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和氯通道参与瞬时受体电位蛋白介导钙池耗竭引起的钙内流 被引量:2
1
作者 丘钦英 杨晓茹 +3 位作者 贺华 李劲梁 王雪融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8,共7页
目的 探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与Cl-通道对瞬时受体电位 (TRP)蛋白参与的Ca2 + 池耗竭引起的Ca2 + 内流(SOC)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和Fura 2 /AM荧光光度法 ,测定胞浆游离Ca2 +浓度 ( [Ca2 + ]i) ,比较转染人源性TRP1 (hTRP... 目的 探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与Cl-通道对瞬时受体电位 (TRP)蛋白参与的Ca2 + 池耗竭引起的Ca2 + 内流(SOC)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和Fura 2 /AM荧光光度法 ,测定胞浆游离Ca2 +浓度 ( [Ca2 + ]i) ,比较转染人源性TRP1 (hTRP1 )和人源性TRP3 (hTRP3 )cDNA对毒胡罗卜素 (TG)引起的Ca2 + 内流的作用 ,并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Cl-通道阻断剂呋塞米和 4,4 二异硫氰基芪 2 ,2 二磺酸 (DIDS)对其的影响。结果 HEK2 93细胞转染hTRP1cDNA后 ,TG引起的Ca2 + 内流显著增加 ;转染hTRP3cDNA则无明显影响。 5~ 3 0 μmol·L-1染料木黄酮、1~ 8μmol·L-1呋塞米、0 .5~ 1μmol·L-1DIDS对转染hTRP1cDNA细胞的TG诱发的Ca2 + 内流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hTRP1蛋白可能是HEK2 93细胞SOC的物质基础 ;酪氨酸激酶和Cl-通道均参与HEK2 93细胞SOC的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 钙池耗竭引起的钙内流 瞬时受体电位蛋白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氯通道 染料木黄酮 呋塞米 4 4-二异硫氰基芪-2 2-二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韩光亮 尚念勇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31,共4页
目的建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以多聚酪氨酸多肽为底物,用提取的酪氨酸激酶催化酪氨酸的磷酸化,用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根据待测样品对激酶活性的抑制程度,筛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酶标板包被... 目的建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以多聚酪氨酸多肽为底物,用提取的酪氨酸激酶催化酪氨酸的磷酸化,用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根据待测样品对激酶活性的抑制程度,筛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酶标板包被液的浓度为20mg·L-1PGT,使用25mg·L-1蛋白质的PTK初提物,在37℃条件下孵育60min,再使用2000倍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小鼠抗磷酸化酪氨酸单克隆抗体IgG2bk与反应产物结合、测定。同一微孔板各样品间的测定误差为0.26,微孔板间和日间的测定误差分别为0.79和0.69。Genistein对PTK的IC50为110μmol·L-1。从收集的7680个样品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样品16个,选中率约2‰。结论建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具有灵敏度高、结果稳定的特性,在每块实验上同时设立空白和对照,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 模型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云 彭春 +1 位作者 游俊杰 郭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丘脑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rkB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脑卒中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12)个vs(41.22±11.91)个、(17.22±5.76)个和(33.67±8.32)个,P<0.01]。结论 PSD大鼠丘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丘脑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新的相关基因-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德业 张怀勤 +2 位作者 黄伟剑 黄晓燕 宋后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 :了解蛋白酪氨酸激酶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探索室间隔缺损的特异相关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使用基因芯片 (microarray)的方法筛选ALK3下游基因 ,并用RT -PCR和定量RT -PCR的方法排除假阳性候选基因。结果 :在心脏特异的ALK... 目的 :了解蛋白酪氨酸激酶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探索室间隔缺损的特异相关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使用基因芯片 (microarray)的方法筛选ALK3下游基因 ,并用RT -PCR和定量RT -PCR的方法排除假阳性候选基因。结果 :在心脏特异的ALK3基因敲除下 ,11 5d小鼠胚胎心脏中 ,蛋白酪氨酸激酶 (PTK)基因的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高 3 7倍。结论 :蛋白酪氨酸激酶基因是骨形态形成蛋白信号途径的调控因子 ,并与室间隔缺损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机理 骨形态形成蛋白受体IA 蛋白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卵巢癌CAOV_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13-2715,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kinase,TPK)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kinase,TPK)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TPK试剂盒测定TPK活性;Westernblot测定TPK表达。结果:bFGF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结论:bFGF可以促使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AOV3增殖,机制与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7
6
