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结方式对猪肝理化特性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鸽 尤娟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49,共8页
为解决猪肝在冷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本实验通过测定猪肝的冰晶微观结构、表面色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以及猪肝蛋白质的羰基含量、巯基及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探究了-20℃常规空气冻结(Co... 为解决猪肝在冷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本实验通过测定猪肝的冰晶微观结构、表面色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以及猪肝蛋白质的羰基含量、巯基及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探究了-20℃常规空气冻结(Conventional air freezing,CAF)、-80℃冰箱深冷冻结(Refrigerator cryogenic freezing,RCF)液氮浸渍冻结(Liquid nitrogen immersion freezing,LNF)3种冻结方式对冻藏猪肝理化特性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猪肝冻结后于-20℃贮藏180 d)。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猪肝鲜度品质下降、蛋白质氧化程度增加。与CAF相比,RCF和LNF组猪肝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分别减少了71.60%和99.81%,生成的冰晶更加细小均匀。LNF组冻藏180 d后TVB-N和TBARs值分别比CAF组降低了28.43%和41.79%。冻藏180 d后,LNF组蛋白质羰基含量、二硫键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分别比CAF组降低38.88%、6.77%和21.04%,巯基含量比CAF组高8.60%,表明使用LNF能够有效延缓猪肝蛋白质的氧化。通过改变冻结方式提高冻结速率,降低冰晶对猪肝细胞组织的破坏程度,能够有效抑制猪肝在冻藏过程中品质的下降。本实验可为猪肝的冷冻贮藏及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 冻结方式 冻藏 品质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加工温度下黄粉虫的蛋白质氧化及氨基脲生成机理
2
作者 杜思琪 张彩玉 +4 位作者 朱雯清 龙丽伟 桑亚新 于文龙 王向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0-99,共10页
本研究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热加工温度下(80、100、120、140℃)蛋白质的氧化程度和危害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潜在生成机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加工温度条件下黄粉虫的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结合SEM与... 本研究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热加工温度下(80、100、120、140℃)蛋白质的氧化程度和危害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潜在生成机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加工温度条件下黄粉虫的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结合SEM与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推测SEM产生的可能前体,并通过模拟标准化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羰基含量由0.04 nmol/mg升高到0.63 nmol/mg,总巯基含量下降至0.08μmol/g,二聚酪氨酸含量升高至1192.23(增加约96.60%),内源荧光强度降低,表面疏水性和游离氨基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会显著影响黄粉虫的酪氨酸代谢、精氨酸的生物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与SEM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EM与酪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4)、与精氨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1);模拟标准化实验结果表明,酪氨酸组和苯丙氨酸组中的SEM含量显著升高,精氨酸组SEM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温度升高会加剧黄粉虫蛋白质的氧化,推测酪氨酸和精氨酸是SEM生成的前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蛋白质氧化 氨基脲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对红烧肉蛋白质氧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槐雪 朱文政 周晓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1-276,共6页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酒组整体亮度最佳,加酒的各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加酒的对照组(P<0.05),其中黄酒组水分含量最高,为54.1%。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嫩度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黄酒组嫩度最好,与水分含量的结果相对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酒的4组均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且降低蛋白质的氧化程度,黄酒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羰基含量最低,啤酒组巯基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红烧肉制作工艺中酒的添加具有科学性,能提高红烧肉的食用品质以及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食用品质 蛋白质氧化 体外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对肉类蛋白质氧化及肉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南 李蛟龙 +4 位作者 李鹏鹏 张牧焓 孙冲 徐为民 王道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92-399,共8页
