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鉴定及MeSDD1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亮 鲍茹雪 +5 位作者 曹升 陆柳英 尚小红 曾文丹 聂宣红 严华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08-1317,共10页
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家族(SBT)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环境胁迫的重要基因家族。为进一步了解木薯SBT基因家族的数量、基本特征、功能域和进化关系等,在全基因组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BT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并对其中一个成... 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家族(SBT)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环境胁迫的重要基因家族。为进一步了解木薯SBT基因家族的数量、基本特征、功能域和进化关系等,在全基因组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BT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并对其中一个成员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基因组中共鉴定到69个SBT成员,其中Manes.18G044300与拟南芥抗旱基因SDD1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该成员命名为MeSDD1;22个成员无内含子,69个成员的蛋白携带5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一部分SBT成员在染色体上呈紧密的串联分布,启动子存在干旱响应元件。用qRT-PCR检测筛选出表达量高的2个纯合株系用于后续研究。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表明,2个转基因株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失水率小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的气孔密度显著小于野生型;断水处理14 d,转基因株系的萎焉程度轻于野生型,表明MeSDD1增强了拟南芥植株的抗旱性。本研究结果为木薯抗旱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并为后续研究MeSDD1介导的抗旱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 转基因拟南芥 抗旱性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的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进化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季星来 孙之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756-1758,共3页
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类水解酶 ,得名于Ser195对底物的亲核攻击 .丝氨酸蛋白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虽然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差异性很大 ,但仍然保持了一个稳定的核心催化结构 ;同时 ,丝氨酸蛋白酶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 .但是 ,序列的差... 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类水解酶 ,得名于Ser195对底物的亲核攻击 .丝氨酸蛋白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虽然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差异性很大 ,但仍然保持了一个稳定的核心催化结构 ;同时 ,丝氨酸蛋白酶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 .但是 ,序列的差异以及大量的复制现象使得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的进化研究进展缓慢 .本文用SSAP算法从结构比较的层次上进行蛋白质超家族进化的研究 ,分析了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结构与功能的演化 ,研究了丝氨酸蛋白酶结构上的进化及其对功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 分子进化分析 结构比较 SS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2相关新基因Rcet3的克隆
3
作者 向阳 邹寿长 +1 位作者 欧雪玲 周明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利用NCBI中的DDD(数字差异显示)数据库及RT-PCR技术克隆睾丸等组织中特异表达的新基因。方法利用NCBI中的DDD数据库首先电子克隆了Rcet3基因,并从成年小鼠睾丸组织中利用RT-PCR克隆出Rcet3全长基因,然后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 目的利用NCBI中的DDD(数字差异显示)数据库及RT-PCR技术克隆睾丸等组织中特异表达的新基因。方法利用NCBI中的DDD数据库首先电子克隆了Rcet3基因,并从成年小鼠睾丸组织中利用RT-PCR克隆出Rcet3全长基因,然后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显示,Rcet3基因全长cDNA为610 bp,含4个外显子,编码一个14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该蛋白含一个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域,但缺少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关键的作用位点,而这些位点对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的抑制作用是重要的。Rcet3在成年老鼠睾丸、附睾和大脑等生殖域中特异表达,睾丸中的表达高于附睾和大脑,Rcet3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家族2的Cres亚家族具有相似的特征。结论Rcet3可能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2,Cres亚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t3 克隆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E家族蛋白酶和神经细胞死亡
4
作者 蒲小平 翟所迪 李长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在神经系统有关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时空分布、信号转导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介导这个过程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从大量的实验中获知:许多蛋白质能够调节细胞外死亡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死亡程序。某种组分存在于细胞内,等待特异的信号... 在神经系统有关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时空分布、信号转导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介导这个过程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从大量的实验中获知:许多蛋白质能够调节细胞外死亡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死亡程序。某种组分存在于细胞内,等待特异的信号对它们的活化。最近大量的文献表明:在许多类型的神经细胞凋亡中,凋亡的程序是通过一系列属于CED3/ICE家族蛋白酶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家族蛋白酶 激活 神经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国华 张琦 +1 位作者 戴海萍 沈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姜黄素(Curcumin,Cur)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明确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与部分分化、抑制迁移等方面作用。文中研究Cur体外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ed protein kinase,MAPKs)及基质金... 目的姜黄素(Curcumin,Cur)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明确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与部分分化、抑制迁移等方面作用。文中研究Cur体外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ed protein kinase,MAPK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成员的表达,探讨Cur的抗肿瘤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Cur作用RPMI8226细胞不同时间,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APKs家族成员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s的活性。结果 Cur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2/M期[(12.72±0.68)%vs(4.79±0.15)%]。以6.25μmol/L、12.50μmol/L及25.00μmol/L Cur分别处理RPMI8226细胞,细胞内JNK和p-JNK的表达均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上升(P<0.01),而ERK1/2及P38 MAPK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另各Cur处理组的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及MMP-9的活性,随着Cur药物浓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Cur不仅可能激活MAPKs家族中的JNK信号通路,体外诱导RPMI8226细胞的凋亡,且还可能通过抑制MMPs的活性,影响RPMI8226细胞的浸润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RPMI8226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幼虫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甘丽萍 刘仁华 +1 位作者 李彦杰 钟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47-1850,共4页
