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违背蜂群生物学的管理是误导
- 1
-
-
作者
江名甫
-
机构
山东平阴一中江氏蜂苑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1年第4期16-16,共1页
-
文摘
对蜂群误导管理,就是养蜂人以自身改造自然的手段,用于蜂群管理,使蜂群感受到的是虚假自然状况,事实上,这背离了蜂群的生物学特性。笔者初学养蜂时误导蜂群,教训颇多,写出来作为前车之鉴。
-
关键词
蜂群生物学
蜂群管理
改造自然
生物学特性
养蜂人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蜂螨的生物学防治
- 2
-
-
作者
冯峰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8期9-9,共1页
-
文摘
由于多年来使用化学药物治螨,带来蜂螨抗药性。因此,科技工作者研究利用蜂群生物学与蜂螨生物学特性的差异防治蜂螨就显得格外重要。科学家利用小蜂螨寄生于幼虫与蛹体封盖房,而很少寄生于成蜂体的特性,西方国家采用幽闭蜂王断子防治小蜂螨效果明显,目前已普遍应用。
-
关键词
生物学防治
生物学特性
防治蜂螨
蜂群生物学
化学药物
科技工作者
小蜂螨
研究利用
生物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
-
分类号
S895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试论中蜂高产养殖模式的设计理论和理论验证
- 3
-
-
作者
徐祖荫
林致中
夏晨
-
机构
徐祖荫养蜂工作室
浙江省开化县农业农村局
浙江省开化县养蜂协会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5年第6期24-27,共4页
-
文摘
中蜂高产养殖模式的定义是在气候、蜜源、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运用该模式生产,产量高、效益好、收入稳。建立和验证高产养殖模式,是中蜂生产中的核心一环,也是今后实行数字化养蜂的基础。一个成功的模式,应符合蜂群生物学特性,与当地气候、蜜源相匹配,并能在生产中重复验证;它的基础理论涉及蜂群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气象学、植物学、蜂业经济学等多门学科。本文通过实例说明,检验一个模式是否成功,应从可行性、丰产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同时也可从上述各门学科中在理论上得到科学、合理的验证。
-
关键词
产量
管理水平
蜂群生物学特性
气候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徐祖荫
张学文
段彦民
周春涛
罗卫庭
杨应权
-
机构
贵州省养蜂学会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蜂研究所
云南武定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
云南武定县猫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0年第9期26-27,共2页
-
文摘
1前言不同群势蜂群产子育虫数量是蜂群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根据不同群势蜂群的繁殖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生产策略,对蜂群增殖,夺取蜂蜜高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不同群势蜂群的产子育虫数量,前苏联学者在西方蜜蜂上做了一系列研究,指出:“虽然蜂群内育虫数量随蜂群群势的增长,其总量是增加的,但其生长速度却逐渐放缓”“按蜜蜂单位计算,较小的蜂群比较大的蜂群培育蜂子数量较多,生长得较快。”
-
关键词
蜂群生物学
蜂群群势
西方蜜蜂
前苏联学者
数量调查
生长速度
繁殖特点
蜂蜜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黑龙江地区蜂群四季饲养管理要点
- 5
-
-
作者
姜德成
-
机构
黑龙江牡丹江市老科协蜂业技术服务团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3年第3期18-19,共2页
-
文摘
蜂群的四季管理工作,要依据蜂群生物学特性及蜜粉源植物流蜜吐粉特点和气候变化规律等确定。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明显,蜜源植物流蜜时间不同,各地蜂群的四季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从大体上来看,全省是以7月份椴树为第一个主要蜜源,椴树流蜜结束后,大部分蜂场采取本省中小转地的方式进入浅山区或农田作物区采秋蜜,秋蜜作为第二个主要蜜源。因此,蜂群从春季起繁到第二个主要流蜜期,有100多天的恢复发展时间,在管理措施与时间节点的衔接上,本文以黑龙江中部和东南部地区为例,北部地区相应推迟。
-
关键词
主要蜜源
四季管理
蜂群生物学
蜜粉源植物
蜜源植物
流蜜
农田作物
气候变化规律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浅谈生物动力蜂场如何防治野生动物的破坏
- 6
-
-
作者
缪正瀛
郭顺萍
-
