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猪饲料蛋白转化率和降低养猪环境污染研究有新突破
1
《湖南畜牧兽医》 2006年第1期48-48,共1页
2005年12月6日,湖南省科技厅在长沙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研究完成的“猪氮磷营养代谢调控及环境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成果鉴定。
关键词 蛋白转化率 污染研究 环境 养猪 猪饲料 中国科学院 成果鉴定 安全技术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生物转化玉米醇溶蛋白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文超婷 郑明珠 +3 位作者 修琳 盛悦 刘景圣 蔡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要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生物转化玉米醇溶蛋白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生物转化玉米醇溶蛋白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5.4%,玉米蛋白粉添加量8%,CaSO_4添加量0.3%,KH... 要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生物转化玉米醇溶蛋白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生物转化玉米醇溶蛋白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5.4%,玉米蛋白粉添加量8%,CaSO_4添加量0.3%,KH_2PO_4添加量0.2%,此条件下,得出菌丝体生物量为1.62 g/100 mL,蛋白转化率为27.51%。在最适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温度26℃,初始pH 4,装液量100 mL/5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试验验证得出菌丝体生物量为2.41 g/100 mL、蛋白转化率为3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羊肚菌 液体发酵 菌丝体生物量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膜分离耦合技术制备米糠蛋白活性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青芝 马海乐 +2 位作者 骆琳 滕超 贾俊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2-638,共7页
为了探索米糠蛋白活性多肽的最佳酶法制备方法,进行了三种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模式制备活性多肽的研究。结果表明,间歇反应条件下蛋白转化率为47.50%,生产效率为1.98g肽/AU酶,均为传统方法的1.27倍;连续补水反应模式蛋白转化率最高,即68... 为了探索米糠蛋白活性多肽的最佳酶法制备方法,进行了三种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模式制备活性多肽的研究。结果表明,间歇反应条件下蛋白转化率为47.50%,生产效率为1.98g肽/AU酶,均为传统方法的1.27倍;连续补水反应模式蛋白转化率最高,即68.54%,分别是传统方法的1.84倍、间歇反应模式的1.47倍、连续补料反应模式的1.19倍;连续补料反应模式的蛋白转化率为57.61%,是传统制取方法的1.54倍,其生产效率最高,即11.46g肽/AU酶,分别是传统方法的7.37倍、间歇反应模式的5.79倍、连续补水反应模式的2.81倍。上述结果显示,三种酶膜耦合反应模式都能强化反应过程、提高蛋白转化效率和生产效率。就来源广泛的米糠蛋白而言,连续补料酶膜耦合反应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的多肽制备方法,蛋白转化率和酶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水解 酶膜耦合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海乐 王中斌 +1 位作者 骆琳 何荣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4-207,共4页
以克服传统酶解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为目的,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制备的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从实验得到的加酶量、底物浓度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酶膜耦合反应技术优于传统的酶... 以克服传统酶解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为目的,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制备的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从实验得到的加酶量、底物浓度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酶膜耦合反应技术优于传统的酶解技术的原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W/W)、加酶量1.5%、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循环泵转速120r/min和pH9.5,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高达9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膜耦合 鱼鳞胶原蛋白 抗氧化肽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酶解高底物浓度玉米蛋白工艺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占兰 郑喜群 刘晓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6-231,共6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研究底物浓度、加酶量、水解液pH值和水解温度对酶解产物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活力和蛋白转换率的影响。首先将玉米蛋白粉顺次进行碱洗、α-淀粉酶去淀粉和高温蒸煮预处理,以破坏蛋白高级结构和去除淀粉,...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研究底物浓度、加酶量、水解液pH值和水解温度对酶解产物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活力和蛋白转换率的影响。首先将玉米蛋白粉顺次进行碱洗、α-淀粉酶去淀粉和高温蒸煮预处理,以破坏蛋白高级结构和去除淀粉,然后以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玉米蛋白(10%~15%,m∶V)的限制性水解。结果表明,最适酶解条件:底物浓度13.5%(m∶V),加酶量2%,水解温度68℃,反应体系pH值7.7,总水解时间210min。在上述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28.81%,水解液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1.69mg/mL,水解物抗氧化活性为547.83U/mL,蛋白转化率为36.92%。