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
1
作者 徐广立 田超 +4 位作者 郭晶晶 郭婧 景竹青 李思梦 陈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CBA/J雌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丹寿汤组灌胃丹寿汤1 mL/次,2次/d,模型组则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停药3 d后,将雌鼠与DBA/2雄鼠合笼交配,诱导复... 目的:探讨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CBA/J雌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丹寿汤组灌胃丹寿汤1 mL/次,2次/d,模型组则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停药3 d后,将雌鼠与DBA/2雄鼠合笼交配,诱导复发性流产,雌鼠继续灌胃蒸馏水或丹寿汤。于受孕第15天安乐处死孕鼠,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收集蜕膜组织,免疫磁珠法分选蜕膜巨噬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CD63表达。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外泌体miRNA表达情况,筛选差异miRNA,并与miRanda、miRWalk和miRDB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差异miRNA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丹寿汤组小鼠胚胎质量大于模型组,胚胎吸收率小于模型组(P<0.05)。共筛选出14个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差异miRNA,其中5个(miR-466m-3p、miR-497a-3p、miR-7015-3p、miR-744-3p和miR-7679-5p)在丹寿汤组表达上调,9个(miR-222-5p、miR-541-5p、miR-3963、miR-669o-5p、miR-3062-5p、miR-34c-3p、miR-6976-5p、miR-3473g和miR-434-5p)表达下调。预测的靶基因有1 490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功能主要为参与蜕膜巨噬细胞的细胞过程及组成等,主要涉及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丹寿汤可能通过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的表达,发挥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丹寿汤 蜕膜巨噬细胞 外泌体 MIRN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毛伴云 张夏兰 +2 位作者 税国鑫 梅劼 岳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对蜕膜巨噬细胞(DMs)分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复发性流产组(RSA组)和正常妊...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对蜕膜巨噬细胞(DMs)分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复发性流产组(RSA组)和正常妊娠组(NP组)。取两组患者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olt)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Ms类型及其PD-1的表达情况。分组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分化,设立对照组和PD-1阻断组,加入不同试剂诱导分化,测定不同条件下分化后DMs类型占比。结果: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均表达PD-L1蛋白及mRNA,但RSA组中PD-L1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NP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蜕膜组织中均有M1和M2型巨噬细胞,RSA组中M2型/M1型DMs比值较NP组降低(P<0.05),即DMs向M1型极化;PD-1在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THP-1细胞经过刺激可分化出M1和M2型巨噬细胞,PD-1阻断后,M2型/M1型巨噬细胞比值降低(P<0.05),即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绒毛组织PD-L1表达下降,DMs向M1型方向极化;阻断PD-1/PD-L1通路可使巨噬细胞更多向M1型方向极化。PD-1/PD-L1通路对巨噬细胞极化方向的影响可能会给研究RSA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蜕膜巨噬细胞 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膜巨噬细胞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娜 马铭艳 +1 位作者 杨美霞 宋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5-889,共5页
母胎界面多种蜕膜免疫细胞在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其中蜕膜巨噬细胞(DM)是母胎界面数量较多的免疫细胞,可分为M1型和M2型。DM向M2型极化时,机体维持正常妊娠;DM向M1型极化时,会引发自然流产(SA)。DM参与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螺旋动脉重... 母胎界面多种蜕膜免疫细胞在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其中蜕膜巨噬细胞(DM)是母胎界面数量较多的免疫细胞,可分为M1型和M2型。DM向M2型极化时,机体维持正常妊娠;DM向M1型极化时,会引发自然流产(SA)。DM参与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螺旋动脉重塑和免疫耐受等过程,一旦这些功能异常就会引发SA。本文对DM表型、功能及其与SA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膜巨噬细胞 自然流产 母胎界面 M1/M2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蜕膜巨噬细胞吲哚胺2,3-二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雪莲 归绥琪 王海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4-507,512,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人早孕蜕膜巨噬细胞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的影响。方法:半定量RTPCR测蜕膜IDO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蜕膜巨噬细胞IDO蛋白质表达;ELISA测蜕膜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IL10、...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人早孕蜕膜巨噬细胞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的影响。方法:半定量RTPCR测蜕膜IDO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蜕膜巨噬细胞IDO蛋白质表达;ELISA测蜕膜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IL10、IFNγ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上清色氨酸、犬尿氨酸含量,以二者比值表示IDO活性。结果:正常组蜕膜IDOmRNA表达高于难免流产组;IDO抑制剂使Th细胞因子平衡偏离Th2型;中药血清可提高IDO蛋白质表达及活性,恢复Th细胞因子平衡。结论:蜕膜巨噬细胞IDO正常表达和活性是维持妊娠所必需,补肾中药可提高IDO活性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蜕膜巨噬细胞 补肾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来源miR-146a-5p通过靶向HIF1α抑制滋养细胞的活力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芳荣 毛东瑞 陈小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究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miR-146a-5p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蜕膜组织,使用密度梯度法与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巨噬细胞,提取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为了... 