位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高效地闭环检测,提升了多无人机视觉SLAM系统的数据协同处理能力.本文不仅基于ROS实现了DSM-SLAM的原型系统,而且采用公开数据集KITTI对该方法展开了一系列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上述两种机制设计的DSM-SLAM方法,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恢复单无人机跟踪定位,而且可以自适应选择数据融合的顺序,有效增强了全局地图构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M 多无人机 数据共享 地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约束的行人航向粒子滤波修正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盼 张榜 +2 位作者 黄超 杨卫军 徐正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60-3366,共7页
在传统的基于航位推算和卡尔曼滤波的室内行人定位算法中,存在着航向误差累积的问题,这使得位置误差也会不断累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室内环境约束的行人航向粒子滤波算法来修正方向误差。首先,将室内地图信息抽象成线段表示的结构体... 在传统的基于航位推算和卡尔曼滤波的室内行人定位算法中,存在着航向误差累积的问题,这使得位置误差也会不断累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室内环境约束的行人航向粒子滤波算法来修正方向误差。首先,将室内地图信息抽象成线段表示的结构体,将地图数据动态地融合到粒子补偿以及权重分配的机制中:其次,通过关联地图数据与待校准样本构建航向自修正机制;最后,通过关联地图数据与粒子落点构建依距离赋权机制。此外,该算法还简化了粒子滤波模型,将航向作为唯一状态量进行优化,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了状态向量的维度,进而降低了数据分析处理的复杂性。通过融合室内环境信息,该算法有效地抑制了方向误差的持续累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明显地提高行人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在距离为435 m的二维行走实验中,航向误差由15. 3°降低到0. 9°,终点位置绝对误差由5. 50 m降低到0. 8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信息融合 粒子滤波 室内定位 航向校准 航位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器人协同SLAM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鑫 王忠 秦明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
由于单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多机器人协同SLAM技术以较强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海上搜救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多机器人协同SLAM是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的... 由于单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多机器人协同SLAM技术以较强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海上搜救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多机器人协同SLAM是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核心及大范围复杂环境内及时获得场景感知信息的关键,能使多个机器人在协同工作时共同定位并构建任务空间地图,主要基于单机器人SLAM算法、多机器人系统架构、地图融合等技术实现。结合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当前主流的多机器人协同SLAM算法。从传感器的角度,将多机器人协同SLAM分为激光协同SLAM、视觉协同SLAM以及激光视觉融合协同SLAM三类,并对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架构选择、多机通信、相对位姿、地图融合和后端优化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指出异构机器人协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SLAM是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协同同步定位与建图 相对位姿 地图融合 后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