为了调查家蚕幼虫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并探讨与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对家蚕不同组织、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来源的样品进行了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检测。在Ysh品种中肠中的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都高于丝腺,性别差... 为了调查家蚕幼虫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并探讨与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对家蚕不同组织、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来源的样品进行了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检测。在Ysh品种中肠中的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都高于丝腺,性别差异不显著,品种中Dazao和Ysh显著高于Y-1和C108;Ysh品种5龄3日中肠中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5龄7日,高浓度蜕皮激素(20E)处理后24 h中肠中胰蛋白酶活性下降幅度比较大,保幼激素处理后变化不显著。胰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与SPs家族基因特异性的在中肠表达,5龄中期表达高于5龄末期,20 E处理后24 h出现下调表达的结果是一致的;不同品种酶活性的差异可能与生命力差异有关。为家蚕丝物质形成和积累提供了分子调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蛋白酶 蛋白酶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介导RAGE抑制MMP-2/MMP-9对Aβ_(1-40)损伤bEnd.3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蕊 袁永 +3 位作者 贾亚泉 高爱社 张振强 宋军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0,共7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损伤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β_(1-40)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作用浓度。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损伤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β_(1-40)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作用浓度。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Aβ_(1-40)组、MSLDP+Aβ_(1-40)组和MSLDP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1(LRP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闭锁小带蛋白-1(ZO-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RP1、RAGE、ZO-1表达;再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Aβ_(1-40)组、FPS-ZM1(RAGE抑制剂)+Aβ_(1-40)组和FPS-ZM1+Aβ_(1-40)+MSLDP组,Western blot检测RAGE、MMP-9、MMP-2、ZO-1蛋白表达。结果Aβ_(1-40)呈剂量依赖性降低bEnd.3细胞活性(P<0.01),MSLDP对Aβ_(1-40)损伤的细胞活性具有保护作用(P<0.05,P<0.01),因此选择10μmol/L Aβ_(1-40)和10%MSLDP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Aβ_(1-40)组RAGE、MMP-2、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1),LRP1、ZO-1、BDNF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并且LRP1、ZO-1荧光强度降低(P<0.01),RAGE荧光增强(P<0.01);与Aβ_(1-40)组比较,MSLDP组RAGE、MMP-2、MMP-9蛋白表达和RAGE荧光强度降低(P<0.05,P<0.01),而LRP1、ZO-1、BDNF蛋白表达和LRP1、ZO-1荧光强度升高(P<0.05,P<0.01)。与Aβ_(1-40)组比较,Aβ_(1-40)+FPS-ZM1组MMP-2、MMP9、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Aβ_(1-40)+FPS-ZM1+MSLDP组MMP-2、MMP9、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1),ZO-1蛋白表达升高(P<0.01),FPS-ZM1和MSLDP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保护Aβ_(1-40)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的细胞紧密连接,减轻血脑屏障障碍,保护神经血管单元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可能通过调节RAGE途径抑制MMP-2/MMP-9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阿尔茨海默病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BnCP51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阳永学 李振波 +4 位作者 童超波 黄军艳 于景印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建立新型授粉控制体系,克隆与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及启动子,根据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信息设计特异引物,获得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基因Bn CP5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和上游启动子序列。Bn CP51基因全长1 032bp,在Gen Bank登录号KC... 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建立新型授粉控制体系,克隆与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及启动子,根据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信息设计特异引物,获得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基因Bn CP5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和上游启动子序列。Bn CP51基因全长1 032bp,在Gen Bank登录号KC898325,启动子长1 951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 CP51具有木瓜蛋白酶基因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ERFNIN和GCNGG功能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n CP51在花蕾中高量表达。在线启动子序列元件预测分析发现Bn CP51启动子序列中有多个花药特异表达元件。构建重组载体p Bn CP51::GUS,转化拟南芥,GUS染色结果表明在Bn CP51启动子的驱动下,报告基因GUS仅在中期花蕾和花药中特异表达,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半胱氨酸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基因家族 BN CP51基因 基因克隆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识别蛋白质的保守氨基酸残基的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俊恩 王士同 徐红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3,共6页
保守氨基酸残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生物信息学认为: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因此,作者基于氨基酸的生化特性、几何特性和动态特性描述了一个新颖的算法去发现蛋白... 保守氨基酸残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生物信息学认为: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因此,作者基于氨基酸的生化特性、几何特性和动态特性描述了一个新颖的算法去发现蛋白酶家族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而保守氨基酸残基将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氨基酸残基 生物信息学 序列 结构 功能 蛋白酶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Proteins for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by Integrating Genome⁃wide Association Data and Human Brain Proteomes
10
