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军 魏开斌 +5 位作者 刘红 刘雨亮 王永红 张文正 卓锋 王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细胞移植数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四组:大剂量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组(A组,2×106个)、中剂量嗅鞘细胞蛛网膜...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细胞移植数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四组:大剂量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组(A组,2×106个)、中剂量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组(B组,2×105个)、小剂量嗅鞘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组(C组,2×104个)、DMEM/F12培养液蛛网膜下腔移植组(D组)。术后即刻进行细胞移植,术后第4、10周行CBS功能评分及组织学检查,观察脊髓神经功能修复情况及损伤区神经纤维数量。结果:CBS功能评分示A、B组明显好于C、D两组(P<0.05);A、B两组间比较无差异,C、D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A、B组神经纤维数量多于C、D组。结论:急性期嗅鞘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安全有效,急性期移植细胞数量较大则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蛛网膜下腔移植 移植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