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条件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艳 李婷婷 +1 位作者 崔方超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为研究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Ha-01生物被膜形成的过程及不同培养条件(碳源、p H值、Na Cl质量分数、黏附材料)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平板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Ha-01生物被膜活菌数及生长情况,并通... 为研究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Ha-01生物被膜形成的过程及不同培养条件(碳源、p H值、Na Cl质量分数、黏附材料)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平板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Ha-01生物被膜活菌数及生长情况,并通过添加外源标准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中的C6-HSL研究了AHLs与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菌株Ha-01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培养时间密切相关;在不同碳源的培养条件下形成生物被膜能力不同,其中在以木糖为培养基时形成量最大,达到7.51(lg(CFU/cm^2)),与在LB培养基中相比增加10.28%;在中性培养条件下更利于其生物被膜的形成,活菌数为7.77(lg(CFU/cm^2));在Na Cl质量分数为2%时,其生物被膜产生量最大,活菌数为7.18(lg(CFU/cm^2));在不同黏附材料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铝片、锌片、玻璃片,活菌数分别为7.22、6.48、6.11(lg(CFU/cm^2));且添加C6-HSL量越多,其生物被膜产生能力越强。研究表明,培养条件能够影响菌株Ha-01生物被膜形成,且AHLs可以调控其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亚菌 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牛肉中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旭东 闫超杰 +4 位作者 孙剑 姚佳 苏明明 王植朔 卢行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在出口冷鲜牛肉的沙门氏菌检验过程中,从HE琼脂平板上分离到1株蜂房哈夫尼亚菌,该菌三糖铁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不产生H2S,不产气,革兰阴性。经BBL Crystal微生物半自动检测仪检测,同时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的生化试验结果鉴定为蜂房哈夫... 在出口冷鲜牛肉的沙门氏菌检验过程中,从HE琼脂平板上分离到1株蜂房哈夫尼亚菌,该菌三糖铁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不产生H2S,不产气,革兰阴性。经BBL Crystal微生物半自动检测仪检测,同时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的生化试验结果鉴定为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亚菌 分离 鉴定 冷鲜牛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房哈夫尼亚菌对粘质沙雷氏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产生与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婷婷 高娜娜 +4 位作者 于海凤 国竞文 王当丰 励建荣 黄建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以腐败海鲈鱼中分离得到的2?株有群体感应现象的细菌为研究对象,经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命名为H. alvei-14;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灵红素,命名为S.marcescens-01。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 以腐败海鲈鱼中分离得到的2?株有群体感应现象的细菌为研究对象,经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命名为H. alvei-14;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灵红素,命名为S.marcescens-01。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H.alvei-14与S.marcescens-01共培养后其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crinc lactones,AHLs)分泌量和生物被膜产生量。结果表明:与H. alvei-14共培养能促进S.marcescens-01分泌AHLs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这种影响可能与菌群间群体感应有关。环境条件的改变是影响细菌分泌AHLs和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较高盐浓度、pH值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微生物分泌AHLs和生物被膜形成,而限制性碳源及氮源等胁迫环境均可以刺激菌体群体感应系统,促进AHLs的释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房哈夫尼亚菌 粘质沙雷氏 共培养 群体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败希瓦氏菌及其与蜂房哈夫尼亚菌共培养对冷藏大菱鲆的致腐能力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婷婷 马艳 +2 位作者 李学鹏 仪淑敏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9-34,共6页
本研究将腐败希瓦氏菌SP22及其与蜂房哈夫尼亚菌Ha-01混合菌液分别接种到大菱鲆无菌鱼块中,以微生物及理化参数(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K值、Ca2+-ATPase活力及肌肉蛋白显微结构)为指标,探... 本研究将腐败希瓦氏菌SP22及其与蜂房哈夫尼亚菌Ha-01混合菌液分别接种到大菱鲆无菌鱼块中,以微生物及理化参数(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K值、Ca2+-ATPase活力及肌肉蛋白显微结构)为指标,探讨腐败希瓦氏菌SP22及其与蜂房哈夫尼亚菌Ha-01共培养对冷藏大菱鲆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接菌组鱼块的菌落总数、TVB-N值及K值上升速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接种混合菌组的上升速度高于接种单菌组;接菌组的Ca2+-ATPase活力下降速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接种混合菌组下降最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接菌组肌肉蛋白质变性降解速度明显快于空白对照组。腐败希瓦氏菌SP22能够造成大菱鲆的腐败变质,且其与蜂房哈夫尼亚菌Ha-01共培养时能够产生明显的致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腐败希瓦氏 蜂房哈夫尼亚菌 致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早期大批死亡病例中的细菌检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受昇 许楚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雏鸡 死亡 病例 检验 大肠杆 沙门氏 绿脓杆 黏质沙雷氏 美国爱文氏 蜂房哈尼亚 格高菲肠杆 奇异变形杆 肺炎克雷伯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