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2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料还田对中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
1
作者 唐志伟 翁颖 +7 位作者 尹春 张琪南 赵佳凝 何逸飞 唐璇 郑宝强 李金才 陈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还田会影响小麦籽粒的营养质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各试验站点2023年9月30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综合了65篇文献中393个观测值,以施氮量、土壤本底有机质、年均温、年均降雨量等亚组,评估有机物料还田对... 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还田会影响小麦籽粒的营养质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各试验站点2023年9月30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综合了65篇文献中393个观测值,以施氮量、土壤本底有机质、年均温、年均降雨量等亚组,评估有机物料还田对中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提升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rain protein content,GPC)。综合比对秸秆还田不同亚组发现,151~200 kg·hm^(-2)施氮量下秸秆还田对小麦GPC提升效果最佳,秸秆还田量>9000 kg·hm^(-2)对小麦GPC提升最大,秸秆还田下土壤本底有机质≥21 g·kg^(-1)可显著提升小麦GPC,水稻和玉米秸秆还田对提升小麦GPC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1~25℃年均温和>800 mm年均降雨量下秸秆还田对小麦GPC提升最好。有机肥还田降低了小麦GPC,其中有机肥替代75%和100%无机肥显著降低小麦GPC,有机肥替代25%和50%无机肥对小麦GPC降幅较小。综合比对有机肥还田下不同亚组发现,151~200kg·hm^(-2)和251~300 kg·hm^(-2)施氮量下,有机肥替代25%和50%无机肥可提升小麦GPC,高比例有机肥替代无机肥下土壤本底有机质≥21 g·kg^(-1)可降低对小麦GPC的部分损失,且有机肥替代50%无机肥在年均温21~25℃和年均降雨量>800mm下均可提升小麦GPC。秸秆还田对于中国小麦GPC的响应均呈正效应,而有机肥还田以负效应为主。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有机物料还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小麦籽粒 蛋白质含量 秸秆还田 有机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琴 张国栋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2期223-225,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快速检测技术在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设计与方法的详细分析,研究了光谱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纳米技术在乳制品蛋白质测定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凯氏定氮法和双缩脲法,快速检测技术... 本研究探讨了快速检测技术在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设计与方法的详细分析,研究了光谱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纳米技术在乳制品蛋白质测定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凯氏定氮法和双缩脲法,快速检测技术在时间效率和操作便利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保持了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发现为乳制品质量控制和蛋白质含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乳制品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棉籽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测定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硕 黄义文 +6 位作者 周大云 黄龙雨 吴玉珍 付守阳 徐青 彭军 匡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2,共7页
建立不同棉籽形态快速无损棉籽蛋白质含量检测的方法,对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棉籽资源和开展棉籽营养品质遗传改良等研究具有关键作用。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对187份棉花品种进行棉籽蛋白质含量化学值测定,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采集3种不... 建立不同棉籽形态快速无损棉籽蛋白质含量检测的方法,对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棉籽资源和开展棉籽营养品质遗传改良等研究具有关键作用。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对187份棉花品种进行棉籽蛋白质含量化学值测定,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采集3种不同棉籽形态毛籽、光籽和种仁的光谱特征信息,对原始光谱进行不同数学处理和散射处理,结合改良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毛籽、光籽和棉仁3种棉籽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971、0.989,并通过外部验证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针对不同棉籽形态进行准确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实现了棉花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无损低消耗检测,为棉籽综合利用以及棉籽高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光谱 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含量对搅拌型大豆酸奶质构、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静 华欲飞 +3 位作者 张彩猛 孔祥珍 李兴飞 陈业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8-124,共7页
植物基酸奶因其健康益处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究蛋白质含量对搅拌型大豆酸奶的品质的影响,了解微观结构与质构、流变等宏观性质的关系。本研究首先用不同蛋白质含量(2.5%~5.0%)的基料通过发酵和平滑处理制备了搅拌型大豆酸奶,考... 植物基酸奶因其健康益处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究蛋白质含量对搅拌型大豆酸奶的品质的影响,了解微观结构与质构、流变等宏观性质的关系。本研究首先用不同蛋白质含量(2.5%~5.0%)的基料通过发酵和平滑处理制备了搅拌型大豆酸奶,考察了搅拌型大豆酸奶的质构、流变和乳清析出率,通过激光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结构,并分析了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搅拌型大豆酸奶的微凝胶呈现非球形,形状不规则;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微凝胶从73.88μm增加至192.50μm;微凝胶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均匀,分形维数从2.8248增大至2.8478,孔隙度从0.2858降低至0.2249。与此同时,搅拌型大豆酸奶的硬度从23.73 g提高至59.69 g,表观黏度(剪切速率为50 1/s)从253.16 MPa·s提高至1626.67 MPa·s,储能模量G'(频率为0.1 Hz)从33.16 Pa提高至551.15 Pa,乳清析出率从32.87%降低至13.64%。相关性分析显示,微凝胶尺寸和分形维数与硬度、黏度和G'等呈正相关,与乳清析出率呈负相关,孔隙度和孔隙平均直径与乳清析出率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搅拌型大豆酸奶品质的重要因素,蛋白质通过改变酸奶微观结构影响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 大豆酸奶 蛋白质含量 搅拌型酸奶 微观结构 质构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麦44/济麦229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单宝雪 刘秀坤 +9 位作者 肖延军 展晓孟 黄金鑫 刘百川 张玉梅 李豪圣 刘建军 高欣 曹新有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加工特性的关系密不可分。