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京津冀民族县非遗传承困局及其产业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何晓芳
吴瑶
-
机构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79,共7页
-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满族民间历史档案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19ZDA181)。
-
文摘
京津冀民族县在历史上为多民族文化汇聚之地,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八旗进驻该地区后,社会伦理秩序重建所形成的民俗规范,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民俗主体与客体迁移和变迁,信息及多媒体冲击,遭遇到巨大的传承危机。本文立足于民族学和社会学分析,认为破解非遗传承困局的出路在于,应以社会“需要”为中心,进行当代价值转换,以融入产业化为路径,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实现“活态传承”。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融入产业化路径
-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path of integration into industrialization
-
分类号
C952
[社会学—民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