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基质脂肪模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扬 张玲玲 +1 位作者 李永祥 刘雁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3,共6页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脂肪摄入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渐渐被人们正视。因此,脂肪替代品应运而生。脂肪模拟物作为脂肪替代品的一部分,由于其安全可靠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是生产低脂食品的关键环节,目前...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脂肪摄入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渐渐被人们正视。因此,脂肪替代品应运而生。脂肪模拟物作为脂肪替代品的一部分,由于其安全可靠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是生产低脂食品的关键环节,目前蛋白质基质的脂肪模拟物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者酶解法来制备,其应用主要在肉制品、乳制品、烘焙制品以及色拉调味品中。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脂肪模拟物的研究,对蛋白质基质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对蛋白质基质脂肪模拟物的原料蛋白及其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模拟物 蛋白质基质 制备方法 应用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蛋壳及基质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戚国栋 杨彩梅 +1 位作者 王谦 周禹 《饲料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56-58,共3页
在蛋壳形成过程中,方解石晶粒生长竞争并与基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一种高度复杂有序的生物矿化结构。文章综述蛋壳的形成及蛋壳基质蛋白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蛋壳 蛋白质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蛋壳基质蛋白质ovocalyxin-36在蛋壳中的分布、基因结构以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茂杰 马美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03-3208,共6页
ovocalyxin-36(OCX-36)是由禽类输卵管形成蛋壳的区域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分子质量36 ku,在蛋壳形成钙化阶段表达上调。该蛋白质同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质(BPI)、脂多糖结合蛋白质(LBP)及腭肺鼻上皮癌关联蛋白质(PLUNC)家族蛋白质的序列... ovocalyxin-36(OCX-36)是由禽类输卵管形成蛋壳的区域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分子质量36 ku,在蛋壳形成钙化阶段表达上调。该蛋白质同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质(BPI)、脂多糖结合蛋白质(LBP)及腭肺鼻上皮癌关联蛋白质(PLUNC)家族蛋白质的序列具有同源性。本文综述了OCX-36在蛋壳中的分布、基因结构以及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蛋壳 蛋白质 ovocalyxin-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转移与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巫家晓 罗婷婷 +1 位作者 于大海 卿海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TB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例口腔鳞癌原发灶中,SATB1蛋白在病理分级Ⅱ~Ⅲ级组...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TB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例口腔鳞癌原发灶中,SATB1蛋白在病理分级Ⅱ~Ⅲ级组(中~低分化鳞癌)表达明显高于Ⅰ级组(高分化鳞癌)(P〈0.05);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P〈0.05)。SATB1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16例淋巴结转移组高于36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ATB1mRNA的表达量在6例淋巴结转移灶高于16例转移组原发灶(P〈0.05)。结论: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相关;SATB1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核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能静脉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刘福坤 林言箴 +3 位作者 傅培彬 尹浩然 朱寿柱 陈雪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8-12,共5页
应用^(15)N-甘氨酸对体内蛋白质动力学进行研究,结合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的其它参数测定,前瞻性地对比了低热能和标准热能全静脉营养(T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术后将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结果提示,标准热能及低热能TPN... 应用^(15)N-甘氨酸对体内蛋白质动力学进行研究,结合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的其它参数测定,前瞻性地对比了低热能和标准热能全静脉营养(T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术后将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结果提示,标准热能及低热能TPN组负氮程度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前两组氮保留率分别为78.6±3.9和75±4.1%,蛋白质合成率分别增加57.7%和60.6%,蛋白质分解率也相应增加14.9%和18.9%,这两组纤维连结蛋白合成也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三组的尿肌酐、尿3-MH和血清CPK酶等蛋白质分解参数均较术前增高,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结果表明,影响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决定因素是蛋白质基质的提供;与标准热能组相比,低热能TPN也产生同样的节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代谢 静脉营养支持 根治术 纤维连结蛋白 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基质 保留率 全静脉营养 参数测定 尿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贻贝外套膜转录组及贝壳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姜雨婷 孙琦 +2 位作者 刘宏汉 范美华 廖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0-1090,共11页