获得的玉米蛋白水解物的溶解性显著增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显示了其在食品和药品等行业应用的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碱性蛋白 水解度 可溶性蛋白 抗氧化活性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佟维娜 蔡丹 +4 位作者 郑明珠 修琳 张浩 陈方奇 刘景圣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蛋白粉30 g、葡萄糖2.5%、Mg SO4·7H2O 0.15%、KH2PO40....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蛋白粉30 g、葡萄糖2.5%、Mg SO4·7H2O 0.15%、KH2PO40.25%、含水量65%;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4%、培养温度25℃、初始p H 6、发酵时间20 d。此条件下,得蛋白转化率为22.36%,菌丝体生物量为0.136 9 g/g。对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亲水性氨基酸含量比发酵前提高12.75%。对玉米蛋白粉原料和发酵后玉米蛋白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酵后的玉米蛋白紧密的结构被打开,表面积增加,表面凹凸加剧,孔洞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羊肚菌 固态发酵 菌丝体生物量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
7
作者 龚洋 马海乐 +3 位作者 王洋 苟文来 熊建 刘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6-171,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酶解技术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采用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考察超滤膜对牛乳蛋白及酶的截留、膜通量及滤出液的ACE抑制率和IC_(50)的影响,确定出超滤膜最佳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 u;研究了反应时间、... 为了克服传统酶解技术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采用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考察超滤膜对牛乳蛋白及酶的截留、膜通量及滤出液的ACE抑制率和IC_(50)的影响,确定出超滤膜最佳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 u;研究了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酶解工艺条件:底物浓度7%(W/W)、加酶量2000 U/g、反应时间100 min、循环泵转速100 r/min,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单位酶产肽量、ACE抑制率分别达到53.16%、39.59 g肽/g酶、76.81%,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转化率、单位酶产肽量、ACE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6.99%、16.61%、18.55%;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超滤液中ACE抑制肽的分子量分布,发现样品中分子量≤2253 u组分质量分数为94.62%,超滤膜对截留分子量大小控制准确。因此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可为酶法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蛋白 酶膜耦合 ACE抑制肽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加工副产物的生物转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关平彦 夏磊 +2 位作者 杨凌杰 闻正顺 蔡祥敏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22-330,共9页
主要针对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酶3种酶在不同加酶量下酶解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下脚料)过程对其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的影响,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3种可食用性商业菌在不同添加量下对其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的影响。得出... 主要针对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酶3种酶在不同加酶量下酶解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下脚料)过程对其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的影响,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3种可食用性商业菌在不同添加量下对其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金枪鱼下脚料添加量为2 g,料液比1:5时,酶解过程风味蛋白酶转化率最大值16.79%,胰蛋白酶转化率最大值16.63%,中性蛋白酶转化率最大值16.57%。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接种量40%在发酵第5天时,蛋白转化率最大值为16.48%,嗜热链球菌接种量30%在发酵第5天时,蛋白转化率最大值15.77%,酶解及发酵过程,分别能使蛋白转化率提高,提高金枪鱼下脚料等低值海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在不同加酶量及接种量条件,不同接种时间下可溶蛋白转化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发酵 金枪鱼 可溶性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粉经高温灭活胰朊酶后蛋白吸收效果好
9
作者 张平远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95,共1页
日本山口县水生动物养殖场采用未经高温蒸煮加工和经过100℃以上高温蒸煮以后的全脂大豆粉作鱼饲料,对二者的蛋白转化率和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未经蒸煮的大豆粉作饲料,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很一般;而采用在100℃高温... 日本山口县水生动物养殖场采用未经高温蒸煮加工和经过100℃以上高温蒸煮以后的全脂大豆粉作鱼饲料,对二者的蛋白转化率和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未经蒸煮的大豆粉作饲料,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很一般;而采用在100℃高温下蒸煮了1h后的大豆粉作鱼饲料,在相同时间内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高52%。原因是高温蒸煮可以使大豆粉中的胰朊酶失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效果 尼罗罗非鱼 灭活 高温蒸煮 全脂大豆粉 动物养殖场 蛋白转化率 对比研究 生长速度 鱼饲料 速度比 山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质育种筛选可利用泔水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伟莲 戴德慧 +1 位作者 黄光荣 陈贵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2-16,共5页