目的:探究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miR-146a-5p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蜕膜组织,使用密度梯度法与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巨噬细胞,提取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为了鉴定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构,western blot验证外泌体CD63蛋白表达;采用CCK-8检测外泌体对滋养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滋养细胞迁移变化;qPCR检测外泌体中miR-146a-5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滋养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6a-5p与HIF1α是否存在结合位点。结果:巨噬细胞外泌体呈现直径约30~130 nm的中间凹陷“饼状”结构形态,CD63高表达,符合外泌体特征。与正常组相比,PE组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显著降低滋养细胞增殖与迁移(P<0.001)。PE组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中miR-146a-5p表达量显著下降,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处理滋养细胞后滋养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146a-5p和HIF1α之间存在靶向结合位点。结论:PE组蜕膜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可以降低滋养细胞增殖与迁移,这可能与外泌体miR-146a-5p表达下降,从而促进滋养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蜕膜巨噬细胞 外泌体 miR-146a-5p/HIF1α 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胎界面GAS6低表达诱导蜕膜巨噬细胞分化异常致自然流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佳颜 胡丽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8-864,共7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母-胎界面中蜕膜基质细胞(DSCs)的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表达对蜕膜巨噬细胞(dMφ)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分泌期子宫内膜和正常早孕妇女蜕膜,运用免疫组化观察GAS6的定位及表达情况。再收集早期自然流产(ESA... 目的:探讨早孕期母-胎界面中蜕膜基质细胞(DSCs)的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表达对蜕膜巨噬细胞(dMφ)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分泌期子宫内膜和正常早孕妇女蜕膜,运用免疫组化观察GAS6的定位及表达情况。再收集早期自然流产(E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的蜕膜组织,运用免疫组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Westen bolt比较DSCs中GAS6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qPCR比较dMφ上GAS6受体AXL、MERTK和TYRO3的表达情况。随后用不同浓度重组人GAS6蛋白(rhGAS6)刺激dMφ,多色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结果:与分泌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比,正常早孕期母-胎界面蜕膜基质细胞GAS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早孕期相比,ESA患者DSCs中GAS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此同时,ESA患者dMφ上GAS6的受体MERTK显著降低,AXL、TYRO3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GAS6处理dMφ后,细胞表面分子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抑炎细胞因子TGF-β_(1)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结论:正常妊娠早孕期DSCs分泌的GAS6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参与免疫耐受的建立与妊娠的维持。母-胎界面GAS6的异常低表达可能参与了ES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基质细胞 蜕膜巨噬细胞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膜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被引量:15
7
作者 应翔 金筱筱 +3 位作者 张紫娟 王凯 丁陈静 郑灵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6-1709,1728,共5页
目的:研究蜕膜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方法:收集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和URSA患者的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巨噬细胞。分离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 目的:研究蜕膜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方法:收集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和URSA患者的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巨噬细胞。分离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外泌体能否被滋养细胞摄取。将正常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和URSA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分别与滋养细胞HTR8/Snveo共培养,采用MTS法检测共培养后1 d、2 d和3 d滋养细胞的细胞活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共培养后滋养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外泌体直径40~80 nm,近似圆形。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高表达CD63。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外泌体可被滋养细胞内吞。MTS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URSA组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在共培养后第2和第3天均抑制滋养细胞的活力(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明显抑制滋养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结论:蜕膜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外泌体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母胎免疫调节,与URSA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外泌体 蜕膜巨噬细胞 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