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增白剂UBL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作用研究
1
作者 杨孔 武红贤 +4 位作者 李娟 葛春花 孙厚成 周建华 刘少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8-640,共3页
用1%UBL荧光增效剂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UBL对Parocneria orienta NPV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UBL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的添加剂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文亮 周建华 +1 位作者 郭亨孝 刘应高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8-882,共5页
Bioassay of PoNPV+1%VBL,PoNPV+12.5 μL·L-1 Chlorbenzuron,PoNPV+15 μL·L-1 Trichlorphon was conducted on 2-instar larvae of Parocneria orientia in lab.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VBL,12.5 μL·L-1 Chlorbenz... Bioassay of PoNPV+1%VBL,PoNPV+12.5 μL·L-1 Chlorbenzuron,PoNPV+15 μL·L-1 Trichlorphon was conducted on 2-instar larvae of Parocneria orientia in lab.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VBL,12.5 μL·L-1 Chlorbenzuron,15 μL·L-1 Trichlorphon had better synergistic effect.Spraying of PoNPV+1%VBL,PoNPV+12.5 μL·L-1 Chlorbenzuron,PoNPV+15 μL·L-1 Trichlorphon and PoNPV to control 2~3 instar larvae of second generation in field,the concentrations of PoNPV were 8×106 PIB·mL-1,4×106 PIB·mL-1,2×106 PIB·mL-1,1×106 PIB·mL-1,5×105 PIB·mL-1,there were 20 treatments.It wa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the same,the effect of PoNPV added synergists was better than that without synerg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灭幼脲Ⅲ 敌百虫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顺立 李友恭 尤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0-183,T001,共5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是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1988年笔者在福建南平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时,发现蜀柏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经鉴定其病原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该病毒尚未见报道,现将其分离、电镜观察、生物活性测定等报道如下。
关键词 型多 病毒 毒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建华 唐孟佳 +1 位作者 秦严昌 任炳才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56,共2页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oNPV)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经1992年林间2700亿PIB/公顷、3600亿PIB/公顷、4500亿PIB/公顷、5400亿PIB/公顷四种浓度和林间3600亿PIB/公顷大面积应用,其防治效果(以平均虫口密度下降率表示)分别为81.05%...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oNPV)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经1992年林间2700亿PIB/公顷、3600亿PIB/公顷、4500亿PIB/公顷、5400亿PIB/公顷四种浓度和林间3600亿PIB/公顷大面积应用,其防治效果(以平均虫口密度下降率表示)分别为81.05%、81.23%、83.52%、84.29%和83.40%。存活幼虫感染率(体内镜检含有PoNPV为准)为8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应用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建华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7-67,共1页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PoNPV)杀虫剂是以PoNPV为活性杀虫成份,添加其他惰性成份,经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生物农药。通过1990~1991年林间应用研究:该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PoNPV)杀虫剂是以PoNPV为活性杀虫成份,添加其他惰性成份,经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生物农药。通过1990~1991年林间应用研究:该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蚕安全、专一性强、流行性好、有一定特效性等特点,通过研究,总结出了该杀虫剂的林间应用方法。现报道如下。 施药机械和施药方式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施药机械用3MF——4型机动喷雾器或农用机动喷雾器。每公顷使用3600亿PIB,加水750公斤,常规喷雾。喷洒时,应仔细、全面地将药液喷到整个树株鳞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建华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8-48,共1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害虫。1989年我们在四川省金堂县采集到一批自然病死虫,经分离、鉴定、室内毒力生物测定和林间初步应用表明:该病毒是1株新分离的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害虫。1989年我们在四川省金堂县采集到一批自然病死虫,经分离、鉴定、室内毒力生物测定和林间初步应用表明:该病毒是1株新分离的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sis Vrius,简称PoNPV),该病毒对蜀柏毒蛾有较强的毒力,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感病幼虫的症状 幼虫吞食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取食活动明显减弱,行动迟缓;一定时间后,幼虫死亡。幼虫刚死时,呈“倒悬”或倒“V”字型挂于柏桠上;腹部体色呈灰褐色,体壁易破,流出褐色脓液,无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DNA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顺立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经SDS—冷酚法由纯化的蜀柏毒蛾NPV颗粒抽提到了NPV的DNA.经SephadexG—100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该DNA是均一制剂.PoNPV-DNA的Tm值测定为70℃,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Ec... 经SDS—冷酚法由纯化的蜀柏毒蛾NPV颗粒抽提到了NPV的DNA.经SephadexG—100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该DNA是均一制剂.PoNPV-DNA的Tm值测定为70℃,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EcoRⅠ酶切,琼脂糖电泳分析测得该DNA分子量约为55×106道尔顿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核测定法评价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小白鼠的安全性
8
作者 周建华 郭亨孝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48,共2页