肉类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口感体验至关重要。动物在被宰杀后的胴体向食用肉转变和肉品加工过程中,经历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蛋白质氧化对肉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蛋白质氧化对肉... 肉类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口感体验至关重要。动物在被宰杀后的胴体向食用肉转变和肉品加工过程中,经历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蛋白质氧化对肉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蛋白质氧化对肉类品质的影响,结合蛋白质氧化产物的类型,加工方式、条件等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加工条件下蛋白质氧化与肉品质变化的关系,旨在为控制肉品蛋白质的氧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氧化 加工 肉品质 感官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温度对牦牛肉蛋白质氧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燕 李升升 +1 位作者 赵立柱 张强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将牦牛肉烹饪至不同中心温度(40、50、60、70、80℃)后,对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实验,并测定其肌原纤维蛋白的消化率以及消化前后的总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chiff碱含量等指标,还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十... 将牦牛肉烹饪至不同中心温度(40、50、60、70、80℃)后,对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实验,并测定其肌原纤维蛋白的消化率以及消化前后的总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chiff碱含量等指标,还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蛋白样品,探究牦牛肉蛋白质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氧化及消化规律。经胃、肠消化后,中心温度为60℃的牦牛肉总蛋白酶水解率最高(88.64%)。与原料肉相比,中心温度为80℃的牦牛肉蛋白质胃蛋白酶水解率和总蛋白酶水解率分别降低了34.10%和22.47%,胰蛋白酶水解率提高了75.34%;其经胃、肠消化后的总羰基含量与原料肉相比分别升高了81.42%和77.40%,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了30.02%和36.43%。随着中心温度升高,Schiff碱含量逐渐增大,紫外吸收光谱的吸光度显著增强,内源荧光光谱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SDS-PAGE图谱显示经消化后蛋白质发生严重降解至条带消失。结果表明:中心温度为60℃时牦牛肉的消化率最高,80℃时牦牛肉的蛋白质氧化程度最强,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烹饪温度 蛋白质氧化 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腌制方式对盐水鹅生坯保水性及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桓 许志诚 +4 位作者 张兆丽 还传明 高东辉 苏畅 孟祥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2,共6页
为探究不同腌制方式对盐水鹅生坯保水性及蛋白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腌制法、真空滚揉腌制、超声波腌制、超声联合滚揉腌制、加盐滚揉腌制5种方式鹅进行腌制处理,腌制时间均为2 h。分别测定腌制后鹅肉的烹煮损失、离心损失、微观结构... 为探究不同腌制方式对盐水鹅生坯保水性及蛋白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腌制法、真空滚揉腌制、超声波腌制、超声联合滚揉腌制、加盐滚揉腌制5种方式鹅进行腌制处理,腌制时间均为2 h。分别测定腌制后鹅肉的烹煮损失、离心损失、微观结构以及鹅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联合滚揉腌制的鹅肉保水性最佳,肌纤维破坏最大,明显改善鹅肉嫩度。超声联合滚揉腌制鹅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5.17μg)与羰基含量(0.92 nmol/mg)低于真空滚揉、加盐滚揉、超声波腌制处理组,同时其总巯基含量最高(87.9 nmol/mg),反映其蛋白氧化程度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超声联合滚揉腌制的蛋白条带在43 kDa处条带出现明显的扩散现象,在26~43 kDa处条带颜色最深表明蛋白发生降解。综上超声联合滚揉腌制是最优腌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方式 盐水鹅 保水性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脂质与蛋白质氧化的相互作用及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阳美瑾 林徐 +7 位作者 李雨羲 张斌成 崔文豪 赫宇轩 武芳冰 姜玉声 赵慧 卢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68,共9页
水产品结构脆弱、水分含量高,在运输、加工和贮藏期间容易发生品质下降,其中氧化是造成水产品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发现水产品中脂质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氧化,并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但其相互作用机制及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尚不明确... 水产品结构脆弱、水分含量高,在运输、加工和贮藏期间容易发生品质下降,其中氧化是造成水产品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发现水产品中脂质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氧化,并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但其相互作用机制及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机制、相互作用及其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应开展对水产品氧化机制研究、蛋白质与脂质相互作用研究、氧化控制技术研发等建议,以期为深入了解水产品品质变化机制、改善水产品保鲜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氧化 蛋白质氧化 氧化机制 水产品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品中的蛋白质氧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8
