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麻醉方法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汪芳俊 胡建华 +1 位作者 杨宇焦 万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5,共4页
目的比较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次剂量的1/4;B组采用吸... 目的比较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次剂量的1/4;B组采用吸入麻醉箱对大鼠进行麻醉诱导,并采用大鼠面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吸入麻醉药的浓度。记录两组大鼠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麻醉效果,观察两组大鼠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大鼠麻醉死亡和建模成功情况。结果两组大鼠月龄、体质量、术中血氧饱和度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60min,A组大鼠心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5min,A组大鼠呼吸频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B组麻醉效果明显较A组好(P<0.05);B组大鼠建模成功率明显较A组高,而麻醉死亡率较A组低(P<0.05)。结论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起效快、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术后麻醉苏醒迅速等特点,能为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异氟烷 吸入麻醉 戊巴比妥钠 注射 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