贝类贝壳在生物材料学及仿生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贝壳基质蛋白质是贝壳中的主要有机质成分,对贝壳的形成以及贝壳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贝壳主要由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两种微观结构组成,其结构层次较简单,是... 贝类贝壳在生物材料学及仿生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贝壳基质蛋白质是贝壳中的主要有机质成分,对贝壳的形成以及贝壳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贝壳主要由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两种微观结构组成,其结构层次较简单,是研究贝壳基质蛋白质及其与贝壳形成关系的极好材料。为深入研究翡翠贻贝贝壳基质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布特点,首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翡翠贻贝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的微观结构;采用刮取法获得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的粉末;对不同层次的贝壳粉末,利用酸溶法去除碳酸钙成分,所获得的有机质组分通过离心将其分为酸可溶性组分和酸不溶性组分。采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对翡翠贻贝外套膜组织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序列组装,在此基础上,采用LC-MS/MS质谱技术结合外套膜转录组数据库搜索,对翡翠贻贝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贝壳基质蛋白质开展组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翡翠贻贝贝壳有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层次,其中珍珠质层为片状堆叠结构,而肌棱柱层为柱状结构。翡翠贻贝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共计获得69 859条Unigene。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表明,翡翠贻贝贝壳中总计鉴定到蛋白质54种,其中38种为肌棱柱层所特有蛋白质,3种珍珠质层特有蛋白质,另有13种在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均被鉴定到。肌棱柱层特有蛋白质的分子多样性明显强于珍珠质层。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贝壳不同微观层次的形成机制,以及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不同结构层次的调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贝壳 贝壳蛋白质 肌棱柱层 珍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基因进化的新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一芳 李淑华 +4 位作者 张宏伟 韩磊 鹿文英 苏彤 曹广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基因的进化规律及M2蛋白的氨基酸替代情况。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病毒M基因179条进行预分析,最终选取50条采用MEGA4.0软件对其进行比对,采用NJ法构建进化树,同时采用MEGA4.0软件对M2蛋白氨...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基因的进化规律及M2蛋白的氨基酸替代情况。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病毒M基因179条进行预分析,最终选取50条采用MEGA4.0软件对其进行比对,采用NJ法构建进化树,同时采用MEGA4.0软件对M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不同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M基因同源性高,达99.6%~100.0%,但与历史上流行的H1N1和H3N2流感病毒M基因差异较大,仅与1999-2002年间香港地区流行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同源性较近,为96.7%~97.7%。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历年来流行的H1N1人流感病毒相比,在第11、13、14、16、20、28、31、43、54、57、77、78、82、86、89、93位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与历年来流行的H1N1禽流感病毒相比,在第13、14、16、31、43、55、77、89位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与H1N1猪流感病毒相比,在第13、14、19、43、55位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历年来流行的H3N2人流感病毒相比,在第11、13、16、20、28、31、43、54、57、77、78、82、86、89、93位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与历年来在欧亚大陆流行的猪流感病毒相比,所比较的19个位点均有部分毒株发生变异;而与1999-2002年间在香港流行的H3N2猪流感病毒相比,仅在第13、14、21、43位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结论此次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M基因可能由香港地区流行的H3N2猪流感病毒重组而来。M2蛋白胞外编码区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提示在疫苗研制方面应注意由此带来的影响。跨膜区的突变可能是导致此次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原因,第43位氨基酸位点可能为引起此次耐药的主要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病毒蛋白质 进化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颅脑创伤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德胜 刘士敏 +1 位作者 魏铭 李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动态变化,并探讨其表达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9例颅脑创伤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游离CD...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动态变化,并探讨其表达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9例颅脑创伤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游离CD147和MMP-9表达变化,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活性,出院时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预后。结果男性与女性患者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1.28对2.57±1.14;t=0.161,P=0.873);不同年龄段出院时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38),>60岁患者GOS评分低于<40岁(t=2.645,P=0.014)和40~60岁(t=2.320,P=0.029)患者。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25例)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1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5.07±1.89)ng/ml对(10.37±1.69)ng/ml;t=2.080,P=0.048]和MMP-9[(41.55±4.67)ng/ml对(75.23±5.18)ng/ml;t=2.512,P=0.01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GOS评分与外周血游离CD147(r=-0.473,P=0.000)和MMP-9(r=-0.435,P=0.03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MMP-9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可以作为提示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细胞外蛋白质 金属蛋白酶9 预后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whirlin类贝壳基质蛋白的重组表达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姜雨婷 孙琦 +4 位作者 徐焕志 申望 张晓林 范美华 廖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9-440,共12页