用微核测定法评价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小白鼠的安全性*周建华郭亨孝(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用测定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的方法来分析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口服4种剂量的蜀... 用微核测定法评价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小白鼠的安全性*周建华郭亨孝(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用测定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的方法来分析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口服4种剂量的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感染小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型多病毒 杀虫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杀虫剂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利萍 屈静 《现代园艺》 2013年第4期72-73,共2页
本文通过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了以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的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或动物没有危害,专一性强、流行性较好的特点,并对在林间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充分说明了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 本文通过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了以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的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或动物没有危害,专一性强、流行性较好的特点,并对在林间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充分说明了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杀虫剤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技术
10
作者 周建华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5-66,共2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的严重食叶害虫,发生面积高达200多万亩,给川中农区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主要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为主,化学防治虽然对抗灾有较大的作用,但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缺陷;如污染...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的严重食叶害虫,发生面积高达200多万亩,给川中农区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主要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为主,化学防治虽然对抗灾有较大的作用,但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缺陷;如污染环境、易使目标害虫产生抗性、杀伤天敌,特别是影响桑蚕业的发展。因此,采用生物防治主要是病毒防治蜀柏毒蛾尤为重要和必要。1989~1991年我们对蜀柏毒蛾的活体增殖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出了3种增殖技术,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奠定基础。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11
作者 周建华 隆孝雄 郭亨孝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54,共3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近年来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为了探索一条柏木林区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解决蜀柏毒蛾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与桑蚕业的冲突,1989年我们在金堂采集、分离到1株蜀柏毒蛾病...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近年来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为了探索一条柏木林区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解决蜀柏毒蛾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与桑蚕业的冲突,1989年我们在金堂采集、分离到1株蜀柏毒蛾病毒新毒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鉴定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nclear PolyedrosisVrius简称PoNPV)。为了研究该病毒的开发利用价值,1990年进行了PoNPV毒力的生物测定。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施药方法对蜀柏毒蛾的防效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兴旺 李涛 +4 位作者 庞宗奎 杜维 张燕 苟立梅 林江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一种广谱性的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能高效防治鳞翅目害虫,且不污染环境,对林木、作物、人畜、食品安全、害虫天敌无毒无害,害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为探索该病毒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成效,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一种广谱性的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能高效防治鳞翅目害虫,且不污染环境,对林木、作物、人畜、食品安全、害虫天敌无毒无害,害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为探索该病毒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成效,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施药方法(飞防法-直升机飞洒和地防法-高射程喷雾机喷洒)对蜀柏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防治方法的虫口减退率(PDR)都在92%左右;飞防区幼虫死亡率(LKR)为84.44%,地防区幼虫死亡率达95.22%;从防效指标(CEI)来看,两种方法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2%左右;多重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之间的虫口减退率(p=0.891)、幼虫死亡率(p=0.891)和防治效果(p=0.788)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蜀柏毒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实践及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 型多病毒 毒蛾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顺立 施和清 +1 位作者 李友恭 程保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8-62,共5页