作者 袁凯 张龙 +5 位作者 谷东陈 吴娜 陶宁萍 王锡昌 李钰金 刘远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9-335,共7页
随着肉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丰富多样的加工肉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但加工肉制品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易受各种加工及贮藏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变化,如蛋白质氧化与冷冻变性、脂质氧化、生物自... 随着肉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丰富多样的加工肉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但加工肉制品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易受各种加工及贮藏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变化,如蛋白质氧化与冷冻变性、脂质氧化、生物自身代谢、病原菌的滋生及致癌物产生等。其中蛋白质氧化对肉制品品质影响极大,它被定义为一种共价键修饰作用,该作用对蛋白质分子结构造成破坏,引起蛋白质氨基酸侧链被修饰、蛋白质多肽链的断裂、蛋白质分子间的交联聚合等,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凝胶、持水、消化、营养等特性,最终影响肉品的品质。本文从蛋白质氧化机理、评估指标、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出发,综述有关肉品蛋白质氧化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肉品中蛋白质氧化规律及其实际生产中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 蛋白质氧化 自由基 交联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氧化对肉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春林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75-281,共7页
肉品质变化的内部因素从理化方面而言主要包括脂肪氧化以及蛋白质氧化,其中蛋白质氧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肉蛋白质氧化机理(蛋白质的共价修饰)和蛋白质氧化表征(羰基化、巯基化以及交联等氧化修饰类型);其次从可能的微... 肉品质变化的内部因素从理化方面而言主要包括脂肪氧化以及蛋白质氧化,其中蛋白质氧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肉蛋白质氧化机理(蛋白质的共价修饰)和蛋白质氧化表征(羰基化、巯基化以及交联等氧化修饰类型);其次从可能的微观机理到宏观外在表现来说明蛋白质氧化对肉食用品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蛋白质氧化领域一些目前还未研究透彻的问题及可采用的解决方法,以期对肉蛋白质氧化机理及其对肉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氧化 共价修饰 蛋白质氧化表征 肉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和反复冻融对牛肉蛋白质氧化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茜茜 黄明 +2 位作者 邹玉峰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5,共5页
为探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辐照及反复冻融这两个因素对蛋白质氧化及品质的影响,取屠宰后牛背最长肌于4℃成熟3d后,分别进行辐照(3kGy)和冷冻-解冻循环(3次)处理,测定蛋白质氧化、降解情况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显示:辐照使羰基含量升高1.5... 为探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辐照及反复冻融这两个因素对蛋白质氧化及品质的影响,取屠宰后牛背最长肌于4℃成熟3d后,分别进行辐照(3kGy)和冷冻-解冻循环(3次)处理,测定蛋白质氧化、降解情况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显示:辐照使羰基含量升高1.53nmol/mg,总巯基及活性巯基含量分别下降6.04、4.71nmol/mg,肌钙蛋白-T和肌间线蛋白的降解增强,红度(a*)值和亮度(L*)值降低,剪切力减小12.84N;反复冻融虽然引起羰基增加和巯基减少,却使牛肉的剪切力显著上升23.96N(P<0.05),蒸煮损失增加11.67%(P<0.05)。这表明反复冻融促进了蛋白质氧化,降低了牛肉的嫩度和持水力;而辐照引起的蛋白氧化程度更大,却对牛肉嫩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反复冻融 蛋白质氧化 降解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羰基含量与蛋白质氧化损伤 被引量:52
11
作者 文镜 张春华 +1 位作者 董雨 郭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本文讨论了蛋白质羰基含量与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关系及其在抗氧化领域中的应用,以便为进一步完善抗氧化保健食品功能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蛋白质羰基含量 蛋白质氧化损伤 氧化 保健食品 功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脂肪氧化与蛋白质氧化及相互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培培 吴雪燕 +7 位作者 汪淼 王艳 谷成业 王敏 郭明亮 吴满刚 葛庆丰 于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148,共6页
