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钳蝎神经毒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梁爱华 苏智广 +1 位作者 李晓玲 王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以山西风陵渡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Karsch)的尾腺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知的蝎神经毒素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两个蝎神经毒素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由两个基因导出的氨基酸序... 以山西风陵渡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Karsch)的尾腺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知的蝎神经毒素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两个蝎神经毒素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由两个基因导出的氨基酸序列(BmKMm1和BmKMm2)与已知的蝎神经毒素BmKⅠ、BmKⅡ、BmKⅢ、BmKM1、BmKM9有很高的同源性.将BmKMm2基因重组到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ExSec1中进行表达.SDS-PAGE证明表达产物被分泌到细胞周间质及培养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 蝎神经毒素 分泌型 表达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蝎神经毒素的结构特征分类
2
作者 朱东亚 吉永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2-96,共5页
17种α-蝎神经毒素按其三维结构特征可分为三大组,从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分离纯化的BmK 1和BmK 2均归属于第2组.结果显示三维结构分组与免疫学分组及毒理作用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三维结构的亲缘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免... 17种α-蝎神经毒素按其三维结构特征可分为三大组,从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分离纯化的BmK 1和BmK 2均归属于第2组.结果显示三维结构分组与免疫学分组及毒理作用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三维结构的亲缘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免疫学的亲缘性和毒理学的相似性,此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该类毒素的进化,结果表明毒素的毒性与三维结构的进化有关,在历史进程上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神经毒素 分子结构 分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蝎神经毒素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亚军 贾凌云 吉永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用 Iodogen方法对马氏钳蝎的两种神经毒素Bm K 和 Bm K IT2进行了 12 5I放射性标记 .分别将标记产物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 .结果发现肾脏的放射性含量最高 ,血液 ,肝脏 ,脾 ,肺 ,膈肌 ,心脏和大腿肌肉等组织器官中或多或少的含... 用 Iodogen方法对马氏钳蝎的两种神经毒素Bm K 和 Bm K IT2进行了 12 5I放射性标记 .分别将标记产物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 .结果发现肾脏的放射性含量最高 ,血液 ,肝脏 ,脾 ,肺 ,膈肌 ,心脏和大腿肌肉等组织器官中或多或少的含有放射性 ,而在脑中几乎检测不到放射性。结果提示长链蝎神经毒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且难以穿过血脑屏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神经毒素 组织学分布 血脑屏障 碘125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的提取与加工 被引量:2
4
作者 宾冬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年第7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氨基酸组成 蝎神经毒素 哺乳动物 昆虫毒素 氨基酸残基 抗惊厥作用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新型双价抗虫基因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及美国白蛾的抗性鉴定(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利艳 孙毅 谢莉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4-848,共5页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鞘翅目害虫光肩星天牛及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的抗虫效果,分别以转该双价基因的杨树茎干和叶片为材料,采用室内茎干接虫和叶片接虫方法鉴定其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鞘翅目害虫光肩星天牛及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的抗虫效果,分别以转该双价基因的杨树茎干和叶片为材料,采用室内茎干接虫和叶片接虫方法鉴定其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的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132-2 ,144-1 ,123-1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作用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高于取食未转化叶片的处理(P<0.05) ,且对其后代产生了影响,表现为幼虫不能化蛹或化蛹后不能羽化或羽化不正常;但供试的8个转基因株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无明显的致死和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为幼虫死亡率和体重均与取食非转化茎干幼虫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可作为杨树鳞翅目害虫的抗虫基因源,并且对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树 几丁质酶基因 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 美国白蛾 光肩星天牛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双价基因抗虫杨抑制美国白蛾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利艳 孙毅 崔贵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7-160,共4页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鳞翅目害虫的作用机制,以美国白蛾为供试虫源,用转双价基因(烟草天蛾几丁质酶基因和东亚钳蝎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杨树叶片饲喂其幼虫,至3龄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进行观察,并对...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鳞翅目害虫的作用机制,以美国白蛾为供试虫源,用转双价基因(烟草天蛾几丁质酶基因和东亚钳蝎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杨树叶片饲喂其幼虫,至3龄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杨树叶片的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不完整,中肠细胞出现排列不整齐、脱落等现象;而取食非转化杨树叶片的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完整,中肠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转基因杨树叶片还显著抑制了美国白蛾幼虫头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p<0.05)。取食转chitinase-BmkIT基因杨树叶片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并使部分幼虫身体溃烂。该双价基因可作为防治美国白蛾的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几丁质酶基因 昆虫神经毒素基因 中肠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