贝壳历来是生物工程和材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贝壳中的贝壳基质蛋白质在贝壳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Whirlin类蛋白质(Whirlin-like protein,WLP)是一种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中鉴定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序列... 贝壳历来是生物工程和材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贝壳中的贝壳基质蛋白质在贝壳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Whirlin类蛋白质(Whirlin-like protein,WLP)是一种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中鉴定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含有PDZ(postsynaptic density/Discs large/Zonula occludens)结构域,而该结构域对贝壳生物矿化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为深入了解WLP在贝壳形成中对碳酸钙晶体的影响,在序列分析基础上,采用密码子优化结合原核重组表达,获得其重组表达产物后,开展了重组WLP对碳酸钙晶体形貌及晶型的影响研究,结晶速度抑制以及碳酸钙晶体结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重组WLP能诱导文石型碳酸钙晶体的形貌和方解石型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发生改变;同时重组WLP对碳酸钙晶体具有结合作用,且能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结晶速度。上述结果表明,WLP对贝壳的形成及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并可能在贝壳肌棱柱层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rlin类蛋白质 PDZ结构域 贝壳蛋白质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巨噬细胞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14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明 赵嫦清 +5 位作者 李泽龙 梁星 杨智华 王先梅 郭瑞威 杨丽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所介导的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4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THP-1巨噬细胞;刺激组:THP-1巨噬细胞+E...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所介导的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4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THP-1巨噬细胞;刺激组:THP-1巨噬细胞+EMMPRIN(1ng/ml)刺激6h;抑制组:THP-1巨噬细胞+TAK-242(5μmol/L)抑制4h,PBS清洗3次,再加EMMPRIN刺激6h。运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MP-9、MMP-14基因;MMP-9、MMP-14和TLR4蛋白表达。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THP-1单核细胞悬浮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经100ng/ml佛波酯诱导分化48h,细胞体积增大,可伴有伪足伸出,呈椭圆形、长条梭形或短棒状,95%以上细胞贴壁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刺激组MMP-9、MMP-14基因以及MMP-9、MMP-14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抑制组TLR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刺激组比较,抑制组MMP-9、MMP-14基因以及MMP-9、MMP-14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4.384±0.732 vs 6.473±0.739,3.178±0.492 vs 4.937±0.538,0.635±0.115 vs 0.832±0.114,0.454±0.067 vs 0.733±0.128,0.206±0.058 vs 0.481±0.086,P<0.05)。结论TLR4信号通路在EMMPRIN所介导的THP-1巨噬细胞上调MMP-9、MMP-14表达中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细胞外蛋白质 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4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分子Mindin蛋白在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欣 王文俊 +4 位作者 翟嵩 李亚萍 石娟娟 贾晓黎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8-371,共4页
目的研究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1/6小鼠48只,随机抽取40只应用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分别于造模后6、12、24、48和72 h取小鼠肝脏组织作病理学观察... 目的研究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1/6小鼠48只,随机抽取40只应用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分别于造模后6、12、24、48和72 h取小鼠肝脏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实验组),余下8只腹腔注射橄榄油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ndin蛋白的表达以及变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indin 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Cl4诱导肝损伤后,小鼠肝脏失去其正常结构,48 h时肝脏病理改变最为显著。肝脏Mindin蛋白在注射CCl4后12~72 h内呈现低表达水平,而其转录水平即Mindin mRNA在给予CCl4后12 h降至最低(实验组vs对照组:0. 183±0. 105 vs 1. 023±0. 247,t=8. 841,P <0. 01),随后逐渐升高,在48 h(2. 548±0. 775 vs 1. 023±0. 247)和72 h(2. 699±0. 995 vs 1. 023±0. 247)时转录水平甚至是正常水平的2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 428、4. 621,P值均<0. 01)。结论 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Mindin蛋白显著变化,表现为蛋白表达下调,以及转录后mRNA水平的调节。提示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细胞外蛋白质 小鼠 近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蛋白在碎肉制品中的机能特性——盐溶性蛋白的机能决定肉制品的最终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晓辉 《肉类研究》 1989年第2期1-4,共4页
