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程多维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探索
被引量:
14
1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罗嘉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6-239,共4页
在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之时,不断涌现出以众创空间为基础的新型双创实践教学资源,从双创实践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要素耦合不足,实践教育工作分工与教育体系分家,课内实践...
在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之时,不断涌现出以众创空间为基础的新型双创实践教学资源,从双创实践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要素耦合不足,实践教育工作分工与教育体系分家,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实践相脱节,实践资源贫乏与多样性人才教学要求差距较大等不足之处。围绕不足提出专业与产业形成融合实现多维协同,理论与实践多向整合实现全程培养,打造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教育建设思路,进而围绕新型实践教学资源从构筑构建四级一体化的训练孵化平台、多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组织、有序进行教学管理创新、健全创新创业保障激励机制四个维度,提出融入全程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探索和改革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育
融入全程
多维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
13
2
作者
苏筠
王静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2,共6页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梳理课程在百廿建设历史中,德育、思政目标的演进历程.课程新增了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思想等观念塑造,世界眼光、...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梳理课程在百廿建设历史中,德育、思政目标的演进历程.课程新增了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思想等观念塑造,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等价值引领,但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责任使命始终未变.现今中国地理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立了“同课异构-分类指导”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构建“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的融入方式和“教师引导-学生生成”的融入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作业实践、学习评价等多个环节,形成“全程融入-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地理
同课异构
全程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程多维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探索
被引量:
14
1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罗嘉文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6-23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5CJY04)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10109098)
文摘
在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之时,不断涌现出以众创空间为基础的新型双创实践教学资源,从双创实践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要素耦合不足,实践教育工作分工与教育体系分家,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实践相脱节,实践资源贫乏与多样性人才教学要求差距较大等不足之处。围绕不足提出专业与产业形成融合实现多维协同,理论与实践多向整合实现全程培养,打造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教育建设思路,进而围绕新型实践教学资源从构筑构建四级一体化的训练孵化平台、多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组织、有序进行教学管理创新、健全创新创业保障激励机制四个维度,提出融入全程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探索和改革路径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育
融入全程
多维协同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
hole-process
multi-dimension cooperation
分类号
G64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
13
2
作者
苏筠
王静爱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区域地理课程虚拟教研室”资助项目。
文摘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梳理课程在百廿建设历史中,德育、思政目标的演进历程.课程新增了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思想等观念塑造,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等价值引领,但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责任使命始终未变.现今中国地理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立了“同课异构-分类指导”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构建“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的融入方式和“教师引导-学生生成”的融入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作业实践、学习评价等多个环节,形成“全程融入-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式.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地理
同课异构
全程
融入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hinese geography
heterogeneous forms for the same subjects
integr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程多维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探索
米银俊
许泽浩
罗嘉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
苏筠
王静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