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清除对虾池中的蝼蛄虾
1
作者 何颖 《湖南农业》 2014年第5期31-31,共1页
蝼蛄虾,学名哈氏美人虾.其肉少、价低,常在春夏季节繁殖,卵可随水进入虾池孵化生长.养虾池中蝼蛄虾对对虾的危害很大,要认真加以清除.
关键词 蝼蛄虾 清除 春夏季节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特有种——卵圆扁蝼蛄虾鳃虱的形态特性及地理分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玥 赵秋萍 安建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3,共6页
作者详细观察并记录了中国山东烟台优势种卵圆扁蝼蛄虾鳃虱(Gyge ovalis Shiino,1939)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了不同地域该种的形态学差异,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发现了该物种雄性个体的关键鉴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日本、韩国的卵圆扁蝼... 作者详细观察并记录了中国山东烟台优势种卵圆扁蝼蛄虾鳃虱(Gyge ovalis Shiino,1939)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了不同地域该种的形态学差异,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发现了该物种雄性个体的关键鉴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日本、韩国的卵圆扁蝼蛄虾鳃虱在形态特征方面雌性个体差异较大,雄性个体差异较小;卵圆扁蝼蛄虾鳃虱的地理分布相对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中国山东和台湾两省、韩国、日本,确定其为亚洲特有种;通过扫描电镜,首次发现卵圆扁蝼蛄虾鳃虱的雄性个体中腹突上有呈鳞片状分布的"锯齿"状刚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扁蝼蛄虾鳃虱(Gyge ovalis Shiino 1939) 形态学特征 地理分布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养殖中蝼蛄虾的清除
3
作者 季锁田 赵国成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文蛤 养殖 蝼蛄虾 敌害生物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池中病毒介体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严隽箕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8,共3页
1994年至1995年,作者调查了大连地区有关虾池中病毒介体──底栖甲壳动物。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虾池中的蟹和蝼蛄虾的肠组织的细胞中存有杆状病毒粒子和细菌。这种底栖甲壳动物是虾池中对虾病毒的介体(病毒携带者)和传染源。本... 1994年至1995年,作者调查了大连地区有关虾池中病毒介体──底栖甲壳动物。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虾池中的蟹和蝼蛄虾的肠组织的细胞中存有杆状病毒粒子和细菌。这种底栖甲壳动物是虾池中对虾病毒的介体(病毒携带者)和传染源。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蝼蛄虾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时养殖对虾的危害情况。同时对刚入池的养殖虾苗(平均体长1cm)和纳潮时进入网中的近海钩虾进行了电镜观察。两行的胃、肠等组织细胞中均未见到有杆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蝼蛄虾 介体 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海蜂子”:古为“下品”,今20元/斤
5
作者 杨同玉 《海洋与渔业》 2013年第11期20-20,共1页
10月20日,青岛西部郊区村民趁退潮赶海挖“海蜂子”卖钱。当地村民苏老汉每天能挖“海蜂子”5~6斤,卖给附近酒店每斤20元,日收入100余元。“海蜂子”是青岛当地的叫法,其学名为“大蝼蛄虾”,穴居于浅海及海湾低潮线附近的泥沙中... 10月20日,青岛西部郊区村民趁退潮赶海挖“海蜂子”卖钱。当地村民苏老汉每天能挖“海蜂子”5~6斤,卖给附近酒店每斤20元,日收入100余元。“海蜂子”是青岛当地的叫法,其学名为“大蝼蛄虾”,穴居于浅海及海湾低潮线附近的泥沙中。过去,“海蜂子”在海鲜中为下品,没有人吃,多作为钓鱼用的饵料。近年来,渔业资源匮乏,海捕虾逐年减少,这种其貌不扬的虾也翻身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子 青岛 资源匮乏 美味佳肴 蝼蛄虾 村民 海鲜 餐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