作者 师佳 戴丹 +3 位作者 李洋洋 陈敏 付万里 李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各组造模后第29和57天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测大鼠海马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BDNF及TrkB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第29天PSD组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83.35±5.74和82.35±5.74,显著低于正常组、抑郁组和脑卒中组(P<0.05);抑郁组A值较脑卒中组增多(141.23±9.16 vs133.31±7.89;141.23±8.07 vs 128.62±6.92,P<0.05)。造模后第57天PSD组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A值分别为81.63±7.19,74.43±7.42,显著低于正常组、抑郁组和脑卒中组(P<0.05);脑卒中组A值较正常组及抑郁组低(93.36±7.56 vs 124.11±11.39、116.65±10.55,87.14±6.56 vs 112.58±10.99、108.05±10.57,P<0.05)。结论海马小胶质细胞在PS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可能通过减少BDNF及TrkB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小神经胶质细胞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RO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卓文莹 何超 +4 位作者 王达 黄学锋 金梅 胡文献 杜卫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09,共3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肠癌标本69例,大肠腺瘤15例,正常大肠黏膜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RON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RO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肠癌标本69例,大肠腺瘤15例,正常大肠黏膜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RON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RO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RON的表达强度与大肠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RON是一个能有效反映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向华 覃文新 +5 位作者 赵瑞胶 李宗海 王华茂 韩俊松 徐宇虹 顾健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6-839,共4页
目的 :探讨Tie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 -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种人肿瘤细胞株中Tie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Hela、SPCA1、74 0 2和U2OS细胞中Tie2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Tie2不... 目的 :探讨Tie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 -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种人肿瘤细胞株中Tie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Hela、SPCA1、74 0 2和U2OS细胞中Tie2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Tie2不仅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 ,在一些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Tie2可作为某些肿瘤的标志 ,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玮 孙秉中 +1 位作者 药立波 刘新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08-2111,共4页
目的:研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调控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慢粒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细胞培养慢粒急变细胞系K562细胞株,通过MTT检测STI571作用下细胞存活... 目的:研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调控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慢粒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细胞培养慢粒急变细胞系K562细胞株,通过MTT检测STI571作用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变化,电镜及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STI571对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STI571作用后K562细胞中G1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图中的二倍体峰前可见一明显亚二倍体峰———凋亡峰(apoptosispeak),提示STI571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电镜发现STI571作用于K562细胞12~72h后,诱导出各期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半定量PCR灰度扫描结果显示bcr-abl基因的mRNA表达下降,电泳检测扩增产物,荧光亮度减弱。结论:STI571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阻滞于G0/G1期,且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反馈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细胞周期 凋亡 STI571 BCR-ABL融合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激酶抑制剂 基因治疗 K562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
10
作者 张振华 张健 +4 位作者 朱伟良 苏珊 肖明星 李岩 郭琳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Etk/BMX)转染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野生型Etk/BMX表达质粒pcDNA3.1-Etk导入Etk/BMX低表达水平的鼻咽癌细胞株sune-1中,建立Etk/BMX稳定高表达细胞株sune-wt,空质粒pcDNA3.1转染细胞作为对...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Etk/BMX)转染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野生型Etk/BMX表达质粒pcDNA3.1-Etk导入Etk/BMX低表达水平的鼻咽癌细胞株sune-1中,建立Etk/BMX稳定高表达细胞株sune-wt,空质粒pcDNA3.1转染细胞作为对照(sune-vector)。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然后分别接种于裸鼠,对成瘤率及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筛选到持续高表达Etk的sune-w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Etk表达(75.5±2.34)%。sune-wt较之sune-vector和sune-1成瘤率较高,肿瘤生长较快。结论:Etk/BMX在鼻咽癌中可促进细胞增殖,增加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成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11
