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冬冬 张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3期166-168,共3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有核细胞内重要的传导通路之一,在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影响细胞凋亡。本文就PI3K/A...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有核细胞内重要的传导通路之一,在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影响细胞凋亡。本文就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影响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茂聪 王令玲 邓信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髓核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1,RIPK1)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40例LDH...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髓核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1,RIPK1)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40例LDH患者的髓核组织标本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3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髓核组织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髓核组织中RIPK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与LDH患者Pearce分级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RIPK1与TNF-α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RIPK1在对照组髓核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RIPK1蛋白在病例组中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病例组髓核组织RIPK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髓核组织中RIPK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髓核组织RIPK1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2)。病例组髓核组织TNF-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9)。不同Pearce分级的LDH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随着Pearce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示LDH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81,P<0.001)。结论:LDH患者椎间盘组织中RI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的椎间盘组织,随着Pearce分级增高而升高,其可能是参与LDH炎性病变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激酶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通过减少糖酵解和蛋白质合成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青梅 徐千姿 +3 位作者 魏安怡 陈世硕 张翀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乳酸含量。同时,取10只6周龄雌性BALB/c裸鼠,采用皮下接种乳腺癌Bcap37细胞建立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取5只小鼠腹腔注射维生素C( 4 g/kg ),观察肿瘤重量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Bcap37和MDA-MB- 45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均 P < 0.01 ),Glut1转运蛋白表达减少(均 P <0.05),乳酸分泌量减少(均 P < 0.01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 P < 0.05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组肿瘤重量明显减小( P <0.05),但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这一效果可能与大剂量维生素C抑制乳腺癌细胞能量摄取和下调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抗坏血/投药和剂量 葡萄糖转运体1型/代谢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生物合成 信号传导 /代谢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副柔线虫CAMK/TSSK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质结构与抗原表位预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龙 赵学亮 +5 位作者 孙柯 冯陈晨 白丽艳 王姝懿 王梦雅 刘春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4-651,共8页
为分析并预测斯氏副柔线虫免疫相关基因CTPK编码蛋白结构、功能以及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通过提取斯氏副柔线虫组织RNA,反转录合成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扩增CTPK基因的CDS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TPK进行蛋白质结构分析和抗... 为分析并预测斯氏副柔线虫免疫相关基因CTPK编码蛋白结构、功能以及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通过提取斯氏副柔线虫组织RNA,反转录合成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扩增CTPK基因的CDS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TPK进行蛋白质结构分析和抗原表位预测。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TPK基因cDNA序列全长共519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519bp),编码17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大小分别为20.264ku和9.53。结构分析发现,蛋白质无跨膜区,无规则卷曲构成二级结构的主要组分,亲水性氨基酸比例超过60%;抗原表位预测表明,CTPK蛋白是一种抗原性较高的亲水性蛋白,既含有较多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又存在较多的T细胞抗原表位。推测CTPK有望用作斯氏副柔线虫的免疫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抗原,本研究为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生前诊断方法iELISA的建立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副柔线虫 CTPK基因 抗原表位 蛋白质结构预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艳霞 尤良顺 +3 位作者 刘辉 毛莉萍 叶琇锦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microRNA芯片技术分析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差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STAT3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SNS-032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HL-60细胞凋亡,对照组、100 nmol/L 和200 nmol/L 的 SNS-032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1.7)%、(12.1±3.1)%和(59.4±3.6)%。 microRNA 芯片分析结果显示, SNS-032显著下调HL-60细胞miR-30a、miR-183、miR-20b、miR-26b、miR-20a、miR-589、miR-107、miR-181 a、miR-106 a、miR-17和miR-378 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320 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显示 SNS-032可抑制 STAT3的磷酸化和 JAK2、MCL-1、C-MYC蛋白的表达。