蛋白质是肉制品最重要的机能和结构组分,因而决定肉制品的加工特性、缉织状态和外观.蛋白质的机能特性被定义为“理化性质”,它影响蛋白质在食品系统的预处理、加工、保存和消费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感观性质.为了利用较... 蛋白质是肉制品最重要的机能和结构组分,因而决定肉制品的加工特性、缉织状态和外观.蛋白质的机能特性被定义为“理化性质”,它影响蛋白质在食品系统的预处理、加工、保存和消费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感观性质.为了利用较便宜的内源,开发新产品,使用非传统蛋白质资源和改善现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碎肉 盐溶 加工特性 感观 肌球蛋白 肌原纤维蛋白 结构组分 凝胶作用 蛋白质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
13
作者 吴自勍 赵彤 +1 位作者 贺海容 张进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8-439,F0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cHL)肿瘤性H/R-S细胞埃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 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32例cHL进行LMP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20/32(... 目的探讨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cHL)肿瘤性H/R-S细胞埃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 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32例cHL进行LMP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20/32(62.5%)例LMP1 蛋白表达阳性,在各亚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X2=0.809, P=0.847)。结论LMP1蛋白表达有地区差异,在cHL亚型间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疱疹病毒4型 病毒蛋白质 EB病毒 L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体外传代细胞株SUNE中EBV-LMP_1全基因的扩增
14
作者 陈宜芳 郭辉玉 +1 位作者 汪慧民 李满枝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38-41,共4页
用长片段高保真度PCR扩增系统(expandTMhighfidelityPCRsystem)从鼻咽癌(NPC)体外传代细胞株SUNE中扩增出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MP1)全基因,经凝胶电泳分析和DNA斑点杂... 用长片段高保真度PCR扩增系统(expandTMhighfidelityPCRsystem)从鼻咽癌(NPC)体外传代细胞株SUNE中扩增出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MP1)全基因,经凝胶电泳分析和DNA斑点杂交进行鉴定。扩增片段长度为3.43kb,相当于B95-8细胞EBV基因序列位置为170033~166608nt,包括LMP1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增强子序列、LMP1编码序列的3个外显子、两个内含子及下游polyA信号序列。LMP1全基因的扩增对于深入研究LMP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LMP1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遗传学 疱疹病毒4型.人/遗传学 因.病毒/遗传学 病毒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dropin联合血小板反应蛋白2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学 周赤忠 +1 位作者 严钢莉 梁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Adropin联合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对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ICH患者为ICH组,入院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重度组(>20分,51例)、中度组(5~20分,101例)... 目的探讨血清Adropin联合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对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ICH患者为ICH组,入院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重度组(>20分,51例)、中度组(5~20分,101例)、轻度组(≤4分,68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3~6级,79例)和预后良好组(1~2级,141例),另选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H患者的不良预后,ROC曲线分析血清Adropin、TSP-2水平对ICH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ICH组血清Adrop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dropin水平逐渐降低,TSP-2水平逐渐升高(P<0.01);ICH组NIHSS评分与血清Adropin水平呈负相关,与TSP-2水平呈正相关(P<0.01);出血破入脑室(OR=1.405,95%CI:0.686~2.435,P=0.043)、NIHSS评分(OR=1.170,95%CI:1.080~1.268,P=0.000)、TSP-2(OR=1.233,95%CI:1.129~1.348,P=0.000)为ICH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Adropin(OR=0.736,95%CI:0.373~0.961,P=0.011)为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dropin+TSP-2预测ICH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dropin、TSP-2。结论 ICH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明显降低,TSP-2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可提升不良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 脑出血 细胞外蛋白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一种新型贝壳胶原蛋白的重组表达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琦 姜雨婷 +4 位作者 申望 范美华 张晓林 徐焕志 廖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8-1118,共11页
