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多维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罗嘉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6-239,共4页
在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之时,不断涌现出以众创空间为基础的新型双创实践教学资源,从双创实践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要素耦合不足,实践教育工作分工与教育体系分家,课内实践... 在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之时,不断涌现出以众创空间为基础的新型双创实践教学资源,从双创实践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要素耦合不足,实践教育工作分工与教育体系分家,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实践相脱节,实践资源贫乏与多样性人才教学要求差距较大等不足之处。围绕不足提出专业与产业形成融合实现多维协同,理论与实践多向整合实现全程培养,打造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教育建设思路,进而围绕新型实践教学资源从构筑构建四级一体化的训练孵化平台、多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组织、有序进行教学管理创新、健全创新创业保障激励机制四个维度,提出融入全程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探索和改革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育 融入全程 多维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3
2
作者 苏筠 王静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2,共6页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梳理课程在百廿建设历史中,德育、思政目标的演进历程.课程新增了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思想等观念塑造,世界眼光、...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梳理课程在百廿建设历史中,德育、思政目标的演进历程.课程新增了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思想等观念塑造,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等价值引领,但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责任使命始终未变.现今中国地理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立了“同课异构-分类指导”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构建“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的融入方式和“教师引导-学生生成”的融入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作业实践、学习评价等多个环节,形成“全程融入-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地理 同课异构 全程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