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培养基对9株酵母进行筛选,获得1株非蛋白氮转化率较高的菌株产朊假丝酵母0233,在餐厨垃圾固体培养基中发酵24h后,非蛋白氮转化率为36.69%。对该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 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培养基对9株酵母进行筛选,获得1株非蛋白氮转化率较高的菌株产朊假丝酵母0233,在餐厨垃圾固体培养基中发酵24h后,非蛋白氮转化率为36.69%。对该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为菌龄26h,渗稳剂为含0.1%β-巯基乙醇的0.7mmol/L山梨醇,蜗牛酶浓度2.5%,酶解70min。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2.80%,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0.6%。采用He-Ne激光(632.8nm)对产朊假丝酵母0233的原生质体进行反复诱变,得到1株在餐厨垃圾固体培养基发酵后非蛋白氮转化率有较大提高的突变株,其非蛋白氮转化率为56.69%,比出发菌株(产朊假丝酵母0233)的非蛋白氮转化率提高1.6倍。该突变株经多次传代后有较高稳定遗传性,无明显的回复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激光 蛋白转化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粕发酵生产酱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美德 梁世中 贺飞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报道了以糖粕为蛋白质原料发酵生产酱油的工艺条件 。
关键词 糖粕 发酵生产 酱油 蛋白转化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促生长剂对异育银鲫养殖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碧桂 沈忠明 《内陆水产》 2003年第7期30-31,共2页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25毫克/千克黄霉素、30毫克/千克的杆菌肽锌和50毫克/千克的碘化酪蛋白养殖异育银鲫。经过40天的养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3%、16.02%、6.80%;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8....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25毫克/千克黄霉素、30毫克/千克的杆菌肽锌和50毫克/千克的碘化酪蛋白养殖异育银鲫。经过40天的养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3%、16.02%、6.80%;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8.02%、4.25%、6.60%;饵料蛋白转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8.93%、4.76%、7.14%。说明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黄霉素、杆菌肽锌和碘化酪蛋白能够有效地促进异育银鲫对饵料的饵料蛋白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其特定生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剂 异育银鲫 养殖效果 蛋白转化率 生长率 饵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种子生产及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国 《新疆畜牧业》 2014年第5期62-63,共2页
苜蓿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苜蓿的营养价值与奶牛的混合精料接近,苜蓿的蛋白含量是禾本科牧草的2.3倍,可消化粗蛋白含量是禾本科牧草的3.2倍。在塔城地区种植玉米每667m2产量在1 000kg左右,每667m2产粗蛋白81kg。同等肥力的耕地种... 苜蓿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苜蓿的营养价值与奶牛的混合精料接近,苜蓿的蛋白含量是禾本科牧草的2.3倍,可消化粗蛋白含量是禾本科牧草的3.2倍。在塔城地区种植玉米每667m2产量在1 000kg左右,每667m2产粗蛋白81kg。同等肥力的耕地种苜蓿每667m2可产苜蓿干草1 000kg,产粗蛋白180kg。因此,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是粮食作物的2倍还多,生产同等数量饲料粗蛋白,种苜蓿比种粮食作物节省一倍耕地。此外,种苜蓿还能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奶牛的饲料粗蛋白转化率高于其他家畜和家禽,达30%。生产1t乳蛋白需要饲料粗蛋白3.3t,比生产1t其他动物蛋白需要饲料粗蛋1~15t,节省1.7t,节省34%,相当于节省谷物饲料20t,节省耕地1.67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种子生产 加工技术 蛋白含量 谷物饲料 禾本科牧草 粮食作物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甜菜碱及复合纤维素酶对酱油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鲁宁 李芬芳 +6 位作者 胡文锋 吴惠玲 周朝晖 李铁桥 韩春 黄早成 陈永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2-216,共5页
将甘氨酸甜菜碱作为渗透压保护剂,于酱醪上罐时(0d)或酱醪发酵30d后添加到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酱醪中,同时添加外源复合纤维素酶,观察其对酱醪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酱醪上罐时(0d)或酱醪发酵30d后同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甘氨酸甜菜碱(... 将甘氨酸甜菜碱作为渗透压保护剂,于酱醪上罐时(0d)或酱醪发酵30d后添加到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酱醪中,同时添加外源复合纤维素酶,观察其对酱醪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酱醪上罐时(0d)或酱醪发酵30d后同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甘氨酸甜菜碱(0.20%、0.30%)及质量分数0.15%的复合纤维素酶(105EGu/100g酱醪),均能有效提高发酵酱油中蛋白质转化率,达2.26%~7.92%。添加甘氨酸甜菜碱能显著改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头油品质,平均缩短发酵时间15d左右;另外,在酱醪发酵30d后再添加甘氨酸甜菜碱和外源复合纤维素酶其效果更佳,同0d时添加相比,蛋白质转化率平均提高了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态酱油 相容性溶质 甘氨酸甜菜碱 复合纤维素酶 蛋白转化率 发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