本研究在2020—2021年济南试验基地(E1)及2021—2022年济南试验基地(E2)和济阳试验基地(E3)三个环境下,以“济麦44×济麦229”构建的包含2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加工特性的关系密不可分。本研究在2020—2021年济南试验基地(E1)及2021—2022年济南试验基地(E2)和济阳试验基地(E3)三个环境下,以“济麦44×济麦229”构建的包含2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2∶6RILs)为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共筛选到2344个SNP标记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3349.95 cM,平均标记密度为1.43 cM/标记。通过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共检测到18个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QTL,分布在1A、1B、2B、3D、4B、4D、5A、5B、5D、7A、7B共11条染色体上。Qpc.saas.4B-1在E1、E2和E3三个环境和BLUE(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中均被稳定检测到,可以解释3.26%~23.79%的表型变异。Qpc.saas.4D和Qpc.saas.5A在两个环境和BLUE值中被检测到,分别解释2.42%~11.18%和2.48%~5.47%的表型变异,且Qpc.saas.4D与小麦矮秆基因Rht-D1b物理位置重合。本研究中检测到的QTL新位点Qpc.saas.4B-1、Qpc.saas.4D和Qpc.saas.5A是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效基因,具有高表型变异解释率。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分子标记及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蛋白质含量 QTL分析 重组自交系 55K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稻米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
6
作者 谭思萍 岳纪成 +5 位作者 陈莹 黄翠红 周丹华 张惠娟 杨瑰丽 王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1-123,共13页
【目的】构建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317份水稻种质资源,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一阶平滑求导(SG1)、二阶平滑求导(SG2)、标准正态变量(SNV)、去趋势算法(Detrend)4种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 【目的】构建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317份水稻种质资源,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一阶平滑求导(SG1)、二阶平滑求导(SG2)、标准正态变量(SNV)、去趋势算法(Detrend)4种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稻谷、糙米、精米3种不同形态稻米蛋白质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结果】预处理方式以复合式的SG1+SNV+Detrend、SNV+Detrend+SG1建模效果最佳。用于测定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82、0.926,标准偏差(SEP)分别为0.239、0.213;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校正R2分别为0.900、0.925,SEP分别为0.267、0.224。测定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9、0.917,内部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分别是0.266、0.226;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R^(2)分别为0.880、0.916、SECV分别是0.296、0.238。测定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02、0.923、外部验证SEP分别为0.422、0.311;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外部验证R2分别为0.950、0.981,外部验证SEP分别为0.364、0.197。【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所构建的稻米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可用于大样本育种材料的蛋白质含量初筛,为稻米营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检测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概述及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泉 刘洋 +1 位作者 侯松序 汪琰 《食品工程》 2024年第2期8-10,23,共4页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双缩脲比色法、色谱分析法、近红外光谱检测法,这些方法的测定原理各有差异。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对以上5种测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总结了这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适...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双缩脲比色法、色谱分析法、近红外光谱检测法,这些方法的测定原理各有差异。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对以上5种测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总结了这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为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 杜马斯燃烧法 双缩脲比色法 色谱分析法 近红外光谱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分析仪对3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分析初探
8
作者 胡海冰 庞启亮 +1 位作者 李智 梁秀凤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74-75,共2页
基于有机元素分析法检测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采用Euro Vector EA3000分析仪检测猴头菇、平菇、香菇的含氮量,测定3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以传统的凯氏定氮法为对照。结果: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且精确性均很高,元素分析法与凯氏定氮法相... 基于有机元素分析法检测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采用Euro Vector EA3000分析仪检测猴头菇、平菇、香菇的含氮量,测定3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以传统的凯氏定氮法为对照。结果: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且精确性均很高,元素分析法与凯氏定氮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样品量少、分析速度快、无溶剂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因此应用元素分析法检测此3种食用菌中的蛋白质含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元素分析法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9