作为JAK/STAT3通路的激活剂, IL-6联合SNS-032不能逆转后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 P>0.05),也不能逆转SNS-032对JAK2蛋白表达和磷酸化STAT3的抑制作用。结论:SNS-032能显著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抑制MCL-1和C-MYC及与之相关的miR-17-92基因簇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RNAs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生物合成 Janus激酶 STAT3转录因子 蛋白激酶类/代谢 信号传导 HL-60 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蛋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韦任 吴雪萍 +3 位作者 周玉杰 钱赓 沙媛 王锦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k3^(-/-)组(联合组)。使用茜素红S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情况,同时测定细胞内Ca^(2+)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3、7 d的Ripk3表达较钙化前明显增加,14 d的Ripk3表达较7 d明显增加,并达到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Ripk3^(-/-)组比较,钙化组Ca^(2+)、碱性磷酸酶活性、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Ca^(2+)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102.8±12.8)nmol/mg vs(457.1±51.2)nmol/mg,(136.1±15.4)U/mg vs(412.2±46.7)U/mg,P<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降低(1.07±0.15 vs 1.84±0.23,1.27±0.14 vs 3.01±0.25,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3.9)%vs(31.1±4.2)%,1.19±0.14 vs 2.21±0.23,P<0.05]。结论Ripk3通过促进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起到加重血管钙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作用蛋白激酶 血管钙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 半胱天冬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建庞 侯静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27-328,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疾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可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颅脑动脉及全身其他大中动脉血管,并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危及生命。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是血管壁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在炎性反应过程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疾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可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颅脑动脉及全身其他大中动脉血管,并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危及生命。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是血管壁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单核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蛋白激酶 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质激酶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K2免疫调控及临床预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于亚洁 徐龙 +3 位作者 唐玉胜 方婉丽 甘思齐 唐洁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499-502,505,共5页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K2)参与免疫调控通路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TIMER、cBioPortal、Human Protein Atlas(HPA)和UALCAN和STRING等数据库对RIPK2在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及其在肿瘤免疫浸润、免疫调控和...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K2)参与免疫调控通路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TIMER、cBioPortal、Human Protein Atlas(HPA)和UALCAN和STRING等数据库对RIPK2在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及其在肿瘤免疫浸润、免疫调控和生存预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RIPK2主要由激酶和CARD结构域构成,第18~298位氨基酸是其激酶结构,第435~526位氨基酸是CARD结构域;与正常组织细胞比较,RIPK2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中在子宫内膜上皮癌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系(hTERT-HME1)中表达最高。相比胶质瘤(GBM)和透明细胞癌(KIRC),在结肠癌(COAD)组织突变率和表达水平较高。(2)免疫组化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IPK2定位在胞质,在不同肿瘤组织中RIPK2的表达和AIM2、CASP1、GSDMD、NLRP3、NOD1和NOD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3)PPI网络图显示,RIPK2参与免疫调控,包括NOD样、NLRP3炎性小体、AIM2炎性小体和细胞焦亡相关通路。(4)RIPK2的表达与免疫渗漏和临床预后有关,在COAD和KIRC中,RIPK2的表达与CD_(8)^(+)、CD_(4)^(+)T细胞、Neutrophil细胞存在相关性。(5)生存分析曲线显示,RIPK2高表达与KIRC患者的预后生存相关,且高表达RIPK2的KIRC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RIPK2在COAD、GBM和KIRC等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参与调控免疫渗漏、预测肿瘤预后和生存分析,推测RIPK2可作为一个关键的候选基因,在免疫调控、指导临床预后和治疗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2 恶性肿瘤 临床预后 免疫调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p38 MAPK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胡霞 谷希树 +4 位作者 刘晓琳 白义川 徐维红 刘佰明 许静杨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5-18,共4页
