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腰、偷春二格形成史考论
1
作者 张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46,共14页
宋代以来,诗家即称五律中首联对仗、颔联不对者为偷春格,只颈联对仗者为蜂腰格。这两种变格于沈、宋时始大量出现,在盛唐时一度与中间两联对偶的正格平分秋色,到大历时代才最终确立了其作为五律变格的地位。这种在近体中参用散句的趋势... 宋代以来,诗家即称五律中首联对仗、颔联不对者为偷春格,只颈联对仗者为蜂腰格。这两种变格于沈、宋时始大量出现,在盛唐时一度与中间两联对偶的正格平分秋色,到大历时代才最终确立了其作为五律变格的地位。这种在近体中参用散句的趋势,与当时诗格中对偶理论的发展,是相互呼应的。从这一文学史进程中,可以见出唐人近体写作突破修辞主义文学观念下“递相祖述”的格局,汲取汉魏以来全部诗学资源,并回归抒情言志之本体的趋势;又能见出唐人在回归之后,重新注意近体本身体式特征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腰格 偷春 五言近体 修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