作者 ZHONG Wan-Ting YUAN Yi-Tong +3 位作者 ZHANG Min DU Ruo-Chen ZHANG Ling-Yu WANG Chun-Fa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0-1047,I0003-I0028,共34页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is a rar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ities in the prion protein(PrP),the most common form of human prion disease.Although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hav...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is a rar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ities in the prion protein(PrP),the most common form of human prion disease.Although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have identified numerous risk genes for CJD,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risk loci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This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novel genetically prioritized candidate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CJD in the human brain through an integrative analytical pipeline.Utilizing datasets from Protei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pQTL)(NpQTL1=152,NpQTL2=376),expression QTL(eQTL)(N=452),and the CJD GWAS(NCJD=4110,NControls=13569),we implemented a systematic analytical pipeline.This pipeline included Prote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PWAS),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Bayesian colocalization,and 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TWAS)to identify novel genetically prioritized candidate proteins implicated in CJD pathogenesis within the brain.Through PWAS,we identified that the altered abundance of six brain protein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JD.Two genes,STX6 and PDIA4,were established as lead causal genes for CJD,supported by robust evidence(False Discovery Rate<0.05 in MR analysis;PP4/(PP3+PP4)≥0.75 in Bayesian colocalization).Specifically,elevated levels of STX6 and PDIA4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JD.Additionally,TWAS demonstrated that STX6 and PDIA4 were associated with CJD 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syntaxin 6(STX6)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family A member 4(PDI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PINE1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作者 郭肖肖 曹雨露 +1 位作者 徐淑欣 张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SERPINE1)被认为是与GB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之一。SERPINE1主要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SERPINE1)被认为是与GB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之一。SERPINE1主要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逃逸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已成为癌症较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预后指标之一。SERPINE1不仅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自身促进GBM发生发展,也可介导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非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加速GBM恶性进展。了解SERPINE1如何调控GBM恶性进展对认识GBM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SERPINE1促GBM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SERPINE1在GBM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E成员1 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介导PM20D2、PABPC1和TACO1蛋白质的泛素化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香男 范宇宸 +3 位作者 王亚楠 陆瑶 赵博 武正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PM20D2)、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1,PABPC1)、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Translational activator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TACO1)是否可被E4B介导泛素化。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调取底物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泛素化过程所需的各个相关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体外泛素化实验,对3个蛋白质进行泛素化验证。结果表明3个蛋白质均可以在蛋白质水平被E4B泛素化,证明3个蛋白质都是E4B的底物,为进一步在细胞中研究其泛素化的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E4B 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 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分子结构与潜在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国兴 潘峰 +3 位作者 王庆波 温春光 吴雅清 许瑞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9,共8页
纳豆激酶因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而著称。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人员聚焦于纳豆激酶研究,其开发利用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许多问题与不足也随之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对纳豆激酶的开发利用大多局限于溶栓活性的利用与开发,低估了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因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而著称。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人员聚焦于纳豆激酶研究,其开发利用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许多问题与不足也随之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对纳豆激酶的开发利用大多局限于溶栓活性的利用与开发,低估了纳豆激酶应有的整体价值;其次是针对该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过于传统,尚未形成组学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的探索思维。因此,需要利用更为开阔的研究思路和开发手段来实现纳豆激酶开发利用的最大化。作者从纳豆激酶分子水平和家族分类层次上系统地阐述该酶分子特征,同时对纳豆激酶家族蛋白酶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纳豆激酶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保守区域 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 Peptidase-S8-subtilian-subset蛋白酶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照全 魏钦平 +1 位作者 张继祥 杨洪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条件下主动的、有序的死亡过程。通过对线虫、哺乳动物和植物的凋亡研究发现 ,保守的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介导者和执行者。胞外的死亡信号经过相应的转导途径传至胞...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条件下主动的、有序的死亡过程。通过对线虫、哺乳动物和植物的凋亡研究发现 ,保守的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介导者和执行者。胞外的死亡信号经过相应的转导途径传至胞内 ,再通过激活靶分子而产生凋亡效应。凋亡过程受到生物体精确的调控 ,具有独特而复杂的信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 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 农业 应用 凋亡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珊 关一夫 李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3,共12页