小菜蛾(PhttellaxylostellaL.)是一种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害虫,研究其基因功能为寻找新的小菜蛾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小菜蛾p38MAP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根据其DNA序列推导出了蛋白一级结构,发现该基因... 小菜蛾(PhttellaxylostellaL.)是一种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害虫,研究其基因功能为寻找新的小菜蛾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小菜蛾p38MAP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根据其DNA序列推导出了蛋白一级结构,发现该基因编码一个含有34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通过SMART网站分析发现该蛋白在第20~304位氨基酸残基区域存在着一个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说明它是一个潜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last比对发现Pxp38基因与家蚕Bmp38基因、酿酒酵母ScHOGl基因、人类Homosapiensp38基因在蛋白~级结构上的相似性分别是91.7%、51.6%和78.6%,说明p3sMAPK基因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p38基因 MAPK /蛋白激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o样激酶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曹华 史广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Polo样激酶1(polo like kinase1,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LSCC组织和21例癌旁组织中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LK1蛋白... 目的分析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Polo样激酶1(polo like kinase1,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LSCC组织和21例癌旁组织中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LK1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PLK1蛋白在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6%和28.6%,PLK1在LS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K1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LK1阳性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K1在L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LSCC的一个预后指标及生物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激酶 POLO样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ACSS3、PIM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少鹏 李黔 王文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3(ACSS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PIM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根治手术治疗的PC患者82例,术中留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CSS3、PIM1。比较癌...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3(ACSS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PIM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根治手术治疗的PC患者82例,术中留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CSS3、PIM1。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CSS3、PIM1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C患者癌组织ACSS3、PIM1阳性率。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肿瘤进展情况,比较ACSS3、PIM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患者术后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 PC癌组织ACSS3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IM1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与Gleason评分≤7分、TNM分期Ⅰ~Ⅱ期的PC患者比较,Gleason评分>7分、TNM分期Ⅲ期的PC患者ACSS3阳性率降低,PIM1阳性率升高(P均<0.05)。术后3年患者肿瘤进展22例,无进展60例,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3.17%。ACSS3阳性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PIM1阳性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ACSS3及PIM1是影响PC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C组织中ACSS3表达降低、PIM1表达升高,二者与PC患者术后肿瘤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酰基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3 /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2和MMP-9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应超 张少容 +4 位作者 兰花 李里香 雷瑛 朱新华 刘月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7-368,共2页
AKT是一种丝氢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又名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2是AKT-9重要亚型之一,可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己被定为癌基因^[1]。AKT2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基质... AKT是一种丝氢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又名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2是AKT-9重要亚型之一,可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己被定为癌基因^[1]。AKT2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基质降解、细胞迁徙、肿瘤进展与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鼻咽癌等组织中AKT2和MMP-9的表达,探讨两者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目中瘤 蛋白质激酶 明胶酶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鹏 王春友 +2 位作者 牛彦锋 徐建波 罗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2的表达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3例胰腺癌组织和23例胰腺良性病变组织中AKT 2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AKT 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2的表达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3例胰腺癌组织和23例胰腺良性病变组织中AKT 2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AKT 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7%(25/63),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的13%(3/23),P<0.05。AKT 2表达与胰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AKT 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蛋白质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及海马组织GSK-3β表达的变化
14
