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湖螅状独缩虫(纤毛门:寡膜纲)的异质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爱芹 余育和 张文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5-900,共6页
以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85)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沙湖和东湖3个湖区的螅状独缩虫样本进行了DNA多态性比较分析,以确认种群并期望促进微型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结果如下:(1)从120条随机引物中... 以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85)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沙湖和东湖3个湖区的螅状独缩虫样本进行了DNA多态性比较分析,以确认种群并期望促进微型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结果如下:(1)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31条有清晰扩增条带的,其中20条引物扩增出172条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条带,片段大小为100~1600bp,而其余11个引物扩增出59条相对多态性差的清晰条带,片段大小为100~1500bp;(2)扩增产物经SPSS12.0与RAPDistance 1.04分析显示,东湖世纪钟(Z)、水果湖(H)和南湖(N)3个样点构成一个分支,而东湖风光村样点(F)或独自形成一支,或与沙湖样点(S)构成相对的姊妹分支.东湖3个样点样本被其它湖泊样本所分隔,表明:东湖水体中螅状独缩虫个体集合为多个种群.这一发现不仅将推动同一水体中微型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更有意义的是可启动关于水体微型生物种群间过渡区本质及物种扩散行为的研究,以期为阐明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积累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种群 种群生态学 RAPD 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类中间纤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国群 高崇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发现螅状独缩虫中存在两种分子质量为 5 8kD和 66kD的蛋白。这两种蛋白能分别与抗波形蛋白和抗核纤层蛋白B的抗体反应。分子质量 66kD的蛋白位于大核边缘。另外 ,细胞经分级抽提后发现在大核周围存在核纤层...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发现螅状独缩虫中存在两种分子质量为 5 8kD和 66kD的蛋白。这两种蛋白能分别与抗波形蛋白和抗核纤层蛋白B的抗体反应。分子质量 66kD的蛋白位于大核边缘。另外 ,细胞经分级抽提后发现在大核周围存在核纤层样结构。基于上述结果 ,可以认为螅状独缩虫中存在类中间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类中间纤维 核纤层 波形蛋白 核纤层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螅状独缩虫口区微纤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国群 高崇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常规电镜观察显示螅状独缩虫口部单毛基索 (HK)、第一 (P1)和第二咽膜 (P2 )旁各有一片微纤维结构。经一步抽提后 ,这些微纤维结构仍存在。三步抽提显示它们是由直径 12nm左右的类中间纤维构成的网格结构 ,细胞松弛素B不能使其解体。HK... 常规电镜观察显示螅状独缩虫口部单毛基索 (HK)、第一 (P1)和第二咽膜 (P2 )旁各有一片微纤维结构。经一步抽提后 ,这些微纤维结构仍存在。三步抽提显示它们是由直径 12nm左右的类中间纤维构成的网格结构 ,细胞松弛素B不能使其解体。HK和P1旁的微纤维结构在口围唇处即已形成 ,随着向胞口延伸 ,微纤维结构逐渐变宽 ,并形成典型的网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微纤维结构 类中间纤维 缘毛目 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同工酶的研究
4
作者 王爱芹 余育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利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 ,对采自武汉沙湖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的酯酶 (EST)、苹果酸脱氢酶 (MDH)、乳酸脱氢酶 (LDH)和酸性磷酸酶 (ACP)四种同工酶酶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EST同工酶酶系由六个基因座位(Est 1—Est 6 )控制 ,其中E... 利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 ,对采自武汉沙湖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的酯酶 (EST)、苹果酸脱氢酶 (MDH)、乳酸脱氢酶 (LDH)和酸性磷酸酶 (ACP)四种同工酶酶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EST同工酶酶系由六个基因座位(Est 1—Est 6 )控制 ,其中Est 1、Est 2、Est 3和Est 5为杂合基因座位 ,而Est 4和Est 6为纯合基因座位。螅状独缩虫物种中EST同工酶四级结构既有单体也有二聚体 ;MDH同工酶酶系由五个基因座位 (Mdh 1—Mdh 5 )控制 ,其中Mdh 2和Mdh 3为杂合基因座位 ,而Mdh 1、Mdh 4和Mdh 5为纯合基因座位。螅状独缩虫苹果酸脱氢酶存在明显的上清液型 (s MDH)和线粒体型 (m MDH)酶带 ;LDH同工酶酶系较其他原生动物发达 ,由 5条明显酶带组成。与高等动物研究结果比较分析认为 ,螅状独缩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系可能为一个杂合基因座位AB控制 ;ACP同工酶酶系简单 ,为一个纯合基因座位编码。取得的结果为揭示螅状独缩虫酶学特征及其自然种群的遗传特征等问题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基因座位 自然种群 EST同工酶 MDH LDH同工酶 苹果酸脱氢酶 酯酶 凝胶电泳技术 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