作者 程雁 孙夕林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揭示药物治疗关键分子靶点的表达状态及功能,并建立直观、高通量的影像定性、定量分析系统用于药物在体活性的评价,从而有益于我们对临床前应用药物的研发以及对临床阶段的药物活性分析。本文主要阐述分子影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分子探针 分子靶向治疗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N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移动/浸润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卫东 何超 +6 位作者 王达 黄学锋 毛伟芳 胡文献 马建军 刘强 张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7-841,共5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移动/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携有野生型RON(wt-RON)cDNA的质粒pDR2-wt-RON转染入结肠癌细胞株RKO,挑选稳定转染克隆,以过河实验和体外跨室趋化运动能力实验检测两者的移动/浸润能力;然后...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移动/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携有野生型RON(wt-RON)cDNA的质粒pDR2-wt-RON转染入结肠癌细胞株RKO,挑选稳定转染克隆,以过河实验和体外跨室趋化运动能力实验检测两者的移动/浸润能力;然后以siRNA敲除,比较两者的移动/浸润能力,以Western印迹检测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了wt-RON并且高表达后,RKO细胞的趋化移动能力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1)。过河实验,转染组过河时间为(42.50±4.12)h,而未转染组与载体对照组分别为(69.50±2.52)h与(70.50±3.42)h(P<0.01);而基因干扰后,趋化移动能力降低(P<0.01)。过河实验,RNAi组过河时间为(82.50±3.42)h,与未转染组(79.00±2.58)h相仿(P>0.05),psiRm-RON组(51.50±4.12)h(P<0.01)。转染wt-RON后,E-cadherin表达低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wt-RON的高表达可以降低E-cadherin表达,降低肿瘤细胞间的黏附性,增加结肠癌细胞RKO的移动/浸润能力。实施RNAi(RNA interference)可降低RKO的移动/浸润能力。提示RON酪氨酸激酶受体的高表达可能是结肠癌浸润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激酶 小干扰RNA 钙粘着糖蛋白 结直肠肿瘤 肿瘤浸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在DNA损伤性放化疗引发的小鼠骨髓毒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梅 李菲菲 +3 位作者 郑红 倪芳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子IL-3(Interleukin-3,0.5ng/ml)、SCF(stem cell factor,0.5ng/ml)将造血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粒-巨噬造血细胞系(granulocyte-macrophage,GM)。60Coγ射线及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处理后,台盼蓝染色法观察比较三种GM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s,CFU)分析比较卵黄囊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差异;血细胞计数法检测比较WT小鼠和SHP-2+/-小鼠在照射或化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rk在WT及SHP-2-/-造血细胞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结果在CDDP或60Coγ射线导致的细胞损伤反应中,SHP-2-/-造血细胞的生存能力较SHP-2+/-和WT造血细胞增强;相比WT小鼠,SHP-2+/-组小鼠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降低程度减轻;SHP-2-/-造血祖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较SHP-2+/-组及WT组增强;提示SHP-2-/-突变可以减轻CDDP或60Coγ导致的骨髓毒性。Western Blot显示在CDDP损伤反应中,SHP-2-/-抑制Erk的磷酸化。结论SHP-2参与调控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毒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对Erk活化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骨髓/药物作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是一种非种属特异性及不限于血管外膜周围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因子(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乐 胡本容 +1 位作者 向继洲 王嘉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ADRF)是否存在种属特异性和组织依赖性;对浴槽中分离的蛋白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测定保存外膜和去外膜的胸主动脉环张力;SDS-PAGE电泳。结果①在Sprague-Dawley大鼠,与外膜完整的胸主动脉环相比,缺少外... 目的研究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ADRF)是否存在种属特异性和组织依赖性;对浴槽中分离的蛋白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测定保存外膜和去外膜的胸主动脉环张力;SDS-PAGE电泳。结果①在Sprague-Dawley大鼠,与外膜完整的胸主动脉环相比,缺少外膜脂肪的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左移。提示脂肪组织能够抑制苯肾上腺素诱导的胸主动脉环收缩。该现象能够在Wistar大鼠,豚鼠,家兔的胸主动脉发现;②而且取大网膜脂肪组织放入浴槽中能够减少苯肾上腺素诱导的收缩③ADRF的释放能够被染料木黄酮(亦名金雀异黄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0μmol.L-1)强烈抑制。但是金雀异黄素不能减弱已经分泌的ADRF的舒张血管作用;④从浴槽内液体中分离到5个蛋白质条带,分子量依次是74.0,59.8,54.4,28.7和13.8 ku。结论①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ADRF)是一种非种属特异性和不限于血管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因子;②ADRF的全称应该从“adventit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修改为“adipocyte-derived relaxing factor”脂肪细胞依赖性舒张因子;③从浴槽内液体中分离到5个蛋白质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血管外膜依赖性舒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30
15
作者 谢惠芳 徐如祥 +2 位作者 魏继鹏 姜晓丹 刘振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8-211,218,共5页