以不同浓度病毒悬液浸渍柏木叶,饲喂感染3龄初蜀柏毒蛾幼虫,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式为y=3.335+0.314x;LC50值为2.036×105PIB/ml.以4×106、4×107和4×108... 以不同浓度病毒悬液浸渍柏木叶,饲喂感染3龄初蜀柏毒蛾幼虫,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式为y=3.335+0.314x;LC50值为2.036×105PIB/ml.以4×106、4×107和4×108PIB/ml3种浓度病毒感染3龄初幼虫,其LT50值分别为7.84、7.61和6.85d.试验表明,同一浓度病毒(4×107PIB/ml)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感染力不同.幼虫死亡率随龄期增大而降低,从2龄的89.5%降到5龄的67.07%;LT50值随着龄期增大而延长,从2龄的6.88d增加到5龄的8.45d.温度对幼虫感病死亡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对总死亡率影响不大.病毒在冰箱中(4℃)保藏一年,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而在室温下保藏一年,其感染力下降46.3%~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运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蜀柏毒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正均 林万光 余大全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8年第4期188-188,共1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orientaChao)是四川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一年发生2代。近6年年均发生面积达165960hm2,主要分布在遂宁、南充、绵阳、德阳等地。受害严重的林分鳞叶被吃... 蜀柏毒蛾(ParocneriaorientaChao)是四川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一年发生2代。近6年年均发生面积达165960hm2,主要分布在遂宁、南充、绵阳、德阳等地。受害严重的林分鳞叶被吃光,林木年生长量损失达2.09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毒蛾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林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顺立 黄锋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应用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PoNPV)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PoNPV悬液施入林间,可引起病毒病流行,显著降低蜀柏毒蛾幼虫的虫口密度,PIB以5×106个/mL悬液进行喷洒,喷洒量达到PIB75×1... 应用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PoNPV)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PoNPV悬液施入林间,可引起病毒病流行,显著降低蜀柏毒蛾幼虫的虫口密度,PIB以5×106个/mL悬液进行喷洒,喷洒量达到PIB75×1012个/hm2,防治效果可达86%以上.试验表明病毒与20%杀灭菊酯(1:3000)防治效果相近.PIB5×108个/mL、5亿/g白僵菌和20%杀灭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多角病毒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安全试验
16
作者 陈顺立 程保 +1 位作者 李友恭 欧兆胜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4期17-20,共4页
应用蜀柏毒蛾多角体病毒制剂于1990年6月对实验动物、家禽、鸟类、水生动物和经济昆虫等进行一系列安全性试验,经2-3个月的试验,表明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对人畜及试验动物是安全的。
关键词 多角病毒 安全试验 毒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同 刘宽余 +1 位作者 王志英 于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9,共6页
介绍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MNPV)的基因组结构、UDP -转葡糖基酶基因、增强子基因 (en hancin基因 )、蛋白激酶基因 (vPK基因 )、多角体蛋白 (polyhedrin)基因、PE基因、P39-衣壳基因、DNA聚合酶基因(DNApol)、2 5KFP基因以及LdMNP... 介绍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MNPV)的基因组结构、UDP -转葡糖基酶基因、增强子基因 (en hancin基因 )、蛋白激酶基因 (vPK基因 )、多角体蛋白 (polyhedrin)基因、PE基因、P39-衣壳基因、DNA聚合酶基因(DNApol)、2 5KFP基因以及LdMNPV的同源区 (hrs)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基因或同源区的编码产物有的作为结构组分存在于包含体中 ,有的作为调节因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参与病毒DNA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有的负责协调病毒与虫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用于外源基因表达的LdMNPV的基因工程的实例 ,阐明了在害虫的防治领域 ,构建LdMNPV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是LdMNPV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型多病毒 基因 害虫防治 森林害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婧 韩崇选 +3 位作者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王青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619,共4页
根据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LdMNPV的PCR检测技术体系,其对Ld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到1 fg.mL-1。应用该技术体系从舞毒蛾带毒幼虫、卵、蛹的基因组... 根据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LdMNPV的PCR检测技术体系,其对Ld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到1 fg.mL-1。应用该技术体系从舞毒蛾带毒幼虫、卵、蛹的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片段,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对不同浓度的多角体悬液的扩增结果显示:其检测最低量为5 OBs·mL-1。形态学研究表明:从内蒙舞毒蛾体内分离到的LdMNPV中,少数表面有凹陷的孔洞,病毒粒子从这些孔洞中游离出来,这也阐明了此技术能够从多角体悬液中扩增出目的片段的原因。在将来LdMNPV的检测中,可用虫体进行研磨过滤离心得到的组织液作为模板进行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型多病毒 PCR 微量检测 EG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3个地理品系的毒力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丽春 段立清 +1 位作者 特木钦 宋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共3页
采用室内食料给毒法测定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3个地理品系LdNPV-D(北美品系)、Ld-NPV-H(中国黑龙江品系)和LdNPV-J(日本品系)对取食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的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2龄幼虫的致死中量及致死中时间... 采用室内食料给毒法测定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3个地理品系LdNPV-D(北美品系)、Ld-NPV-H(中国黑龙江品系)和LdNPV-J(日本品系)对取食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的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2龄幼虫的致死中量及致死中时间。结果表明,致死中量依次为24(14-38),30(16-67),4 472(1 149-79 335)OBs/μL。3个地理品系的致死中时间依次是9.6(8.6-11.9),20.6(17.6-28.5),20.2(17.7-25.5)d。LdNPV-D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致死中量低,致死中时间短,毒力最高;日本品系LdNPV-J的毒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型多病毒 地理品系 寄主植物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生物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建华 赵蓉 +3 位作者 郭亨孝 黄祖惠 孔玲 曾启湘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7,共3页
采用昆虫病毒毒力生物测定方法[1],以舞毒蛾 2 龄幼虫为对象,对大邑株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进行测定,其 L C50 = 182×104 P I B/m l,95% 置信限上限为 241×104 P I B/m ... 采用昆虫病毒毒力生物测定方法[1],以舞毒蛾 2 龄幼虫为对象,对大邑株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进行测定,其 L C50 = 182×104 P I B/m l,95% 置信限上限为 241×104 P I B/m l,下限为 122×104 P I B/m l;用浓度 16×106 P I B/m l 和 16×105 P I B/m l 进行感染, 其 L T50分别为 738 天、824 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型多病毒 毒力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