细胞焦亡(pyroptosis)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细胞不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近年来,细胞焦亡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焦亡信... 细胞焦亡(pyroptosis)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细胞不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近年来,细胞焦亡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焦亡信号通路分子及细胞焦亡过程中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反应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的异质性,细胞焦亡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有必要研究细胞焦亡在不同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从药理学角度,寻求促进生成炎症小体或激活焦亡通路的分子底物,为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更多思路。细胞焦亡在一定程度上也解答了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副作用产生的原因。细胞焦亡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是“双刃剑”,如何调节药物在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免疫微环境中诱导细胞焦亡的方式和程度,对于提高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细胞焦亡的类型及分子机制,细胞焦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肿瘤化疗、放射治疗、中药治疗和免疫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肿瘤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Gasdermin蛋白家族 胱天蛋白酶家族 细胞焦亡分子机制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C-MSCs体外抑制ADAMTS保护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基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峰 程刚 +6 位作者 吴玉娇 储柱平 王旭蕾 王惠敏 王康 魏伟 严尚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2-1528,共7页
目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PSC-MSCs)体外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软骨基质的保护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收集KOA患者关节置换手术切除的软骨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和细胞实验。软骨组织剪成小块,随机分为对照组、白介素-1β... 目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PSC-MSCs)体外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软骨基质的保护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收集KOA患者关节置换手术切除的软骨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和细胞实验。软骨组织剪成小块,随机分为对照组、白介素-1β(IL-1β)诱导组和iPSC-MSCs组。除对照组外,各组软骨组织予以IL-1β(10 ng/ml)刺激96 h,再与不同数量iPSC-MSCs(1×10^(4),1×10^(5),1×10^(6))细胞共培养72 h后取出软骨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带有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结构域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家族(ADAMTS-4、ADAMTS-5)及Ⅱ型胶原(COL2)表达,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离体软骨组织的病理改变。分离KOA患者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经IL-1β(10 ng/ml)刺激48 h后,将软骨细胞与不同数量iPSC-MSCs(1×10^(4),1×10^(5),1×10^(6))共培养72 h。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DAMTS-4、ADAMTS-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β可诱导软骨组织RUNX2、ADAMTS-4、ADAMTS-5水平升高、COL2水平降低,培养上清中MMP-13、IL-6水平升高(P<0.05),IL-10水平减少(P<0.05);与IL-1β诱导组比较,不同数量iPSC-MSCs共培养可降低上清中MMP-13、IL-6水平,降低RUNX2、ADAMTS-4、ADAMTS-5的表达,促进COL2表达,并升高IL-10水平。结论iPSC-MSCs体外可抑制ADAMTS-4、ADAMTS-5表达,减少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起到关节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诱导多能干细胞 关节软骨 带有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结构域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武俊紫 姚政 +4 位作者 熊光轶 赵微 胡冬雄 宋波 杨榆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121,I0024,共6页
目的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川陈皮素对其的治疗作用,并从分子水平研究川陈皮素对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serpin family B member 7,Megs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细... 目的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川陈皮素对其的治疗作用,并从分子水平研究川陈皮素对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serpin family B member 7,Megs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和Ⅳ型胶原(collagen IV)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高脂高糖饮食1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相应药物治疗6周后处死,收集尿液、血液和肾脏,检测血糖、血清和尿液中肌酐和β2-MG、小鼠肾重与体重比(KW/BW),同时检测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收集肾组织标本,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记法测定肾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及collagen IV的表达。结果肾脏组织HE染色可见,正常组大鼠形态正常,模型组出现明显肾小球萎缩和硬化,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均明显好转,此外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高剂量组基本一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KW/BW、尿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血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肾脏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血糖、KW/BW、尿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血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肾脏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均降低(P<0.05),此外川陈皮素各组血糖均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川陈皮素高剂量组IL-1、IL-6和TNF-α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但KW/BW、尿液UREA和β2-MG、血液UREA和β2-MG、肾脏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和贝那普利组相比没有差异。结论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与川陈皮素可调节肾脏中megsin、PDGF-BB、pERK1/2及collagen IV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糖尿病肾病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NLRC3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云华 韩明伟 +2 位作者 马瑞雪 吴兴安 刘蓉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LRC3)对人结肠癌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NLRC3特异性小干扰RNA(si-NLRC3)敲低HCT116和LoVo细胞中NLRC3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LRC3)对人结肠癌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NLRC3特异性小干扰RNA(si-NLRC3)敲低HCT116和LoVo细胞中NLRC3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NLRC3 mRNA和蛋白表达;敲低NLRC3后,采用CCK-8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si-NLRC3转染可敲低HCT116和LoVo细胞NLRC3的表达。敲低NLRC3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加,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敲低NLRC3增强HCT116和LoVo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对癌细胞的迁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LRC3) 结肠癌 细胞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