贝壳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生物硬组织,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中发现一种类似胶原蛋白质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命名为collagen-like protein 2(CLP-2)。然而,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 贝壳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生物硬组织,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中发现一种类似胶原蛋白质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命名为collagen-like protein 2(CLP-2)。然而,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对贝壳形成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对CLP-2开展了序列分析;进一步采取密码子优化结合原核重组表达策略,开展了CLP-2的重组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组CLP-2对酸钙结晶的诱导、结晶速率抑制以及碳酸钙结合能力。对CLP-2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质序列中含有信号肽及两个Von Willebrand factor A(VWA)结构域。CLP-2在数据库中尚无高同源性蛋白质存在,表明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贝壳基质蛋白。所获得的重组CLP-2对碳酸钙体外结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重组CLP-2可诱导碳酸钙晶体的形貌由立方体形转化为球形,并在高浓度下进一步转化为哑铃形;同时,重组CLP-2可促使碳酸钙晶体的晶型由方解石型向文石型转化;重组CLP-2在体外具有碳酸钙晶体结合作用;此外,重组CLP-2能显著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结晶速度(P<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贝壳CLP-2蛋白质在贝壳,特别是文石型肌棱柱层的生物矿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贻贝贝壳的形成机制,以及胶原类蛋白质对生物矿化过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贝壳蛋白质 胶原蛋白质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1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新阳 梁伟 +2 位作者 王志华 朱志强 柏亚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CM-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CM-1和V...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CM-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CM-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1的阳性表达与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53,P<0.05)。结论 ECM-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相关,ECM-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胃癌的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外蛋白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肝癌细胞株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光辉 杨定华 +6 位作者 李湘竑 钟克波 刘萧 毕民平 刘延 廖晓明 林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86-990,994,共6页
目的研究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表达状况。方法分别用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人永生化肝细胞株HL-7702及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中SATB1的表达。结果相对于... 目的研究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表达状况。方法分别用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人永生化肝细胞株HL-7702及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中SATB1的表达。结果相对于HL-7702,SATB1 mRNA在其余5种肝癌细胞株中都有较高程度的表达,其中高侵袭性HCCLM3、MHCC97H表达最高,MHCC97L次之,SMMC-7721、HepG2最低(P<0.001);Western blotting分析HepG2、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肝癌细胞株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1±0.002;0.351±0.023;0.621±0.026;0.878±0.026;1.236±0.006,高侵袭性HCCLM3相当于HepG2的4.6倍(P<0.001);免疫荧光显示SATB1在5种肝癌细胞株的胞浆和胞核内均有分布,高侵袭性细胞株HCCLM3、MHCC97H表现强阳性染色。结论 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有差异,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苯那普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萍 曹云山 +3 位作者 苏鹏 李玉红 张世魁 Mathias M.Borst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苯那普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入选70例ACS患者为ACS组,并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又分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苯那普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入选70例ACS患者为ACS组,并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又分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Toll样受体4(TLR4)、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苯那普利治疗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ACS患者TLR4过度表达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分泌,稳定ACS易损斑块,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金属蛋白质酶9 心绞痛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小丽 石少波 杨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4-546,共3页
根据NHANES 2013~2016年数据分析提示,年龄≥20岁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率为48%,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心肌梗死(MI)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类型,并且是CVD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2]。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血液供应... 根据NHANES 2013~2016年数据分析提示,年龄≥20岁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率为48%,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心肌梗死(MI)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类型,并且是CVD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2]。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组织缺血性死亡。在MI后心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心肌会发生结构改变,如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蛋白增加,纤维化以及炎性反应,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3-4]。因此在早期对于MI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细胞外蛋白质 纤维化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