近年来,食品中脂肪氧化与蛋白质氧化之间的联系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肉制品中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能产生特征风味,但更多的是引起风味的劣化和颜色的褪变,且脂肪氧化和蛋白氧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彼此相互促进。针对由脂肪氧化和蛋白... 近年来,食品中脂肪氧化与蛋白质氧化之间的联系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肉制品中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能产生特征风味,但更多的是引起风味的劣化和颜色的褪变,且脂肪氧化和蛋白氧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彼此相互促进。针对由脂肪氧化和蛋白质氧化影响肉制品品质的问题,就脂肪氧化与蛋白质氧化机理、肉制品中脂肪与蛋白质氧化的相互影响关系及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化 蛋白质氧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和蛋白质氧化与肉制品风味特征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建友 赵瑜亮 +2 位作者 丁玉庭 高飞 吕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17-1424,共8页
风味特征是衡量肉制品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近年来,肉制品风味特征与脂肪、蛋白质氧化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脂质主要受氧气、光、酶等因素影响发生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蛋白质受活性氧等氧化作用导致交联、羰基化或形成... 风味特征是衡量肉制品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近年来,肉制品风味特征与脂肪、蛋白质氧化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脂质主要受氧气、光、酶等因素影响发生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蛋白质受活性氧等氧化作用导致交联、羰基化或形成二硫键。脂质氧化产物醛类、酮类、醇类等对肉制品风味具有显著影响,蛋白质羰基衍生物α-氨基己二酸(AAS)和γ-谷氨酸半醛(GGS)参与到Stecker降解反应中生成Strecker醛,对肉制品风味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综述肉制品中脂质氧化和蛋白质氧化机理、脂质与蛋白质氧化相互作用及其对肉制品风味的影响,以期为肉制品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氧化 蛋白质氧化 相互作用 肉制品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l部分替代NaCl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及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甘潇 李洪军 +2 位作者 王兆明 周心雅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7-173,共7页
为探讨KCl部分替代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和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KCl 30%,50%,70%(质量分数)分别替代NaCl的低盐腊肉,100%NaCl含量的对照组腊肉为研究对象,检测了腊肉的蛋白质氧化,降解,脂肪氧化和质构特性,并对蛋白质降解,蛋白... 为探讨KCl部分替代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和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KCl 30%,50%,70%(质量分数)分别替代NaCl的低盐腊肉,100%NaCl含量的对照组腊肉为研究对象,检测了腊肉的蛋白质氧化,降解,脂肪氧化和质构特性,并对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与质构特性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Cl 70%替代组腊肉蛋白质氧化,蛋白质降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质构特性均显著区别于对照组。此外,低盐腊肉的蛋白质氧化和蛋白质降解与质构特性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 腊肉 蛋白质氧化 蛋白质降解 脂肪氧化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氧化对肉类成熟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茜茜 王俊 +1 位作者 黄峰 黄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9,共5页
在肉的宰后成熟过程中会伴随着肌肉蛋白质的氧化并导致肉的食用品质劣变。本文综述近年来在肉品领域关于蛋白质氧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肌肉蛋白质氧化机制以及蛋白氧化对肉宰后成熟的影响,包括对肉色、嫩度、持水力及营养价值等食用品... 在肉的宰后成熟过程中会伴随着肌肉蛋白质的氧化并导致肉的食用品质劣变。本文综述近年来在肉品领域关于蛋白质氧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肌肉蛋白质氧化机制以及蛋白氧化对肉宰后成熟的影响,包括对肉色、嫩度、持水力及营养价值等食用品质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有关肉类蛋白氧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氧化 肉类 成熟 食用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蛋白质氧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姜晴晴 鲁珺 +1 位作者 叶兴乾 胡亚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6-389,共4页
在肉制品的加工储存过程中,蛋白质氧化是引起其品质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氧化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等发生变化,必然造成其营养、功能性质的改变。本文对肉制品中蛋白质氧化的机制、影响以及控制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 在肉制品的加工储存过程中,蛋白质氧化是引起其品质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氧化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等发生变化,必然造成其营养、功能性质的改变。本文对肉制品中蛋白质氧化的机制、影响以及控制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从蛋白质氧化角度控制肉品品质、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影响 控制 蛋白质氧化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香肠中脂肪氧化对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海 秦春君 +3 位作者 吴雪燕 葛庆丰 吴满刚 汪志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0-195,共6页