目的观察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 目的观察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以缺血周边区表达最明显,再灌注24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再灌注168h仍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细胞也显著增多,再灌注24h达高峰,凋亡细胞的变化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引发JAK2、STAT3的活化及超量表达可能与神经细胞生存和凋亡有关,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敏 苗维 +3 位作者 王敏 李敏芝 冯虹 姚小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对大鼠脑缺血早期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fa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生理盐水组15只和白...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对大鼠脑缺血早期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fa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生理盐水组15只和白蛋白组15只。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RT-PCR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6、24、48h大鼠海马VEGF和flt-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24h海马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白蛋白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48h明显降低(P<0.05),海马VEGF mRNA和flt-1mRNA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24h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VEGF蛋白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蛋白治疗可下调脑缺血早期海马VEGF和flt-1mRNA表达,降低海马VEGF蛋白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脑缺血 再灌注 海马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SYK蛋白异构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磊 蔡世荣 +1 位作者 宋新明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各自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B435、ZR75.1、MB46、T47D和MCF7中SYK的表达;采用SYK(-)的乳腺癌细胞系MB435构建表达SYK(L)或者SYK(S)的稳... 目的:探讨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各自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B435、ZR75.1、MB46、T47D和MCF7中SYK的表达;采用SYK(-)的乳腺癌细胞系MB435构建表达SYK(L)或者SYK(S)的稳定细胞株,采用体外细胞侵袭力试验检测SYK(L)和SYK(S)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SYK(L)和SYK(S)在大部分乳腺癌细胞系中同时表达;采用Fugene6转染和G418筛选方法成功构建SYK(L)或SYK(S)稳定细胞株;SYK(L)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侵袭力,SYK(S)对细胞的侵袭力没有影响。结论: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乳腺癌细胞系中普遍同时表达;只有SYK(L)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乳腺肿瘤 肿瘤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中力 李浪 +1 位作者 桂春 杨华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g-1处理组和Ang-2处理组,与HCMEC共孵育24h,收集细胞和培养液,用蛋白印迹法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NRG-1蛋白表达和NRG-1β分泌。蛋白印迹法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ErbB3和ErbB4)蛋白表达。结果ErbB2、ErbB3和ErbB4均表达于HCMEC。与正常组比较,VEGF处理组和Ang-1处理组NRG-1[(1.44±0.05)、(1.18±0.04)vs(1.05±0.06)]表达和NRG-1β[(534.07±6.89)ng/L、(505.19±22.82)ng/L vs(380.71±14.96)ng/L]分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2处理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显著降低(P〈0.05)。结论VEGF和Ang-1显著增加HCMEC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Ang-2显著减少HCMEC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细胞 神经调节蛋白1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中力 李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NRG-1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ErbB2、ErbB3和ErbB4)介导生物学效应。NRG-1/ErbB信号传导是一条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治疗慢性... 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NRG-1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ErbB2、ErbB3和ErbB4)介导生物学效应。NRG-1/ErbB信号传导是一条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起到一定效果。目前研究表明,NRG-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将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调节蛋白1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中药复方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皮层和海马BDNF、TrkB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家旭 李伟 +4 位作者 赵歆 徐洪雁 王竹风 岳广欣 杨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皮层和海马BDNF、TrkB的变化以及逍遥散、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3种中药复方对其影响。方法:用特制束缚架连续束缚7d与21d,每天3h的方法制作大鼠束缚应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大鼠皮层和...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皮层和海马BDNF、TrkB的变化以及逍遥散、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3种中药复方对其影响。方法:用特制束缚架连续束缚7d与21d,每天3h的方法制作大鼠束缚应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大鼠皮层和海马CA1区BDNF、TrkB的变化。结果:连续束缚7d、21d后大鼠大脑额叶皮层与海马CA1区的BDNF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尤以21d模型组明显。连续束缚7d、21d后大鼠大脑额叶皮层与海马CA1区的TrkB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3个中药复方均能升高皮层BDNF的积分吸光度和海马中BDNF的阳性细胞数;逍遥散能降低海马和皮层中的TrkB阳性细胞数和海马TrkB的积分吸光度;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能降低皮层TrkB的积分吸光度;金匮肾气丸能降低皮层TrkB的阳性细胞数;逍遥散升高皮层和海马中BDNF的作用比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明显。结论:皮层和海马CA1区BDNF下降参与慢性应激的变化,疏肝、健脾、补肾的中药复方均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但以逍遥散的作用较强,优于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