机构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生物动力法是1924年德国人鲁道夫·史坦纳博士所创设的,其产品必须遵循“生物动态自然活力有机农法”整套从农业生产、加工到包装的严格标准,其认证是欧盟最严格的有机产品认证体系,甚至比各个国家的内部有机认证都要严格、规范。经过该体系认证的有机产品,代表着国际间最高的有机标准,会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尊敬,属于有机中的皇冠级别。获得生物动力商标使用权能够带来最大的市场、最好的信誉、最高的售价、最少的麻烦(国家之间的技术性贸易门槛)和向更多方向扩展的可能性等诸多利益。所谓生物动力方式养蜂,其主导思想是在蜂群管理和生产方式上遵循蜂群生物学习性,做到一切有利于蜜蜂。
-
关键词
蜂群生物学
蜂群管理
野生动物
有机产品
有机认证
商标使用权
体系认证
德国人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浅谈蜂群越冬期控温、控飞及产卵
- 7
-
-
作者
耿玉兴
李成海
-
机构
阿城区养蜂协会
阿城区成海养蜂试验场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8年第1期36-37,共2页
-
文摘
黑龙江蜂群越冬期在140天左右,而在室内或在地窖内约120天。蜂群在室(窖)内期间不在箱内排泄,所以如何让蜜蜂既能存活又要吃的最少,这是越冬的关键。使蜜蜂吃的少、活动量少的条件就取决于蜂群临界温度。在谈临界温度前,要先谈越冬时蜂团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变化条件。根据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记载,越冬蜂团的中心温度在6~21℃之间,蜂团表面温度在6~7℃最为合适。
-
关键词
蜂群生物学
越冬期
控温
产卵
越冬蜂团
临界温度
表面温度
中心温度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谈蜂群繁殖
- 8
-
-
作者
邢世文
-
机构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农行家属楼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9年第4期33-34,共2页
-
文摘
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一书中讲述:一只越冬后的老蜂可育1.12只幼虫,而当年的新蜂可育3.85只幼虫。此数据关系到蜂群的繁殖效率,应该沿用很长时间了。笔者养蜂近40年,以前有工作,养蜂纯属业余爱好。初养蜂时,接受此数据,但养蜂多年后,越冬成功,促使春繁较快,试验结果与这两个数据有很大差异,于是便产生疑问,后来感到有必要加以否定,提出自己的观点,愿与同行们交流。
-
关键词
蜂群繁殖
蜂群生物学
繁殖效率
数据关系
业余爱好
养蜂
前苏联
幼虫
-
分类号
S89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蜂箱杂谈
- 9
-
-
作者
任换鱼
张丽亨
邢福义
-
机构
山西原平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山西原平市王家庄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蜂业》
2008年第3期29-29,共1页
-
文摘
从蜂群生物学的角度看,蜂路合理,冷暖舒适的蜂巢就是理想的生存环境;从养蜂者的角度讲,管理方便,结实耐用就是好蜂箱。
-
关键词
蜂箱
蜂群生物学
养蜂者
蜂巢
结实
-
分类号
S894.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S891.6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工蜂产卵群安全合并
- 10
-
-
作者
李紫剑
-
机构
河南巩义市竹林镇武术馆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9年第12期31-31,共1页
-
文摘
发生工蜂产卵的蜂群,无论是诱入蜂王,还是将其与正常蜂群合并都相当困难,这是因为产卵工蜂的存在,工蜂以为蜂群还是正常状态的缘故。将产卵工蜂一个不留地从蜂群中剔除,是确保诱王合并成功的前提。但是单凭肉眼和双手很难认出产卵工蜂并清除。那么,怎样才能将产卵工蜂与正常工蜂分开呢?我发现,利用蜂群生物学特性,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
关键词
蜂群生物学
产卵工蜂
工蜂产卵群
蜂王
正常状态
蜂群合并
-
分类号
S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蜜蜂大家庭
- 11
-
-
作者
黄文诚
-
出处
《中国养蜂》
2002年第6期23-23,共1页
-
-
关键词
蜜蜂
蜂王
蜂群生物学
家系
-
分类号
S89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再谈割除雄蜂蛹
- 12
-
-
作者
孟兆和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亮河镇福山村
-
出处
《中国蜂业》
2006年第2期24-24,共1页
-
-
关键词
雄蜂蛹
割除
蜂群生物学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