以中式香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加工、储藏过程中包装、温度、光照以及抗氧化剂的不同处理,建立中式香肠的脂肪氧化模型,结合对其蛋白质氧化的跟踪检测,分析了中式香肠中脂肪氧化与蛋白质氧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脂肪氧化的抑制作... 以中式香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加工、储藏过程中包装、温度、光照以及抗氧化剂的不同处理,建立中式香肠的脂肪氧化模型,结合对其蛋白质氧化的跟踪检测,分析了中式香肠中脂肪氧化与蛋白质氧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脂肪氧化的抑制作用,有效抑制了蛋白质氧化形成羰基类物质,且与脂肪氧化初级和次级产物均表现较好的相关性;脂肪氧化对于蛋白质游离硫醇基流失的促进作用是由脂肪氧化次级产物挥发性醛类物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香肠 脂肪氧化 蛋白质氧化 羰基类物质 游离硫醇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漂洗工艺探究白鲢鱼糜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规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凯 张龙 +4 位作者 谷东陈 樊震宇 王锡昌 李钰金 刘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6,共7页
基于工业化鱼糜漂洗工艺,探讨白鲢鱼糜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规律,进而为肉制品加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不同温度(4、12、20℃),不同漂洗次数(1、2、3次)下,制备新鲜漂洗白鲢鱼糜,测定鱼糜羰基,总巯基含量,溶解度,Ca^(2+)-ATPase酶活性... 基于工业化鱼糜漂洗工艺,探讨白鲢鱼糜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规律,进而为肉制品加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不同温度(4、12、20℃),不同漂洗次数(1、2、3次)下,制备新鲜漂洗白鲢鱼糜,测定鱼糜羰基,总巯基含量,溶解度,Ca^(2+)-ATPase酶活性,蛋白质降解聚集程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综合评价蛋白质氧化变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鱼糜中的羰基含量随着漂洗温度升高增大,随漂洗次数积累降低;随漂洗温度升高和次数积累,蛋白无序结构的百分含量显著增加;总巯基含量和β-折叠结构的百分含量逐渐下降;漂洗处理引起肌球蛋白发生降解反应,温度升高,降解程度加剧;蛋白溶解性及Ca^(2+)-ATPase酶活力减小;综上分析电泳结果及二级结构变化规律可作为氧化变性的良好评价指标,而选择低温(4℃)少漂洗(1或2次)处理能够保证鱼糜蛋白得率的同时能够效控制蛋白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糜 漂洗 蛋白质氧化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致小鼠肝蛋白质氧化损伤和DNA-蛋白质交联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解静芳 王学峰 +1 位作者 孟紫强 徐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3,共4页
探讨了SO2对小鼠肝组织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SO2可致雌、雄小鼠肝蛋白质羰基(PCO)含量升高,且呈浓度-效应关系.雌性小鼠肝PCO含量升高较雄性小鼠明显.SO2可致雌、雄小鼠肝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升高,且呈现浓度... 探讨了SO2对小鼠肝组织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SO2可致雌、雄小鼠肝蛋白质羰基(PCO)含量升高,且呈浓度-效应关系.雌性小鼠肝PCO含量升高较雄性小鼠明显.SO2可致雌、雄小鼠肝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升高,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但这种升高仅在SO2浓度为28,56mg/m3时才具有显著意义.雌性小鼠肝细胞DPC升高较雄性小鼠明显.其分子机制可能是SO2吸入后,导致机体产生·OH和O2-·或直接抑制机体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使机体中过量的自由基堆积,继而对蛋白质和DNA产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羰基含量 DNA-蛋白质交联 蛋白质氧化损伤 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自由基诱导蛋白质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章银良 杨慧 安巧云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作者利用Fe2+/H2O2/Asc氧化体系制备羟自由基,通过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及FT-IR,研究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牛血清蛋白(BSA)巯基及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羰基含量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巯基及活性巯基的含量... 作者利用Fe2+/H2O2/Asc氧化体系制备羟自由基,通过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及FT-IR,研究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牛血清蛋白(BSA)巯基及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羰基含量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巯基及活性巯基的含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表面疏水性和羰基含量均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增加和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牛血清蛋白 理化性质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