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中多端口能量枢纽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蒋玮 余斌 +3 位作者 郁家麟 孙可 屠晓栋 钱伟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9,共10页
作为一种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新型配电网架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利用多端口能量枢纽(multi-port energy hub,MEH)可实现多微电网/配网单元间功率的互联互济,如MEH中包含储能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电网可靠性。文中... 作为一种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新型配电网架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利用多端口能量枢纽(multi-port energy hub,MEH)可实现多微电网/配网单元间功率的互联互济,如MEH中包含储能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电网可靠性。文中提出一种含储能的MEH及其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根据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和配电网运行状态协调控制储能变流器与各并网端口变流器之间的功率分配,使得MEH在平抑新能源波动、配网故障恢复等运行模式下均能够对内部储能系统进行能量管理。下层控制通过将储能变流器有功功率的微分值反馈至储能系统控制环路进行补偿,提高储能变流器输入/输出有功功率响应速度。文中设计了MEH控制系统关键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对MEH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仿真。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证明该策略能够延长储能系统工作时间,提高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变化率,减小直流母线的电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能量枢纽(MEH)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 储能变流器 分层协调控制 变下垂系数控制 暂态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构想、关键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28
2
作者 江道灼 徐宁 +2 位作者 江崇熙 胡列翔 朱炳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1,共11页
传统拓扑结构的配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而微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未来分布式有源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将“源网荷储”规范化配置的分布式微网群通过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以... 传统拓扑结构的配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而微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未来分布式有源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将“源网荷储”规范化配置的分布式微网群通过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以蜂巢状结构组合成网,实现微网的区域自治和相互间的广域互联;在对比其他变形拓扑的基础上,认为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未来智能配电网优选拓扑结构。对所提拓扑的实现方式和关键技术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分层控制的通信机制、基站的经济运营模型和微网的经济调度模型。与现有配电网方案对比分析后,认为所提拓扑具有网络架构坚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强、配电方式灵活和支持电力市场交易等优点。最后,分析了该新型配电网拓扑在经济性和技术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 新型拓扑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微网(微电网)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块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蜂巢状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 被引量:8
3
作者 朱鹏程 刘曌煜 +3 位作者 孙可 徐杰 胡鹏飞 江道灼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100,共11页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是一种通过规模化链接微网群,实现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效接入的新型配网形态。针对蜂巢状配电网中微网群与互联基站协调运行机制复杂的难题,提出一种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多分块交替方向乘子法(block-wis...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是一种通过规模化链接微网群,实现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效接入的新型配网形态。针对蜂巢状配电网中微网群与互联基站协调运行机制复杂的难题,提出一种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多分块交替方向乘子法(block-wis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BADMM)的分布式优化调度策略,有效克服了多基站与多微网之间协调运行的挑战。首先根据拓扑结构建立蜂巢状配电网的优化数学模型,然后以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为中心将蜂巢状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基站协调同步计算与其相邻微网的优化问题。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收敛性,为大规模微网群的经济优化调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 交替方向乘子法 分布式优化 运行成本最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