作者 马兴华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颜红 史桂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增加追肥氮的比例,...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增加追肥氮的比例,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增加了植株地上部器官(子粒+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土壤氮的积累量,提高了营养器官中氮素的转运量和开花后氮素的同化量,增加了子粒蛋白质含量。相同的氮素底追肥比例条件下,将240 kg/hm2施氮量降至168 kg/hm2的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提高,子粒中土壤氮的积累量增加,植株地上部器官中土壤氮的积累量亦增加,开花后氮素同化量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各施氮处理间子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68 kg/hm2且全部于拔节期追施是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肥比例 氮素利用 子粒产量 子粒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光对杂交稻氮素积累、分配与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任万军 杨文钰 +3 位作者 张国珍 朱霞 樊高琼 徐精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93,共6页
以 3个不同基因型的中籼杂交稻组合为材料 ,利用遮荫制造 3种光强研究了灌浆期间弱光对水稻氮素积累、分配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弱光下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均上升 ,遮荫处理后 2 8d叶片氮含量比对照增加 7.2 0 %~ 2 5 .2 ... 以 3个不同基因型的中籼杂交稻组合为材料 ,利用遮荫制造 3种光强研究了灌浆期间弱光对水稻氮素积累、分配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弱光下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均上升 ,遮荫处理后 2 8d叶片氮含量比对照增加 7.2 0 %~ 2 5 .2 3% ,遮荫期间茎鞘平均氮含量比对照高 36 .5 7%~ 5 6 .16 % ,穗平均氮含量比对照高 11.35 %~ 2 9.89%。遮荫后子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上升 ,4 9%遮荫、6 9%遮荫处理分别比对照高 14 .6 2 %、37.5 9%。弱光下植株对氮的吸收强度及累积量减少 ,氮素分配比例改变 ,分配到叶片、茎鞘的氮素增加 ,分配到穗部的减少 ,且叶片和茎鞘的氮素输出量以及穗的氮素输入量呈低于对照的趋势。子粒蛋白质产量随光强下降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 杂交稻 氮素积累 营养分配 子粒 蛋白质含量 影响因素 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3 位作者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于方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5-410,共6页
为了指导水稻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迁移、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累积,提... 为了指导水稻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迁移、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累积,提高籽粒氮、磷、钾含量及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 光合特性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同化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尚霞 余松烈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素吸收、同化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浅层根系衰老开始的时间比深层根系早,深层根系对小麦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增施氮肥或土壤... 采用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素吸收、同化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浅层根系衰老开始的时间比深层根系早,深层根系对小麦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增施氮肥或土壤肥力高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和氮素同化关键酶的活性,延缓了根系的衰老,提高了小麦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小麦 根系 施氮量 子粒蛋白质含量 氮素同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Ⅰ.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胡国华 宁海龙 +3 位作者 王寒冬 王继安 张大勇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8,共3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以及自开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处理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不同品质类型大豆蛋...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以及自开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处理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不同品质类型大豆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脂肪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肪总含量上升。品种间对光照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高蛋白品种对光照强度较迟钝,而高脂肪品种对光照强度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照强度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籼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31
14
作者 俞法明 陆艳婷 +2 位作者 严文潮 刘庆龙 金庆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分别以稻谷、糙米、精米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籼稻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籼稻稻谷、糙米、精米、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 分别以稻谷、糙米、精米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籼稻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籼稻稻谷、糙米、精米、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果为:最优校正决定系数(R2)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分别为0.772 10、.507,0.888 40、.379,0.911 6、0.336,0.951 0、0.258,稻谷的误差最大,粉样的误差最小。育种实践中,低世代可选用糙米、高世代可选用精米和精米粉作为扫描样本测定稻米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籼稻 蛋白质含量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ford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志涛 刘金生 +2 位作者 许强 孙晓萌 王轶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采用Bradford法与传统的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并进行比较,Bradford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通过试验对比验证,添加的尿素或者三聚氰胺对测定无影响,与微量凯氏定氮法比较,两者的结果有相关性。