作者 黄庆晖 侯剑辉 +3 位作者 刘钰君 叶博然 陈盛强 陈晞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及海马区GSK-3β的变化。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1、2、4、8周应用超声心动图动...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及海马区GSK-3β的变化。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1、2、4、8周应用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心肌重量指数[心重/体重(HW/BW)、左室重/体重(LVW/BW)];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脑海马区GSK-3β和p-GSK-3β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LVEDd、IVSd、LVPWd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且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P<0.01)。模型组心肌重量指数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心肌和海马组织p-GSK-3β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大脑海马区p-GSK-3β表达量明显增高,GSK-3β活性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处理 磷脂酰肌醇激酶-3 蛋白激酶通路 糖原合成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stk/stp1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超龙 张剑 +5 位作者 吴倩倩 侯红芬 张会芳 王长军 曹祥荣 潘秀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丝/苏氨酸激酶(STK)与丝/苏氨酸磷酸酶(STP)通过对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调控原核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文中旨在研究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中、stk/stp1同时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2型... 目的丝/苏氨酸激酶(STK)与丝/苏氨酸磷酸酶(STP)通过对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调控原核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文中旨在研究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中、stk/stp1同时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stk/stp1基因敲除突变株Δstk/stp1,比较分析野毒株05ZYH33与突变株Δstk/stp1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细胞黏附实验、抗吞噬实验以及小鼠感染模型分析stk/stp1缺失对细菌毒力的影响。将30只SPF级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05ZYH33组(注射1 m L野毒株菌液)、Δstk/stp1组(注射1 m L突变株菌液)和THB组(注射1 m L的新鲜THB液体培养基),每组10只。结果 PCR结果显示,stk/stp1基因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r替换,突变株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05ZYH33和Δstk/stp1在接种2 h后开始缓慢增殖,在7 h时都到达平台期。突变株进入对数生长期(A600≈0.4)的时间比野毒株推迟1 h左右,到达平台期后的菌体密度比野毒株低(0.8 vs 1.0)。05ZYH33和Δstk/stp1在血平板上均长出灰白色、圆形半透明、湿润、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β-溶血环,菌落形态和溶血活性无明显变化。小鼠致病性实验显示,05ZYH33组小鼠在12 h内全部死亡,Δstk/stp1组小鼠在12 h内死亡9只,24 h内全部死亡,THB组无发病和死亡症状。结论 stk/stp1同时缺失可能主要影响细菌增殖、分裂相关蛋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基因敲除 生物学特性 /激酶和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小平 朱小兵 吴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g,分为4组,每组大鼠15只:对照组(C组)、机...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g,分为4组,每组大鼠15只: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组(V组)、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LY294002组(DL组)。D组和DL组经尾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输注时间10min)后调整输注速率至0.5μg/(kg·h);DL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前静脉输注LY294002 0.3mg/kg,输注时间为5min。其余注射等容量的0.9%Na Cl。于机械通气前(T0)、机械通气结束时(T1)、机械通气后30min(T2)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动脉血气,测定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6和IL-10的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HIF-1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三组肺组织TNF-α、IL-6、IL-10含量及W/D比升高,T1、T2时RI升高,OI降低,P-Akt表达下调和HIF-1α表达上调(P<0.05);与V组比较,D组和DL组肺组织TNF-α、IL-6、IL-10含量升高,W/D比降低,T1、T2时RI升高,OI降低,P-Akt和HIF-1α表达上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影响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进而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质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右美托咪定 人工呼吸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气丸加减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MIN6细胞保护作用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月颖 张珊 +3 位作者 温志歌 史佩玉 王皓朔 倪青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45-1952,共8页
目的利用MIN6细胞损伤模型探讨肾气丸加减方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β(phosphoinositide3-kinase/threonine-protein kinase/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保护胰岛β细... 目的利用MIN6细胞损伤模型探讨肾气丸加减方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β(phosphoinositide3-kinase/threonine-protein kinase/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将MIN6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气丸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PI3K阻滞剂组(LY294002)。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各组MIN6细胞上清液胰岛素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磷酸化(phosphorylated,p)-PI3K、AKT、p-AKT、GSK-3β、p-GSK-3β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和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ue A,Maf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IN6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升高,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或P<0.01);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3K/p-PI3K、AKT/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GSK-3β蛋白表达上调(P<0.05),PDX-1和Maf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加减方中、高剂量组PI3K/p-PI3K、AKT/p-AKT、p-GSK-3β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DX-1和Maf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加入通路阻滞剂LY294002后肾气丸加减方上述作用被抵消(P<0.05或P<0.01)。结论肾气丸加减方可提高糖脂毒性作用下MIN6细胞活力,减轻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以中、高剂量效果较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GSK-3β的表达有关,进而升高PDX-1和MafA的蛋白表达,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丸加减方 高糖高脂毒性 MIN6细胞 脂酰肌醇3-激酶/激酶/糖原合成激酶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