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SdrE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
1
作者 张绍城 郭珍 +3 位作者 张宏鹏 苟冶然 龙小滨 汪德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质(serine-aspartate repeat,SdrE)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晶体培养,以期解析其三维结构,进而深入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为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Sdr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质(serine-aspartate repeat,SdrE)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晶体培养,以期解析其三维结构,进而深入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为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Sdr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W28-SdrE,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834中表达,用Ni2+-NTA亲和层析柱和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SdrE蛋白质,再用Hiload Superdex 200凝胶层析柱分析其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用Hampton试剂盒初筛晶体及棋盘法优化晶体。结果:(1)构建了重组质粒pW28-SdrE,并在E.coli B834中可溶性表达。(2)获得了纯度较高(85%)的SdrE蛋白质,该蛋白质在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3)培养出晶形较好、衍射能力较强的SdrE蛋白质单晶。结论:利用经典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和晶体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衍射能力较强的SdrE单晶,为其三维结构的解析和基于结构的新型特异性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面蛋白质SdrE 蛋白质表达纯化 蛋白质晶体培养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Grp E的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张宏鹏 赵沙沙 +5 位作者 龙小滨 吴爽 白垒 罗淼 黄爱龙 汪德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肺炎链球菌可引起细菌性肺炎和脑膜炎、发热性菌血症等多种疾病。对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Grp E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测定,以便于进一步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 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 目的:肺炎链球菌可引起细菌性肺炎和脑膜炎、发热性菌血症等多种疾病。对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Grp E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测定,以便于进一步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 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 E,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834中表达,Ni2+-NTA亲和层析柱和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Grp E蛋白,Hiload Superdex 75凝胶层析柱分析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热稳定性(thermal shift assay,TSA)法测定热稳定性。结果: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 E,在表达菌E.coli B834中可溶性表达。2获得高纯度(95.0%以上)Grp E蛋白,发现该蛋白在溶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3测定Grp E蛋白在p H 6.0、20 mmol/L盐浓度缓冲液中有较高热稳定性。结论:利用经典的蛋白质克隆表达纯化技术,获得了高表达量高纯度的Grp E蛋白,并初步测定其热稳定性为下一步蛋白晶体培养、三维结构解析及感染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热休克蛋白Grp E 蛋白质表达纯化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素抗肿瘤相关肽的克隆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淑静 刘岩 +3 位作者 林雪松 付雪 徐建永 刘兴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为得到肿瘤抑素中具有直接抗肿瘤活性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人工合成肿瘤抑素中185~2 0 3位氨基酸(19肽)所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将其连接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TYB2中,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 2 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 为得到肿瘤抑素中具有直接抗肿瘤活性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人工合成肿瘤抑素中185~2 0 3位氨基酸(19肽)所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将其连接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TYB2中,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 2 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几丁质亲和层析、二硫苏糖醇(DTT)的柱内还原,直接获得可溶性19肽.利用MTT法,细胞生长曲线,小鼠H2 2腹水型转移型肝癌实体瘤模型抑瘤实验并结合组织病理学切片,研究19肽的生物学活性.获得的19肽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人SMMC 772 1肝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小鼠H2 2腹水型肝癌抑瘤率达4 8 4 6 % .病理学切片显示,19肽可促使小鼠肿瘤组织坏死,血管数量减少.19肽具有较强的直接抗肿瘤活性,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有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素 蛋白质表达 蛋白质纯化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中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的结构研究
4
作者 李珍珍 孟肖肖 +3 位作者 乔治 戴莉 杨晓娜 滕衍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95-2001,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酿酒酵母中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DHS(Dys1)的结构,揭示羟腐胺赖氨酸化修饰的分子机制,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等高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BL21表达系统,体外构建表达载体并表达Dys1... 目的通过研究酿酒酵母中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DHS(Dys1)的结构,揭示羟腐胺赖氨酸化修饰的分子机制,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等高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BL21表达系统,体外构建表达载体并表达Dys1。通过亲和层析、分子筛等方法分离纯化Dys1的蛋白质样品。在6%聚乙二醇(PEG)8000、0.1 mol/L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pH 6.5、8%乙二醇的条件下得到Dys1的锥形晶体。用X射线衍射晶体,用CCP4i、Coot软件解析2.8分辨率下的Dys1三维晶体结构。结果Dys1的整体结构为四聚体,活性口袋和辅因子NAD+结合位点位于每个单体之间,单体的核心部位形成一个罗斯曼折叠,构成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具有高度保守性。结论首次解析了Dys1的三维结构,发现了辅因子NAD+与酶的结合模式,证实了该酶四聚体的形式和N端的模体是其行使催化功能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 蛋白质表达纯化 晶体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