关键词 Bradford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含量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肖昕 谢新华 +4 位作者 毛兴学 罗文永 陈建伟 刘彦卓 李晓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1258、0.1340(MPLS),0.1177、0.1175(PLS),0.1207、0.1275(PCR)。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941、0.9931(MPLS),0.9950、0.9942(PLS),0.9947、0.9942(PCR)。由此可见,3种回归统计方法在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回归方程时差异不明显,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近红外透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在稻米加工企业品质管理、大米品质分析和大米贸易检测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定量分析 蛋白质含量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提取液对小鼠肝脏CarE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欣倩 张国财 +2 位作者 包颖 赵博 张秋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采用超声法提取豚草活性物质,通过灌胃给药途径喂给小白鼠,以有机磷药剂敌敌畏(DDVP)和空白组作为对照,研究豚草提取液对哺乳动物肝脏羧酸酯酶(CarE)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豚草提取液对小鼠肝脏CarE活性有激活作用,在给药... 采用超声法提取豚草活性物质,通过灌胃给药途径喂给小白鼠,以有机磷药剂敌敌畏(DDVP)和空白组作为对照,研究豚草提取液对哺乳动物肝脏羧酸酯酶(CarE)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豚草提取液对小鼠肝脏CarE活性有激活作用,在给药后6h内酶比活力值上升显著,达到15.006μmol/(min·mg);随后逐渐降低,24h时酶比活力值降至9.156μmol/(min·mg),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DDVP对小鼠肝脏CarE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给药后其CarE活性始终处于被抑制状态,显著低于空白组,且恢复缓慢。豚草提取液和DDVP均对小鼠肝脏蛋白质含量有抑制作用。作为杀虫抑菌制剂,豚草活性物质的安全性显著优于有机磷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提取液 有机磷药剂 羧酸酯酶 酶活性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刈割对黑麦草生产性能、蛋白质含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3
18
作者 姜华 毕玉芬 何承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对不同生育期连续刈割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产草量、根量、粗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开花期刈割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极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的蛋白质产量;开花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孕穗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 对不同生育期连续刈割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产草量、根量、粗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开花期刈割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极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的蛋白质产量;开花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孕穗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而孕穗期刈割处理的鲜草产量高于开花期刈割处理的鲜草产量,但差异都不显著;欲获得持续、稳定、高产,黑麦草最佳刈割时期应为孕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生产性能 光合效率 黑麦草 产草量 刈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科 卢向阳 +1 位作者 彭丽莎 刘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1-424,共4页
为探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的调控效果 ,以湘晚籼 6号和湘晚籼 9号为材料 ,用 0 .2 %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喷施水稻始穗期叶片 .结果表明 ,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能够明显提高齐穗期叶片内硝酸还原酶、谷... 为探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的调控效果 ,以湘晚籼 6号和湘晚籼 9号为材料 ,用 0 .2 %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喷施水稻始穗期叶片 .结果表明 ,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能够明显提高齐穗期叶片内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 ,其中 ,对谷氨酰胺转化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增强作用可持续到乳熟后期 ,并能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籽粒内全氮、蛋白氮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羧甲基壳聚糖 氮代谢 酶活性 籽粒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模型的芝麻核心种质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盼 张艳欣 +5 位作者 黎冬华 王林海 高媛 周瑢 张秀荣 魏鑫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2-729,共8页
本研究以290份芝麻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测定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对4个环境分别种植收获的700份芝麻核心种质材料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 本研究以290份芝麻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测定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对4个环境分别种植收获的700份芝麻核心种质材料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值和化学精测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 2和0.975 6,说明所建立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芝麻的含油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蛋白质则是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正态分布,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分别为4.92%和6.25%,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8和2.08;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种皮颜色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种皮颜色变浅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筛选出含油量58%以上的种质15份,蛋白质含量24%以上的种质20份。本研究将为芝麻重要品质性状改良提供技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核心种质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